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說起細菌與微生物,大家都有說不完的話。這些微不足道的生命,一直生活在大家身邊,每個生命都能夠與之朝夕相處,卻從來沒有意識到它們的存在和價值,也不知道他們呆在哪里。現在,由于植物生長的需要,大家突然認識到細菌、微生物還有這麼重要的意義,于是,造物主們都有說不完的感慨。

「對呀,想起寶貴的微生物,真的忘記不洗澡了!我身上想必寄生了不少的微生物,想起來就覺得可惜!」伏地不無遺憾地說道,那種夸張的感覺,好像做了一件什麼讓人遺憾無窮的事,這種事足以讓自己後悔終生。

「別後悔了!即使你知道身上有細菌,怎麼收集?怎麼才能夠讓細菌集中在一起,成為咱們有用的東東?」草實問道。

此時,大家都鴉雀無聲,都在想著,真希望能夠飛來一只蚊子,跳蚤、蒼蠅也好,即使這些以前讓人十分惡心的東西,就是蛆蟲也要當成老天爺來敬拜。

看到大家長時間不說話,盤古故意慢騰騰地說道︰「想不起來了吧?」但是,越是在這個關頭,盤古越是不著急,盤古停住話語,用眼神環顧一周,看看大家,才語重心長地說道,「知識能夠讓人變得聰明,也能夠使人愚蠢!當知識能夠在急需的時候,被調動起來,成為克服困難的工具,知識就是有用的。相反,在需要你的知識的時候,只會把知識簡單地擺出來,不能從中挑選出來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調動其它知識,來克服眼前的困難,知識就會讓人變成傻瓜!」

為了得到答案,大家只有默不作聲地看著盤古,長時間以來,他已經成了大家的主心骨,大家也對他形成了依賴。看到大家都默不作聲,還不願意講出答案,「我們的教育,就是一種傻瓜教育模式,把一個個生龍活虎、聰明伶俐、能說會道的孩子,最後教育成為傻瓜,教育的使命就算完成了!既沒有利用知識的手段,也沒有利用知識的方法,只會听話就行了,是吧?這就是教育的使命?一本本字典已經復制到你們的大腦之中,現在,趕快調閱出來,我們現在需要啊!」

大家專心地听著,一言不發,每個人真的發起呆了,完全是書呆子的模樣。盤古也靜靜地不再說話,開心地看著大家,大家都僵持著。

突然,伏地站了起來,「我知道了,其實,剛才大家也說出問題的答案,不就是把我的肉割一塊,放在那里,等著細菌繁殖嗎?「說著,真的要去割自己的肉的樣子。

鹿角看著他要來真的,嚇了一跳,趕快起來勸阻,「別沖動,快停下來!咱何苦呢?到地球,咱是來干事業的,可不是來賣肉的!」

看著伏地這個駕駛員在自己的勸解下,情緒安定下來,鹿角又埋怨起來,「關鍵是你的肉就是割下來也沒有用啊!我的好兄弟,你想想,在這個沒有生機的地方,根本沒有感染細菌的條件,放100年也不可能繁殖出細菌哪!」

「盡管我們是由納米組成的,我相信,我肉里肯定有細菌生存,這一點毫無疑問,我願意為了地球的未來,割去身上的皮肉。」伏地堅決地說道。

其他人也都紛紛響應,都表達著自我犧牲的決心。

盤古看著大家這麼高的熱情,這麼愚昧,既生氣又同情,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感覺。你長得丑不是你的錯,你要是去嚇唬別人,可是你的不對!他沒有把這個情緒表達出來,教育已經失敗到一塌糊涂的地步,現在生氣有什麼用?于是,他轉而哈哈哈大笑起來,「我可愛的同類,太可愛!有必要這樣做出犧牲嗎?站在那里撒泡尿,看看有多少細菌,記住,撒到坑里邊,即使是尿,也要珍惜起來!」

在尿池邊,大家沒有看到細菌,卻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里邊有一個與自己一模一樣的自己。撒泡尿照照自己的樣子,就是從那時開始的。

終于,大家才意識到屎尿的價值!里邊儲存了大量他們急需要的寶貝!

如何讓自己的身體在短時間生產出來大量的屎尿?進而帶來更多的細菌、微生物?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大吃大喝!意識到這一點,現在,擺在每個人面前的最緊要任務就是拼命吃東西,吃到快要撐死為止!

