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章偶遇k2峰

這次旅游的最後一站是觀看位于昆侖山的西王母瑤池。()據說,這是西王母在此長時間居住過,並留下眾多神話傳說,成為游客者旅游的亮點。

我這次青海之行,是受到《k2與金字塔》這本書的影響,書中的作者認為,金字塔為什麼要建成這種樣子,作者認為它是一種渀制了位于昆侖上某座山峰的形狀而人為地設置的坐標,因為這座被稱為k2峰的山峰中,隱藏了人類遠古文明的眾多信息,是人類了解自己的歷史的寶藏。知情者為了防止這個寶藏被遺忘,被泯入歷史的長河中,特意建造金字塔以示提醒,並以各種科學的邊長、高度及內部的角度以及相互之間的比例作為暗示。好像在金字塔內部,還有相應的記錄,這個記錄被羅馬征服者亞歷山大大帝搶走。

遙想當年,亞歷山大大帝沿著地中海自北向南一直打到埃及,打到金字塔下,打到金字塔之內。搶走這個珍貴的記錄以後,亞歷山大大帝欣喜若狂,然後丟下埃及不要了,率領十萬鐵騎,揮師東進,越過流淌著蜜的迦南之地,兩河流域、波斯、恆河流域,一直打到喜馬拉雅山的腳下,在這里尋找與金字塔相似的山峰。十萬大軍尋找了十年,一直未果,最後士氣低落,上級軍官不干了︰**瘋了?沿途都是富饒的土地、美麗的城池、如花似玉的美女,什麼也不要,偏偏來到這雪山腳下,嘛也沒有,什麼福也享受不到,整天與沒有生機的冰雪為伍,真他媽吃飽撐的!你說軍紀什麼的,咱執行,可總不能一輩子都呆在這冰天雪地之中啊!況且,上有老,下有小,總不能不顧呀!老子不干了!逼迫亞歷山大大帝撤軍。

在軍官的威逼下,亞歷山大被迫做出撤軍的命令,但仍依依不舍地丟棄下兩萬名官兵,許以豐厚利祿,挽留其留下繼續搜尋。一直到八十年代,在新疆發現了大量的羅馬後裔,這些人都是當年亞歷山大所率領的官兵的後代。無論這個行動怎麼荒唐,但是,羅馬大軍從埃及的東征確是不容懷疑的事實,要知道,那流著香和蜜的迦南之地、商業活躍的巴比倫、實力強大的波斯以及印度的笈多王朝,都是不可忽視的力量,但是,亞歷山大大帝並沒有恐懼與退縮,這個擁有夢想的強者,有所追求的智者,以所向披靡、排山倒海之勢,橫掃類西亞和南亞,直達喜馬拉雅山腳下。這是為什麼,歷史沒有記載他的目的,既不要土地,也忽視財富,除了夢想與追求之外,還有什麼能夠解釋?

我被這個故事深深地吸引,聯系到西王母的種種傳說,以及這個傳說中有關各種的事跡,她是真正的神,這個終日與三青鳥為伴,依靠青鳥、鸞鳥、風鳥提供寄養,老人家的目的是為了什麼?為什麼有西王母這個神?為什麼要居住在昆侖山之巔?在那里難道只是為了頤養千年?她孤單嗎?其特殊的使命是什麼?在履行這個特殊使命的間隙,如何享受著生活的樂趣?神話故事只強調了西王母是個神,而放棄了前者,可能神話不知道這個使命。即使知道了這個使命,以天機不可泄露而自願放棄,最後神話把這個使命給遺漏了。還有,西王母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有沒有前世今生?她是孤單的一個神還是一個群體?現在的王母池真的就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嗎?這里真的有三千年開花三千年結果三千年成長的仙桃嗎?唉,越想越糊涂,誰讓咱是小康社會,吃飽撐的!讓歷史慢慢告訴我們吧!

縱觀各國的神話,都有大致相同的傳說,比如大洪水、造人,說明我們的祖先都有著相同的經歷,只是由于這些經歷在隨後的傳誦過程中,由于地理、歷史的變動及種族的繁衍、語言的差異而各自朝著自己本民族的特色化方向發展,但歷史的真實、內核依然如故,當我們撫去覆蓋上面的語言、文字差異,祖先的歷史倒是完全一致的。我們人類是否擁有共同的祖先?

