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6章 遺忘︰悲傷回憶苦,學會遺忘甜(2)

現代醫學認為,遺忘可以減輕大腦的負擔,降低細胞的消耗。在正常的情況下,人的腦細胞每天大約死亡十萬個。但是如果受到外界的強烈刺激,大腦每天死亡的細胞就要增加幾十倍。長此下去,大腦是難以承受的。因此,對身體健康來說,遺忘是絕對必要和有益的。正因為有了遺忘,才保證了必要的記憶和大腦的健康。有失才能有得,吐故方能納新。只有忘掉一些舊東西,觀念和知識才能不斷更新。只有善于遺忘的人,生命之樹才能常青。難怪有人說,「只有遺忘點什麼,才能記住點什麼」。

現在的生活節奏比過去明顯加快,生活方式也隨著社會文明不斷更新。因而各種磕磕踫踫的事兒多了。為了使疲憊的身體張弛有度,學會遺忘應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其實,生活中許多事情不需要人們牢記,諸如同事間的無端摩擦、鄰里之間的細微糾紛、戀人間的情感波折、夫妻間的小小口角,以及與工作和事業都無關的雞毛蒜皮等,大可不必放在心上。當如煙的往事,攪得你心煩意亂,給你帶來種種困擾時,你便會感到遺忘確實是一劑「良藥」。一個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沒有挫折、坎坷,甚至還會發生某些不幸,例如家庭成員的逝去,身患疾病,夫妻離異或過早喪偶等。但是一個人決不能因此而過度沉湎于這類悲痛,在悲傷中不能自拔。

醫學科學研究表明,一部分大腦皮層機能區的高度興奮,會導致另一部分機能區處于抑制狀態。如果緊張繁忙的工作能將你緊緊吸引住,有趣的生活給你帶來愉悅,那麼,那些無關的思緒會被擠走。古詩雲︰「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如長期抑郁懷舊,或總被煩人小事糾纏不休,得不到及時排解,那麼,必然會影響身心健康,導致機體內分泌紊亂,出現一系列病理癥狀。

§§§第五節學會遺忘,品味快樂

人們總是希望自己活得快樂一點,灑月兌一點,可是身處塵世,放眼四周,卻常常會有人說自己並不快樂,被一種不可名狀的困惑纏繞著。我們為什麼不快樂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沒有學會遺忘。

一個十六歲的花季少女患了白血病,這是一個猶如晴天霹靂般的消息,一個花一樣的生命即將逝去,許多人都為她感到惋惜,但她自己卻每天笑嘻嘻的,充滿青春活力,好像自己仍然是一個健康人。

在女孩彌留之際,她的父母哭成了淚人,他們不舍得女兒離去,也不忍心眼睜睜看著女兒在他們眼前合上眼楮。這時,女孩指了指手中的本子讓母親看,母親快速地讀著,讀到最後一頁的時候,母親合上了本子,走到女兒的面前,笑了一下,女兒也朝母親笑了一下,那是很欣慰的笑,接著閉上了眼楮。

母親笑著送女兒離去,這是多麼不可思議!其實是女兒給了母親活下去的勇氣,在本子的最後一頁寫到︰母親,請不要為我的離去而感到傷心。我天上,我向往著太陽,現在我將要回去了。忘記我的離去,就等于我永遠活在你的心中,沒有離去。這是多麼感人的話語,女兒這麼做是對的,她明白︰不能給人帶來快樂的事就應該遺忘,這樣生命才能充滿快樂。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所欣賞到、所見到的不全是讓我們愉悅的風景,我們還會遇到種種挫折和不幸,有些甚至是致命打擊。因此我們有必要學會遺忘。一次不該有的邂逅,一場無益身心的游戲,一次不成功的使人失魂落魄的戀愛,一場讓人丟失進取的空虛幻想,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從記憶的底片上所必須抹去的鏡頭。因為我們還在人生路途上行走,我們所追求的事業、目標在前方不遠處,我們遺忘是為了使自己更好地趕路,使我們走得更加輕松。

