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不敗而敗 二百一十八章 末代皇帝政啟

醇親王載灃在外表看來相貌堂堂,頗有風采。劉飛揚對他的映像︰他緘默少語,相貌清秀,眼楮明亮,嘴唇堅毅,腰板筆挺,雖不及中等身材,但渾身透露著高貴。

載灃上台後,國內的民主黨和清流黨等立憲派都曾對他寄予厚望,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他曾出訪歐洲,平生喜讀西書,眼界超出一般王公貴族,載灃可堪稱清朝皇族親貴中走向世界的第一人。1901年他18歲,以皇弟的顯貴身份率使團赴德國柏林,考察憲政。他帶領參贊大臣張翼、蔭昌等經香港、新加坡、錫蘭、瑞士到達德國。載灃抵達柏林後,雙方一度發生爭執。德方要求載灃晉見德皇時行三鞠躬禮,參贊隨員均行跪拜禮。此種侮辱,使載灃不堪忍受。後經據理力爭,謂世界各國使節覲見彼此元首時均不行跪拜禮,若德皇強欲清朝使者行中國禮,受禮者未必光榮,如傳聞于他國,反為德國之恥。措辭委婉而有理,經多次往返交涉,德皇終決定俱行鞠躬禮。這次出使經歷對他改革思想的形成有著積極的影響,並且他此後多年參與憲政籌備工作,在1903年朝庭討論立憲問題時,他就是立憲傾向較為明顯的王公之一,他呼吁確定開國會期限,以免使國民灰心。應該說在政治主張上,這位身兼軍機大臣的親王是一個傾向于立憲救國論的政治人物。

第二,他是光緒皇帝的弟弟,人們認為他理應繼承乃兄遺志,認真籌備憲政,當對改革有著順理成章的熱情。

第三,他在政治上給人們留下了開明的印象。載灃出使歐洲後回到京師,攜帶「布魯厄姆」歐式馬車回國,駕著它到處來去。並且進入貴冑學堂,主修算學、化學、電學等13門近代課程。並自購地球儀、天文望遠鏡等科學儀器,在這位親王的日記中,經常出現哈雷彗星、五星連珠、日食月食的記載,這些大多出自他的親自觀測。此後這位攝政王首先使用汽車、電話、剪辮子,也是第一個穿西服的王公。這些新的生活方式,在當時代表著一種全新的文化,人們有理由相信,這位皇帝會在立憲方面取得新的進步。

在具有這些天然優勢的同時,載灃會是一位理想的改革領導者嗎?

一名優秀的改革領導者除了應具有鮮明而進步的政治理念外,政治行為者的個人素質對政治過程具有獨特的和無所不在的影響。

載灃雖然成了國家擁有最高權力的人,可是他是個老實人,也和他的父親一樣,都是把權力看得較淡。

載灃在讀書中自娛自樂,有感而發寫過這樣一副對聯︰有書有富貴,無事小神仙。

載灃自己很欣賞這副對聯的意趣,還命人精刻下來,掛在書房門口。

深知其底蘊的胞弟載濤這樣評價他︰「遇爭優柔寡斷,做一個承平時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來主持國政,應付事變,則決難勝任」。

可以說,光緒選擇載灃作為大清皇權的繼承者這一件事,是這位執掌中國的最高執政者——光緒皇帝所犯的許多錯誤中,最後的也可以說是最為致命的錯誤之一。因為,當中國最需要一個有經驗、能力和意志力的決策權威人物的關鍵時期,而光緒選擇了最不適于作為最高執政者的人物來充當此任。

若以同時的俄國最後一位專制君主尼古拉二世與載灃作比,發現二者有著驚人的歷史相似性。在1894年,尼古拉二世繼承亞歷山大三世成為新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具有優秀的個人品性,他簡樸、謙和,熱愛家庭,頗具教養。但是令人遺憾的是,他的這種高貴優雅的素養對處理政治危機毫無用處,因為危機時代需求的治世之才除了眼界開闊、富有政治魅力,更應該具備頑強、果敢、靈活的特性,可以肯定的是,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的俄國,只有另外一個像彼得大帝那樣的俄國沙皇出現,才能夠拯救羅曼諾夫王朝和帝制俄國,而尼古拉絕不是這樣的君主。清王朝的政啟皇帝載灃也同樣如此。

但載灃被超拔為皇帝之後,在主觀上深知責任重大,很想勵精圖治,使帝國呈現出新氣象,使各項改革逐步推進、立竿見影。在政啟皇帝繼位的第二天(1904年7月15日),政啟皇帝發出上諭,強調政治改革政策的連續性︰「凡先朝未竟之業,莫不敬謹繼述。屆時即行頒布欽定憲法,仍以政啟二年為限,••••••期在必行」。

政啟皇帝還頒發諭旨,規定自此朝廷的諭令須由軍機大臣署名方生效,意在參照君主立憲國由國務總理附署之制。政啟每日必臨朝听政,並頻繁召見臣工。一切奏章,他都要親自批閱,還仿照雍正皇帝,在所有奏折上勤加朱批。即使在普通的謝恩折上,他也打破常規,加以批示,諄諄以憲政為囑。

居喪期間,政啟皇帝經常召集軍機大臣和內閣大臣籌商預備立憲之策,特別指示他們,凡是朝廷交議的有關憲政事件,要首先研究,議復不得超過5天。他認為咨議局是立憲的基礎,非常重視。他關心羅致憲政人才,應端方之請,還重新啟用了在戊戌變法期間被罷黜的原湖南巡撫陳寶箴,提拔他為軍機大臣。並不時敦促督撫認真籌辦憲政。

1904年9月6日,在頒布的上諭中,政啟再次重申預備立憲國策的不可動搖性。「國家預備立憲,變法維新,疊奉先朝明諭,分年預備,切實施行。」

為了表示朝庭的立憲決心,10月23日,朝庭以雲貴總督升允奏阻立憲開缺,從而打破了立憲以來處分地方大員的記錄。

政啟還借著對已故皇帝舉行奉安典禮的時機,邀請各國使節來到皇宮參與宴會,希望他們能夠理解並支持帝國的改革事業。至少從表面看來,他能夠做到舉止文雅,從容自若,與各國代表一一握手,氣氛十分友好。

這足以說明,政啟他渴望人們把他看作一個開明的、力求與各國友善的大清皇帝。政啟希望以自己的改革姿態贏得社會個個階層的信任。這樣的願望和做法,對于任何走向前台的新一代執政者,都是至關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政啟主政初期的一系列變革姿態贏得了一定的社會擁護,包括民主、清流黨和人民力量黨的一些高層人物對政啟抱有很大的希望。

二百一十八章末代皇帝政啟

二百一十八章末代皇帝政啟,到網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