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一百章 怎麼都不明白呢?

從康熙那回來後,張天寶直接打散神龍教一干人,把他們分入各個堂口,五龍使直接留在總舵當紅花護法,陸高軒這個文武全才的派去自己的伯爵府當總管,讓他把一眾家小全部接入府中居住,陸高軒當即大喜忙去辦理了。

蘇荃也帶了幾十人心月復年輕女子進入伯爵府中,統管後院女家眷一干事務,這是她自己要求的,張天寶還沒答應她就帶人走了,搞的張天寶有點懷疑到底誰才是主人。

安排好眾人後,張天寶就匆匆回府,不一會康熙聖旨到了,封賜張天寶為一等忠勇伯,領侍衛內大臣(正一品),兼‘忠勇軍’都統(正二品),御賜黃馬褂。

張天寶謝恩完畢,一群王公大臣就直接竄了進來,紛紛送上賀禮道賀,張天寶只好大擺筵席,眾人一頓好喝,待得月上正中時,這群王爺、大臣、將軍們一個二個被隨從、親兵抬走,張天寶此時也無暇去管蘇荃、曾柔、阿珂、雙兒四女見面會發生什麼事情,直接洗了睡覺。

次日清晨,康熙召集眾王公大臣,在太和殿上商議軍國大事。

康熙居中坐于龍椅,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大學士、尚書等大臣分班站立,張天寶現在官職是正一品的領侍衛大臣自然站在武將班列靠前。

康熙將尚可喜、吳三桂、耿精忠三道奏章,交給中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巴泰,說道︰「三藩上奏,懇求撤藩,該當如何,大家分別奏

來。」

諸王公大臣傳閱奏章後,康親王杰書說道︰「回皇上︰依奴才愚見,三藩懇求撤藩,均非出于本心,似乎是在試探朝廷。」

康熙道︰「何以見得?你且說來。」

康親王道︰「三道奏章之中,都說當地軍務繁重,不敢擅離。既說軍務繁忙,卻又求撤藩,顯見是自相矛盾。」康熙點了點頭。

保和殿大學士白發白須,年紀甚老的衛周祚出班說道︰「以臣愚見,朝廷該當溫旨慰勉,說三藩功勛卓著,皇上甚為倚重,須當用心辦事,為王室屏藩。撤藩之事,應毋庸議。」

康熙鼻孔冷哼一聲道︰「照你看,三藩不撤的為是?」

衛周祚道︰「聖上明鑒︰老子言道︰‘佳兵不祥’,就算是好兵,也是不祥的。又有人考據,那‘佳’字乃‘惟’字之誤,‘惟兵不祥’,那更加說得明白了。老子又有言道︰‘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張天寶暗自冷哼︰「這老家伙真是愚鈍,惹的皇上不高興了小心以後給你小鞋穿。」

康熙語氣冷淡的說道︰「兵凶戰危,古有明訓。一有征伐之事,不免生靈涂炭。你們說朕如下溫旨慰勉,不許撤藩,這事就可了結麼?」

華殿大學士喀納跳出道︰「皇上明鑒︰吳三桂自鎮守雲南以來,地方安寧,蠻夷不擾,本朝南方迄無邊患,倘若將他遷往遼東,雲貴一帶或有他患。朝廷如不許撤藩,吳三桂感激圖報,耿尚二藩以及廣西孔軍,也必感受皇恩,從此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康熙瞥了眼喀納道︰「你深恐撤藩之後,西南少了重鎮,說不定會有邊患?」

喀納道︰「是。吳三桂兵甲精良,素具威望,蠻夷懾服。一加調動,是福是禍,難以逆料。以臣愚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張天寶暗罵道︰「放你娘的屁,就吳三桂這奸賊,聯合異族顛覆我華夏,不滅之何以對的起天下人。」

這時戶部尚書米思翰道︰「自古聖王治國,推重黃老之術。西漢天下大治,便因蕭規曹隨,為政在求清淨無為。皇上聖明,德邁三皇,漢唐盛世也是少有其比。皇上沖年接位,秉政以來,與民休息,協和四夷,天下俱感恩德。以臣淺見,三藩的事,只是依老規矩辦理,不必另有更張,自必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聖天子垂拱而治,也不必多操甚麼心。」

