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80章為休兵擒賊擒王圖太平炎黃共和

()第380章為休兵擒賊擒王

圖太平炎黃共和

炎帝收到夸父的消息,就帶著準備好的軍隊,緊趕慢趕地向黃河岸邊的帝都前行。尤其是由于送信的指出,那夸父死活都不願意稱帝,更是讓炎帝喜上眉梢。他已經充分體會到當公僕的滋味,也深切感受到為人民服務是多麼愜意的事情,他已經想好了,到那里再客氣兩句,如果夸父再謙讓的話,就要抓住為人民服務的機會。畢竟,舞台大了,听眾多了,自己的表演就更有價值。

為此,他大肆宣傳北上的好處,意義,比如,那里春夏秋冬,四季分明,那里土地肥沃,物產豐饒,那里的黃河比大江更溫柔,更養人。他的宣傳,起到了預期的效果,全家人都願意跟著他,直到天荒地老。自己的家眷,包括自己的兒子臨魁,一路上有說有笑,都在憧憬著美好的未來。戰士們乘坐水牛,或牽犀牛,或役使黑熊,隊伍中犛旗飄揚,牛角吹出嘹亮的聲音,激蕩在空中,振奮著士兵的斗志。

炎帝到達祝融的駐地的時候,夸父一族已經剛剛離去,他在這里住了幾天,心里一直靜不下來,總是擔心哪一天黃帝會打過來。祝融也不支持他住在這里,理由很簡單,黃帝還在,這個叫帝都的地方,是人家建起來的,為啥不趁他們人心惶惶的時候,把他們一舉消滅?

炎帝盡管不想離開這里,但是,認為祝融講得有道理,就決定離開這里。臨走的時候,他讓臨魁駐守這里,自己與祝融一道,率領著戰斗力最強大的部隊,向黃河北邊尋找黃帝隊伍的下落。

黃帝听到炎帝的軍隊正在向北推進,陣勢整齊,秋毫不犯,且經過長期準備,感到自己的末日來到,頓時心中沮喪。想著自己的部隊,一路東征,如秋風掃落葉一樣,戰無不勝,從西域打到中原,建立帝制,稱雄黃河流域,這是多麼輝煌的成就啊!滿以為天下無敵,以後,打過大江去,就可以一統天下了。誰知,敵人偏偏出現在自己內部!這個蚩尤,自己的先鋒官,跳槽了,帶走了大隊人馬,還成立了九黎國,向自己展開進攻,經過九次戰斗,終于消滅了蚩尤,盡管自己勝了,但也敗了,尤其新鄭之野之戰、逐鹿之戰,讓自己大傷元氣,接下來,夸父帶著族人,為蚩尤報仇,更是讓自己消耗慘重,再次把自己打得潰不成軍,要不是撤出帝都,估計早都成了大地的一把黃土了。

現在,士兵只有幾千人,盡管有戰斗力,但已沒有士氣,這仗怎麼打?況且,炎帝、神農、臨魁,各個具有神性,推行自行治理社會珍視子民的炎帝,讓軒轅對于自己的冒險行為後悔不迭。

此時,風後也顯得有點緊張,能夠從夸父的瘋狂的殘殺逃出來,想起來都有點後怕,當時,幸好沒有回到老家,否則的話,可能就會被夸父的蚩尤兄弟,踩成肉泥了。現在,像孫子一樣躲在黃河的北邊,至今心有余悸。

黃帝讓他坐下,他坐了下來,依舊不搭話,黃帝知道,長時間的被動局面,已經快把大家壓垮了,就故作鎮靜地問道︰「炎帝攜兵十萬,前來進攻,我軍已極度疲倦,怎麼應敵?」

等了一頓飯工夫,風後才長舒一口氣,說了兩句話︰「滅其意志,毀其士氣。」

黃帝听了以後,簡直要瘋了,心想,我等你半天的功夫,就這幾個字,你不是忽悠嗎?但他相信風後,盡管臉憋得黑紅,依舊點頭稱是,並反問道︰「此話怎講?」

「滅其意志,就是咱們要換一個打法,擒賊先擒王,把炎帝活捉過來,這炎帝盡管治理社會是個高手,但長時間民間生活,正在平凡起來,派出夸娥的兩個兒子夸二夸三,讓他們出馬,活捉炎帝,這對他兩個來說,是灑灑水的小事,一旦活捉了炎帝,他們整個隊伍就失去了靈魂,戰事就會由咱們牽著走了。」

