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不敗而敗 第一百五十二章 海戰、心戰、陸戰

丁汝昌受傷後,把指揮權交給定遠艦的管帶劉步蟾。

日軍趁北洋水師混亂之時,由第一游擊隊4艦利用航速優勢繞攻北洋艦隊右翼超勇艦、揚威艦,二艦相繼被擊中起火,退出戰斗。但日艦吉野號也被北洋艦隊擊中起火,但很快被撲滅。13時30分左右,超勇艦沉沒。

當日本第一游擊隊繞攻北洋艦隊右翼時,本隊也與北洋艦隊主力交相攻擊。日本軍艦比睿號、赤城號、扶桑號、西京丸號遭到北洋艦隊截擊。

定遠艦、來遠艦、經遠艦重創比睿號、赤城號。赤城號艦長阪元八太郎陣亡。西京丸號也受創。

14時15分左右,日本艦隊繞至北洋艦隊背後,與第一游擊隊形成夾擊之勢。北洋艦隊月復背受敵,隊形更加混亂。

此時,劉步蟾見形勢不利,果斷下令北洋水師向南突圍。在突圍中,致遠艦受到吉野號、高千穗號等的集中轟擊,多處受傷,船身傾斜。鎮遠艦、經遠艦回身來救,經遠艦中彈起火,管帶林永升、大副陳策陣亡,隨後艦也被擊沉,全艦270人除16人獲救外,全部陣亡。

下午3時30分,鎮遠艦的分大炮連續擊中日本旗艦松島號二次。松島號後甲板四號炮塔中彈後,火焰引發炸藥,發生了大爆炸。松島號船軸傾斜5度,冒起白煙,火災大作。

日本軍艦赤城號、比睿號、西京丸號受重創,旗艦松島號情況也不容樂觀,吉野號、扶桑號也受了傷,又見北洋艦隊重新集隊,日軍司令伊東祐亨便于下午4時40分左右下令撤出戰場。

北洋水師稍事追擊,也收隊返回旅順。歷時5個多小時的黃海海戰到此結束。

海戰的結果是北洋水師損失經遠艦、超勇艦、揚威艦、廣甲艦(廣甲艦撤離戰場後觸礁,幾天後被自毀)4艘軍艦,死傷官兵近千人;日本艦隊松島號、吉野號、比睿號、赤城號、西京丸號5艦受傷(西京丸號、赤城號兩艦被拖行後不久後沉沒),死傷官兵600余人。此役北洋水師雖損失較大,但並未完全戰敗。然而李鴻章為了保存實力,命令北洋水師躲入威海港內,不準巡海迎敵。日本奪取了黃海的制海權。

••••••

7月上旬,清日兩國在朝鮮的已是箭在弦上,這時英國駐上海的領事溫斯特突然到來台灣。溫斯特只說是來游歷的,但劉飛揚明白他一定是有目地的。

果然,溫斯特在台灣與劉飛揚大談朝鮮之局勢,不斷詢問他對朝鮮事態的看法。劉飛揚只裝糊涂說,他只管南方的防務,北方的事自有北洋的處置。

溫斯特問道︰「如果貴國與日本在朝鮮開戰,劉丈夫是否會讓台灣水師和新軍參戰?」

劉飛揚故意皺著眉說︰「參戰?需要我參戰嗎?一個小小的日本難道北洋還對付不了它,北洋水師和十數萬的淮軍打日本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溫斯特又問道︰「如果貴國政府要求你參戰的話,你怎麼辦?」

劉飛揚想了想道︰「這個•••這個•••我還沒有想過,不過台灣離朝鮮遠隔數千里,這如何參戰,而且如果北洋都打不過話,那我參戰又有何用。」

溫斯特把與劉飛揚的談話傳給日本,日本結合之前的情報,斷定劉飛揚不會參戰。他們放下了心,一心準備對付北洋,而對台灣的劉飛揚不再多花心思。

8月1日,清庭對日本宣戰後,台灣水師和新軍就向劉飛揚請戰。劉飛揚把在台灣的海陸軍將領都召到,召開秘密會議。

他對在座的將領說道︰「諸位請戰之心很好,將有戰心,士就有戰力。今天把你們叫來就是要告訴你們要打戰了,你們要做好準備。」

水師提督林德風大聲說道︰「早就準備好了,什麼時候都可以打。」

劉飛揚扳了臉道︰「兵凶戰危,不可驕傲輕敵。戰場之上永遠都沒有必勝之戰,一定要謹記,無論什麼敵人都要認真對待。」

眾將大聲答道︰「是。」

劉飛揚擺了擺手,讓他們坐下。接著說︰「你們就給我準備好,至于什麼時候打,怎麼打,這事我自有安排。記住,今天的說的話,一律不得外傳,違令者斬。」

眾將稱是,退出了。

劉飛揚自然有他的打算,清日開戰是自己等了多年,也準備了多年的大事。此一戰,自然不能讓日本獲勝,使日本能踏著中國的肩膀崛起。但是也不能就急著出戰,不讓日本把北洋打疼打殘如何能顯出自己的重要、自己的價值,如何能讓自己借著此戰而獲取大功,如何能讓自己撈取巨大的利益。

因此就是要等一個好時機,等日本打敗北洋,等清庭撐不住,然後再出手。

••••••

在黃海海戰後,日本取得黃海的控制權,但也無力進攻防守堅固的劉公島北洋水師駐地。

而平壤戰役後,日本政府決計把戰火燒向中國,令大將山縣有朋率日軍第一軍集結在朝鮮義州附近,準備從鴨綠江一線進攻中國遼東半島北部;日軍第一師團、第三師團及第十二混成旅團組成第二軍,準備從海路登上遼東半島南部,進攻清軍重地金州、大連和北洋海軍基地旅順口。清朝陸軍在平壤戰役後全部退出朝鮮,集結于鴨綠江一線。李鴻章得知日軍決計進攻中國本土的消息後,提出「嚴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籬,力保沈陽以顧東省之根本」的戰略計劃,急忙加強遼東防御。9月21日,清廷命四川提督宋慶(18201902)幫辦北洋軍務,率毅軍從旅順進駐鴨綠江防線重鎮九連城,指揮前線戰事。黑龍江將軍依克唐阿率鎮邊軍、劉盛休率盛字軍也先後到達九連城附近,鴨綠江防線清軍人數增至80多營,約3萬人,其部署是︰以安東至九連城一線為主陣地,分左、右兩翼設防。右翼向西南延至大東溝、大孤山一線,由宋慶指揮;左翼由九連城向東北延伸至長甸河口一線,由依克唐阿指揮。同時,清軍也在遼南地區加強守備。懷字軍、和字軍、桂字軍及徐邦道(18371895)拱衛軍等30多營分別把守金州、大連和旅順,修築炮台,增加炮位,構築工事。清廷還在旅順設置北洋前敵營務處,任命龔照嶼節制諸軍。

因此清日戰事集中在陸上,雙方兵力不相上下。但是,宋慶雖負節制諸軍之名,各路清軍實則不服調度,而且平壤新敗,士氣不振,將領多無抗敵決心。日本則士氣高昂,野心勃勃,日方發布《開誠忠告十八省之豪杰》檄文,對滿清展開政治攻勢,揚言要直搗北京,讓清朝皇帝「面縛乞降」。

第一百五十二章海戰、心戰、陸戰

第一百五十二章海戰、心戰、陸戰,到網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