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95章法老終獲統治權社會治理得延續

()第395章法老終獲統治權

社會治理得延續

金字塔建成的時候,黃帝的部隊正與蚩尤的部隊在華北大地上決戰,黃帝正以堅定的理念,推行他的奴隸社會觀念。此時,阿蒙的金字塔的社會秩序,已經建立起來,首都在底比斯。他雖然沒有奢華的宮殿,但他已經得到全國上下的擁戴,

當家鄉的父老鄉親,都知道阿蒙在這里混得還不錯,都紛紛找來,希望能夠謀到一官半職。對此,他都一一接待,分別以祭祀、醫生或者行政官員的身份一一安置。

在治理這個國家的時候,妻子們也為他生育一群兒女,小孩子們都健康活潑,調皮好動,讓他感到很開心。此時,他躊躇滿志,他要衣錦還鄉,要回到曾經生養的地方去看一看。順便到昆侖山,為長眠于那里的父親,祭祀一番,于是,他把國家交給他信任的隨他而來的尼羅,讓他治理這個國度。

幾十年的風雨,已經讓尼羅、撒哈拉、艾蒙特普這最早的追隨者身體衰老,各個滿面皺紋,老態畢現,但他們的忠誠,執著、敬業,進取精神,如同寫在他們的臉上的皺紋,也人清晰可見。

阿蒙帶著家人與幾個隨從,在大家的揮手告別中,徐徐離開了這個讓自己成就夢想的地方,他對這片國土依依不舍,這里,完全是自己家鄉的翻版,這里的一年一度的洪水,與印度河流一模一樣,這里土著百姓的善良,如同家鄉的鄰里,讓他倍感珍惜。現在,尼羅河西岸由于過度開發,正在退化成草場,與印度河西岸,一模一樣。這里的眾生對智慧的執著與向往,對于善良的堅持,簡直是家鄉人民的翻版。他依戀這里,但他更忠于自己的理念,他必須回去一趟,把自己的成就與喜悅帶回去,讓家鄉人更多的人直接分享到。他必須回家,看看家鄉幾百年的變化。他必須回一趟,他要尋找父親到底葬在什麼地方,他要把自己的成就向父親匯報。

或許,自己一去不返,但這一趟非走不可,或許,他可以滿載而歸,帶著家鄉醫術高明的醫師,來為那些不怕死亡的建設者們療傷,或者,回到家鄉,有更多的感悟,回來之後,繼續實現自己更遠大的夢想。但是,他現在已經歸心似箭,能夠回到家鄉,已經是他最大的願望。

隊伍靜靜地前行著,大家都帶著沉重的心情,好像不是去探親,而是要與這里永別。他們各自想著心事,想著這里的美好,只有小孩子們,面帶喜悅,當看到大人們面帶凝重之色,不由得把喜悅壓在心頭。

他們越過西奈半島,來到了迦蘭,然後,東行,進入兩河流域。同剛來時相比,這里依然沒有太大的變化,人們依然在爭奪,被爭奪者依然在抗爭,只有大自然,依然保持平靜的面貌。他們也遇到了攔路搶劫者,但打劫者都不是對手,無論如何善良的人,在守衛自己家人重任的面前,都不會心慈手軟。很快,他們越過了兩河,進入波斯,有一家人曾熱情招待過他們,讓阿蒙十分感動,他向這家人發出祝福︰「你們的後代,將有一人,成為波斯王,他能娶到埃及的公主,獲得無尚的榮光。」

這里的主人莫名其妙地听著,完全是丈二和尚模不著頭腦,最後,還是全家跪下,以示感謝,經詢問,他們是大流土家族,當然,這個祝福要到4000年以後才實現。

他們在這里休整幾天,再往東,就要印度河,這里,離家鄉已經不遠了。當他們遠遠看到黃金城的時候,是在黃昏時分,那種喜悅之情,如同噴發的火山,瞬間籠罩著阿蒙的臉龐。幾百年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城池,依然安靜地挺立著。人們在悠哉的散步,有人在沉思,有人在交談,也有人在爭辯,他們為一個問題爭得面紅耳赤,但也就此打住,誰也不服氣誰,他們講著家人都听不懂的話,只有阿蒙依稀能夠記得其中的含義。

他嘗試詢問他們自己以前的伙伴,很多人直搖頭,表示沒有听過,只有一位年長者,站了出來,他滿臉胡須,頭發花白,但精神矍鑠,他告訴外地人︰「都出去傳播智慧了。」

阿蒙回到了皇宮,這里還有很多親人,大家都知道他的大名,他們就在皇宮里安頓下來了。孩子們開心極了,如同重新回到了娘胎,一天到晚,跑個不停。

在這里呆了一段時間,在阿蒙的堅持下,他帶著幾個孩子,越過喜馬拉雅山和茫茫的青藏高原,來這個曾經人類的樂園,現在已是青草覆蓋的高原。曾經的瑯玕,視肉,曾經的玉樹瓊技,阿華阿夏曾經生活過的地方,現在,都沒有絲毫印記,只留神秘與荒涼。