「那奪其意志呢?」

「同時,派出你那寶貝女兒旱魃,把他們的糧草燒掉,士兵沒有了食物供應,其心自亂,這些經常吃著細米白面的男兒們,也讓他們體會一下饑腸轆轆的日子,窮人好管,是因為窮人會求著你,富人難管,是因為他不理睬你,你想便于管理這個社會,就去折騰他們,讓他們變成窮人,讓他們天天像狗一樣向你乞食,這是絕招。」

「一旦他們的士兵逼急了,沖殺過來,那咋整?」

「咱們的士兵,也不是吃素的,該打就打,該殺就殺,那是你的事,你只用把炎帝交給我,咱們就勝利了。」

黃帝連連稱是,讓士兵以逸待勞,依照風後的規劃,在黃河北邊的華北大地上,展開了迎戰之勢。

兩軍相遇,先打個招呼,為的是認清敵人,別殺錯人了,否則,仇沒有報,反而增加了一些敵人,然後再敘幾句家常,諸如你為什麼要來攻打我,我為什麼要攻打你。這是雙方為了爭奪發言權,既鼓舞自己的氣勢,又要滅敵人的氣焰。以前的人性直,你講的好,能夠說出道理,說不定能夠讓對方的一些士兵放下手中的武器,炒老板的魷魚,這就是後人所謂的輿論陣地,但無論如何,這只是一些小技能,關鍵要看各自的實力。

按常規,領導講了話,雙方都沒有開打,一方說,你們跑了這麼遠,讓你休息一下,另一方說,今天饒你不死,讓你多出氣一天,反正,都是客氣的。客氣之後,雙方都大打出手,炎帝仗著人多勢眾,黃帝仗著隊伍訓練的有章有法,雙方在涿鹿之野殺得天昏地暗,塵土飛揚,血光沖天,日月無光。打了一天,各有優勢,各有收獲,雙反也損失慘重。

晚上,在雙方休兵期間,黃帝的手下並沒有閑著,正如風後設計的,兩隊偷襲的,都取得了成功,一個成功地燃燒了糧草,一雙成功劫持了炎帝,外邊亂糟糟的,有人在聲嘶力竭地撲火,有人在四處逃竄,還有的,向炎帝陣營沖殺而來。

黃帝,炎帝,風後在里邊都平靜地交流著,黃帝先發制人︰」你為什麼攻打我?咱們井水不犯河水,你看我好欺負?」

炎帝反問︰「你在西域好好地呆著,為什麼侵犯我中原?」

風後哈哈大笑︰「什麼是你中原,大好河山你不去治理,我們來治理了,怎麼就成了你的?」

炎帝怒問︰「我今天就是來收復中原,難道晚了嗎?」

風後這問︰「可是,你現在是階下囚。」

黃帝趕快打圓場︰「咱別爭了,咱們無冤無仇,我來到這原始的土地上,是為了建立秩序,讓社會進步得有章有法,你來到這里,也是為了推行自己的社會理念,咱哥倆方法不同,但目標一致,你看這樣行不行,今後你做天子,我做臣子,咱兄弟們好好合作,把文明的種子播到黃河流域,共同成就咱們的事業。」

炎帝一听,感到這話像帶點人話,因此也不再氣了,人家拼死拼活,江山都不要了,你還有啥話可說,于是謙讓下來︰「一山不容二虎,我們的統一,只是遲早的事,早統一一天,百姓就少受一天苦,生靈就少遭一份涂炭,弟,你既然這樣說了,咱們就一致起來,你做你的天子,我做我的諸侯。」

