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55章瑜伽狀態也是道萬事皆空善不空

()第155章瑜伽狀態也是道

萬事皆空善不空

女媧再次強調,眼前的災難不是短時間可以過去的,要以持久戰的方式來對待。()眼前的困難並不是不可以克服的,因為,造物主已經擁有渡過冰河時期的道。除了被動地接受,也可以積極應對,除了靜坐,也可以思考智慧,還能夠做一些運動。在這里,同樣可以獲得宇宙能量。要獲得宇宙能量,就要超越自我。

超越自我的方法,就是瑜伽。它瑜伽包括很多形式,無論哪一種形式,都是個人解月兌的方法,

這樣,獲得解月兌的人,憑借智慧,撇棄一切精神和**的**,漸漸達到涅槃,猶如燃盡燃料的火,撇棄一切潛在印象達到永恆而至高的空,平靜,堅定,神聖,什麼偉大的事業成就不了?

行動可以把握,可以看到,可以听到,熱衷行動的人,總是忙于這件事和那件事,無知的人,一刻也不能夠擺月兌行動。現在,眾生的形體由于天災而遭到破壞,災難如噩夢一樣降臨,在這個無所適從的特殊時期,我們只有珍惜體力,立足靈魂,依靠靈魂,在偉大的靈魂世界里,尋求解月兌,擺月兌一切對立。

不能用鼻子嗅到,不能用舌頭嘗到,不能用觸覺觸到,不能用眼楮看到,只能用心體會到。超越听覺、味覺、觸覺、嗅覺,無香、無味、無觸、無聲,永恆不變,世界在那里啟動,又在那里安息,元氣、中氣、下氣、行氣、上氣,從那里啟動,又進入那里,元氣和下氣,在中氣和行氣中間運行,在入睡狀態,中氣和行氣安息,上氣彌漫在上氣和元氣中間,這樣,元氣和下氣不離開睡眠狀態的人。

這些氣息在身體中運行,互相吞噬,從中產生七種火,鼻子、舌頭、眼楮、皮膚和耳朵,加上心和覺,可覺者,可嘗者,可見者,可觸者,可听者,可思者,可理解者,這些是七種感官的燃料,後者進入各自感官,就進入了火的口中,從中產生香、產生味、產生色、產生觸、產生聲。產生疑問、產生決定。

生命有神奇的結構域,包括︰

三處深陷的部位︰肚臍、聲音、智力;

四種表情︰喜、怒、哀、樂;

五處鮮紅的部位︰手心、眼角、舌頭、嘴唇、齶;

六處隆起的部位、**、雙臂、雙眼;

七處縴細的部位︰皮膚、頭發、牙齒、手指、腳趾、腰、頸;

八個排毒的器官︰汗毛、頭發、眼角、鼻子、口腔、耳朵、肛門、生殖器;

九門之城︰雙眼、雙耳、兩鼻孔、嘴、肛門、生殖器;

十處彎曲的部位︰雙腳關節、雙手關節、雙膝蓋、胯部、脖子、皺紋。

這些器官,都擁有非凡的功能,在生命需要的時候,都會跟隨大腦的運動,高速運轉,既分工又合作,在宇宙中尋找所需要的能量,為己所用,從而身體戰勝困難。

在強大的大自然面前,示弱是最好的表現。人有這麼多可以利用的器官與表情,有可以示弱的資本,這是弱者走向強大的必由之路。在強大者面前逞強,就如同小羊在虎獅面前逞能一樣。示弱,可以讓自己靜下心來,研究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的原因;可以得到強大者的同情與幫助;可以獲得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可以讓自己成為真正的自己。弱者示弱,不是為了懦弱,而是為了自己活下去,為了未來的強大。

強大之後,還要體現弱者的本質。再強大的物質或生命,都有脆弱地一面,示弱,不是弱小者的專利,而是強大者的本能,是強大者的技能,更是強大的標志。我們現在的處境,不是大自然的強大,而是自己的能力,如何來應付這種強大。無論敵友,無論強弱,無論善惡,它只是一種狀態,一種存在,變幻莫測,讓能力適應存在,才是智慧。

大自然沒有害人之心,它是一種讓你不得不佩服的狀態。它既擁戴一切,又可以傷害一切。它沒有感情,不知道痛苦,沒有智慧,不知道算計,它是單純的,比生命社會,有著更加高尚的品格。當你對大自然不滿的時候,唯一的選擇只有改變自己,讓自己適應自然。當能力所及的時候,再悄悄改變它,讓它成為你的摯友。當然,你要首先視自然為師,為友,為父母,別挑剔,別嘆息,別指責,平心靜氣,真正成為自然的一部分。能夠回歸自然,就是示弱,就是成功的標志。

瑜伽,是一種讓自己回歸自然的方式,是用最小的付出,獲得最大收獲的運動,是靜止中的運動,是運動中的靜止,是溝通天地,連接宇宙的手段。

收回感官,思想集中在靈魂,擺月兌**,撇棄虛偽和自私,聰明睿智。如果把思想集中在自己的靈魂,成為信仰唯一者。極力看到自身中的靈魂,約束自己,控制感官,向靈魂的深處去發掘。如同一個人在夢中看到另一個自己。

