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54章洞窟里女媧論道愛生命盛譽自己

()第154章洞窟里女媧論道

愛生命盛譽自己

什麼是造物主的正法?女媧介紹道,正法是天地之間的法則,他是獨一無二的,如同高高婷立的建木、松柏,沒有任何旁門謝直,沒有任何攀爬的生物。他如同頂天立地的盤古,要獨自支撐一個天空。正法包括,不殘害生靈,不破壞環境,不損害天地之間的秩序;做到誠實無欺詐,抑制怒氣,慷慨好施與,心胸坦蕩,堅持真理。

正法是用生命的代價換來的智慧,是希望在這個社會生存的人類,必須遵守的規範,是自然法則在人類社會的延伸與應用。

正法是屬于人類獨一無二的道,是道的一部分,堅守正法,就是堅守著道,是堅守真理真理,是遵循秩序,

正法有時面臨破壞,破壞者既強大又邪惡,此時,就需要正法擁有者挺身而出,竭盡全力,加以維護。如同陷阱能夠被茅草掩蓋一樣,非法也可能以正法的面貌出現,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堅守正法的人去揭穿。

對待正法,那些棄絕天啟經典和憎恨正法精神的人,會以卑劣的手段肆意破壞,他們是受私欲和利益驅逐的人,欲和利是貪心和愚痴的產物,阻擋了正法精神的光芒,損害了眾生的眼前利益與長遠幸福,是對社會秩序的公然踐踏,是對眾生幸福的掠奪。

為什麼私欲膨脹的人,不能夠正確處理法、利、欲之間的關系?就在于正法保護的是社會中最美好的東西,是眾生共同擁有的寶藏,是眾生經過千百次慘痛的經歷的智慧的結晶,經過大家的共識,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準則。正法正是由于對私欲泛濫的限制,對貪婪和無恥的約束,讓每個人可以輕松生活,讓萬物自由自在游蕩在天地之間,正是正法的寶貴,讓貪婪成性的人難以虎視眈眈。要相信,地球足夠大,人類的肚子足夠小,只要沒有貪欲,地球可以容納上千億、上萬億人口。

要獲得宇宙能量,就要遵守正法。要遵守正法,就要超越自我。

潛心唯一的真理,沉默不語,不思考其它一切,依次撇棄恐懼和憤怒,滅寂**,這樣的人獲得解月兌;

對待一切眾生如同對待自己,自制、純潔,不虛榮,不傲慢,這樣的人獲得解月兌;

生和死,苦和樂,得和失,愛和恨,一視同仁,這樣的人獲得解月兌;

不貪圖他人財物,不輕視任何人,擺月兌對立,拋棄**,這樣的人獲得解月兌;

沒有敵人,沒有親屬,撇棄法、利、欲的糾纏,無所企求,這樣的人獲得解月兌;

屏棄以前積累的一切,任憑元素消耗,如同時間看待大自然,萬事皆空,靈魂平靜,擺月兌對立,包容一切,這樣的人獲得解月兌;

無所企及,無所作為,看透世間無常,安穩、自由,永遠不受生死輪回迷惑,智慧用于棄絕**,這樣的人獲得解月兌;

認為靈魂無香、無味,無觸、無聲、無色、無所執著,這樣的人獲得解月兌。

這樣,獲得解月兌的人,憑借智慧,撇棄一切精神和**的**,漸漸達到涅槃,猶如燃盡燃料的火,撇棄一切潛在印象,達到永恆而至高的空,平靜,堅定,神聖,什麼偉大的事業成就不了?

行動可以把握,可以看到,可以听到熱衷行動的人,總是忙于這件事和那件事,無知的人,一刻也不能夠擺月兌行動。現在,眾生的形體由于天災而遭到破壞,災難如噩夢一樣降臨,在這個無所適從的特殊時期,我們只有珍惜體力,立足靈魂,依靠靈魂,在偉大的靈魂世界里,尋求解月兌,擺月兌一切對立。

不能用鼻子嗅到,不能用舌頭嘗到,不能用觸覺觸到,不能用眼楮看到,只能用心體會到。超越听覺、味覺、觸覺、嗅覺,無香、無味、無觸、無聲,永恆不變,世界在那里啟動,又在那里安息,元氣、中氣、下氣、行氣、上氣,從那里啟動,又進入那里,元氣和下氣,在中氣和行氣中間運行,在入睡狀態,中氣和行氣安息,上氣彌漫在上氣和元氣中間,這樣,元氣和下氣不離開睡眠狀態的人。

這些氣息在身體中運行,互相吞噬,從中產生七種火,鼻子、舌頭、眼楮、皮膚和耳朵,加上心和覺,可覺者,可嘗者,可見者,可觸者,可听者,可思者,可理解者,這些是七種感官的燃料,後者進入各自感官,就進入了火的口中,從中產生香、產生味、產生色、、產生觸、、產生聲。產生疑問、產生決定。

法、利、欲的有機統一,是人類社會的唯一選擇。有機統一的結果,就是道。道是根本,是由德蓄之,物形之,事成之,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的意義在于不僅僅是人類的必然選擇,成為人類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還在于生發、產生、催生這個世界。

德是品性,是基本功能,是回報,是貢獻,是道的滋養,是最大的仁愛,是對道的認可的結果,是接受道的標志,是傳播道的手段,是擴大道的方法。道與德的具體化,是道與德形而上性質向具象方面的轉化,通過萬物而具體而證明,而弘揚光大,是道與德的結果,反過來促進道與德。物化使世界得以成型成形。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望盡天涯路,猛回頭,就在燈火闌珊處。