黃帝也不受讓,一說讓自己做天子,趕快致謝,生怕對方反悔,「承受兄弟的厚愛,軒轅我為了天下的蒼生,可謂肝膽涂地,死而後已。只是你那先進的農業技術,中原,西域也都十分需要,你也要留下來,把農業技術推廣開來,這樣,百姓的生活有了著落,社會就安靜下來了。」

炎帝知道,黃帝擔心自己離開之後,再次組織軍隊,反攻倒算,于是,他感到,該提條件了,此時不提,更待何時?「我想,咱們還是一國兩制吧,你喜歡游牧、狩獵,仍然讓這部分人延續著自己的生活方式,喜歡農耕的,我可以提供技術支持,南北氣候差異大,雨水分布也不均衡,水稻在南方生長旺盛,在北方並不一定合適,宜草則草,宜林則林,宜農則農,南北百姓,口味也不一樣,你強制吃肉的來吃米,吃草的來吃面,都違背了百姓的習慣,因此我也不想操那麼心,把江南的一帶收拾好,不給黃帝你找麻煩就行了。」

風後感到炎帝仍然不甘心臣服于黃帝。就趕快插話道︰「能夠承認一個國家,在一個國家內部,實行各種不同的制度,想必天子會支持,你所說的一國兩制,我認為應該叫一國兩區,更為恰當,大江流域,是水作物,黃河兩岸,是旱作物,全部的農業生產,都有你來負責。」

黃帝補充道︰「我認為一國四區最好,我與炎老弟居住中央,周圍劃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區域,每個區域都派德高望重的人去治理。南部,咱不說了,屬于你的傳統地盤,就讓你的手下祝融、共工治理,西北,是我的範圍,我也不要了,讓給你,讓你的手下少昊去管,東邊是廣闊的島嶼,疆域面積比你江南還大,咱就讓羲和去治理,北邊,咱倆都沒有涉及過,讓燭陰過去治理不就行了?天底下,地方大著呢!只要咱兄弟倆好商好量,啥事都是小事!」

炎帝听到黃帝竟然把自己的地盤也讓給了自己,感到這夠意思,盡管不再是天子了,可是管的地盤大了,也就是平台大了,也就感到很滿意,于是問道︰「那些士兵怎麼辦?」

風後說︰「既然是國家,就需要軍隊,一方面,用來征服那些來征服的盜賊,另一方面,鎮壓那些試圖反叛的人,因此,軍隊不可少,只是有的士兵,思鄉心切,可以讓他們自主選擇,願意留下的,都留下,不願意留下的,每個人發點牛肉干做干糧,以備路上之需。」

炎帝說︰「那那些家眷怎麼辦?」

風後壞壞地說道︰「天涯何處無芳草,男子漢到哪里都是家。」

「不得無禮!」對著風後說完,黃帝又把頭轉向炎帝,「這也要根據他們的意願,家眷們如果願意過來,就讓士兵把他們接過來。」

炎帝感到黃帝考慮問題很周到,並給自己體面的安排,對自己來講,是再好不過了,如同企業讓出自己的控股權,自己不是董事長,但控制的市場更大了。

黃帝怕炎帝在變卦,提出一個更加誘人的條件,「即使咱們兩家合成一家,你們身份與地位依然不變,你的帝號將伴隨你終身,但你的後代卻不能繼承。」

這如同給炎帝吃了定心丸,就這樣,炎帝與黃帝實現了和解,歷史上稱為炎黃共和。這是兩個統治者求同存異的結果,也是二者的雙贏,百姓跟著誰都一樣,都是混口飯,他們之間的和解,百姓就減少了更大的戰爭之痛,尤其是在長經出去爭端不休的黃河流域的天下蒼生。

從此,百姓以土地為財富,在上邊辛勤耕耘,播種五谷,揮灑汗水,身體過多的能量消耗在土地上。土地里有取之不竭的能量,如同變戲法一樣,源源不斷,滿足著不同季節,不同時代人們的各種需求,沒有了戰爭,人們進化突然緩慢下來,人與人自然和諧相處了,人們依靠自己的雙手,共同創造民族的輝煌,以自己的辛勤,拼搏,共同裝扮這個燦爛的文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