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63章廣成子廣收門徒昆侖山道教發跡

()第363章廣成子廣收門徒

昆侖山道教發跡

經過西王母的提醒,大家突然意識到,白大爺也是有名有姓的,他叫廣成子。大家離開昆侖洞窟以後,難得聚在一起,現在,他們糾集在一起,仔細品味著西王母的話,大家感到,西王母已經對于人類的現狀,有點不耐煩了。人類畢竟是自己的同類,自己有智慧,可以把人類從苦海中帶出來,並因此避免來自于神的懲罰在大地上發生。

廣成子說道︰「為什麼我們不能夠發揮大家集體的力量,集思廣益,加速一下人類的進程?」

赤松子說道︰「是啊!神農在東邊搞農業,度印到南方培養人才,少典在這里推行奴隸社會,都是讓人類走出貪欲的一些嘗試,我們可以總結一下大家的智慧,使咱們的同類,今後在智慧的光芒照耀下,少走一些彎路!」

度印說道︰「要是容成子也來到這里,該多好啊!」

話音剛落,尤蚩就滿面春風地進來了,「還有人知道記起我的大名!」

少典驚訝地說︰「真是東方地方斜,說個兔子來個鱉!」

容成子上去推了他一下,「西王母的召喚,哪有不服從的道理?」

大家嘖嘖稱奇。

容成子很有成就地說︰「不但我來了,我還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禮物,我書寫的心得《御女術》,等一會兒給大家開開眼界!」

赤松子嘲笑道︰「東邊真是出人才呀!呆在海邊里,啥事都不干,就想著這些無聊的事情!」

容成子認真地說︰「其實,這是控制人們貪婪、殘暴的一種探討。你們想象,如果男女性生活快樂,大家每一天都會陽光起來,就不會有報復社會的念頭!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家庭和睦了,社會就會和諧了!」

少典感慨地說道︰「面對同類的私心雜念,咱們真是把各種招式都使用出來了。反正呢管他黑貓白貓,逮住老鼠就是好貓!」

由于容成子的到來,氣氛頓時熱鬧起來,繼續著深入的討論。

西王母在離開以後,她害怕講的不清楚,也害怕大家不能夠準確執行自己的意思,又特意趕回來。看到大家聚到一起,在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她知道,自己的話,已經對人類的幾個佼佼者,在內心形成了震撼。

西王母的到來之後,她也听了大家的意見,西王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能夠在昆侖山辦一所提升人類智慧的學校,是人類完善自己的一個捷徑。要讓人們善良起來,就必須讓更多的人,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大家善惡不分,你讓他們如何行善呢?為此,她提出了辦學的指導思想,就是要培養出來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無欲以待萬物的思想境界,道化萬物的行為準則,順其自然的處事方法,修行和修煉相結合的日常生活。為了提升學生的技能,她還提出攝取天地精華的仙術,包括具有渀生特點的煉形術,暢通血脈的練氣術,集中意念的心里調整術,煉形又練氣的特異術,達到長生的煉丹術,結聖胎的大成術,預測吉凶的佔卜術,以及衣食同源的原理,人神溝通的神秘語言。

西王母的提議,立即得到了大家的交口稱贊,紛紛指出,她的話,既拋磚引玉,又提綱挈領,是今後的辦學宗旨。大家推薦廣成子是具體的負責人,赤松子協助做一些教務方面的事情。少典與容成子,兩邊跑,有時間的話,就過來給學生們交一些具體的現實中遇到的一些內容。讓學生們能夠把所學的理論,與現代的社會現實結合起來,走出去以後,就能夠很快融入社會,成為社會的有生力量。廣成子對于這些建議,也不推辭,「你們都有家有口,我孜然一身,那就專心致志在這里教學生吧!」