終于,探索者們探索出來讓後人們深惡痛絕的創造——大吃大喝!

要達到大吃大喝,進而產生大量屎尿的效果,每個探索者都使出了渾身解數,都要把自己的身體膨脹起來,變成像大象、恐龍那樣的體型,其目的就是為了不計代價地吃喝,不計代價地產生屎尿!這是大吃大喝的唯一效果!

現在,能吃會喝、胡吃海喝、放開肚皮吃喝就是任務。

但是,哪里來這麼多食物供應著每個探索者的饕餮盛宴呢?這個不用擔心,飛行器里不是有植物種植系統嗎?加大能量,促使其快速成長就可以了。

饅頭、米飯,敞開供應,有求必應,這服務態度,比五星賓館的待遇都好,每個人都不停地吃,不停地喝(是喝水,不是喝酒),不停地尿,不停地拉(是拉屎,不是拉小提琴),這場運動,搞得居住地周圍臭乎乎、騷乎乎、髒乎乎,但是,每個人都不在意,生怕不能臭氣燻天,生怕不能騷不可聞,生怕髒不到家,造物主就像玩尿泥的孩子,已經由原來的與泥土打交道,轉變成與吃喝打交道,與屎尿打交道。這是一個戰略轉移,是以德治國的具體體現!

也有淘氣的造物主,真的用雙手捧著屎尿,像勞動模範雙手捧著大紅花,喜滋滋、笑呵呵地玩著,不,應該是觀察,看看里邊是不是有微生物,因為他們擔心,每天吃那麼多,喝那麼多,肚子里邊是不是還有微生物,會不會都隨著頻繁的吃喝活動被沖走了,總不會由大吃大喝變成了白吃白喝,最後什麼效果都沒有吧?如果整天大吃大喝,最後連個細菌就不能夠制造出來,只會產生垃圾,自己與蠢豬蠢驢有什麼區別?

看到很多探索者對于吃喝的結果還這樣認真對待,盤古感到很高興,這說明每個人都在更加用心工作了。為了進一步調動大家吃喝的積極性,他們開展了吃喝競賽,對于能吃會喝的,每個月評出一個先進工作者,頒發飯桶獎。

這是一個畸形的年代,是一個讓造物主啼笑皆非的歲月!

時勢造英雄,社會提倡什麼,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英雄!在階段競賽中,草實由于能吃會喝被評為飯桶獎(當時飯桶可是最高榮譽)獲得者,其主要可以稱頌的事跡包括︰

1、充分發揮肚皮的韌性、彈性,一頓吃了100個饅頭,200碗米飯,三十斤水,拉屎10次,每次重量1.5公斤,撒尿8次,每次撒尿10公斤,產糞率達到50%以上;

2、充分發揮連續作戰的能力,在一天的時間內,除了吃喝,就是拉撒,體現了良好的敬業精神;

3、充分發揮整體作戰能力,除了自己能吃能喝,還會勸,還要勸別人以自己為榜樣,不惜身體,不惜肚皮,不惜時間,為開天闢地的偉大事業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4、充分發揮科技在吃喝中的重要作用,以科學的思想統攬吃喝大局。為了減少由于運動造成的汗水蒸發,以及身體消耗,該同志以大局為重,邊吃邊拉,邊喝邊尿,盡可能減少食物在體內的停留時間,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由食物變為糞便的產量,探索出效益化、規模化的吃喝拉撒新模式。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全體造物主的共同吃喝下,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大吃大喝蔚然成風,形成了吃喝就是工作,吃喝促進發展,吃喝統攬工作全局的良好局面。每一個人關心吃喝,想著吃喝,研究吃喝蔚然成風,什麼事情都要擺在飯桌上討論,什麼問題都要擺在飯桌上解決,在這種氛圍下,想不吃不喝就難,一切為了吃喝,為了一切吃喝,為了吃喝的一切。其實,此時此刻,誰要是不吃不喝,簡直就是異類,就是叛變。