他們爬到昆侖山上,眼前更加陡峭的山峰和皚皚白雪擋住了他們的去路,他們在這里尋找度印的足跡,他們試圖挖掘一塊塊石頭,但一無所獲。他們也向天地禱告,希望得到答案,最後他們張開嘴巴,向天空呼喊,向大地哭泣,他們不但沒有得到回音,卻造成了山峰的雪崩,當他們意識到危險的時候,冰雪裹著石頭,已經把他們砸倒,阿蒙受到的傷害尤其嚴重,當他伸手去保佑身邊的一個小孩時,巨石已經擊中頭顱,鮮血直流,這個曾經以石頭為手段,征服了尼羅河周圍眾生的一代偉人,在這里卻被石頭擊中,他倒下了,帶著不解。他的隨從與家人都倒下了,永遠地倒下了。

一代君王,就這樣走了,但他留給了埃及人興旺發達的城池,充滿活力的建築,與提倡的信仰,一個個宏偉的建築,以及分布于尼羅河兩岸大多的神廟,還有根植于人們心中的善良。正是這些豐功偉業,他在自己的子民的心目中,成了永遠的神——太陽神。

阿蒙的接班人是尼羅,盡管年事已高,依然堅守著這里的秩序,他已經堅守十來年了,絲毫沒有阿蒙的絲毫消息,百姓依然以原有的慣性,周而復始地建設著新的工程,農民們在源源不斷的供應糧食,官員們仍在執行著自己的職責,如同阿蒙依然還在身邊,只是他不願露面一樣。一月、兩月,一年,兩年直到多年以後,尼羅沒有以國王的名義來治理這個社會,而是以法老的的身份統領著這個國度,直到自己老去。

以後的繼任者,都不敢以國王自居,都堅持著這個稱呼。

這看似客氣的舉動,給了另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以機會。讓情況更糟糕的是,現在,大的建設工程,已經所剩無幾,很多建設者,現在幾乎處于失業狀態,大家都在緬懷以前團體的生活。別有用心者看準了時機,他們就故意散播自己是被外來者侵佔的謠言,很多人听了,感到很氣憤,于是,就在法老統治的薄弱環節——尼羅河三角洲地區,又出現一個新的王朝。

這樣,埃及由于權利爭奪,一分為二,底比斯的周圍地區被稱為上埃及,三角洲地區被稱為下埃及,上埃及法老戴白冠,以鷹神(三青鳥)為保護神,下埃及國王頭戴紅冠,以蛇神(女媧)為保護神。他們各自統治20個州,他們的信仰的保護神都是都是太陽神阿蒙。所不同的是,由于爭斗,下埃及由于無法得到上埃及的建築材料供應,新建設的另一個金字塔工程,被迫停了下來,工人們回到各自的王國,成為國家軍隊的戰士。

經過幾百年的戰斗,終于到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的統治者米尋征服下埃及,又初步形成統一國家,新王朝成立以後,統治者依然沿用法老的稱呼,所不同的是,法老的權利不斷增強,金字塔的建設又被重拾起來,到第三王朝時,為了便于指揮,首都搬遷到孟菲斯,這里位于三角洲的南端,歷代王朝都把建設金字塔作為自己豐功偉績的手段,在埃及歷史上,其留下近百座金字塔!

在埃及,一個法老升天的時刻,通常就是外族入侵的時候。在拉美西斯二世繼位的第四年,他率領軍隊,在敘利亞同希泰族人及其盟軍打了幾仗,在戰斗中,他險些喪命,他把軍隊分為四個師,自己坐鎮篷車中。出人意料的是,希泰族軍隊襲擊了他們,在戰車的追逐下,他周圍的軍隊四處逃竄,戰士們向外逃出半里之遠,卻把法老留下了,法老身邊只有他們的貼身保鏢,他被2500多個敵軍戰車包圍,法老已經意識到自己身處絕境,他不顧一切地同他那一群保鏢開始沖鋒,終于殺出一條血路,並把軍隊集結起來,重新投入戰斗,經過四個小時的血戰,雙方軍馬都筋疲力盡,戰爭的結果是雙方都取得了勝利,雙方還簽訂了條約。

在其執政的最後幾年,三角洲整個西部都陷落在外族手中,東部也被外族侵佔,拉美西斯奢侈的生活破壞了國家的經濟實力,此時,人民已經窮困潦倒,埃及正面臨著失去三角洲的危險。

在危難時刻,他的兒子繼承了王位,他在為那些不可避免的戰爭進行著準備,他知道,一個君王,如果不能守衛著國土,海洋和島嶼,就不能維護百姓的安全,就是無能的政權。法老經過精心準備,決定性的戰斗終于開始了,法老在戰略高地上安排了弓箭手,他們向侵略者施以亂箭,用了六個小時,終于將入侵者徹底擊毀,迫使他們繳械投降。戰爭的勝利,將埃及從全然崩潰的邊緣拯救出來。