為了充實教材的內容,西王母從開天闢地講起,詳細地講述了生命五紀中人類的所作所為,進一步強調了自己懲治貪婪的決心,也是為了增強了廣成子的責任感。

辦學對西王母來說,不是啥難事,在黃金紀的時候,他為了褒獎人類的善良,特意創建了仙人階層,並舉辦過仙人培訓班。她具有這方面的經驗,也有這個耐心,人可以修道成仙。

接下來,就是確定教材的具體內容了。西王母強調,培養人的出發點就是要以道為信仰主體。之所以遵道,在于道是宇宙的本源和主宰者,是宇宙一切的開始于萬事萬物的演化者,神因為有道而成為神,人因為無道而成為人。人神本源,是道造成了相互的差異。道是永恆的,無生無滅,無時不在,無處不有,長存于天地間,學道、修道、行道、弘道,將是提升智慧的重要途徑,也將是每個學生的學習重點。

道的尊貴和偉大,其最高體現就是德,道造化萬物由德來蓄養,神明可敬也是也是因為有最高的德行。道以虛無為體,清靜為宗,柔弱為用,無為不爭,這些本性決定了道是無情卻有情,決定了道的最高體現。這就要求學生在遵道的同時,必須貴德,道和德本來就是一個整體,道的屬性由德來體現,。但是,由于德不是造化之根,不是神明之本,人們修道,必須以德為根基,來證道和成道。對于學生來講,修道的首要條件就是立德,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斷積累功德。立德的關鍵在于提高自我修養,具備良好的品德,在內在的修持上和外在的行為中,努力按照道的法則去做事。清靜寡欲,胸懷寬容,不尚名,不尚利,不自貴,不自譽,不嫉妒,不妄語,樂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窮,施恩不求報,濟世利人,慈心于物,正信誠實,與道同心,不溺于音色美食,不殺生取樂。

西王母強調,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人是道的靈秀之氣所化,通過一定的修煉可以與道同一,長生成仙。眼前的諸位,就是最好的明證。而成仙得道的重要內容,就是通過自我的修行,達到長生久視,人們只有貴生、重生、樂生,把生存的質量提高到神仙一樣的境界,達到生道合一的目的,就是得道。修道的途徑,一方面要修煉品德,去除私欲,不為外物所累,另一方面,要通過服食導引,精氣化煉、靜功動功的方法的使用,使生命長生。

廣成子盡管沒有多少專業學問,但由于長年的經驗,長時間對這個世界的思考,逐漸成為了有知識的人。

接下來,他根據西王母的教誨,通過與其他仙人的共同努力,終于編出了教材。教材的主要內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是道的別名,指的是作為萬物的渾然一體,是宇宙初始的混沌。道是老天爺,是生命的本源,也是處事的本源,是唯一的一條可以行走的道路。眾生從道開始,依靠道,得以存活,得以延續,離開道,就開始了沉淪,就開始了起伏。神是依靠道來治理這個社會的,離開了道的行為規則,神也難以把這個社會治理好。

二,是道的辯證統一的性質,最具代表性的是道教的陰陽魚太極圖,此圖簡明表現陰陽二氣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陰陽二氣生生不息,此消彼長,循環無端,交錯包容,渾然一體。道就是道教這個圖徽中間的那一個波浪,那個「s」形曲線,隨著陰陽的變幻,這個曲線捉模不定,造成了屬于人類的道,難以把握,讓人類難以尋找到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這個曲折的線條,就是提醒人們,道路是曲折的,前途,不一定光明,兩邊,都是誤區,是山間陡谷,一步錯,步步錯。二,還要從道教的本源開始,兩儀生四象,道教據此創造了四季,四方,後來,按照二十八宿在天空的分布位置,結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種動物,作為四象,成為東南西北的象征。

三,成為化育萬物的基數,由此形成三分世界觀,把世界劃分為仙、人、鬼的世界,他們都是由道生成,受道支配。三界加上道行,形成了道教的三一觀念,由此產生了三氣,三清、三洞等。此建立了三角形和其它幾何圖案,形成了中國的幾何學和數學。

