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不敗而敗 第一百章 大婚與歸政

光緒皇帝的大婚儀式于1889年農歷正月二十七正式舉行,按照中國民間習俗,新郎要親自去新娘家迎娶新娘,貴為天子的皇帝自己不去,而是派使臣代為前往,因此皇家的迎親儀式也叫奉迎禮。為了遵守古代的禮儀,浩浩蕩蕩的迎親隊伍在子夜時分就來到桂祥家。

迎親隊伍到了以後,首先要舉行的是冊封禮,冊封禮就是為準皇後授予象征皇後地位的金冊和金寶,金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金印。這一儀式由皇帝的使節和隨行的女官完成,冊封後皇後才正式確立身份。葉赫那拉氏靜芬被冊封為隆裕皇後。

隆裕皇後的金寶用500兩純金打造,高10厘米,印面有14厘米見方,上面分別用滿漢兩種文字鑄造出「皇後之寶」四個字,印紐處系黃色綬帶,做工十分精美。冊封禮結束之後,迎親的隊伍在子夜11點55分出發,前往紫禁城。

隆裕皇後身穿華麗的大婚禮服,乘坐黃色鳳輿,迎親的隊伍經大清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在3點30分抵達紫禁城的乾清宮門前。到了乾清門,才算到了皇帝的家。隆裕皇後在這里下鳳輿,有人接過皇後手中的隻果,遞上一個寶瓶,皇後手捧寶瓶進入宮中。

中國民間有很多婚慶習俗,跨火盆就是其中之一。皇帝大婚,皇後也要跨火盆、跨馬鞍,跨火盆既有跨火驅邪的意思,又有火燒旺運的含義。馬鞍下壓兩個隻果,諧音是平安。跨馬鞍就寓意平平安安。

皇帝大婚,皇家樂隊早已準備就緒,樂器有金編鐘、編磬、簫和笛子等,婚禮上演奏的音樂是古代宮廷樂曲「中和韶樂」。皇帝和皇後的洞房設在坤寧宮內,坤寧宮是皇後的寢宮。

光緒和隆裕進入洞房之後,先要坐在龍鳳喜床上,吃子孫餑餑。子孫餑餑就是餃子,餃子由皇後娘家準備,必須煮得半生不熟。吃的時候要有人問「生不生」,里面要回答「生」,這一點和民間是相同的,它代表的含義就是皇家更盼望子孫後代權力的延伸。吃完餃子以後,接下來就要舉行合巹禮。合巹禮是中國古代婚禮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巹就是瓢,把一個匏瓜分成兩半,做成兩個瓢,新郎、新娘各端一個,喝下瓢中的美酒,就是合巹,象征著婚姻美滿,白頭偕老。後來,人們又設計出連體式酒杯。

合巹宴的結束,標志著大婚典禮中最重要的成婚禮接近尾聲。緊接著要舉行的是一系列的婚後禮。1889年農歷二月初二,光緒皇帝在紫禁城內舉行朝見禮,初四舉行慶賀禮,初五、初八分別舉行筵宴禮和祈福禮。太和殿上高懸巨幅「囍」字,皇家樂隊分列東西兩邊,光緒皇帝坐在太和殿內,接受王公百官的朝賀。慶賀禮結束後,還舉行隆重的頒詔禮。頒詔禮在天安門城樓上舉行,禮部官員把帝後大婚的喜訊昭告天下。

1889年農歷二月十五,光緒皇帝在太和殿設宴,款待皇後娘家的男性成員和王公大臣,而皇後則出面宴請娘家的女性成員。至此,光緒皇帝的大婚典禮落下帷幕。

光緒十五年的這個春天,在到處貼著大紅字顯得喜氣洋洋的皇宮內苑,心情最復雜的恐怕莫過于不再垂簾听政的太後慈禧了。皇帝親政雖然是表面的權力交接,但仍然是一個最敏感的關口。

當年太後召集御前會議,宣布指定這個三歲半的孩子繼承帝位的時候,就已經對自己的權威具有足夠的自信。果然,當時沒有人敢說個「不」字。當年參加御前會議的王公大臣們當然清楚,按照祖宗定下的規矩,帝位的繼承者應當是在同治的下一輩「溥」字輩中挑選;即使是講血緣的遠近,道光皇帝的親孫子也不是只有醇王奕的這一個兒子。明擺著的事實是,奕是慈禧的妹夫,這孩子是慈禧胞妹的骨肉,再也沒有比他和慈禧更親的了;何況醇王這位七爺比不得恭王那位六爺,為人好說話、好對付得多。更重要的是,這孩子還很小,眼前還是得讓太後垂簾听政,而且今後要繼續听政十好幾年!也許正是因為王公大臣們都看得很清楚,誰也不願意拿腦袋去撞南牆,所以才沒人出頭反對。

這孩子再小,一天天總是要往大里長。說快也快,前年虛歲十七,按祖宗的規矩就應該「親政」了。早有會看風頭的官員出來上折子,說是皇上還小,要請太後繼續垂簾。如此討好太後的機會豈能錯過,于是你上我也上,大家一起請求,連光緒的生父奕也接連上了兩道奏折,並且還暗示光緒自己當面去向慈禧請求。過去雖說是兩宮皇太後垂簾听政,但「東邊的」話少,主意都是「西邊的」拿。光緒七年,「東邊的」「沒」了,從形式到實際更成了一個人當家。光緒九年元旦,在養心殿召見軍機的時候,大臣們發現,慈禧不是像過去那樣坐在光緒身後,而是與皇帝同坐在御榻上,太後在右邊,皇帝在左邊,從幕後公然走到了台前。光緒十年,說是辦事因循貽誤,又把恭王給撤了,讓他回家養病;把軍機大臣一班人全都罷了,換上來的慶親王奕劻、理親王世鐸、譚鐘麟、陳到魁等這班人,有的更平庸,有的更貪婪。這當口,正是慈禧太後越來越順心遂意的時候,既然是王公大臣們包括醇王在內都一再地吁請,她老人家也就只好「勉允臣工之請,訓政兩年。」

兩年的時間,過去得更快,轉眼到了光緒十五年,訓政到期。二月初三這一天,光緒一大清早先到慈寧宮給太後行禮,然後登上太和殿受賀。從此,光緒正式開始親政;與此同時,龍椅後面的簾子撤了,慈禧結束了她的第二次垂簾听政。

光緒親政,在慈禧則是「歸政」。何謂「歸政」?本來這個東西就是人家的,讓你暫時照看一下,現在人家該拿回去了,這就是「歸政」。

要知道「皇權」這東西,慈禧不是只照看一年兩年,而是為同治照看了十二年,為光緒又照看了十四年,加起來是長達二十六年。現在真的「歸政」了嗎?

第一百章大婚與歸政

第一百章大婚與歸政,到網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