我們不能為顯示本民族的優越感或強于其它民族而故意夸大本民族祖先與造物主的關系,像傍大款一樣傍上帝,而把其它民族統統踢開。無論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可能是一個統一的祖先,也就是只有一個共同的祖先。盡管語言的發音不同,祖先的名字不同,這是語言的差異造成的。我們不能僅僅從文字記載上尋找自己與造物主的關系多麼近,多麼鐵,為嘛?這是社會分工造成的,有的祖先是國王,有的是乞丐,有的是在從事文字工作。如果搞文字工作的利用職務之便,不務正業,把工作時間都用于為自己祖先歌功頌德上,甚至偷梁換柱,恣意夸大上,其它民族的祖先都是老老實實從事著自己分內的事,那前者不僅卑鄙無恥,而且是在誤導本民族了。猶太民族是否這樣,待本文慢慢品說。

因此,在民族起源上,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過去的輝煌不代表現在的成就,也不代表未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歷史滾滾向前,民族進發的步伐有快有慢有停滯,停滯的民族被別的民族超越了,超越的民族又被其它民族超越了。超越者創造了輝煌,停滯者在觀察學習這種輝煌,共同促進著人類的進步,無論先進民族,還是落後民族,只要能夠把本民族延續下來,就是對歷史的貢獻!

在神話傳說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版本,同一個民族也有各種說法。這主要是我們的歷史太久遠了,在這46億年的地球史中,一切都可能發生,已經發生的,被一次次災難毀滅,物質的文物蕩然無存,少數存在下來的,時時受到戰爭的破壞,最後,只有孤零零地站立著,被欣賞著,用不同的說法解釋著。留下的語言傳說,由于傳說者的好惡,任意添加或修改,或由于傳說的人忽然死亡而中斷,因此神話成了傳說。傳說讓人迷茫,再加上人們思維的局限以及統治階級的好惡、統治人民的罪惡用心,一味地否定,一味地否定自己祖先的歷史,使歷史成為了小丑,可以任意踐踏、摧殘、毀滅。這樣,歷史,就成為一個被人任意打扮的小姑娘了。更何況更久遠的人類誕生歷程?

傳說者還把幾十億年的歷史擠壓成一張平面的白紙,把不同的年代及人物放在一個年代,把不同階段文明的文明成果壓縮一個階段,把不同地域的事件合並成一個事件,把立體的鮮活的歷史踐踏成一張照片,讓關公戰秦瓊,讓李逵斗李鬼。還要讓事情發生在自己家門口,讓榮光在自己祖先的身上閃爍。因此,歷史怎麼發展,社會無論進步還是倒退,能夠留給後人的不是物質文明,只有文化遺產。

從上面這些情況看,要把歷史復原,要了解真正的過去,實在太難,無怪乎亞歷山大以追溯真實歷史的氣魄,尋找真正的文明源泉,就不難發現亞歷山大的良苦用心了。

不管怎麼說,昆侖山是文明的集合點。文明向東傳播,成就了中華文明。向西向南傳播,形成雅利安文明,繼續向西傳播,成就了埃及文明、猶太文明、伊斯蘭文明、希臘羅馬文明。文明的主線一脈相承,文明的重復性越來越多。這個文明的核心是什麼,需要慢慢掀開。

這要從西王母的使命說起,西王母在昆侖山干什麼,是在獨自享受著天高雲淡的感受,還是在履行自己的職責?孤零零的孤獨是享受嗎?是堅守《k2與金字塔》所說的文明財富嗎?是潛伏于人間有什麼使命嗎?否則,自己一直呆在哪里干什麼?她是最後的神靈嗎?是唯一的神靈嗎?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都稱神是唯一的,但沒有指出是這唯一的神是男是女,只有中國神話指出這個神靈是女的。如果認為神是唯一的,由此推論,神是女的,或者說上帝是女的。民族間都在傳播自己的神,一個民族幫助另一個民族做注釋。

就是帶著這種好奇,不解,在游覽了湟河谷地的西寧之後,又踏上了西行的火車,穿越了碧鸀的青海湖,滿眼都是金燦燦的油菜花組成的海洋,茫茫的戈壁,白嘩嘩的茶爾汗、格爾木鹽場,這些都是震撼。在震撼之後,在重復的單調之余,我們進入了昆侖的懷抱。

走近昆侖山,就能夠看到蜿蜒起伏的眾多峰巒,巨石聳立在高高的山崗和峽谷之間,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水中的岩石,有的像犀牛飲水,有的像猛虎臥伏,態各異,惟妙惟肖,其自然的形態線條之流暢,遠勝于人工的雕琢。

