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百五十六章 疑雲密布

敏芝在太後身邊接受再教育,胤在江南卻是遇到了難題,他和胤禛調閱了解元和九名亞元的試卷,發現試卷本身沒有問題,而且姓名的字跡和試卷內容也能對上號,不像是被人都換過改了名的。雖然自己手里有孫嘉淦提供的所謂真正的手跡。但那都是暗地里采集的,沒有征得本人同意,也沒有見證者。

幾個人完全可以否認,甚至反咬一口。說孫嘉淦心存嫉妒,偽造證據,污蔑新科舉子。他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又不能立即升堂,把這些個舉子抓起來,當堂比對字跡。要知道,沒中舉之前,胤抓他們還要考慮他們頭上秀才的身份,孔聖人弟子的光環,是不能隨意褻瀆的,沒有直接證據,不能開庭,胤一籌莫展,

胤禛卻很淡定︰「八弟,江南你比我們都熟悉,你若相信考生無辜,那就該去查那學台以上總督以下,所有有機會接觸試卷的人,從他們身上入手,還考生一個清白。」頓了一下,話鋒一轉︰「當然,你若覺得是考生誣告,那就該去面見兩江總督,由他出面公示解元以及十名亞元的卷子,讓那幫書生啞口無言,不過,不管怎麼做,都墮了朝廷的聲威,哪有一遇到上告,欽差就來的?

這風氣蔓延開來,朝廷豈不成了好事者的娛樂工具。八弟,這件事,你台前考慮罷了,我們既然來了,總要做些什麼,這里你熟,兩個法子無論哪個,都要先去會會那兩江總督葛大人,八弟,不如你給我們引薦引薦?」

胤的心一陣抽搐,人家是刀子嘴豆腐心,他的哥哥們卻都是豆腐嘴刀子心。這兩條建議,看上去誠懇,實際越是一個巨大的陷阱,這個時候,貿貿然去見兩江總督,一定會被考生的口水淹死,而且即便葛禮真的是清白的,也該由胤禛出面會見他才對,胤,無論如何要避嫌的。

他沒有接茬,而是用詢問的目光看向一路打醬油的胤祉︰「三哥怎麼看?」胤祉心里那叫一個怨念,這兩個不好惹的結成了攻守同盟,好比天上下紅雨,打死他都不會相信的。這次下江南,表面上,舉子們的事情,禮部也有權參與調查,可是胤祉自己掂量了一下,夾在這兩個弟弟中間日子和不好過,偏偏自己還沾了哥哥的名分,就好比現在這樣,胤皮球踢過來了,他卻不知道怎麼接茬。

無奈之下,胤祉只好繼續打醬油︰「我的意思,我們還是先查訪一下舉子們的真實情況,究竟是不是像狀紙上說的那樣,說不定會有線索。左右咱們這才是初訪。」當下胤點頭,胤禛只好只好拍板︰「咱們的時間不多,皇阿瑪的意思,在除夕之前,無論什麼結果,我們必須回京。」

結果,這次暗訪,讓胤非常丟面子,考生們果然怨聲載道,用句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大家都在罵坑爹,幾乎百分之九十的受訪者都認為這次考試存在各種各樣令人不解的狀況。其他兩人都在看胤的臉色,各有各的心思。

當然,查訪不僅僅是來听怨氣的,三人多少了解到了一點端倪,證據的提供者卻是在江南口碑極佳,號稱「江南于成龍」的張伯行老大人。此時的老大人已經是六十二歲高齡,胤等三人偶遇偶遇乞童行竊,被胤的家丁當場抓住,正要進行毆打,老大人出現了,一身青灰布衣,鶴發紅顏,上前勸阻到︰「得饒人處且饒人,孩童行竊定有苦衷。」

老頭解下自己的錢袋子遞給乞童,誰知乞童當街跪到︰「若是讓鄉親們知道我拿了您的東西,他們會把我趕出江蘇的。」三位皇子愕然,最後,還是胤解囊,給了孩子一個五兩的銀錠子,並讓家丁護送他回去,看他家中究竟有何困難。

然後對著老頭亮出了欽差的身份,這才知道,眼前的老人就是當年在福建卸任時萬民哭送的張伯行,康熙盛贊他為天下第一廉吏,百聞不如一見。

三人跟著張伯行到了江蘇巡撫府上,老大人捧出自己收集的諸多證據,並且願意親自出庭作證,言辭之間,然胤看到了何焯的影子,一樣的剛毅,一樣的一根筋。加上剛才的親眼所見,和宮里的老爺子對他也是贊賞有加。他就覺得老人家的話更有可信度。

