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90章智慧向西大傳播西亞文明才開始

()第390章智慧向西大傳播

西亞文明才開始

當度印對于文明的理解已經塞滿整個南亞次大陸的時候,這里已經形成了思想的高地,也形成了一種文化的力量,需要向外傳播。他的弟子散布在南亞大地,他擁有強大的力量,來傳播自己的主張。什麼事都已經不需要他事必躬親去安排,他的弟子都願意以自己的行動來證明自己是完全能夠勝任對自己的信賴。

他的一個個後代,都繼承了自己的良好基因,既寬容大度,又落落大方,干起事來,條理清晰,瞻前顧後,各個都像大山那邊的神農、軒轅、炎一樣,有著把自己的同類從紛爭不斷的泥潭中拯救出來的偉大抱負,也擁有戰勝一切對手的能力。這些,讓度印寬慰不少。但是,子孫越是能干,他的擔憂反而越是強烈。

他牽著一根胡須,思索著自己的後事,此時,他的胡須已經被歲月染得雪白。這子孫後代,是最不靠譜的事情,過了一百年,誰還知道你是他的祖宗?你好好的躺在地下,他要蓋房,他要修路,說你礙事,把你扒出來,暴曬在陽光之下,讓你死也不得安寧。更有甚者,他感到下邊有寶貝,就挖進去一個洞口,把里邊有價值的自己心愛之物劫持一空,根本就忘記了他是自己的祖宗!比盜墓賊更加無恥的是國家的考古,他們明明是為了盜墓,卻口口聲聲說是考古,好像不把這個墓葬挖掘出來,就不知道啥是歷史一樣。他們比盜墓賊更加低級下流的是,盜墓賊一般不驚動死者的尸體,而考古卻不但洗劫一空,一件不留,還要把尸體搬出來,把尸體拋開!這種斷子絕孫的事情,他們都能夠做到。此時,與考古一樣不要臉的是國家,國家支持發掘墓葬,還公開叫囂,「地下的文物屬于國家所有!」

真他媽是放屁,地下的文物屬于死人所有,跟你國家球不相干,蛋不相連,你國家連死人都不放過,讓人寒心啊!他經歷過太多的無恥,知道太多的罪惡,他決定離開這里,回到與自己曾經朝夕相伴的昆侖山,那里,到處是高山,躺在那里,不會礙事。想到這里,他決定,像周圍的大象一樣,在生命即將終結的時候,找到自己的象冢。

孩子們都不知道他的真實想法,都還以為他像以前一樣,去了之後,過幾天都還會回來。因此,都紛紛表示,願意隨從,包括漂亮的妻子。對此,度印一概謝絕,他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家人,看著自己活生生地死去。

他離開了創造輝煌成就的土地,看著他孤獨的身影,他們意識到,以後,父親此去,恐怕再也見不到了。每一個人,都心情沉重。阿蒙一直攆出去很遠,在後邊靜靜地看著父親的背影,他在心里暗暗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想出一個安置死者的最好方法。

父親離去以後,阿蒙按照父親的叮囑,帶著尼羅、薩塔,還有一個隨從叫艾蒙特普,離開了自己熱愛的恆河,把一個井然有序的國家,還有訓練有素的百姓,留給了自己的弟弟,毅然決然地向西走去。他之所以舍棄美好的家園,去進行長途的冒險,關鍵一點在于,他從父親那里知道,在遙遠的西邊,也有廣袤的土地,也有與恆河一樣偉大的河流,那里,也需要智慧與進化,也需要開導與文明。從派出去了解情況的人帶回來的消息,那里,除了人是丑陋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這更加堅定了阿蒙西行的決心。

