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6章 知足常樂︰品嘗那份滿足的味道

§§§第一節保持一顆知足的心

如果想成為一個幸福的人,就應該學會知足,知足者才能常樂。困境中知道尋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平衡,從而滿足自己的現狀,珍惜自己的擁有,遠離**的煩惱,品味人生的快樂,能保持精神愉快,情緒安定,樂而忘憂。

所謂知足,是種平和的境界。所謂常樂,是一種開闊的人生態度,是說一個人懂得取舍,也懂得放棄,更懂得適可而止。而不是說一個人安于現狀,沒有追求、沒有目標。

知足常樂並非阿q精神,它是一種自我解月兌,是調整情緒,取得心理平衡的安慰良藥。擁有它,就會變得豁達開朗,心胸寬闊,而快樂也將會常伴你的左右。

當你回頭望一望那些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人的時候,你就會覺得,我們現在這樣活著,有飯吃、有班上,就已經很幸福了。

如果早上醒來,你發現自己還能夠自由呼吸,你就比在這一周離開人世的100萬人更有福氣。

如果你從未經歷過戰爭的危險、被囚禁的孤單、受折磨的痛苦和忍饑挨餓的難受……你已經好過世上的5億人。

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身上有足夠的衣服,有屋棲身,你已經比世界70%的人富足。

如果你的銀行戶頭有存款,包里有現金,你已經身居世界上最富有的20%的人之列。

如果你的雙親仍然在世,你又沒有分居或離婚,你已屬于稀少的一群。

如果你能抬起頭,帶著微笑,內心充滿感恩,你是真的幸福——因為世界上大部分的人可以這麼做,但是他們沒有。

如果你能握著一個人的手,擁抱他,或者只是在他的肩膀上拍一下,你的確有福氣,因為你所做的已經等同于上帝才能做到的。

人生必不可少的東西其實很少。認清楚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活得從容一些。不那麼忙碌,不那麼心浮氣躁。因為不管社會怎麼發達、物價如何上漲,你只要具備一顆知足的心,只追求一種平常生活,做到一生衣食無憂就是件易事。

清末張之洞的養生名聯說︰「無求便是安心法無求便是知足,知足便會常樂,常樂了,就不會在世俗中隨波逐流;就不會對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會對世事他人牢騷滿月復,攀比嫉妒。保持一顆知足的心,一切有損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將被擊退。

保持一顆知足的心,做到仁愛、平靜、理智、樂觀、豁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想得開,想得寬,想得遠,對得失采取超然物外的態度,一切順其自然,處之泰然。

§§§第二節知足者常樂的境界

孟子說︰「養心莫善于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說的也是知足常樂的道理。知足常樂,可以說為每個中國人所熟知,在現實中又有幾人能做到這一點呢?許多人不可謂不聰明,但卻由于不知足,貪心過重,為外物所役使,終日奔波于名利場中,每日抑郁沉悶,不知人生之樂。

知足者才能常樂。「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是無止境的,如果任其膨脹,必將後患無窮。人有了貪欲,就永遠不會滿足,不滿足,就會感到欠缺,高興不起來。貝蒂戴維斯在她的回憶錄《孤獨的生活》中曾寫道︰「任何目標的達成,都不會帶來滿足,成功必然會引新的目標。正如吃下去的金隻果都帶有種子一樣,這些都是永無止境的除非你真正懂得常樂的秘訣,否則將永遠不會滿足于自己所擁有的。

有一個人,偶然在地上撿到一張千元大鈔,他因這筆意外之財,以後總是低著頭走路,希望還能有這樣的運氣。

久而久之,低頭走路成了他的一種生活習慣。若干年後,據他自己統計,總共拾到紐扣近四萬顆,針四萬多根,錢則僅有幾百塊,可是他卻成了一個嚴重駝背的人,而且在過去的幾年中,他沒有好好地去欣賞落日的綺麗、幼童的歡顏、大地的鳥語花香。

不知足,貪心的可怕之處,不僅在于摧毀有形的東西,而且能攪亂你的內心世界。你的自尊,你所持守的原則,都可能在貪心面前垮掉。

人的不知足,往往由比較而來。同樣,人要知足,也可以由比較得到。人的**如同黑洞一樣,沒有填滿的時候,如果任由其膨脹,則會為此生出許多煩惱。如果能多看一下不如自己的人,和他們比一下,而不是一味地和比自己強的人比較,那麼一切不平之心也許就會安寧。我們不妨抱一種「比下有余」的人生態度。