但是研究過老爺子的證據之後,胤又冷汗了,這樁樁件件都指向葛禮才是幕後主謀,更言之鑿鑿地說葛禮伙同一部分官員大肆收受鄉紳的賄賂,總數「無法估量」三位欽差集體傻眼了,說得有板有眼,仿佛真的有這麼回事一樣,可是再仔細一看卻沒有什麼直接證據可以拿得出手。所有的一切不過是他的推斷罷了。

胤無奈了︰「四哥,沒想到會出現這種情況,雖然張大人只是揣測,但是以張大人的官聲,絕不至于做出誣告的事情,這麼一來,兩江總督府,卻是不好去的了,而且我真的要避嫌了。」胤禛撇嘴︰「那葛禮可是正兒八經的皇親國戚,二叔的表弟,和小九還有些沾親,這件事可大可小」

胤很想翻白眼,最終還是忍住了。胤祉有些怯意︰」兩邊都是皇阿瑪器重的,不如先遞個折子問問皇阿瑪的意見如何?」這一下,胤禛嘴角往下了︰「八弟的意思呢?是按照張大人給的線索查還是權作不知道這回事,從考生的方向查。還是暫停,給皇阿瑪遞折子等消息?」

某人心情很好,果然這檔子事兒,最為難的是胤,和自己半毛錢關系也沒有,自己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挖好坑,等小八自己往下跳就行了。也不知道是誰搞的這筆糊涂賬,卻讓自己佔了便宜。

胤禛想到的,胤也想到了,這是誰有意陷害他,故意制造了這起飛來橫禍,想要把自己拖進泥潭里。會是誰呢?老爺子自編自導?看著不像,老爺子派了閱卷官,已經算是表明立場了,他頂多算個作壁上觀的。

不是老爺子,那會是誰呢?胤想到了年前那場信鴿大屠殺,這會不誰是連鎖反應呢?到底是誰?自己身上原本就有比糊涂賬沒弄清楚,那個短命的奴婢,究竟誰給她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假裝懷孕往他身上潑髒水。

又是誰把二哥身邊有自己的臥底這件事給捅出去的?回想自己吃過的一次又一次暗虧,某人心頭火起,第一次有了冷酷的表情︰「三哥,你給皇阿瑪遞折子,把長老大人歷數兩江總督的這些個罪狀全寫上,請他老人家定奪。四哥,你不是說要去會會葛大人麼?弟弟也贊成。葛大人不但是皇親國戚,還是這次事件最重要的當事人之一。四哥,這刺探的事,就仰仗四哥了。」

胤禛斜了他一眼︰「你確認要查?那就要在認定他有罪的基礎上查了,我可是听說,接受過上差調查的官員,吏部在做考核評估的時候,起點是很低的。」此時的胤沒有了初來時懶洋洋的狀態,當下接過話頭︰「吏部考評的標準,是綜合一整年的政績民聲後才最後定奪的。這和有沒有接受過調查沒有關系。我也听說,在戶部,任何一個在任官員的公私賬目,只要尚書大人覺得有必要,隨時都可以進行核查。」

胤禛面色平靜,絲毫看不出被針對後的惱怒︰「既然八弟已有了定論,那查就是了。避不避嫌的不用說了,既然要查,你我三人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親疏之分,葛大人只是一個調查對象而已,八弟,希望你能有心理準備。」

胤眨了眨眼︰「我們是欽差,欽差的職責就是查案,斷明真相,弟弟一直相信四哥是鐵面無私的。」

話已至此,邊上的胤祉完全沒有插嘴的余地,胤禛和胤才是這次檢查團的兩大首腦,他還是繼續打醬油吧。輕咳一聲︰」既如此,我先回房去寫折子了,你們慢慢商議。」胤祉拔腳開溜,只留下兩個表面文章和諧,桌子底下卻當光劍影的兩人。

胤之所以下決心查葛禮,不是說他真的被胤禛牽著鼻子走,而去做自毀長城的事情。只不過是因為張伯行提供的那些個推理,讓他覺得葛禮的確有問題罷了。他與葛禮的交往,多發生在二叔還健在的時候,當初自己還是明珠黨,站在胤褆這邊,葛禮又是胤褆的「養父」。胤當然對他表示過尊敬。

此一時彼一時,二叔薨世之後,自己與裕親王府的交情僅限于和保泰保綬他們之間的一點兄弟情誼,與葛禮這個二叔卻是淡了許多,原因無他,葛禮此人喜愛排場奢華,和他表哥完全不同,頂著皇親國戚的名分,他在京里的日子極盡奢華,和賣相「比較窮」的胤風格不是很搭,卻很合十四的胃口。

加上種種疑團,胤懷疑,葛禮是一直披著羊皮的狼。

————————————————

對不起大家,這兩天瓜子陷入過敏性哮喘的泥潭中,非常痛苦,今天只有一章了,讓大家久等,萬分抱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