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5章 自我︰迷失自我苦,能有自知甜(2)

就一般中國人而言,總是願意大家彼此差不多,他好我也好,否則就會是「槍打出頭鳥」。而這句話也是說那些在日常工作中因為有特殊才能,或有特別貢獻而冒了尖的人,往往容易成為受打擊的對象。古人雲「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所以要是誰在哪一方面出人頭地,便往往會受到人們的攻擊、嘲諷、指責。更有甚者,由于妒忌心重還可能給你使絆子,讓你生活在一種無形的壓力之下,時時處處都有障礙,讓你人做不好,事干不成。可以說妒忌是人世間一種非常有害的心理,它可以使妒忌者自己形成一種非常低下的、丑陋的心態,使妒忌者走向一條狹窄的人生道路,也使受妒者受到極大的傷害。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這種妒忌卻又是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妒忌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朋友之間,同事之間,同學之間,甚而兄弟姐妹之間,也都會出現妒忌現象。由于每個人所處的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不同,所獲得社會和他人對你的認同也就相應不同。人在一起工作生活,自然要相互攀比,而妒忌也就是通過比較,看到他人的卓越之處,看到他人的成功之處,而使自己產生了羨慕、煩惱和痛苦,于是對別人的才能、地位、名譽優越于自己而產生了怨恨。受人妒忌絕非好事,所以即便你能力很強,也不要掩蓋其他人的光芒,不要對別人的生存造成威脅。

有些人是自私的,你呼風喚雨,一定惹來這些人的妒忌。表面上,他們或許阿諛奉承,甚至扮作你的知己和傾慕者,必然有人會錦上添花地向你說︰「看來,老板就只信任你一個!」「唔,經理這個位置,非你莫屬了!」「嘿,他日一旦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千萬別忘記我啊!」「你的聰明才智,公司里沒人可及啊!」切莫被美麗的謊言沖昏了頭腦,聰明的人必須是理智的。你應該明白,這些人只是表面熱情,私底下卻恨你入骨。為了避免遭人放暗箭,請收斂你的得意之態,謙虛一點。你可以告訴他們︰「不要亂開玩笑,公司有太多人才呢「我的意見只是一時靈感,沒啥特別的!」「我還有更多的東西要學

人當然應該盡其所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但行走社會,如果太強調個人,而忽略了別人的存在,遲早是要吃苦頭的。在一個團體里,個人能力太強,會掩蓋其他人的光芒,使他們在相較之下黯然失色,于是會產生幾種心理狀態︰懷疑自己的能力;對自己的處境感到不安。隨之而起的便是自衛,表現出來的則是抗拒和攻擊。抗拒是抵制你,拒絕和你合作;攻擊則是找你的弱點和小辮子,加以渲染、擴大,中傷你、打擊你,欲將你除之而後快。由于他們有這種心理,你當然就難以和他們相處了。

而且這種狀況也會造成上司在領導上的難題——他要買你的賬,又要安撫其他人的不平,多累!因此雖然你的能力創造了你個人的榮耀,實際上已為你自己埋下了一顆又一顆的不定時炸彈。

能力強不是罪過,但卻常遭到排擠,反而容易不得志,這不能說是別人心胸狹窄,而是人類自衛本能所造成的,因此在一個團體里與人共事,即使你能力很強,必須注意︰

(1)懂得謙卑。通常能力強的人容易在榮耀中自滿、驕傲。目中無人,這是大忌,因此必須懂得謙卑、尊重別人,這樣別人就比較不會感受到你的威脅,至少不會處處與你為敵。

(2)適度收斂。有時表現十分的能力,有時則只表現八分,好讓別人也有表現的機會,就好比一位超級球員,盡管個人得分能力超強,可有時也應給隊友傳傳球,讓大家也有機會表現。

許多人都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能人背後有能人」的道理。這是一種與人共事的藝術。

§§§第四節想要自知,問問別人

世上的人看月亮,有人喜歡月圓的時候,也許是因為象征圓滿;也有人喜歡弦月,可能是因為富有詩意;不一樣的人看月亮,就會對月亮有著不一樣的想法。但是,不管人們對于月亮是什麼樣的想法或觀感,月亮終究還是得循著自己的軌跡前進,反正它永遠也無法滿足所有的期盼。更何況,人要怎樣看月亮,對月亮有怎樣的想法、觀感,反映的是人們自己的狀態或需求,未必是因為月亮才這樣想的。至于別人對我們的眼光,常常反映的也是他們自己的心理狀態︰有人就是憤世嫉俗、怨天尤人,看誰都是一樣不滿,對我們當然也不會例外;有人過于主觀,常是以偏概全,認識我們沒有三分鐘,就已經對我們抱有成見了;還有人根本不在乎別人,對這樣的人而言,我們怎樣表現都好,也怎樣都不好,反正他是看自己心情說話的人。如果我們過于在乎這些人的想法,只會顯示出對自己太沒有自信,更是徒增自己的煩惱罷了。

