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36章沿著夸父的足跡印第安人創輝煌

()第436章沿著夸父的足跡

印第安人創輝煌

大洪水同樣波及了南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亞馬遜河流域以及南美洲平原的大部分低矮地帶,到處被洪水統治,他們曾經創造的輝煌,一下子被洪水俘虜而去,只有那些生活在安第斯山脈周圍和其它相對高地的人們,才有僥幸存活下來。他們及他們的祖先,在屢次與洪水的抗爭中,都沒有佔到什麼便宜,他們恐懼洪水,但洪水不經意間,或者他們進入夢鄉的時候,就成了洪水的食物,他們對洪水毫無辦法,于是,無論是阿茲特克人或者印加人,避開東部廣闊的亞馬遜平原和密西西比平原,便在安第斯山西岸的峽谷各地定居下來。

印加人在赤道附近,南到南緯37°左右,全長4000多公里,面積達200多萬平方公里的,他們認為,一旦洪水再來,他們可以以安第斯山的依托,避開災難,在這里,也可以毫無阻擋地遙望故土,因為,那里曾經有一個地方,是自己的祖先居住的地方。

大洪水,不但對印加人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也切斷了他們返回故土的退路,更加嚴重的是,故鄉的人已經很難依靠冒險能力和航海本領,再次到達這里,使他們長期與世隔絕,此時此刻,他們已經成為一群與世隔絕,被人遺忘的群體,但是,造物主並沒有忘記他們。

在羿射九日,洪水慢慢退去的時候,女媧就到達過這里,她曾經為天下的眾生在洪水中的淒慘處境惋惜過。她看到在平原地區,幾乎無人生存,以致于這里肥沃的大平原長時間無人敢于居住,最後被草原和森林控制,眾生對大自然徹底恐懼了。當她看到人們退縮在高山之上,食不果月復,衣不蔽體,曾經繁衍的大部落,現在已經是稀疏地點綴在崇山峻嶺中一個個孤零零的弱不禁風的生命,曾經的狂妄,代之以面黃肌瘦,曾經的不可一世,代之以看見什麼都敬畏什麼——在他們的心中,萬物都是神,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女媧心里很不是滋味,人類真的回到了原形,一個弱小得不能再弱小的族群。

她來到這里的時候,他看到了人類求生的本能——用雙手扒開地表下邊的植物根睫,然後吮吸其中的汁液,他們的雙手已經磨破,上面長滿了老繭,辛苦半天,只能夠得到一點果實,這一點點來之不易的營養,還要首先給孩子,給老人,給身邊的小貓小狗,每個人都這麼弱小,他們只有依靠集體的力量,才能夠存活下來。她想到了人類之初的阿華、阿夏,他們是多美的無憂無慮啊,但華夏子孫哪,都這麼悲慘,唉,卑賤者離開了工具,人類就成了可愛的生命。

在庫斯科,在尤卡坦,在恰帕斯,在伊查帕,在能夠到達的任何地方,曾經的女媧,現在的西王母,向人們傳播信仰,這是大洪水之後,她為數不多的深入民間的片段,她沒有給人們帶來物質資料物質生活的進步,她知道,人類的根本問題是人類自己,是內心深處無限的**與貪婪,只有信仰,才能夠與**與貪婪抗爭,只有信仰,才能夠讓人類在簡新忠找到出路,也只有信仰,才能掛鉤讓眾生和睦相處。

信仰是什麼,不是說教,而是人類在一次次的失敗中,在同伴的死亡中,在悲慘經歷中總結出來不能從事的行為,這是人類行為的底線,作為萬能的造物主,為什麼不能用語言去表述,讓人類少走一些彎路呢?為什麼只能讓人類自己去感悟呢?因為環境不一樣,在一個地方史底限,在另一個地方就必須提倡,昨天禁止的行為,今天可能必須提倡,比如︰在黑鐵紀,由于植被茂盛,植物由于缺少二氧化碳而大面積枯萎,而在英雄紀,植被由于大面積死亡,二氧化碳就是多余的東西。因此,信仰是個因時因地的思想追求,在信仰的驅使下,人類調整自己的行為,使自己的行為與環境相適應,人類只有經歷一次次挫折,才能夠增強記憶,才能夠有所感悟,不能夠依賴說教,在樂園,造物主說教不少,但人類能夠記住多少?國家明文規定的法規,有多少人願意去看一遍?又有多少人願意去遵守?

