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六章 儀式

()8米高的城牆上錦旗飛揚,當「獅心王」踏進北門,大街懸掛上了象征節慶的大紅燈籠,喜慶的氣氛籠罩在北庭的上空。

「嘟——」站在城頭的長號手吹響了慶典開始的聲音,緊接著城頭處就降下了大大的一塊旗幟,上面繡著威武的青龍,紙花撒下,片片飄到我的頭上。

「萬歲!」街道兩邊的百姓興奮的揮舞著手,發出了歡快的喊叫聲。

儀式的高ch o也就到了。一陣號角鳴響,三聲高呼「萬歲」過後,北庭大營一片歡樂的海洋,鑼鼓喧天、歡獅跳躍,民眾歡呼聲如山呼海嘯一般,令人熱血沸騰!心中不由得感慨萬分,游牧戰士和野蠻人一樣,很多人受現場氣氛的感染,情不自禁地加入到歡呼的人群當中。地上鮮紅奪目、高貴無比的紅地毯,兩邊是如痴如醉的狂歡人群,當中不斷閃現的美麗笑妍,加上從城樓高處拋出的花瓣、彩帶,滿天飄揚,片片飄落我們的頭上。滿耳的歡呼聲中,讓黃尚龍和士兵們幸福的找不到北,這就是誰j ng心策劃的凱旋式!黃尚龍原本想為羅蘭人準備一個歡迎儀式,誰想到他們辦成這樣一個盛大的凱旋式!

從此,凱旋式是成為對軍人勝利的最高獎勵,這項傳統激發了無數勇士為了帝國的光榮與夢想,去開疆拓土,永不言悔!

夜間舉行盛大宴會,歡迎羅蘭人的到來,北庭大營一片熱鬧繁榮的景象。c o場上篝火處處,這些篝火可是用優質煤堆積起來的,紅通通的火堆燒了整晚,空氣中只是彌漫著美酒和烤肉的香味,而不會象燒木柴到處煙霧彌漫、嗆人。大家圍繞火堆,喝酒吃肉,雖然言語不同,但誠摯的笑臉比一切言語都有說服力,當匈奴士兵手中悠揚的馬頭琴聲響起,熱情奔放的羅蘭人跳起他們的舞蹈,帶動大家特別是年輕人加入其中,一片歡聲笑語。

隨後幾天,各處官員都紛紛來報到,都要一一接見,黃尚龍除了和下面的官員進行了深入交談,就是到處走走看看,離開這麼長時間了,需要了解新情況了。這里處處整潔干淨,看來他們管理的不錯。一路行來,孟山陽得意的介紹他們建城的經過,並介紹了好幾個年青人才給我,規劃、建造、管理都依賴他們甚多。

原來我走後,為了穩定人心、加強防備力量,他們決定把北庭大營擴建成城池,先在汾水下游選擇低窪處挖出泥土,形成一個大坑,依托大坑擴建壕溝,堆土為牆,並燒泥作磚。用磚包牆,先建成南面城牆,然後繼續擴建壕溝,依次把東、北牆建好。等壕溝全部開完後,領人打通北邊和汾水結合處,把水灌了進來,變成護城河。正好冬季水枯,汾水為之一淺,就趕建好那座大壩。居然還發了筆小財,不少魚擱淺了,于是把魚都捉來,大魚都吃了,小魚扔進那護城河當中。下游和汾水匯合處用木樁,加網隔開,防止池魚逃跑。在把大壩那下了網,逼魚進護城河,這樣護城河變成養魚塘。不過黃尚龍想來想去,還是讓人撤了汾水的網,讓魚可以只有回游。又改變現在取用護城河水的習慣,在上游接水進城。

話說回來,等城牆大致建好,已經過了冬季,要開始ch n耕了,所以這時候的北庭等于是一座空城。家家戶戶想住進新房還沒來得及實現,就先擴建了工場,工場都沿河分布,最北端將建成碼頭,從北到南將是木器、陶器、糧食加工、紡織、皮革、煉鐵、鍛造、造紙等工場,都按照原先北庭的布置位置,盡量利用水力。一些初加工的工場都就地建設在采石場、鐵礦場、煤礦、林場邊上,利用風力。

等農忙過後,又建成一些基本設施——先規劃出縱橫各兩條的城中大道,分出九區。在城中心首先建起我的柱國大將軍府,坐北朝南,是現在城里最大、最好的青磚瓦房,天策府搬在里面,四周邊長400米的區域被劃出來。在對面原來天策府的位置是公共集會所,將建設成石板廣場,靠南邊加建一道城牆,與南門形成甕城,把正南廣場圍起來。大將軍府兩邊的空地,東邊作為政務和軍務部;西邊房子是財務署使用,財務署後邊是倉庫。一切設置大體依照原先北庭的布置,不過規模擴大而已;南方城牆邊是司法、衛生、文教等一些官署。

再西南、東南都將是軍營,東南依然是軍隊的主要宿營地。而軍械庫將在柱國大將軍府後面。居民居住在剩下的正東、東北、正北幾個區里,暫時沒有開工建設,都在簡易木棚里。

黃尚龍考慮仿照唐朝城市建設,把居民點建設的象唐朝長安的坊一樣,每所房子都面向里,圍成一個d l 的院子,周圍是有防御能力高牆,僅一個門出入,以便加強管理和防御。坊里還將在里面有各種功能設施,每個坊都是一個d l 的單位,朝不保夕的生活讓每個人都希望獲得更強的防御,這樣的設計得到大家一致同意,這也是大家急著築城的原因。事實證明村堡在野外有很強防御能力,加到城里肯定不錯。坊後來成為華族城市的特s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