當然,還有另外一些人,比如我們的父母、長輩或是朋友,他們是真心關愛、在乎我們的人。如果用心聆听他們的想法或建議,對我們自己會有很大的助益,因為他們是真心為我們著想的人。不過,即使是做父母的也未必能夠完全了解自己小孩的需要,有時候父母也常會因為自己的局限,而對小孩有著某種過度期待,更別說是其他人了。所以,即使是那些愛我們的人,我們雖然能夠了解、體會他們心情,但是對于他們所做的建議、分析,還是得要經過我們自己的檢討、過濾才行。畢竟,要對自己負責,最了解自己的,往往還是自己。

這倒不是說,那些不是為我們著想的人,我們就不必在乎他們的想法了,只是說我們得清楚地知道別用情緒來回應別人個性、習慣上的不圓滿,才能平心靜氣去接受那些對我們有益的建議。至于對那些關心我們的人,彼此的關系應該是分享與聆听,並不是遵從對方的期待而改變。對于那些真是不能接受或是無法達成的期待,還是得要適時地拒絕才行,否則就容易成為關系中造成決裂的隱藏炸彈。也有些時候,我們的理想與那些關愛我們的人相抵觸,或許自己非常清楚為什麼要作這樣的選擇,清楚地知道將來的發展,但是別人並不知道,如果我們要堅持自己的選擇,也得要盡力溝通清楚才好。

總而言之,與他人的互動中,別人對于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會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在我們聆听別人的意見時,先要了解他們對我們的心情是什麼,然後再仔細考量他們的建議是否適合。

我們總是應該要听听別人對自己的想法或建議是什麼,但是永遠要記住的是,我們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期待;而且最終的目的,是透過別人像是照著鏡子一樣看清楚自己,然後表現出真實的自己,並不是一味地把自己塑造成別人眼中完美的形象。

§§§第五節清醒認識自我,才能了解別人

你想了解別人嗎?那麼,先問問自己是否了解自己。

軍事家孫武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一個人如果想了解別人,就必須先了解自己,只有當你清楚地了解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並能夠正確地對自己做出評價,那麼,我們才能去評價別人。

有一位老師,常常教導他的學生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做人就要做一個自知的人。唯有自知,方能知人。有個學生在課堂上提問道︰「請問老師,您是否知道您自己呢?」

「是呀,我究竟知道自己嗎?」老師想,「嗯,我回去後一定要好好觀察、思考、了解一下我自己的個性,我自己的心靈

回到家里,老師拿來一面鏡子,仔細觀察自己的容貌、表情,然後再來分析自己的個性。

首先,他看到了自己亮閃閃的禿頂。「嗯,不錯,莎士比亞就有個亮閃閃的禿頂他想。他看到了自己的鷹鉤鼻。「嗯,英國大偵探福爾摩斯——世界級的聰明大師就有一副漂亮的鷹鉤鼻他想。

他看到自己具有一副大長臉。「嗨!大文豪蘇軾就有一副大長臉他想。

他發現自己個子矮小。「哈哈!拿破侖個子矮小,我也同樣矮小他想。

他發現自己具有一雙大撇撇腳。「呀,卓別林就有一雙大撇撇腳!」他想。

于是,他終于有了「自知」之明。

「古今中外,名人、偉人、聰明人的特點集中于我一身,我是一個不同于一般的人,我將前途無量第二天,他對他的學生這樣說。

這個故事幽默之中充滿了諷刺意味,這樣的「自知」還不如「不知」。我們所說的自知是真正地了解分析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特點,更多的是自己內在的東西,而不是外在特征。例如,當我們遇到事情不急不躁,仍能十分冷靜,說明我們是一個沉著、冷靜的人;當我們遇事急躁、手忙腳亂,說明我們自己是一個浮躁的人。

正確認識自己是了解別人的前提,沒有自知之明的人,不可能了解自己,更談不上去了解別人。

品茶話人生

接受批評是根治自負的最佳辦法。自負者的致命弱點是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態度或接受別人的觀點,接受批評即是針對這一特點提出的方法。它並不是讓自負者完全服從于他人,只是要求他們能夠接受別人的正確觀點,通過接受別人的批評,改變過去固執己見、唯我獨尊的形象。要全面地認識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又要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不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抓住一點不放,未免失之偏頗。認識自我不能孤立地去評價,應該放在社會中去考察。每個人生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都有他人所不及的地方,同時又有不如人的地方。與人比較不能總拿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不足,把別人看得一無是處。

第三道茶淡

*滄桑洗禮,淡泊名利,回味悠長

人的一生,要經歷太多的事,有高低,有曲折,有平坦,有甘苦,也有很多的諸如名利、權勢、富貴榮華的誘惑,等等。要做到「順境不足喜,逆境不足憂」,需要達到一定的境界。這種境界需要苦的浸泡,甜的滋潤。

對于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不妨看得輕些淡些,不要讓生命承受那些完全可以拋棄的重負,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無舒」的人生境界。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