但現在,面對朝不保夕的生存狀態,在貧困交加的情形之下,人類的信仰就是如何能夠活下去,陽光、空氣、水分與天地,能夠為人類提供源源不斷地營養元素,但必須借助植物這個媒介,現在,植物那麼稀少,人類的營養來源的媒介已經中斷,各種營養元素,人類無法利用,都成為危害自身的來源,人類沒有利用元素的能力。除了危及自己生存之外,還有什麼辦法?多少次的植被覆蓋大地,但每一次都被人類毀滅,他們寧肯讓鸀色變成荒漠,什麼本領也沒有,這都是人類自找的,女媧在這里顯現了真跡,也顯出了本領,當人們虔誠詢問他的來源,她自稱太陽之子,女媧行動的結果,這里逐漸恢復了秩序,並以庫斯科為中心,把周圍地區一分為四,形成了有別于其他地區的文化特點,當然,從此,羽蛇神成了他們的信仰。

在印加人心目中最為神聖的,而在外人看來最為什麼的莫過于銀甲的宗教儀式,其祭祀儀式繁多,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美女乃女乃的四大祭祀活動,分別在春分、秋分、夏至、東至、四個特殊日子,這些隆重的祭祀活動同時也是全國範圍的重大節慶日,在這些宗教節日里,舉國同慶。國慶之氣那要舉行為三天的齋戒,所有人面行西方,翹首以盼,當太陽的第一縷光芒出現,眾人面前太陽齊施大禮,祭祀活動的重要一項是供奉祭品,豐富多彩的貢品在祭祀過程中被一燒而盡,焚燒的煙塵升入天宇,認為這樣貢品就會太陽神悉數收到。

當國家發生非常事件,比如新國王上台,重大戰爭,或重大的勝利,就需要一種特殊的祭品——人牲。被選作犧牲的人,通常是一個美麗的少女或兒童,這種做法看似血腥殘暴,但比之于人類對大自然的毀滅與破壞,比之于人類之間的相互殺戮,都是小巫見大巫。通過人的犧牲,讓人類煩死人自身的殘暴,讓每個參與者意識到,在至高無上的神靈面前,人是弱小的,卑賤的是應該受到懲罰的,從而,讓人在心靈的深處,反思自己的罪行,並把這種感受傳播出去,世人對自然與社會的破壞,降到最低,印加人,一直作為自律性最好的民族,就在于他們的祭祀制度。

在社會活動中,祭司是主要人物,作為地位僅次于國王的大祭司階層,他們掌管祭祀典禮、負責觀測天象,傳達神意,預測吉凶。他們的本領和知識十分專業,需要多年的學習,他們在進行法事時,與神靈進行交流與溝通,需要拔眉毛吹向神靈,以表明自己的特定身份,以及與神靈世界交往的資格。

祭品中有一些是手工藝品,這些物品是由居住在太陽貞女宮的少女用純手工制作出來的。她們如同天主教的修女,住在遠離塵囂的修道院里,一心侍奉太陽神。與修女不同的,太陽貞女是經過層層選拔產生的,能夠成為貞女的是百里挑一的出眾女子。她們必須具備高貴的出身,出眾的美貌,以及心靈手巧的素質。因為庫斯科的太陽貞女全部是敬獻給太陽神做妻子的,她們來自于王宮的公主,必須是印加王和自己姐妹婚配所生的女兒,不能帶上絲毫外來血統。

選擇太陽貞女最為重要的是要求這些女子必須是處女,一般做法是,挑選工作早在女子年方妙齡時就進行,一旦選中就要離家到貞女宮學習、生活,8歲以下就須入住宮中,開始全封閉的幽居生活,與外界完全隔絕,直到滿頭白發,人老珠黃才可以出宮,一生中幾十年的歲月就這樣度過。她們中相當一部分人,可能通過女宮大門的次數只有一次,一旦走進這扇門,就再也沒有跨出國。