如果一不留神撐死了怎麼辦?算工傷!誰能夠撐死,誰就是英雄!既要舉行隆重的追悼會,還要記功。這些政策,就是要大張旗鼓地調動每個人大吃大喝的積極性。

功夫不負有心人,不久,在臭氣燻天的屎堆里,慢慢地鑽出小小的、白白的、女敕女敕的蛆蟲,肆意地爬行,依依不舍地鑽來鑽去,不厭其煩地爬上爬下。蛆蟲越長越肥,慢慢地,長成了蛾子,長出了翅膀,長成了蒼蠅。蒼蠅又由白變黑,兩三天時間,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飛了起來。

但是,蒼蠅實在是無處可飛,除了天空,當時,連降落的樹木、樹葉、藤條、花草都沒有,在天空繞了一圈,又回到起點,那里是誕生自己的糞便。

蒼蠅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如果只在糞堆與天空飛行,它們也會厭倦這種單調的生活。為了讓生活不再單調,它們選擇了向未知的地方去旅游,這樣,造物主的頭上、肩上,或者飛行器上,還有供應大家吃喝的廚房內,食物上,都活躍著蒼蠅忙碌的身影。

對于蒼蠅,造物主敬若神明,連驅趕的膽量都沒有,生怕把蒼蠅嚇破了膽,嚇得不會飛了,不會堅挺了,不會交配了,不會生仔了,這場大吃大喝的運動不是白搞了?

這樣一來,蒼蠅越發膽大了,連造物主所使用的餐具、食物都落滿了蒼蠅,蒼蠅很驚奇,這些生命怎麼這麼善良?連嚇唬一下自己的動作都沒有?蒼蠅越來越多,它們就變著法想著改善生活,變著法享受公款吃喝的待遇。這樣,雪白的白米飯上,趴著黑壓壓的蒼蠅,看著就讓人驚心。

自從有了蒼蠅,這個世界明顯熱鬧多了。面對這次巨大的成功,造物主沒有過多的驚喜。同樣,面對以前的失敗,大家也沒有過多悲哀。這就是造物主,這就是能耐。

展望未來,每個人都是樂呵呵的,盡管頭上身上都落滿了蒼蠅。就像蘇州工業園區自從有了隻果iphone手機制造商,盡管危害環境,毒害工人,但對于開發區來說,可以收房租,收物業管理費,可以增加產值。至于是否污染,是否危害,哪管垂夜快(蘇州話,即將死去)、受害以後吃生活(蘇州話,指生活艱難),管那麼多干啥?工業區與造物主面對污染,采取了同樣的超然態度。而造物主更過分的是,即使晚上睡覺,嚇得也不敢翻身,生怕壓死一只蒼蠅。

屎是如此,尿可沒有這麼幸運,灑出來,直接滲透到土壤里,岩石里,除了騷味,什麼成績也看不見。盡管不顯成績,但是,滲透下去,同樣在為環境做貢獻。不久,充滿尿騷味的大地上,也活動著小生命忙碌的身影。

為什麼說糞便是成為最好的肥料,原因就在于里邊有很多的細菌。君不見,糞池里蛆蟲亂動,充滿著生機,就在于這里富含細菌。細菌也是生命,因此,與其說人類在拉屎撒尿,倒不如說它們在向外排泄細菌。

最關鍵的是,細菌的生命力異常旺盛。只要溫度處于正常狀態,細菌都能夠一直地存活下去。而且,細菌繁殖異常迅速,這注定了細菌在地球上很長時間的統治地位。

基于以上現狀,這次的會議,造物主們異常樂觀,他們從各個角度,來分析如何創造土壤,為今後的生命創造條件,最先發言的草實說道。「龐大的區域,都需要微生物,加上海洋深處,也離不開微生物。整個地區需要多少微生物,不知道大家計算過沒有?我粗略計算一下,根據地球的面積,大致需要5*1030個細菌,就是5後面有30個零。假設每個細菌的重量是一萬分之一克,總計需要5萬億噸,要達到這個數量,這要多長時間?一個微生物會從一個變成兩個,需要大致11—30分鐘,最慢的需要240個小時時,這就是我們不得不考慮的事情。作為吃喝冠軍,飯桶的榮譽獲得者,我不得不要問一下,我們的大吃大喝還要持續多長時間?!」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們心里想著吃喝,關注著吃喝,我都不相信,大吃大喝的奇跡,就不會創造出來?」薩拉安慰道。

「一口吃不成胖子!千萬不要著急,總有一天,大地之上,就會蛆蟲泛濫起來!那時間,我們就完成了使命!」面現也意猶未盡地說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