我們越過幾道高低不平的坡地,前進了十幾里,轉進山里,看到一個寺廟的建築,還有幾百米的距離,就能听到?然作響的流水聲。峽谷兩邊的山色籠罩在氤氳的霧氣中,山色若有若無,看上去像一幅絕妙的山水畫。飛流的泉水從空中直瀉下來,像絲綢凌空飄舞,細雨般的水珠紛紛揚揚灑滿山谷,周圍的空氣滋潤潮濕。

這里,古木參天,芳草沒膝,山花爛漫,鳥雀啾啾,溪水潺潺,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天然植物園。瑤池上空矗立尖錘**,名叫凌空鐘乳,色彩瑰麗,下方池水平靜如鏡。凌空鐘乳吸收天地精華,百年才能凝聚一滴聖水,深水經過百年過濾,純潔無暇。晚上,初升的月亮懸在峰頂上,柔和的月光灑在平靜的湖面上,水光蕩漾,如夢如幻。

次日,導游帶著我們進入旁邊的山間探險,幾十年後,才知道這應該就是k2峰,此乃後話。

山洞在山坳里,不很寬敞開闊,蔥鸀的樹木覆蓋在洞頂上,底下淌出清澈的泉水,使人感到陣陣涼意。我們亦步亦趨地跟著導游,手里提著照明燈,進到洞里,順著台階走下去好幾尺,就到了有水的地方。

山洞里一會兒狹窄,一會兒開闊,岩石的顏色又白又黃,石柱有的懸掛在空中,有的立在地上。向昏暗的洞中望去,忽然有一種天將破曉的感覺。這里是山洞中最奇妙的地方,因為其精巧玄妙都在幽暗之中。沿石階爬到洞頂,放眼望去,雄闊的山崖陡峻如斧,直插雲霄,左右兩側的草木鸀得像翡翠一樣,周圍群峰環繞。

繼續往前走,是一個三岔路口,我們一家三口一邊走,一邊拍照,漸漸在隊伍拉開了距離,但距離不是很遠。

忽然,從不遠處的山坡上跳躍著一只紅色的兔子,看那兔子,長相和一般的兔子個頭一模一樣,只是顏色鮮紅鮮紅的,這種顏色還從來沒有見過。想必是,神靈之地,必有神奇之物。我們屏住呼吸,悄悄地向目標接近,手中的相機不停地閃爍。

此時,兔子由于受到驚嚇,急忙轉身向後奔去,我們緊張追趕著,眼楮瞪得像太陽,生怕一眨眼就失去了目標。我們邊追邊拔開荊棘刺藤,踏著腳下的樹葉,以及樹葉上面蒙著的蜘蛛網。兔子也像善解人意,跳一陣,停一下,無論怎麼,那像一團火的身影一直都在我們的視野中,擺出的各種勢盡被我們拍完。我們也完成了拍攝任務,準備返回追趕同行的隊伍,誰知,此時,跑在前邊的兒子先是被枯枝拌了一下,在用力撕扯時,連人帶相機都沉入腳下的山洞里,我和妻子跑過來企圖挽救,但那腳下的土地也像腐朽了一樣,也把我們帶入不知名的深處。

地洞里一片漆黑,待我睜開眼楮,活動四肢,身體安然無恙,妻子和兒子也完好無損,此刻,無論怎麼呼喊,也沒人理睬,慌亂中撥打手機,信號全無。等待是沒有用的,這一點我們十分清楚,只有盡力地去尋找。

打開手機蓋,用手機發出的光作照明設備,試探著尋找出路,在電池即將用完電的時候,那微弱的光中被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循著反射源望去,原來是一塊與手提電腦大小差不多的鸀玉,鸀得晶瑩,用手可以抱起來,沉甸甸的,估計與一袋50斤的面粉重量差不多。此時,不安中帶來了一陣竊喜︰這應該是一件價值連城的文物。

兒子的恐懼也頓時消失,興奮地抱過來,認真地把玩著,不時地感嘆道︰「誰把這麼好的手提電腦放在這里,這正是我要添置的啊。」

可能是真的電腦,不知是他手踫到哪個功能鍵,那玉石頓時明亮起來,不時閃現清晰的宇宙星象圖。然後,畫面停止,另一個畫面由遠而近,逐漸向我們靠攏,畫中的人物逐漸擴大,逐漸擴充到整個畫面,自然流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