離開了印度河流域,阿蒙迎著風沙,吃力地向西進發,即使在風塵滾滾之下,他依然保持著筆直的身子,這是他長期以來的習慣,現在,他需要一種氣勢,來威震這可惡的風魔,他知道自然是無情的,但在他的心中,他想證明,自己是無畏的。他不會懼怕自然的氣勢,他這三十幾年的修煉歲月中,已經養成的一種不為任何艱難所動的習慣,泰然處之,他追求執著,性格沉穩,在他的身上,你能看到他的自信,高傲、無所畏懼,他西行的目標很遠大。

與他隨行的還有一對小獅子,可能只有兩三歲,獅子自生下以後,就跟隨著他,成了他的伙伴。他帶著小獅子,是因為獅子已經離不開他了,他不想看到獅子在找不到他的時候苦苦尋覓的焦急心情。獅子跟著他們也可以緩解自己單調的旅程,有獅子相伴,可以避邪,他沒有太多的行李,只有有一個皮囊,里裝滿了水,還有幾件衣服,衣服裝在身上的挎包里。獅子也不需要什麼行李,他們沿著太陽前行的方向,吃力地向前走著。他們西行的時候,黃帝正在訓練著他的部隊,準備向東征伐。

他們遇到一個吃人的部落,每個人黑得像泥鰍,舀著棍棒擊打著地面,口中嗷嗷地叫著,為自己壯膽,獅子發出嘶叫,震動樹上的樹葉紛紛落下,人們也紛紛逃去。

他們遇到一片寬闊的大河,他們在河邊使勁地喝著,喝飽之後,走起路來,肚子  當當的。然後,又一起游過河去。路上,一切都很順利,只有一條巨蟒,曾經試圖從他們身上撈到便宜,但是,巨蟒的如意算盤這次算錯了,它感受到他們的強大,然後

,乖乖地溜走了。以後,他們穿過一片沙漠,喝光了皮囊里的水,在饑渴難耐的時候,一只倒地的駱駝,被獅子撕開,它們依靠駱駝體內的血,解決了饑渴的問題。

穿過沙漠,他們已經到了西奈山上,這里果實累累,他們想在這里停下來,獅子也瘦了,他們很心疼地望著,以後,繼續往西,來到了一條與恆河一樣壯闊的河流旁邊,他們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到了。尼羅說,這條河流就以自己的名字來命名吧,大家沒有提出異議,這條河流就叫了尼羅河。

尼羅河河水寬闊澎湃,沿岸稀疏地處散布著人們,在肥沃的土地上,一個個餓的皮包骨頭,眼楮驚恐而又孤獨,散發著凶殘的目光。阿蒙一行從他們身邊穿過,有人悄悄伸出一條腿,企圖把他絆倒,但阿蒙沒有倒下,來自腿部的力量,反而讓那個使絆的家伙,栽倒在地上,口中發出痛苦的叫聲。

阿蒙經過一年多的西行,深深地認識到,只有征服人心,才能夠役使眾生,有了眾生的勞動,才能夠創造出來自己想要的東西,才能讓眾生向善,但如何讓眾生服從自己的管理呢?因此,對于倒地的那個家伙,他沒有嘲笑,也沒有再追究責任,他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厲害,這已經足夠了,他只是讓他站起來,跟著自己,幫助干點力氣活。

在這里,阿蒙給女人接過生,給老人們做過按摩,給大家治過病,也給當地人的頭人一個個教訓,然後,他讓大家撿拾草籽,從中選擇又用的作為種子,讓眾生種植莊稼,他還讓人們織網捕魚,改善生活,並讓人們到處尋找黃土,建設城市,然後,人們聚居一起。

他他們還教當地的人們制作工具,耕種土地,隨著更多的人到來,阿蒙告訴人們,未來的一天,這里將發生大洪水,洪水將淹沒整個大地。人們都很清楚洪水的厲害,這里一直發展不起來,就在于每一年都會到來的洪水,洪水能夠在短時間內蕩滌一切,包括自己積纘的財富,還有自己的生命。當大家再次听說洪水的時候,都驚慌失措地看著他們,希望無所不能的外來者能夠指點迷津,把眾生從死亡中拯救出來。阿蒙給大家指出一條躲過這場災難的辦法,就只要堆砌一個高高在上的大台子,一旦洪水來臨,大家都沿著這台階往上爬,這樣,洪水即使來了,卻淹不住大伙兒。