太陽貞女過的是一種奇異的生活,對她們而言,最為重要的品質,與其說是虔誠,不如說是神聖。她們必須守衛自己的聖潔性,就如同她們必須小心翼翼地保護交由她們照管的神火,絕不能讓火種熄滅。新入宮的年幼貞女的血液,由宮中一些成年女性負責,她們知道各種敬神儀式,手工技藝,有的負責守衛貞女的安全。貞女入宮後,就開始專門的學習,她們所學的主要是如何制作精美的服飾。由于女孩們心靈手巧,織造的質量也就格外高,花紋色彩明亮精致。這些織物的用途非同一般,在每年的宗教節日,被一把火奉獻給了太陽神,另一部分送進王宮,由國王和王後享用。

印加王在接受奉獻時畢恭畢敬,態度虔誠謙虛,庫斯科城內的貞女地位最高。印加女孩,一旦被選為貞女,做了太陽神的妻子,她個人的貞潔,就不僅僅是她個人的事情,太陽貞女宮的建制處處防微杜漸,其遠離鬧市,由寬闊的廣場與外界隔開。整座宮院,由一條狹長的道路直接通達,道路兩側各有許多小房間,是女僕的工作間,有多達500名年輕女子在這里做活,她們是為貞女服務的僕佣雜役,各個都是處女。街道盡頭連接著一個大房間,這是太陽貞女們共同居住的房間。太陽貞女的節操,受到嚴格的法律保障,假如有貞女與男人發生私情,必受到嚴酷的懲罰,偷情的女子要被活埋,而男方要出去滅門九族的極刑。他們家屬宗親、僕人、鄰居,全村村民以及家中飼養的牲畜,凡是有生命的,統統處死。

這是一個禁止族內通婚的社會,但國王除外,為了維持血統的純潔性,印加國王的法定婚姻被控制在王族內部,王後的選拔被嚴格地限制在印加王的親妹妹之中,這個辦法只在王族內部實行。如同太陽與月亮,即使兄妹。國王身為王位者時,就完成了婚姻大事。如果踫巧沒有親姐妹,也只能在王宮血統中最近支的堂姐妹結婚,假如沒有堂姐妹,那麼王後甚至可能是他的佷女或者他的姑母。如果王位者結婚後,過了恆久王後沒有生育兒子,就必須再娶第二個、第三個,直到生育出兒子為止。國王卡哇伊寵愛別的妃子,但無權更正王後的名號,更不能改動長子的繼承權。

對太陽神的虔誠、忠誠,提現了人類的善良與感激,太陽每天東升西落循環往復,狂風暴雨無法阻止其行動的路程,那樣執著,那樣熱情,不遺余力地為地球貢獻光和熱,成為眾生生存的食物來源。太陽那樣正派,引導著人們不斷完善自己。那樣大度,那樣大氣,常常讓人們忽視她的存在。敬奉太陽神,是人類自我良知的呼喚,是人們要處理好與自然關系的決心,更是人們對貪婪的自我約束與限制。

這個來自于東方的民族,為了社會的秩序,他們知道宗教信仰並不能夠完全維護社會的秩序,需要有一個國家的權力,來鞏固社會成果,不能夠讓社會的剩余勞動,成為破壞社會的力量。在這里,他們復制了東方的中央集權,通過對國家的層層劃分,並在各階層設立相應的官員,將國家權力的觸手深入到社會各個方面。權力的結構類似于金字塔,其底部是無數個類似于保甲的人群單位,除此,嚴格的監控機制,引入到這個權力結構中,起到十分有致的作用。這種機制,繼承了部族社會結構的原有組織,並對這種結構加以放大,進一步條理化。