有個故事說︰有個青年人常為自己的貧窮而牢騷滿月復。

「你擁有如此寶貴的財富,為什麼還發牢騷?」一位智者問他說。

「它到底在哪里?」青年人急切地問。

「你的一雙眼楮,只要能給我你的一雙眼楮,我就可以把你想得到的東西都給你

「不,我不能失去眼楮!」青年人回答。

「好,那麼,讓我要你的一雙手吧!對此,我用一袋黃金作補償智者又說。

「不,我也不能失去雙手

「既然有一雙眼楮,你就可以學習;既然有一雙手,你就可以勞動。現在,人自己看到了吧,你有多麼寶貴的財富啊!」智者微笑著說道。

生活中如能降低一些標準,退一步想一想,就能知足常樂。人如果能體會到自己本來就是無所欠缺的,這就是最大的富有了。

§§§第三節能知足才能知不足

在許多時候,我們不知道滿足,甚至為了「了卻君王天下事」,對生前身後的功名也期待頗多。對于前世,我們會埋怨父母沒有把我們生養在富貴之家,對于後世,總是抱怨子孫們不能個個如龍似鳳,但我們更多的不滿足還是于自身。

我們為什麼會這樣不知足呢?這其實是**的驅使,是幻想的沖動,是不切合實際的索取。如果我們把不知足歸結為人類後天的變異,這有失公允。其實,不知足是一種最原始的心理需求,知足則是一種理性思維後的達觀與開月兌。

列夫托爾斯泰說︰「俄羅斯人對于自己的財產從不滿足,而對于自己的智慧卻相當自信這就說明了知足的兩重性。人們對于物欲的追求總會優越于精神的追求。在精神上的知足往往不能滿足物質的需求,這與人類的第一需要溫飽有關。

老子說過︰「有所為才能有所不為換句話說,能知足才知不足。諸如,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我們會滿足于一日三餐的粗茶淡飯,但我們深知,我們對于飲食的需求遠不只這些,只要條件許可,我們就會要酒要肉,吃完了還想跳個舞。

知足與不知足是一個量化的過程。我們不會把知足停留在某一個水平上,也不會把不知足固定在某一個需要上。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環境,不同的階層,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生活經歷,知足與不知足總會相互轉化。窮苦的青年人還是不要知足的好,唯有這樣,生活才會改觀;一夜暴富的大款們,對于知識的追求多一些也許可以提升生活質量。但知足的農民從不強迫自己當總統,安分守己的鄉村教師會把按時領到薪水作為對自己最大的慰藉。

知足使人平靜、安詳、達觀、超月兌;不知足使人騷動、搏擊、進取、奮斗;知足智在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慧在可行而必行之。若知不行而勉為其難,勢必勞而無功;若知可行而不行,這就是墮落和懈怠。這兩者之間實際是一個「度」的問題。度是分寸,是智慧,更是水平,只有在溫度合適的條件下,樹木才會發芽,也不至于因控制不好火候而把鋼材煉成生鐵。《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中的那個老太婆的最大失敗,就是沒有把握好知足這個「度」。

在知足與不知足之間,我們更多地傾向于知足。因為它會讓我們心地坦然。無所取,無所需,就不會有太多的思想負荷。在知足的心態下,一切都會變得合理、正常、坦然,我們還會有什麼不切合實際的**和要求呢?

§§§第四節曾國藩的「不求詩」

曾國藩在我國近代歷史上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我們暫且拋開他的功過得失不談,說說他的為人處世,家教家訓。

曾國藩身居要職而能保持心靜,深諳人情世故,而且善于教子,家教甚嚴。他曾寫過一首《不求詩》,是于同治九年六月赴天津之前寫給兩個兒子的,帶有「以備不虞」的遺囑性質,反映了曾國藩知足勿貪、于世少求、豁達寬容的人生觀。在他的教育下,這兩個孩子都各有所成。長子曾紀澤後來成為一名學貫中西的外交官,為了祖國的利益與俄國人力爭,對保持新疆的領土完整做出了很大貢獻。次子紀鴻精通數學,為同輩人所折服。我們讀這首《不求詩》,也可以從中汲取有益的成分。

「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豈無過人質,多欲為患害。在約每思豐,居困常求泰。富求千乘車,貴求萬釘帶。未得求速償,既得求勿壞。芬馨比椒蘭,磐固方泰岱。求榮不知厭,志亢神愈觥。歲燠有時寒,日明有時晦。時來多善緣,運去生災怪。諸福不可期,百殃紛來會。片言慎招尤,舉足便有礙。戚戚抱殷憂,精爽日凋瘵。翹首望八荒,乾坤一何大。安榮無遽欣,患難無遽憝。君看十人中,**無倚賴。人窮多過我,我窮猶可耐。而況處夷途,奚事生嗟愾。于世少所求,俯仰有余快。俟命堪終古,曾不願乎外