至于勢,則是道與德的趨向,是道的動態、動因、動力、動向。勢是內趨力、路線圖,是道與德自然就具有的而需推動的能量。

世界觀並不是一蹴而就,只要有了對真善美的追求目標,有了對未來的信心,就有了道的雛形。生于道後,還要接受德的培養、滋養、充實,而且還要長之育之,養之覆之,亭之毒之,認識論還需要一個成長、發育、穩定、成熟、結果、保護、存藏的過程。人類,既沒有鳥類的羽毛,無法飛向高空,沒有蛇與鼠的功能,無法鑽土入地,但是,只要其它生命有這些功能,人類可以渀生,可以學習,從而取得其它生命的成就。給我一個杠桿,可以撬動地球,這個杠桿,是力量,撬動地球的方法,就是道。給我這個機會,可以讓世界驚喜,這個機會,就是道。

像鳥孵蛋一樣,胚胎與整個鳥蛋的成分比例構成是道,蛋白與蛋黃是德,鳥的體溫與耐心是勢,而鳥本身是物或者器。鳥對于蛋,是生而不存,存而不恃,長而不宰,它對于自己的產品,恩重于山,但雛鳥一旦長大便與母親告別。雛鳥與母親告別,為的是為母親騰出空間,讓母親能夠繼續繁衍種族,也是自己在向外拓展生存空間、延續種族的手段,鳥類就具有的玄德,人類為什麼不能夠實現呢?

但是,人類的自作聰明,自以為是,自我膨脹,使人類產生了主觀性、目的性、計劃性、自足感,在一個個成就面前,進而產生優越感,產生了進一步的貪欲、權欲、佔有欲、支配欲、獨霸欲,甚至破壞欲。最後,成就成為埋葬成功的手段,讓財富成為人類的負擔,智慧成為自相殘殺的計謀,文明成就成為罪惡。並且在這個怪圈里不停地徘徊,無法掙月兌出去。

因此,人類必須處理好法、利、欲之間的關系,尋找出自己的道,掙月兌利、欲的束縛,獲得解月兌,讓財富成為真正的財富,而不是奴役自己、他人、眾生的手段,輕裝上陣,輕松自在,快快樂樂,成為命運的真正主宰。這不是可有可無的決定,而是人類的必然選擇。

道,是獨一無二的,縴細的,隱藏的,需要智慧去發現。無論人類在怪圈里轉悠多長時間,都必須尋找出這個道。在正道上,人類一切都會順順利利,心想事成。為此,女媧還專門劃出了一副太極圖,並指出,道就是陰與陽之間的界限。

道為什麼對人類這麼重要?她指出,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人們習慣了單向運動︰植物越長越高,人越長越成熟,財富越聚越多……但是,事實並不是如此。人老了,會返老還童,國家興旺了,強盛了,還會衰落人類奮斗了,成事了,發達了,輝煌了,固執了,孤家寡人了,垮台了。

造成興與衰、強與弱、多與少、好與壞,起決定作用的是道。道即是人類行進的路徑,也是改變路徑的力量。

人類前行的反向力量,是人類不願、也不能夠持之以恆的結果,明知有道,卻不願守道,因為,守道讓人生活單調、乏味,每個人都不願過單調乏味的生活,都想讓自己精彩起來,光鮮起來,一呼百應起來。偏離了道,失道寡助,原來的促進力量,都會成為阻力。如同河水進入死潭,在那里打旋,久久不能離開。

道是生命中的靈魂,有自己的動力源泉;道是人類的命運,讓人無法捉模;道是規律,有自己的方向與趨勢;道是數學中的和號,每個人的行動,都是她的變量。她是移動的,難以把握。人生的過程,就是尋道的過程,人生的一切,都由道來決定。

道還是母親,創造萬物,又決定萬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陽抱陰,沖氣以為和。

道是生命的水分。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水為生命所不可或缺,滋潤萬物,提供生機,提供生長,提供靈動。它晶瑩干淨,它既可以藏污納垢,讓泥土渾濁,成為眾生的衣服;也可以是非分明,沉澱一切溶解之物。它流動適應,上沖下泄,依靠慣性,橫沖直撞,讓自己宛如生機勃勃的生命體。它映射天空大地,成為天然的鏡子,讓生命看到自己自己的形象。它無色透明,為魚蟲提供休息與活動的場所,絕不掩蓋它們美麗的運行曲線。它把美呈現在光天化日之下。

它可以與一切生命與非生命巧妙融合,讓美、真、善體現出來,而絲毫不去突出自己的功勞。他敞開胸懷,對萬物一視同仁,而對一切的踐踏充滿包容。它純潔、美麗,而最明顯的卻是山體的倒影,植被的生機,浮動的映像。它啟迪靈感,驅動智慧,而自己卻毫無生命。它變幻多端,時而結合,或霧或汽或雨或冰或霜,卻從沒有主心骨。它與同類一起,可以形成水患,沖擊一切。它與同類分離,成為生命的養分。利用它,就是水能,就是食物,就是力量之源。就能夠運輸,就能夠灌溉,就是資源。破壞它,就是污水,就是臭氣燻天,就是死亡。它給自己的定位很低,只向往低處,只隨波逐流。它清而不矜,濁而不惡,掬之可用,源源不絕。無生命者尚可如此,有生命的人類,為什麼不去學習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