一個人在瑜伽中看到靈魂,這樣,就能夠控制自己,拋棄無常的**。即使時間毀滅,也無所畏懼,眾生痛苦煩惱,都與他無關,他沒有**,內心平靜,武器也穿不透他,死亡也找不到他。瑜伽行者決不能悲觀絕望,專心致志,沉思整個身體,沉思牙齒、上顎、舌頭、咽喉、脖子、心髒和心髒連接物。

睡覺是被動的休息,瑜伽,是主動的休息。主動休息,比被動休息在于思維的主動性,意念的目的性。

看到大家都在精心苦練,女媧滿意地點點頭。由于是剛開始,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進入角色。即使是進入角色的,也很難長久地堅持下去。為了鼓舞大家的斗志,女媧又向大家講了一個故事。以前,有一個仙人,他堅持苦行,已經達到出神入化的狀態。他常在風景優美的湖濱之地,追求與天地相通相容的智慧他終于成功了,即使整天不吃不喝,他依然容光煥發,神采奕奕。

這位仙人練習的是英雄頂天立地站樁功夫。他能夠穩穩地站立在一個地方,度過悠悠漫長的歲月。就這樣,藤蔓在不停地生長著,已經把他的身體全部遮住了。成群的螞蟻在他周圍灑下泥土。不知道經過了多少歲月,他被埋入蟻蛭,上下左右渾似山丘一般。

多年以後,一位權貴之人來到這片秀麗的湖邊。與他同行的還有他的獨生女兒,以及隨行護駕人員。他的女兒叫美娘,容貌美麗,珠寶金翠裝扮渾身上下,顯得光彩照人。她穿著華麗的裙子,顯得更加嫵媚動人。

美娘離開了伙伴,獨自一人徜徉在花朵繽紛、枝繁葉茂的林間。她在這里看到了美不勝收的花兒與鳥雀,她還采摘了幾支火紅的花朵,還有枝條,她準備制作一個花環,戴在頭上,讓伙伴們驚喜一下。

美娘的一舉一動,被依然堅持苦行的仙人看得一清二楚,仙人覺得,美娘像移動的閃電,讓自己渾身熱血膨脹,這位苦行者只覺得喉嚨干渴,心髒狂跳不止。

正在這時,美娘來到了蟻蛭的旁邊,她對螞蟻能夠堆砌出這個洞穴七通八達的巧奪天工的建築很好奇,于是,歪扭著頭,仔細打量上下。她不知道仙人正在里邊苦行,只看到里邊有兩個閃亮的東西。她更不知道這是仙人的眼楮,正在欣賞自己優美的舉動。這是什麼?她心里一直在嘀咕。出于好奇,就用剛才采摘的準備編織花環的枝條,插入閃亮的地方。

這下,仙人倒霉了,他的一只眼楮被刺破了。他疼得收緊身體,周圍的蟻蛭瑟瑟降落,姑娘嚇了一跳,趕快向遠處躲去。

仙人依然呆在里邊,他想到,我在這里好好的,你們為什麼要傷害我呢?大好的春光山色你不去欣賞,獨獨過來傷害我?女人啊,你對于未知事物竟然這樣好奇,超出了道的規範,他越想越氣,就發出來詛咒︰「讓這一群無所事事的人都拉不出屎尿!」

經過苦行的仙人,很有法力,他的詛咒很快應驗了,這群到處游蕩的人們,一個個由于拉不出屎尿而憋得滿臉通紅,急得團團轉,卻有勁用不上。

這位權貴剛開始不在意,等到他也出現這個癥狀的時候,才意識到,這里是仙人的修行地,肯定有人做出了讓仙人不高興的事情。于是,他忍著痛苦,逐一詢問,隨行人員都發誓沒有做出什麼越軌的事情。

最後,問到了美娘,這位掌上明珠沉思了一會兒,感到用樹枝倒騰蟻蛭的時候,可能有不對勁的地方,就把這段經歷講述了一遍。權貴非常吃驚,趕快向蟻蛭的地方走去,吵著那個像小山的螞蟻窩賠不是,請求寬恕。仙人從螞蟻窩走了出來,抖落身上的灰塵,一只眼楮還是紅腫的樣子。

仙人在權貴的攙扶下,直截了當地道︰「你的女兒形容美麗,儀態大方,因為幼稚和糊涂,在做錯了這件事,如果能夠娶她為妻,我的怒氣就會平息!」

權貴看到可以解除大家的大小便問題,就非常高興︰「能夠讓仙人息怒,求之不得,求之不得!」

最後,仙人娶到了美娘。講完這個故事,女媧分析道,這個故事講了兩個道的問題,第一個道是說,通過持之以恆的潛心修行,人類是可以借助光、空氣、地氣這些非實物形態的食物,照樣可以生存下來,在這個過程中,仙人的瑜伽功夫是他存活的重要條件。第二個道是在雙方矛盾已經非常尖銳,達到已經發出詛咒的時候,依然有化解矛盾的道。因此,無論遇到什麼難題,道就如同智慧一樣,在我們大腦的某個地方在睡懶覺。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只有懶惰的大腦!

女媧還指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之王,以其善下之。天地看空一切,故能夠長久。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不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此。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