同時,國家有國運,國運法于自然,國運昌盛,其敗在後,國家衰敗,昌盛在後,這是由于統治者不能夠時時處處處于生命最旺盛,最集中狀態,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既得利益基層拼命維自己的既得利益,其他階層要拼命維護自己的利益,矛盾的升級與擴大使社會矛盾沖突增加,改朝換代理所當然,國家之路如同人生的道路一樣,正確的道路只有一條,要維持國運長久,就要抑制國家的**與貪婪。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在人之所惡,故幾于道。水是天下間至善至柔,它滋養萬物,卻不望任何的回報,它平日里一片溫和,但是發怒時卻可以摧毀萬物,他表面平靜,深處卻波濤洶涌,社會治理者如果無法達到這種境界,不能夠實現江河水在河床內運行。

除了讓學生了解社會的治理之外,還十分強調自身的行為準則——不能夠看到社會的現狀就一味地怨天尤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每一個人都是可有作為的︰1、無欲則剛,少私寡欲是修身的基礎,2.道的本性就是自然,以無為處事應物在成就萬物的同時,成就自然。有為的時候要遵循自然規律,要道法自然。3、順其自然不是不作為,修身、養性、齊國、平天下是每一個男兒的責任。4善惡有報必須用信仰來約束、規範人的行為。5、打鐵還要自身硬,每個學生都必須有真本事。

即使以後春秋戰國時期的鬼谷子王禪其實也師從昆侖,鬼谷子出山以後,先後培養了蘇秦、張儀、孫臏、龐涓幾個赫赫有名的學生,只是這些徒子徒孫,更多的看重眼前的利益。只有李耳這個被稱為老子的人,一直秉承這昆侖風氣,靜下心來,致力于效法自然,最後成為了道教的集大成者,由于其超凡月兌俗的追求,這以後,道才成為了宗教。再早一點的黔如培養了三個弟子,一個叫史皇,一個叫容叔,一個叫太康。這三人成就了夏王朝的二次中興。

早期的學生都會巫術,比較有名的有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這些人也有真才實學,比如求雨、借東風、與神靈對話、說夢、佔卜等。這些大巫師以後將進入社會,成為各個氏族部落的中堅力量,成為當時的學問家。人們對知識的渴望,對沉睡的智慧的發展需求,造成了統治階層對昆侖學子的大量而廣泛的需求。

軒轅就是在這個時候成為昆侖學子的,在這里,他將接受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系的系統培訓,他將了解到人類在這個社會的立足點,也將知道,有作為的人,哪些是可為的,哪些是不可為的,通過有為與無為,把社會引導到正確的道上邊。

求學的不是軒轅一人,少典知道,依靠自己兒子一個人,不可能實現他的理想抱負,需要一個群體,依靠大家的力量,才能夠在未來的社會,人才濟濟,相互掣肘,取長補短,不至于捉襟見肘。他不分外來的還是當地的,只要孩子看著善良,孺子可教,就都叫過來,這樣,軒轅兒時的一群小伙伴,就成了自己的同學。

以後,容成子看到這里良好的學習氛圍,就把自己的兒子蚩尤也帶到這里,讓他與軒轅一幫小子,在這里學習。蚩尤最後成了軒轅東征時的開路先鋒。

在這里,軒轅的很多疑問,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釋。在這里,他得到了神的學問,學成之後,他將肩負著時代的重任,向黃河流域進發。

一天,他撮口長嘯,嘯聲在山谷中回蕩,久久不停,這嘯聲就像是在寬廣的海面上涌來的巨浪,深邃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似來自大漠的狂風,浩瀚狂野中,帶著不可捉模而又不屈的強大自信,似乎預示著一個可以主宰紅塵的強者將要在這里誕生。

黃帝合鬼神于西泰山,六條蛟龍為黃帝駕象,畢方隨之而行,蚩尤在前開到,風伯盡擔,雨師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後,騰蛇騰地,鳳凰變上,正是由于這些文化的沉澱,一個偉大的民族在這里流域誕生了,他秉持治國理念,創造了一個煌輝的東方文明的基石。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