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016 火器野望

第二日。

同樣的時間,集合鼓點準時響起。昨天一日訓練,睡時,士兵們尚無所覺,此時醒來,便覺渾身酸痛。但卻無人膽敢因此懈怠。集合所花的時間比昨日少了許多,但仍有少部分士兵遲到,自是各自領了二十軟鞭,以示懲戒,增長記性。

此日訓練計劃並無變化,與昨日無二。

如此這般訓練了五日後,士兵完全適應了這樣的訓練強度。

自第六日開始,訓練計劃略微發生變化。其他時間訓練方式無變,單上午俯臥撐,仰臥起坐及無重深蹲的數量各增加一倍,由原來的一百個增加為兩百個。

如此這般又過了五日,士兵已可以輕松完成這些訓練。此時士兵五公里長跑成績大都在一刻半(約二十分鐘)。

自第十一日起,訓練計劃發生大幅度變化。首先,早晚徒手五公里長跑改為負重長跑,每人橫肩抗一茶口粗細長五尺重約5公斤的圓木。此種長跑方式不僅可以提升耐力,亦可提升身體協調性。蓋因雙手要控制圓木,需身體更加協調才能跑動。

再者,上午俯臥撐,仰臥起坐數量再次增加一百個,變為最初量的三倍。無重深蹲則改為負重深蹲,道具便是五公里長跑時所抗圓木,同時數量亦增加一百個。

最後,中午軍姿訓練總時間不變,還是一個時辰,但中間歇息次數減少,每次站定時間延長為兩刻(約半個小時)。

下午槍術及刀術訓練不變。

如此訓練五日,士兵慢慢適應了此種訓練強度。此時,訓練計劃再次略微改變,其他時間訓練方式仍舊無變,只上午俯臥撐,仰臥起坐及負重深蹲數量繼續各增加一百,達到四百個。

如此這般訓練五日,士兵又可以輕松完成上述訓練。

自第二十一日起,訓練計劃再次大幅度改變。首先,早晚五公里負重長跑,負重圓木改為碗口粗細長五尺重約10公斤圓木。

其次,上午俯臥撐,仰臥起坐及負重深蹲,數量不變,但訓練時間壓縮,由原來的一個半時辰壓縮為一個時辰,同時負重深蹲的道具亦變為10公斤圓木。

第三,上午巳時四刻開始,增加兩公里著裝游。士兵們身穿厚厚衣衫,需一口氣游玩兩公里。

最後,中午軍姿站定時間延長為三刻(約45分鐘)。

下午槍術及刀術訓練依舊不變。

如此訓練五日,待士兵慢慢適應後。訓練計劃進行小幅度改變,同樣其他時間訓練方式無變,只上午俯臥撐,仰臥起坐及負重深蹲數量繼續增加一百,達到五百個。

再過五日後,訓練滿三十天,訓練計劃暫停。

林沖開始著手部隊建制。此時,受訓士兵共六十四個班,林沖從中選出速度最快的一個班作為通訊班培養。其余六十三個班組成二十一個排,七個連。隨後開始校場比武,確定正副連長及正副排長人選。

整個校場比武,林沖設計成五步共花了兩天時間來完成。分別是︰

第一步,由各班選出武力班中武力最強之人,共六十四人;

第二步,此六十四人隨機抽簽,兩兩比試,勝負各半,各三十二人;

第三步,獲勝的三十二人隨機抽簽,兩兩比試,勝負各半,各十六人。取獲勝方十六人,林沖分別進行面試,按其品行及能力,從中選十四人,作為連長及副連長候選人;

第四步,落敗的三十二人隨機抽簽,兩兩比試,勝負各半。取落敗的十六人再次隨機抽簽,兩兩比試,將最終落敗的八人淘汰掉。其余四十二人(64-8-14=42)作為排長及副排長候選人。

第五步,十四名連長及副連長候選人隨機抽簽,兩兩比試,勝者為連長,敗者為副連長。同樣四十二名排長及副排長候選人隨機抽簽,兩兩比試,勝者為排長,敗者為副排長。

至此,七個連和二十一個排的正副連長及正副排長全部選定並且任命。

正副連長及正副排長任命後,練兵計劃再次啟動。林沖對訓練計劃又進行了一次調整。首先,早晚負重長跑,負重圓木再次改變,換成比碗口稍粗長八尺,重約20公斤的圓木。

其次,上午俯臥撐,仰臥起坐,及負重深蹲數量增加一百,達到六百個。

最後,中午軍姿站定時間延長為四刻(約一小時)。

其他訓練無變。

此計劃已經達到現階段士兵所能承受極限,是以,短時間內不會再次改變。如此系統地再次進行了一個月的訓練後。士兵們個個月兌胎換骨,與兩個月前差若天壤,不可同日而語。

魯智深和牛行這兩個懂兵事之人,開始時,還對林沖的訓練方式,存有疑慮。此時,看到這等效果,疑慮盡去,對林沖自是更添佩服之情。

其後,林沖將士兵訓練交給已經深諳此道的魯智深、時遷和牛行三人負責。自個躲入大院中,讓人搬入一一壇壇白酒,神神秘秘地請來陶瓷燒制人員,不知搗鼓起什麼事情。問之,林沖只是一笑,神秘道︰「以後便知!」

此時已是大雪紛飛,農歷臘月,士兵們的訓練依舊嚴寒不斷,風雪不變。

隨著除夕慢慢臨近,島上的年味也越來越濃。負責山寨雜務的王倫命人購來各種爆竹,有單響、雙響、連響,甚至還有飛上天空才爆響的二踢腳爆竹。另外還有各種漂亮的煙花。

林沖便是被那一聲聲爆竹聲響所吸引,才從自己埋首的大院中走出。待他看到如此花樣繁多的煙花爆竹時,才仿若恍然︰「原來,此時火藥技術已經如此成熟!」讓他不禁想起有‘轟天雷’之稱的凌振,此人便是一名火炮專家。據說,他所制造的火炮能打十四五里遠,這中間雖然有很大的夸張成分,但也可以看出此人能力不凡,是一個難得的高科技人才。

令人惋惜的是,這樣難得的人才卻得不到重用,即便是後來投降梁山,司職也僅僅為「專造一應大小號炮」。讓凌振這樣一個高科技人才負責造號炮,這就好比讓錢學森博士去研制普通大炮一樣可笑而可悲。

不過,現在林沖出現了,凌振的命運也要改變了。林沖暗自計劃如何早日將凌振從東京城弄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