與東方文明的顯著區別在于,在百姓的生活中,始終沒有出現貨幣。與印加人生活關系最大的經濟活動是交納賦稅,以實物和勞役的方式完成。其第一項賦稅是繳納糧食,所有的田地分為公社田,印加田和太陽田,後兩者的收獲上繳國庫,國家建立公共糧倉,在災荒發生時,可調用糧食以資賑災。第二項賦稅是勞役,由各地百姓提供勞動,由國家提供原料,百姓負責各類用品,制成的產品再由國家進行統一分配,如衣服,食鹽及其它生活用品。這是人類社會最完整地計劃經濟。在這個多山沙漠,缺少良田沃土,自然條件惡劣的國度,計劃經濟的生產方式對國計民生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計劃經濟合理地調撥生產資料,恰當地分配消費用品,滿足了整個社會的需求,使原本低下的社會生產發揮出最大的效用。這里,成功解決了全國五六百萬人的食住行問題,這里,從沒有發生過餓死人的事件。

國家的計劃經濟還體現在對勞動力的統一安排上。根據土地制度,百姓須承擔公社田與印加田,太陽田的義務勞動,還要承擔工商業的生產活動,除此之外,面對國家的大型公共設施工程,必須進行集體合作,全國從各地抽調勞動力,按照各地的土地數量和勞動人數比例進行分派。勞役工作按時輪換,所有男子到時都要承擔,以完成分派給自己的一部分即可。服役期限不超過一年,期限過後就要結束服役,抽調同村其它社員繼續服役。在服役期間,服役者的田由公社代耕,工具、飯食和生活必須品由國家供給,每次抽調人數不超過公社勞動力的5%。

依靠計劃經濟,國家完成了綿延千里的王室大道,長達600公里的水渠,由巨石建造的馬丘比丘城堡以王室大道為例,這是以庫斯科為中心,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伸出,從帝國為中心,一直延伸到最遙遠的四角。由于國家南北狹長,南北大道是由縱貫全國的兩條平行干道組成,一條位于高原地帶,另一條則在沿海平原低地,兩條干道又分出許多小道通向各地,形成四通八達的道路網。

高原地帶的道路工程建造難度很大,他們開始劈路,通隧道,填塞峽谷鋪平溝壑,架設李橋跨越激流,開焀石梯以便于攀登,依坡建路盤山而上,克服了各種艱難險阻,最終建成了這條長達3000公里的坦途。王室大道非常寬闊,平均寬度達4米左右,主干道的路面完全由大塊的平整石板鋪成,在有些地方,還使用了類似瀝青混合水泥的建築方法。千年以後,這條道路還堅若岩石。在平原的道路上,為了防止砂紙土壤的不穩,他們首先在地面上堆築出一條高出地面的土堤,在平原沼澤地帶及其它泛濫多災的地區,就將道路建築在石堤上。為防止洪災,修建的石堤有時高達2米。道路在通過灌溉網的平原地區時,兩旁有柵欄維護。為了方便行人識別道路,大約每隔5公里的路程就立一根石柱,為人指點迷津。與此同時,沿途路邊還栽種樹木和散發香氣的灌木,給行人遮陽避雨,即使烈日當頭,氣候炎熱,在樹下行走的路人,倍感涼爽。

王室大道主要是用于軍事調動,這是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他們把金字塔的權力結構應用到軍隊中,也把服役制度應用到軍隊中,成為兵政制度。因此,士兵並非專業軍人,只是其軍隊的權力結構,保證了軍隊的正規化,並把行政中的責任制。與此同時,軍隊是一個有出人頭地機會的地方,一名出色的軍人,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平步青雲,這激勵了軍人的上進心。其紀律嚴明,假如有士兵偷盜或者侮辱人,也會被下令處死。嚴厲的軍令,使軍隊能夠秋毫不犯,深得百姓的擁戴。就是依靠專業紀律嚴明的軍隊,印加帝國不斷擴張,再上其各種行之有效的戰術,軍備意識,方便的交通,使軍隊的戰斗力如虎添翼。

只是這個民族太過于對信仰的執著,在西班牙200左右的軍人到來時,他們相信了曾經的預言,放棄抵抗,印加王被捕,最後在西方野蠻的統治下以及基督教的缺乏包容精神的到來,其信仰遭到破壞,百姓被役使,最後滅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