前四句總括個人應該持有的人生態度︰人要知足,這樣就會覺得周圍的空間十分廣闊;如果對周圍一切都很貪婪,那麼你就會感到世間是多麼狹小。每個人當然都有各自的長處,但**太多對個人來說實在是個禍害。接下來曾國藩敘述了貪婪的各種表現︰一個人在生活簡單的時候總想著日子要過的豐盛些,家庭在拮據的時候總是希求寬裕一些,當然,這些想法倒還情有可原,但人的欲求並非到此為止,因為富裕了就進一步企望更多的榮華富貴,在沒有滿足要求之前只想快快得到,在滿足了**之後又想長久保持。如此這般,一個人的**永遠都是無法完全滿足的,好了還想更好,芬芳香馨要用椒蘭來比,牢固堅實就與泰山相比,追求榮華富貴從不知道滿足,貪婪日益增多,越來越追求奢侈。所有這些都滿足了之後,人生就能一帆風順、風平浪靜了?實際上並非如此,曾國藩筆鋒一轉,著力敘述人生道路之坎坷不平、艱險莫測︰季節溫暖的時候也會出現寒冷,太陽明媚的時候也會產生黃昏。大自然的規律與人生道路也差不多,時運降臨到你頭上時就會有很多好事,而不走運的時候到處都是災難。倒霉之時,一句話、一個舉動都可能招致災禍,這樣一來,就會整天滿懷憂慮,無比痛苦,精神若失,變得凋敝不堪、日久生病了。

由此可見,**過多不僅不可能完全實現,而且危害不淺,很有可能招來災禍,實在是很不值得。然而,人世遭際紛繁復雜,用什麼樣的態度來看待其中的得失呢?

曾國藩告誡兩個兒子︰一個人的心胸一定要寬大,抬頭看看世界,多麼廣闊,何必把自己的眼光停留、局限在狹小的細枝末節上去呢?有了榮華富貴不要高興得不得了,艱難困苦也不必怨恨得受不住,因為我看十個人有**個比我還窮。最後,曾國藩用幾句話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同時也是對上面的觀點進行總結︰「于世少所求,俯仰有余快。俟命堪終古,曾不願乎外對世上的東西不是要求太多,一舉一動都會感覺到活得很愉快,隨遇而安,就能永葆安樂。我也不希望你們例外。

曾國藩不僅自己善于做人,人生態度非常明確,而且能夠精當地表達出來,教導家人,他留下的大量家書已經成為後人學習的範本。這首「不求詩」表現了他善于克制自己的**,心胸寬廣,豁達從事的風格,值得我們學習。

§§§第五節知足讓人自得其樂

榮啟期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有名隱士,在動亂的年代里,這位老莊的信徒相信無為而治,在自然中尋求自己的安寧和滿足。他隱居山林,自給自足。當儒士策士們為了自己的觀念和名利積極進取入世,穿梭在各國之間時,榮啟期安守清寒,自得其樂。

一天,榮啟期剛剛做完自己田地的工作,然後他開心地在郊野中行走。他穿著粗糙的皮衣,腰里系著一根繩子,邋里邋遢的;他面目清瘦,膚色黝黑,一看就是終年辛苦勞作的人。可是他卻愉快地一面彈琴,一面唱歌,無憂無慮。

榮啟期走到半路上遇見了這時一直游歷各國的孔子,孔子看著他的行狀,有些不理解,問道︰「您這樣貧窮卻又如此快樂,這是為什麼呢?」

榮啟期回答說︰「我快樂的原因太多啦,大自然孕育各種飛禽走獸、昆蟲魚蝦,只有人最尊貴。我能夠做人,這是第一快樂;人有男女之分,男的尊貴,女的卑賤。我生為男人,這是第二快樂;人生下來,有的沒有看到日月便夭殤,有的還沒有月兌離母親的懷抱便短命而亡,我卻活到九十歲了,這是第三種快樂。貧窮是人的一般情況,死亡是人的必然結果,人們害怕恐懼的不過是人生的一般情況,和最終的結果罷啦。我之所以可以如此安然的面對,也不過是安于一般情況,等待必然結果,還有什麼憂慮呢?」

孔子說︰「好呀,你真是一個能夠寬解自己的人

其實自得其樂並不容易,它是尋找生活樂趣的必要條件。做到自得其樂,因此我們必須學會知足,懂得知足者常樂的道理。此外,還要善于比較,善于發現自己的優勢,對比別人的劣勢,不能終日這山望著那山高。只有這樣才能盡享生活的樂趣,不至于終日陷在沒有止境的煩惱中,悲傷自憐,難以見到生命的陽光。

品茶話人生︰

如果想成為一個幸福的人,就應該學會知足,知足者才能常樂。困境中知道尋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平衡,從而滿足自己的現狀,珍惜自己的擁有,遠離**的煩惱,品味人生的快樂,能保持精神愉快,情緒安定,樂而忘憂。

所謂知足,是種平和的境界。所謂常樂,是一種開闊的人生態度,是說一個人懂得取舍,也懂得放棄,更懂得適可而止。而不是說一個人安于現狀,沒有追求、沒有目標。

知足常樂並非阿q精神,它是一種自我解月兌,是調整情緒,取得心理平衡的安慰良藥。擁有它,就會變得豁達開朗,心胸寬闊,而快樂也將會常伴你的左右。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