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不敗而敗 第九十九章 天下為一婚

可朝中看不慣劉飛揚的人也不是沒有的,軍機大臣譚鐘麟啟奏道︰「劉飛揚年紀尚輕,若驟然巡府之高位恐怕不妥,應再歷練幾年再提不遲。」

按說譚鐘麟是慈禧的心月復,現在誰不明白慈禧的心思,但他說這話沒人認為不妥。只是一想起那劉飛揚砸了他譚府的大門就想笑。

這時慶親王奕劻也出列說話了︰「譚大人這話恐怕不妥吧,自古任人唯賢,劉飛揚雖然年紀不大,但辦事老練,不管是帶兵還是政才哪件事不是辦的滴水不漏。」

譚鐘麟也不知作和話說,慈禧又問︰「李中堂、翁中堂你們也說說。」

李鴻章想了想,他本來就欠劉飛揚一個人情,劉飛揚前天請客看來就是意在今朝。此人年紀尚輕,驟然高位卻是不妥但與其給翁同翕的門人還不如給他,干脆這次就把欠的人情還了,李鴻章就說道︰「臣以為劉飛揚出任台灣巡府,正當其才。」

翁同翕見朝中眾人多向著劉飛揚,他看了一眼醇親王,他閉著眼楮不聞不問。本來如果劉飛揚接任台灣巡府也沒什麼不可,但在這種情況下皇上的面子可就丟大了。而且從慈禧的態度來看,這劉飛揚定然給她表了心跡,可惜這個人才本來想讓皇上用著的但是他自己明珠暗投了。翁同翕見事不可為嘆了聲氣道︰「臣以為也可。」

慈禧最後問光緒︰「皇帝,你看呢?」

「兒臣以為劉飛揚可當接任台灣巡府。」

「好,既然如此,劉銘傳,準你所奏。劉飛揚升從二品頂帶,署理台灣巡府,如真可堪其用再行實授。」

劉飛揚馬上出列領旨謝恩。

光緒大婚前的這一次朝會,本來是慈禧落幕的演出,本來是光緒親政的大幕,可沒想到被劉銘傳橫插一桿,結果劉飛揚笑的最開心。

••••••

光緒十五年,對于大清帝國來說,是相對穩定的一年。這一年里,沒有西方列強的入侵,也就不曾簽訂新的不平等條約;在邊遠地區,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民族沖突,在內地,也沒有發生大規模的農民暴動;黃河不曾大範圍決口,也沒有什麼地方發生大面積的強烈地震。大清的官員們可以大大稱頌一番「中外奠安,黎民被福」了。

這一年,在中原大地上,依舊慢吞吞地行駛著馬車、牛車和手推的獨輪車,堅硬的木輪沉重地刻劃著黃土地,繼續為她增添苦難的皺紋;從三家村里的老童生到京師書香世家的子弟,依舊將目光和精力聚集在四書五經上,揣摩著如何「破題」、「承題」,夢想著狀元及第,一舉成名天下知;鄉村的集鎮上,依舊靠風箱、木炭、鐵錘裝備起來的鐵匠爐為農民們提供鋤頭和鐮刀;白發蒼蒼的老女乃女乃,舍不得點起小油燈,借著月光,依舊搖著她陪嫁的那輛老紡車••••••

這一年,新年伊始,朝廷里一派喜氣洋洋,頭等大事是正月里皇上大婚,二月里皇上親政。

清代皇帝大婚比歷代皇帝奢華更甚,是極盡奢侈鋪張之能事的,光緒帝是清代正常地舉辦大婚的最後一個皇帝。

這次大婚,共花費銀550萬兩。其中,各種「外辦」耗費,共為105萬余兩,佔大婚開支總額的20%左右;而由「內辦」的帝、後應用冠服、朝珠、鈿釵、金銀珠寶玉器,嬪位所用器物,皇後妝奩,以及後嬪鋪宮應用的金銀器皿等,共為銀400萬兩以上,佔總耗費的80%左右。

這些銀兩主要是從各省、各稅關指派籌解的,是從全國搜刮來的民脂民膏。雖然清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後對籌辦光緒大典曾假腥腥地說︰「國家經費有常,目下整頓武備,需款孔多,各省時有偏災,尤宜體念民艱,愛惜物力,朝廷躬行節儉,為天下先,該大臣等,務當仰體崇實黜華之意,嚴飭承辦各員,認真原理,不準稍涉浮冒。」但實際做法則完全相反,大婚典禮的經費,不但沒有「節儉」下來,反而逐步加碼。光緒十三年五月二十日慈禧明降懿旨,光緒大婚應需款項,「著戶部先行籌畫銀二百萬兩」,各省「預為指派二百萬兩」。半年之後,光緒十四年正月十七日總管內務府大臣福錕面奉懿旨︰「辦理大婚之款四百萬兩尚不敷用,著戶部再行籌撥一百萬兩」。九月二十六日又奉旨「續行籌撥五十萬兩」。三次共籌撥銀550萬兩。

如果了解一點宮廷辦事的內幕,也就不會奇怪了。一般的「規矩」是「倒二八到工」。也就是說,在報銷的經費中,一般只會有二成用于工程本身,其它八成由管工大臣、監工大臣、收工大臣和各級經手辦事人員層層分肥。至于能不能有二成用到工程上,還要看大臣的人數和人品,遇到大臣人多或特別貪的,二成也保不了。

如一個門簾二萬五千兩,其實所費不過數十金這里所說的「數十金」,彈性較大,按照最高的上限,就算是一百兩,二萬五千兩也是它的二百五十倍。至于奉旨「總司傳辦一切」的李蓮英荷包里裝了多少,真正用在皇帝、皇後身上的究竟有多少,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太後萬壽、皇上大婚這類重大的慶典,更是內務府官員和太監們發財的極好機會。

而此時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如果每人每年口糧按二石計算,計折銀二兩九錢二分。光緒大婚耗用白銀550萬兩,按當時的糧價折算,可購買近400萬石糧食,足夠190萬人吃一年。大清朝正處在內亂外患叢生、天災人禍迭起的重重災難之中,如此奢侈鋪張的皇帝婚禮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舉行的。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六月,山東河決,毀壞歷城、齊東、利津等堤 ,大片地區遭災,清政府僅撥銀16萬兩賑災;光緒十一年兩廣水患,慈禧僅下令撥銀6萬兩賑濟;光緒十二年北運河決口漫溢,使永平各府受災,朝廷只撥銀12萬兩救急;光緒十三年鄭州河決口,南入于淮,使河南、安徽大片地區受害,清政府僅截留京餉漕折銀30萬兩賑恤。到了光緒十四年,由于皇帝婚期迫近,忽有江北匪,為了皇帝大婚,調軍速剿,用款振濟,而免除了某些地區的稅賦錢糧。

這樣一對比,可見清王朝用于人民生計迫切需要的開支寥寥無幾,而從民眾身上瘋狂榨取的財富則多得難以計量。

第九十九章天下為一婚

第九十九章天下為一婚,到網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