尼羅河下游是水的世界,這里的河流把大地切割成不同的區域,如同畫家在那里創作出來的一幅幅優美的圖畫。每當雨季來臨,上游的洪水暴發,猶如畫家的靈感來臨。只是,這個大自然的靈感,是漫無邊際的布局與破壞。自災難發生的時候,眾生棲息在一個個沙洲上,猶如小鳥棲息在樹枝上。

人與自然之間,人只是上邊的一顆小樹,或者一棵荊棘,一個小草,既想依托地面,獲取所需的能量,又要掙月兌地面的束縛,向上尋覓發展的空間,人類與大地的關系糟糕極了,人不是一棵樹,不能為大自然創造任何有用的東西,除了糞便和二氧化碳,什麼也創造不出來,除了破壞什麼也不會建設,眾生徘回在樹林、河流、陸地之間,多麼希望參與進來,多麼希望成為自然的一員,但大自然一次次拒絕著,一次次把人類推開,大自然已經太完善了,沒有了人的參與,已經完善無缺了,有了人們參與,反而是畫蛇添足了。

阿蒙告訴眾生,自己是天神派來的,是來拯救眾生的,眾生只有服從他的管理才能夠來世進入天堂,剛開始,沒有人相信,大家希望他能夠顯出神跡,他按照當地人的要求做了,大家都佩服得五體投地。在外來者看來,這里的土質肥得流油,如同身邊的母牛那憋得要滴下來的**,眼前一條長長的銀帶,如同一道閃電,從大地上劃過,這是一條讓人可以變得懶惰的河流,上游在夏季降下豐沛雨水,造成尼羅河每年定期泛濫,把沿岸的盆地和三角洲都澆灌成水鄉澤國,河水把上游的泥土和植物帶到下游,一路上,經過不停地發酵,帶到下游,均勻地送到相應的地方。那曾經低窪不平的地方,由于與你的沉澱成肥沃的黑土,在黑土地上,所有的植物都茁壯成長,但人們並不因此喜歡這里,留戀這里,因為他們不喜歡這里定期泛濫的河水,他們也不知道怎樣利用大地來滿足自己的生存需要。更重要的是,在大河的對岸,還有面積更大的土地。

在尼羅河的西部,那里曾經是沃野千里,植被茂盛,大小湖泊里,星羅棋布,大小河流穿插其中,各種野獸、獅子、老虎、大象、河馬、野牛、羚羊、獵狗、黑熊自由自在的生活期間,亦然成為這里的主人,但弱小的人類,想奪取統治地位,這些野獸可不答應,他們經過一次次爭奪,一次次失敗,最後,都成為野獸的美餐,但人們並不氣餒,自從發現了火,人們就用火來燒森林與草原,動物們嚇壞了,許多生命都被大火燒死,人們品嘗著美餐,獲得了些許安慰。

剛開始,大火並不能征服大自然,燒燒過的大地,很快長出新芽,然後茁壯成長起來,人們也不氣餒,他們有的是耐心,經過一次次的大火,終于,讓一些地表出來,在雨水的沖擊下,地勢陡峭的地方,草根與樹根隨著雨水被帶到地勢較低的地方,這里,無論如何,也長不出了鸀色,人們在可以見到天日的地方慶祝,並以此為據點,連續著破壞,終于的地面越來越多,面積越來越大,一場場大風,揭開地表的表層,把上面的土質吹走,成了沙石的地表,遠遠看去,就像小禿子頭上稀疏的頭發。不過,此時的撒哈拉,還沒有完全形成沙漠,大自然還有巨大的修復能力,還在與干旱和荒漠化抗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