簡體版

是不是有**就有輪回那麼回事?讀懂了心經,讀佛經就入門了。心經里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何意思?如何理解色的含義?空又是何意念?

在我和丫頭向長老詢問什麼是「三生石」的時候,長老講到輪換。

他的原話我還記得,他說︰「輪回與轉世都是佛教的基本觀念,佛教里認為有生就有死,有**就有輪回,有因緣就有果報,所以生生世世做朋友是可能的,永生永世做那愛侶也是可能的。」

「當然,一再的做仇敵也是可能的……但生生世世,永生永世就永處纏縛,不得解月兌,唯有放下一切才能超出輪回的束縛。」

長老還拿出兩首謁來點出生死輪回的本質︰

一首謁《出曜經》

伐樹不盡根,雖伐猶復生;

伐愛不盡本,數數復生苦。

猶如自造箭,還自傷其身;

內箭亦如是,愛箭傷眾生。

「在這里,愛作欲解,沒有善惡之分,被仇恨的箭所射,固然受傷,被愛情的箭射中也是痛苦的,一再的箭就帶來不斷的傷,生生世世地轉下去。」

長老指出另外一首謁是《圓覺經》

「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當知輪回,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且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為因,愛命為果。」

我听的有心,但當時丫頭在場,有些問題我忍住了,沒向妙祥長老詢問。

我所要關心的是,佛教里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該當何解?

這是剛聞听有人講幾個佛徒近色享樂的荒唐故事,我與他辯解,可是故事是真是假我無法分辨,

那人也以輪回之道反駁我,我又無言以對。

那人講︰「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在書中寫了許多助長邪婬、偷盜和殺生的情節,極盡的誨盜誨婬;結果施耐庵的兒子、孫子、曾孫,生下來全都是啞巴。」

「西廂記的作者王實甫,善于描寫男女偷情私會的情形,導致許多人看了西廂記,就起了邪思婬念;結果書還沒有寫完成,王實甫自己就已經無法克制,嚼舌而死了。」

「而唐朝的詩人元稹,見到表妹崔鶯鶯長的美若天仙,就想娶她為妻,卻遭到拒絕,元稹竟然因為憤怒而寫了‘會真記’這本書,虛構他表妹和人偷情,毀謗崔鶯鶯的名節,致使崔鶯鶯蒙垢千秋,而且又導致了後世的讀者學習偷情私會,結果元稹死的時候痛苦萬分;而且死了之後,他的尸體還慘遭雷電焚燒的報應。」

「另外宋朝的詩人黃山谷,喜歡寫一些冶艷的詩詞。」

「有一次,他和畫馬名家李伯時,一同去拜謁圓通秀禪師;秀禪師先勸戒李伯時說︰‘不宜將一生的心力都用在畫馬上面,倘若你的心念,念念都是馬身,只怕來世就會墮落,投胎做馬去了啊!’黃山谷听了發笑。」

「秀禪師就呵斥他︰‘你不要取笑別人。’山谷便說︰‘難道我也會墮入馬月復嗎?’禪師說︰‘伯時他念馬,墮落馬身,也只是他個人的事情;但是你所寫的婬色艷詞,卻是挑動了天下許多人的婬心,害了多少人貞節不保,這種的罪過,何止是墮入了馬月復而已,恐怕泥犁地獄正等著你去受刑呢!」

「秀禪師是當時有名的得道高僧,黃山谷听了禪師的訓誡之後,既驚恐又慚愧,從此就絕筆,再也不寫冶艷詩詞了。」

說的有板有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