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新房買了許久,終于還是走到了搬家的一步。

我不介意多一個巢,但我大概很介意挪一個窩。

新房裝修完畢家里暫時是資金周轉不靈的,最後的最後家庭協議把舊房給賣了,只是這個家庭協議我僅僅是被通知了結果。

在搬家的那幾天,我幾乎是流著淚用相機拍下了家里的每一處地方,我大概不知道我還是否有機會回到這里。這里被賣掉的原因有一個就是因為道路可能馬上就要擴寬了,臨街的我的家大概是會被拆遷的。在這樣一個海濱小鎮,就算拆遷補償也不會好到哪里去,估模著也就賣房的錢吧。

我的家並不漂亮,是媽媽買的房子,凝結了媽媽少女時代和舅舅在澳門打拼的回憶與回報。但這大概也是爸爸堅持要賣房子的另一個原因吧。

九十多平方米,只有兩個臥室,但是客廳有一個小小的隔間。這個隔間僅容得下一張一米二的小床和一個玻璃床頭小幾,小時候我還曾因為自己四歲就敢一個人睡在隔間里而自豪了好久,也曾被隔間窗外欄上掛著的破布嚇得大哭。後來鬧著睡了原來的客房——除了主臥外唯一的房間,那時候還沒有我的倒霉弟弟。所以他出生後我總是會想,以後我們要怎麼住呢?我才不要和他分房間呢!媽媽總說等他長大了你也出嫁了呀,開什麼玩笑,我大學畢業他都小學要畢業了呢。

現在大概是不用愁了吧……

在那個舊房子里,天花板總是因為海濱的潮氣而發霉,十幾年的房子了,牆上也多多少少有些針孔大的霉點。床是一米八的大床,兩邊的床頭櫃總有一格塞著零嘴,一格放著消遣玩意兒,床尾擺著小彩電,床邊有拼圖泡沫,泡沫邊的桌子上擺著家里唯一的電腦——屬于我的筆記本電腦,小日子過得好不愜意。曾經我還傻,大約是四年級,不知道有定時發送這種東西,也在凌晨四點爬起來只為了更文。那時候寫的還真是慘不忍睹,卻無論怎樣都停不下來,無論怎樣都抱著最大的熱情。有一次被媽媽抓包,厲聲罵了,哭了好一會兒,卻是死性不改。收到簽約邀請的時候,我也是在這個小天地里開心得上躥下跳——那時候rn的簽約合同還不是白菜價。

那時候的我不會因為房間小而難過,那間成了我臥房的客房正對著大街,雖然我一直不喜歡那火紅的絨窗簾總襯得我房間昏暗,但那時身量尚輕的我總愛坐在床邊的桌上抱著一團窗簾看著窗外來來往往上學的大哥哥大姐姐或者是同學或是由爸爸媽媽領著的弟弟妹妹。

我家在鬧市與大片居民區交界的地方,算是市場與學校之間的必經之路,管你是走光明大道還是羊腸小路,十有**是要從我家樓下經過的。那時候還小,大家都傻得冒泡,什麼小心眼什麼拉幫結派都是沒有的,有時候先到家,就在廚房或者自己臥房的窗戶那大聲和樓下的同學打著招呼,他們也會一眼看到五樓的我,大聲地笑……

我很喜歡很喜歡看他們回家的樣子。小時候不知憂愁,後來長大了想想,大概是因為小時候爸爸不在國內,幼兒園畢業後媽媽更是極少去接我所產生的渴望吧……那時候就算下大雨沒帶傘也只能跑到低年級去找接和我差不多大的佷子外甥的大伯蹭一蹭他的大雨衣。二年級後媽媽唯一一次去學校是四年級的時候她帶弟弟出去玩順路給我送了件衣服。

後來中考看著很多很多家長來接孩子,我笑了,我爸媽甚至不知道我中考的確切日子。媽媽是在我政治考試忘帶時事時趕來送了回書才曉得中考竟已開始了。

我仍記得數學中考我考得極其沒底,眼看附中可能就無望了,下著大暴雨我沒有帶傘,在走廊里抱著阿飯狠狠哭了一場,然後沖進雨里,跑到她看不到的地方,一步一步走回家,也不知道浸濕t恤的是眼淚還是雨水,從頭到腳每一寸皮膚都濕透,除了緊緊抱在懷里的防水考試袋。路上踫到的都是別人班上的同學,看我的眼神很怪異。大人們替他們撐著傘,甚至自己的肩頭濕了,或者直接是坐著跑車從我身邊呼嘯而過。

爸爸媽媽很關心我的身體,但我的小心靈大抵和他們想像中的太不一樣,所以我們總是對接失誤,我四年級的時候弟弟出生了,更是被囑咐——老大不小了別讓父母擔心。大概就是這樣慢慢變內向了吧。

後來听高中同學說當初中考他們父母是怎麼怎麼接送,堵車堵了好幾條街,我就笑了,笑著笑著眼淚就莫名其妙地下來了……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