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喪葬

人死之後要放到靈床上。

在大限來臨之時須將自家房屋,必須是堂屋明間拾掇干淨,搭一草鋪,備好壽衣,親屬守候跟前,詳細觀察試脈,發現眼發直,「抬頭文」展開或脈博異常,隨即抬上靈床,頭南腳北,淨面洗腳,穿上襪子、靴子,一般男上身穿長袍,外穿敞衣子,女穿裙子,上身穿大襟衣服,外套敞衣子。

停止呼吸後,手握銅錢或洋錢,兩手腕各掛一串打狗餅,身下放幾枚銅錢,「靈床」前放一小木凳,上放一盞油燈,燈前放香爐。燈旁放一碗倒頭飯。燈前放一泥瓦盆,送殯前燒紙用。大門外放一瓦罐,稱「湯罐」,男左女右扣在門旁。

人元氣後,幫忙的把喪主家大門、屋門貼上黃、白紙,叫「封門」。

不潑倒頭湯前,雖悲痛,但不能大聲哭,請理發師給亡人之子剃頭,女執事用麻把白布扎在兒子頭上,兒媳閨女把頭發放開,編上麻批,扎成辮狀,邊哭邊披,從長到幼,依次進行。

用 批放成一頭粗一頭細的「腰繩」,大頭握一疙瘩,小頭放二股細繩,以便系在腰上。一老過世,兒女子孫束單腰繩,二老過世,束雙腰繩。

要砍柳樹枝桿,黃紙裹在中間做成砍哀杖。

然後帶孝,男的是孝帽,輩份不同,孝帽的樣式不同,女的是手巾搭頭,每次上墳都要戴著,孝帽五七墳後則撕開,不再戴了,女兒的手巾在上一年墳時由白色的換成黑色的,叫換孝。

後生都要「漫鞋」,兒、女、兒媳用白布包鞋為撒茬,佷、佷女、佷媳、孫子、孫女不撒茬,一個老的去世,鞋漫大半,二老雙亡鞋要漫整的。

潑倒頭湯,幫忙的用谷秸扎成一頭小驢,上面放亡者上衣一件,放在大門外燒掉。潑湯時,兒子必須赤腳、光頭,頭上用麻批系著,男的在前,女的隨後,男女哭著先在靈前叩頭,然後手拉哀杖,長子在最前面端著盤子,長媳打著「引魂旗」到土地廟,燒紙、潑湯、叩頭。

一般三天後停喪。第二天要請主管人安排後事,請廚師支鍋,請「鼓手」,拿「扎彩」,搭靈柵。

門口掛一門簾,門簾旁放一座庫,紙做的,門簾前放桌子,桌前放一口袋,內裝高梁,口袋前放一領席,叩頭用。兩旁放紙人,每邊二個,靈桌上放五碗四碟供品,三盤饅頭,東頭放酒壺一把,酒盅三個,香一對,筷子一雙。

送濱的頭一天晚上要辭靈,先由死者娘家,男方岳父家,表兄弟,姐妹家,莊鄰本家,後自家,先男後女,依次進行。先填庫,邊哭邊填,填庫時即放些供品、紙等,最後由長子封項,填完庫開始行禮。

送濱當天早上,由執事人按亡人的歲數裁好相連的紙條,每歲一條,捆在一根喪杖棍上,叫「萬歲紙」,由執事的帶領子、佷、孫將「萬歲紙」請到大門旁,男左女右,叫「舉紙」。

吊唁人先到執事桌登記,後由一執事人拿一刀紙領客人行禮。靈桌旁執事喊「客至」,客人作揖叩頭行禮,有叩四個頭的,也有「四勤四懶」、「二十四孝」、「三六九叩」不等。執事人喊「謝客」,吹三聲號,吊唁人向守靈人作揖。吊唁人有哭著上靈旁的,不去的,回頭向謝客的作揖,小輩磕頭。送盤纏、行路祭,吊唁人還要如此行禮。

「神仙爺爺你到底是管事的還是執事?」丫頭問

「都管,都管,我都管。」爺爺說。

還有一項活動是打框,送殯之日早飯後,亡者的長子托著疊好的燒紙,由人帶領,吹著喇叭,二宅先生跟著,同到祖林,由族人安排大體方位、山向,二宅先生用羅盤測定具體地點,插好木樁,叫「點穴」,前、中、後挖土三杴,叫「破土」,隨後由打框的開始挖放棺材的墓穴,叫「打框」。

合葬穴的左側挖一方形洞,下葬時放上木棍,鋪上宣紙,叫「搭橋」,以便亡魂往來。

請牌位,中午送過湯後,執事疊好「牌位」,上寫某某之靈位。用兩根高梁莛插在黃紙包好的「豆腐」上,上蓋一塊黑布,放在托盤內。亡者長子及「孝子」數人,跟著喇叭前去將牌位請到棺材前面。

潑湯的最後一次要送盤纏。執事給紙扎馬童轎夫、書童、丫環起名、開光、喂飯,馬上或轎內放上一件亡者衣,送到土地廟旁側。亡者長子雙手端著牌位,「孝子」、「孝眷」隨後,吹喇叭的在前,至土地廟前磕頭澆湯,放上牌位、「引魂旗」,點著轎或馬,「孝子」、「孝眷」依次行禮後回家。

送過「盤纏」即「剎材口」,由執事的將親人叫齊,這是最後一次見亡人,先不許哭,待執事的將棺蓋移到一邊,扶正尸體,拿開「蒙臉紙」,用新碗盛少許水,棉花蘸水在面上示意幾下,叫「靜面」。蓋上「蒙臉紙」,把材蓋移回,此時親人痛哭。執事的用釘剎好材口。

棺材托泥板處穿兩根大繩,一聲號令,棺起外出,到出棺的時間了。前面有人雙手在後背棺頭,兩側後面人用手托,一直到架子上放穩。待架子工用繩穩好棺,架子頭詳細觀察後,一聲「前後搭肩,起——」,棺材平穩升起,一執事將「老盆」在亡者長子頭上一觸,隨著「起」聲摔碎在石頭上,叫「頂老盆」。

「頂老盆」後進行行路祭。

路祭桌擺有供品,桌前鋪席,客人按辭靈的順序依次行禮,待「孝子」行過禮後,起棺上路。「孝眷」解開腰繩疙瘩回家。回家路上不能哭。

來到祖林,吹起喇叭,架子頭一聲號令,架子工小步慢跑到框旁,「孝子」跪拜,隨號落棺。查看框深度、長度後,移棺人框,調好方位,蓋好席,席上放三杴土,客人先行禮,「孝子」後行禮,回家。

靈堂「五七」之內,天天夜間有人,不能關屋門。上三天墳前,每晚兒孫都要到墳前燒紙,叫「做伴」。上三天墳時墳頂應用泥三杴蓋頂。「五七」之內,每七天的晚上要燒紙。「五七」墳下午上,要用紙錢領魂,由長子兜著上林放到墳前。上完「五七」墳,喪事才算基本結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