康熙听完笑問大學士杜立德︰「你以為如何?」心中其實氣憤之極。

杜立德道︰「三藩之設,本為酬功。今三藩並無大過,倘若驟然撤去,恐有無知之徒,議論朝廷未能優容先朝功臣,或有礙聖朝政聲。」

眾王公大臣說來說去,都是主張不可撤藩。

張天寶听了眾人的言語,均是主張不撤藩,心里大罵這群文人起來,忙向對面的索額圖使個眼色,微微搖頭,要他出言反對眾人的主張。

索額圖見張天寶對其搖頭,心道︰「天寶兄弟明白皇上真正心意,對我使眼色搖頭,嗯,是讓我反對呢?還是要求撤藩呢?」隨即瞄向一邊的康親王。

康親王早已看見張天寶搖頭,心中認為這是對他的暗示,讓自己出去反對撤藩。又看見索額圖瞄自己,遞眼色詢問,隨即心中得意的一笑,「還是我領會的到天寶兄弟的意思,哈哈,這次可是抱皇上大腿的好時機啊。」

隨即康親王跳出來大聲說道︰「吳、尚、耿三人都善于用兵,倘若朝廷撤藩,三藩竟然抗命,雲南、貴州、廣東、福建、廣西五省同時發兵,說不定還有其他反叛出兵響應,倒也不易應付。照奴才看來,吳三桂和尚可喜年紀都老得很了,已不久人世,不妨等上幾年,讓二人壽終正寢。三藩身經百戰的老兵宿將也死上一大批,到那時候再來撤藩,就有把握得多了。」說完很是得意的瞄了眼索額圖。

索額圖見康親王跳出說完話得意的瞄自己,心中頓時大罵,你這老鳥,把我要說的話都說了,真是無恥之極。臉上卻是帶著笑意。

康熙听後微微一笑,說道︰「你這是老成持重的打算。」

康親王還道是皇上夸獎,忙磕頭謝恩,道︰「奴才為國家計議大事,不敢不盡忠竭慮,以策萬全。」

張天寶听的則是一臉黑線,心道︰「老哥哥哦,你這次可要倒霉了,你們咋就這麼笨呢。」隨即又是搖頭嘆息。

康熙問大學士兼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圖海道︰「你文武全才,深通三韜六略,善于用兵,以為此事如何。」

圖海看見張天寶搖頭嘆息,就小心的道︰「奴才才智平庸,全蒙皇上加恩提拔。皇上明見萬里,朝廷兵馬精良,三藩若有不軌之心,諒來也不成大事。只是若將三藩所部數十萬人一齊開赴遼東,卻也頗有可慮之處。」

康熙問道︰「甚麼事可慮?」

圖海瞄了眼一邊低著頭不做聲的張天寶,見沒暗示,只得道︰「遼東是我大清根本之地,列祖列宗的陵寢所在,三藩倘若真有不臣之意,數十萬人在遼東作起亂來,倒也不易防範。」

康熙點了點頭,心內卻是哇涼哇涼的。

圖海見康熙點頭,心內大喜道︰「三藩的軍隊撤離原地,朝廷須另調兵馬,前赴雲南、廣東、福建駐防。數十萬大軍北上,又有數十萬大軍南下,一來一往,耗費不小,也勢必滋擾地方。三藩駐軍和當地百姓相處頗為融洽,不聞有何沖突。廣東和福建的言語十分古怪奇特,調了新軍過去,大家言語不通,習俗不同,說不定會激起民變,有傷皇上愛民如子的聖意。」說完見張天寶對自己努嘴,當即一驚,連忙閉口不說了,心里琢磨張天寶努嘴的意思去了。

張天寶自是知道康熙決意撤藩,王公大臣卻個個膽小怕事,交好的幾個都會錯了自己的意思,說的恰恰和康熙的意思相反,自己年紀小威望不足,在朝廷之上又不能直說,心中焦急的直罵他們幾個是豬,怎麼就不明白自己搖頭的意思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