這就是偉大的拉莫西斯三世,他不但維護了埃及的領土完整,並根據內外形勢,決定把戰爭引到東方。在巴勒斯坦一帶,經西奈半島到埃及建立了陸上防線,並組建了自己的海軍。此時,一股強大的力量自海上誕生,他們非常強大,已經消滅掉了與埃及勢常力敵的希泰族,海人希望利用強大的海軍,將埃及收入囊中。拉莫西斯三世並不打算讓步,他們還沒有到達死亡的時候。

海人兵分兩路,一路自陸地,一路從海路,得到消息以後,拉莫西斯三世命令海軍急忙命令所有的船只保護尼羅河的咽喉,埃及邊境線上的軍隊都收到指令,他們的任務原地待命,以逸待勞。

當沖突來臨時,沖突變成了埃及徹底的勝利。到達陸上的海人被擊敗,擊潰了,但海人的海軍仍舊朝著尼羅河三角洲東岸進發,他們現在的目的地是擊敗埃及海軍並在海邊登陸。法老在岸邊已經布置好了弓箭手,等海人的海軍一到,他們就用弓箭截擊敵人。隨後,埃及海軍用格斗鉤攻擊敵船,迫使敵船改變方向。在殘酷的戰斗中,海人被全面擊潰。

以後,拉莫西斯三世領導的埃及與利比亞再一次發生沖突後,沖突是以埃及的勝利而告終,這樣,社會又一次進入和平發展時期。以後,內外的敵人都成了國家的建設者,神廟與金字塔又如火如荼地建設起來。

但是,現在的法老身邊的人,在貪欲面前,成了自己的敵人,這個敵人就是法老的妾,她名叫提耶,他圖謀殺死法老,讓自己的兒子繼位。她以魔法和毒藥為武器,讓法老受到致命傷害,陰謀敗露之後,叛亂分子被捕殺,拉美西斯三世的死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他在位31年,是最後一個**老。

埃及人以大型工程的形式,控制了本國公民的貪婪,卻無法控制周圍其他國家公民的貪婪,統治這塊土地的人先是印度人,接著利比亞人,埃塞俄比亞人、亞述人、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他們有的似曇花一現,在這里匆匆而過,卻帶來了難以復制的破壞。有的長期駐留,肆意推廣自己的文化,以文明和征服者的態破壞這里的文明,把破壞當成成果,以井底之蛙的視野,看待這光芒萬丈的文明,以骨頭里挑刺的小人行為,降低這里的文明成果,最終,使文明的光輝被掩蓋。

文明在哭泣,她悲哀的不是人類的過去,而是痛心于人類的現在與未來。無論現在的鼠目寸光,還是未來的自我毀滅,無論現在的心胸狹窄,還是未來的不可捉模,無論現在的是非混淆,還是未來的不知所措,文明之所以被稱為文明,是她歷經了磨難,是人類在曲曲折折,錯綜復雜的迷宮中走出來的。她是以人類曲折的歷程,以無數生命以切身的經歷換來的,他告知人類,哪里是陷阱,哪里是不可觸及的紅線,哪里是人類的正道,一旦文明遭到破壞,人類的記憶被抹殺,人類的屈辱歷程被掩埋,人類只有在黑暗中,重新模索,外來者毀滅文明,是為了讓人類多走彎路。

來自于南亞的埃及早期統治者是聰明的,自從這里的開創者阿蒙離開之後,他們的繼任者以上、下埃及為中心,重點建設以法老的最高權力,以祭祀控制人的心靈世界的二權分立社會。在埃及人們觀念中,認為法老都是神,因為每位法老都是太陽神的子孫。漸漸地,埃及人經過洗腦,他們認為,法老本來是住在天上,為了治理萬民才來到世間,他們為了萬民勞心勞力,實在是委屈他們了。他們獲得無上的權利,是應該的。法老的皇冠上是飛鷹,鷹是一種圖騰,同時也是太陽神的象征。在宗教上,法老是最大的祭祀,他率領萬民向神禮拜,通過神,通過宗教,南亞人不費吹灰之力已經統治了埃及。

祭祀也來自于南亞,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是法老權威的支柱,二是社會秩序的秘密警察。他們利用神教維權,利用智慧擴大權利。這是一個富有神秘感的特權階級,為了維護階級利益,其職位采用世襲的方式,子孫後代可以接班,以最大限度地維護這個階層的神秘和地位。他們由于接近神,他們可以一言九鼎,其勢力,有時竟凌駕于諸神甚至皇族之上。

作為一個祭祀,有著許多好處——廟宇,使他有著寬廣的住處,貢品,使他有著豐富的飲食,強迫勞動輪不到他,可以不當兵,不納稅,可以享受廟宇產收益,可以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他們以拜神為本職工作,熟悉自己的典禮儀式,他們穿著精致的麻織品,他們一天可以洗四次澡,成為潔淨的代表。祭祀的權利很大,有時甚至超過法老。這種狀況,在後埃及時期尤其如此,拉莫西斯三世,在給祭祀送禮之後,往往發現,他們的國庫已經空虛到連官吏薪俸都發出的程度。即使如此,祭師意猶未盡,他們還要干預朝政,甚至公開稱王實行統治,他們以抑制眾生的貪婪為使命,卻無法控制自己的貪婪,這樣,在這個古老的國土,就增加了一個不安全的因素。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