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七章 鎧甲

()鑒于現在人力不夠,而且將來肯定要發展成大城市,所以現在建設的規模不能適應要求,這些坊可以建造在城外,然後加建城牆就是一個巨城。而且坊可以有效利用土地,坊都是統一規劃、建設,不存在亂佔亂建的問題。城中各區還有空置土地,可作為農田、牧場、養殖場使用。這時候的北庭城長兩千米、寬一千米,總面積達200萬平方米,住了一萬多人,人均佔地200平方米,顯得很空曠。但是事實上城里許多地方留作農田、牧場、養殖場、作坊、廣場使用,這樣就顯得擁擠了,所以不少人已經按規劃向四周分散,其中以汾水西岸為多,而坊可以給不在城里居住的軍民,以最大的安全感。

經過努力,現在大多數人都有了自己的房子,大都是磚砌的瓦房。大多數都用煤代木柴。不象開始都擠在窩棚里!人人都有自己的事做,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還可以做清潔工。小孩大都被組織起來,或接受簡單的認字教育,或在工場幫忙,或在軍營接受訓練;黃尚龍也想過推廣義務教育,可惜不管是財力、人力都不夠使用,而且社會發展水平所限,全面推廣義務教育,得不償失。畢竟現在最需要的不是書生。

來到鐵器作坊,現在的工場已變成工廠了,那時僅有幾個師傅打鐵,現在已經超過千人在工作了,無數壯漢汗流浹背在火爐前打鐵,水力得到極大應用,鐵錘被水輪帶動,用來錘擊鐵跕,叮叮鐺鐺的聲音不絕與耳。不止不休,勞動者不用耗費體力舉錘,極大減輕強度;而可以調節水輪來控制林林總總、大大小小鐵錘打擊的頻率和力度,效率大大提高。隨著鐵器工藝的提高,鋼刀、三稜箭頭、帶血槽的槍頭這些優秀武器都被制作出來,研究所現在開始嘗試打造「鐵鎧」,武裝重裝士兵。

看到黃尚龍對鐵甲如此重視,羅天祥趕緊問道︰「現在的重鎧有兩個方向,一個是用皮索連接鐵制甲片編成鱗甲,另一個是整體鑄造板甲。今後的重甲到底發展哪種,請主公示下?」

黃尚龍也拿不定主意,因為前者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東方世界常用的,應該適合當前需要。而後者是西方世界通用的,相信對付力大無窮的獸人很適合。只好問道︰「有什麼區別嗎?」

羅天祥答道︰「用甲片編制的鱗甲,可以通過增減甲片,調節輕重,適應不同環境作戰的需要,可是防護力不如整體鑄造的板甲;板甲相對來說打造的代價太高昂,而且只供專人使用,沒辦法通用,更別提適應不同場合。

黃尚龍听到這里只好說︰「既然還不能分辨優劣,只好都試制出來,在戰爭中獲得評價。我們現在主要敵人是北方草原的匈奴,就先少造點板甲。」

黃尚龍其實是一個板甲崇拜者,他覺得板甲比鱗甲強很多。因為相同防護面積的盔甲,那麼鱗甲由于有重疊部分反倒會更沉;再者,板甲整體鑄造,重量分布均勻,不象鱗甲綴在皮索上,主要由肩部承重;還有,在應付高強度打擊,按道理,板甲應該強于內部用皮襯的鱗甲,板甲是整體鑄造的,可以分散力量。不象鱗甲把力傳給人體,由人體分擔一部分。

不過到底誰更好,還需要實驗。因為象柱**最常用的連枷、鏈錘的前身——鏈槌,就是為對付重甲騎兵而產生的,中世紀歐洲騎士,以法國重甲騎士為代表的重甲騎兵,使長矛重劍都無法對其產生致命的傷害,鏈槌產生的強大動能,卻可以產生打不死也震死的效果。

對付這種武器,鱗甲的優勢主要在于,只要更換破損的鱗片就可以修復如初;對付箭等輕型投sh 武器綽綽有余。黃尚龍覺得寧可讓鎧甲受損,也要設法保護里面的人體,畢竟黃尚龍覺得手下士兵損失每一個都令人心痛。只是板甲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太昂貴了,而且也難以修復。如果能利用水力來冷鍛鎧甲,板甲就能比鱗片甲造得還快。

認真做事的人,會得到獎勵;現在的北庭由一個個生產隊組成,生產隊長任命,由各有關部門主管和隨機抽取的生產隊員評定,所以生產隊長必須努力工作,如果工作評定為不合格,他們會被削除職位,並取消相關待遇,等于落到最底層。

而在各項制度r 益完善的北庭,一旦削除職位,對于大多數人和他的家人都是致命打擊。這里的人都有當官y 望的,而嘗過權利再放棄就太難了,而且他們還有三個月的考察期,大多數人會拼命想抓住機會;如果自暴自棄,不能表現得讓我們滿意,將會被我們驅逐出境。不過到現在為止,大多數被涮下的人,都想方設法回到原來受人尊敬的崗位。所以現在不用催促,到處一片繁忙的景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