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不敗而敗 第一百四十三章 福禍相依

經過兩天的反復討價還價,最後劉飛揚與荷蘭公使達成協議。

「一、廢除歧視華人的法律。

二、嚴懲在印尼排華事件中一切責任人員,但不包括荷蘭人。

三、泗水市和檳港為華人自治市,華人有兩地的自治權,但名義上荷蘭為宗主國,同時華人在兩市可以有一定的武裝保護自身的安全,但不能超過兩千人。

四、華軍把雅加達等地的統治權歸還給荷蘭,釋放荷蘭總督和荷軍,並歸還武器。

五、不能把印尼華人的模式引到其它國家的殖民地。」

當協議簽定的文書傳到南洋,南洋華人沸騰了,雖然不是盡如人意,但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巨大勝利,起碼以後他們安全有了保證。

國內也對這個協議,歡心鼓舞,中法戰爭就算打贏法國但最後大清還是失去了越南的宗主國地位,還把西南變法國的勢力範圍。而這一次在南洋,劉飛揚不費一兵一卒,就確保華人的安全,還允許華人有自治地,自治軍。

在南洋有大量華僑的廣東、福建紛紛向朝**表歌功頌德,也向劉飛揚稱頌。

慈禧得了劉飛揚奏報,也感高興,而且一千萬兩的銀子沒幾日就到了。朝臣也紛紛上表,大頌朝庭威震四海,德披海外,仿佛大清中興之世。

只有光緒心里郁悶,劉飛揚一出手又是馬到成功,他這個皇帝卻步步掣肘,親政一年多了卻好無作為。

劉飛揚在這次干涉印尼排華,看似好無好處,但他才是最大的贏家。他收獲了南洋華人的民心,南洋華人也可以挺起胸膛走路,因為他們背後有劉飛揚撐著。他們紛紛暗中給劉飛揚捐款,把自己的子弟派到台灣跟著劉飛揚,把自己的產業投資台灣。劉飛揚多了一條財源之路,多了一條人才之路。

不久,劉飛揚就再次開始對西方大采購,這次不但有江浙商賈的銀子,而且更多的是南洋華人。劉飛揚知道南洋華人有錢,但他沒想到這麼有錢,怪不得荷蘭眼紅。南洋華人一次就拿出一億一千萬兩銀子采購,然後在台灣、廣東、福建、南洋大辦西式公司。

西方國家再次轟動了,劉飛揚的大采購,大大的拉動他們的經濟,他們也慢慢的走出經濟危機。

這次利用西方的經濟危機,劉飛揚為中國大力發展近代工商業打下了基礎。一些行業已經趕上了西方國家,比如︰紡織業,已經在國內的機器紡織市場佔有百七十的份額。鋼鐵生產已經達到七十多萬噸,生鐵產量一百五十多萬噸,可以滿足國內的百八十。

台灣造船廠可以仿造兩千多噸的新式驅逐艦,台灣軍工廠可以制造機槍和毫米的行營炮,而且大多的零件都是國內生產。

劉飛揚最高興的是辦了一些世界知名的先進公司。他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覺,開發了一些新產品,比如之前光明電氣公司。後來的劉飛揚改進的自行車,建立了捷行自行車公司。其中劉飛揚最高興的是把德國的卡爾•奔馳給弄到了台灣,把他的汽車廠也弄來了。雖然汽車還不沒有真正的實用,但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汽車一定會行駛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而且是中國生產的汽車。

在高速的發展中,劉飛揚全身心的投入在他的各個計劃中。其中他最關注還是軍事實力的發展,台灣水師是最關注的,只要他在台灣幾乎是每周都去水師駐地,觀看他們的訓練,傾听官兵的聲音。官兵們反映訓練大多在近海,並未遠航過,他們認為經過一年半的訓練,水師應該進行一次遠航,以考察水師的水平。

而就在這時北洋水師開始一次遠航引起劉飛揚、台灣水師的觀注。

1891年6月26日,在北洋大臣李鴻章親自安排部署下,由丁汝昌親率「定遠」、「鎮遠」、「致遠」、「靖遠」、「經遠」和「來遠」等主要軍艦組成的北洋艦隊正式訪問日本。北洋艦隊此次訪問日本,為清政府接受了日本方面的一次特別邀請。從東風社傳來的情報稱,日本方面之所以特別邀請北洋艦隊正式訪問日本,主要是為了要在日本國內制造擴充海軍軍備的輿論,並對北洋水師的艦只裝備規模及作戰能力進行一次調查模底,目的是要趕超北洋水師,最終奪取亞洲海上霸主地位。

6月28日,北洋艦隊編隊到達日本的第一站為馬關,次日開赴神戶加煤添水後按預定計劃直駛橫濱。7月5日抵達橫濱港,北洋水師的旗艦「定遠」發出旗號變換隊形駛進港口,隨後「定遠」艦鳴放21響禮炮向日本海軍致禮,日本海軍「高千穗」艦也鳴21響禮炮應答,當時停泊于港中的英、美軍艦皆鳴13響禮炮向北洋艦隊致敬,一時間橫濱港內禮炮轟鳴,此起彼伏,蔚為壯觀。

1891年7月8日,日本《東京朝日新聞》,以「清國水兵現象」為題報道了記者觀看北洋艦隊的感受︰「登上軍艦,首先令人注目的是艦上的情景。以前來的時候,甲板上放著關羽的像,亂七八糟的供香,其味難聞之極。甲板上散亂著吃剩的食物,水兵語言不整,不絕于耳。而今,不整齊的現象已蕩然全無;關羽的像已撤去,燒香的味道也無影無蹤,軍紀大為改觀。水兵的體格也一望而知其強壯武勇。惟有服裝仍保留著支那的風格,稍稍有點異樣之感。軍官依然穿著綢緞的支那服裝,只是袖口像洋人一樣飾有金色條紋。褲子不見褲縫,褲襠處露出縫線,看上去不見精神。尤其水兵的服裝,穿著淺藍色的斜紋布裝,幾乎無異于普通的支那人。只是在草帽和上衣上縫有艦名,才看出他是一個水兵。」

日本方面對清政府北洋水師的到來竭盡禮儀之能事,所到之處或禮炮致禮,或夾道迎接,在各種場合都表現得「禮意其隆」。7月9日,日本天皇還特地在東京接見了丁汝昌和北洋各艦管帶,禮儀非常隆重。

7月10日,日本外相夏本武揚在東京小石川後花園舉辦游園會,專門招待北洋艦隊將領。日本海軍方面也以招待會的形式招待北洋官兵,特別是日本海軍大臣樺山資紀在「紅葉館」專門舉行了歡迎宴會,招待北洋水師將領。而清政府也表現出一個傳統禮儀之邦的風範,作出了必要的答謝,力表中日「兩國同文共域之邦交誼日親」,並對兩國日增之友誼感到十分「欣悅」。

7月16日,丁汝昌在停泊于橫濱港內的「定遠」旗艦上舉行招待會,邀請包括國會議員和記者在內的日本各界人士出席。通過這一活動,北洋艦隊在禮貌地答謝日方接待的同時,再次向日本人炫耀了北洋艦隊的威容。

第一百四十三章福禍相依

第一百四十三章福禍相依,到網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