人們常常為了名利將自己弄得疲憊不堪;為此將他人對待自己的種種誤解銘記于心,將別人的輕視耿耿于懷。于是,本打算給自己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天地,卻不料到頭來是給自己套上一個又一個精神枷鎖,心里的那片藍天在不知不覺中抹上了灰色,伴隨著成長的足跡深植于心,在不經意中折磨摧殘著自己。這時我們真的需要一點遺忘的精神。憂心忡忡的你不妨到大自然中去體會事物本來的神韻,淨化你的心靈,化解你的悲苦,遺忘你應該遺忘的那些東西。

遺忘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寬容的體現。作為一個普通人,也許你並沒有獲得人生的輝煌,也許你遭受了不應有的嘲諷和輕視,但你不必為此苦惱,你完全可以瀟灑地把它們忘掉。因為,你如果為這些煩事所憂,就永遠休想獲得人生的輝煌。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個心靈的空間去反思自己,在這個空間里,學會遺忘可以讓你感受到自己的空間清澈了許多,讓瑣事像飄浮物一樣遠離我們而去。

美國白涅德夫人曾經寫過一本《小公主》,里面的主人公莎拉曾經是一個富家女,但她的爸爸突然死去,還破了產,只留下她這個10歲的小女孩。她的生活從天堂掉到地獄,每天都要干髒活、累活,還要忍受別人的譏諷和嘲笑。但她依然很快樂,她接受了這個事實,並且幻想有一天幸福會降臨,從而忘記了痛苦和屈辱。當我們在面對這樣的環境時,我們是不是也應該這樣呢?

學會遺忘,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許多你想忘也忘不掉的悲傷、痛苦、恥辱,它們是那麼刻骨銘心。我們要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問題,既然已經發生了,就應該去接受它再忘掉它,不要為你的生活添上許多不必要的煩惱。學會遺忘吧,遺忘該遺忘的,留給自己一個清新寧靜的生存空間,便會感受到欲上青天攬日月的寬闊心懷。

漫漫人生路,你會有許多的煩惱與憂愁,如果你想天天快樂,那就不妨換一種心情去對待生活。

§§§第六節我們到底該忘記什麼

對于年長者來說,要試著忘掉自己的年齡,保持旺盛活力。人的生理年齡是客觀的,但心理年齡則不同,它反映了人的精神狀態。有人剛過花甲之年,就不斷暗示自己老了。這種消極心理是健康長壽的大敵。人們常說,「人不思老,老將不至」是很有道理的。

學會忘掉仇恨,寬容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如果一個人在心中種下怨恨的種子,就會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報復上,甚至千方百計琢磨報復的方法,它會使你的一生不得安寧。只有忘掉怨恨,恢復自己平和的心態,你的生活才會變得輕松快樂。

學著忘掉悲痛,從傷心中解月兌出來。生活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總會遇到一些變故,如親人的逝去,朋友的離開等等,這些事常使我們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長時間沉浸在痛苦中會極大地損害我們的身心健康,遇到此類事,就要想開一些。

試著忘掉憂愁。多愁善感極易引起疾病,現代醫學認為憂愁是抑郁癥的主要根源。正如《紅樓夢》中的林黛玉一樣一生多愁善感,導致疾病纏身,最終讓病魔奪去生命。

忘掉悔恨,過去的已過去。凡是使人後悔的事都隨著歲月流逝而成歷史,應該提得起,放得下,總去想已經不可能改變的事情是沒有意義的。

對于病人來說,要學會忘掉疾病,減輕精神壓力。人得了病多數被疾病困擾,心里總會有負擔,老想著身上的病,甚至擔心自己日子不多,這樣毫無益處。因為精神專注于病,會使免疫力下降,使疾病加重。得了病,泰然處之,從精神上戰勝疾病是關鍵。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要學會忘掉名利,活得瀟灑。名利是人們一生都追逐的,必須正確對待。尤其是老人,只有忘掉名利,知足常樂,做個樂天派,才使人健康長壽。

遺忘是一種能力,一種品質,不是隨便下個決心就能辦到的。要學會遺忘,就要加強個人思想修養和心理素質的培養。

§§§第七節我們到底該如何遺忘

在接下來的幾天或幾周中,注意一下,你和你周圍的人花在談論和考慮過去的時間,注意一下有多少寶貴時間用在討論過去你做了什麼、和誰做、發生過什麼這些事上。通過比較,觀察一下,有多少時間花在處理那些真正發生或即將在你生活中發生的事上。然後在一張白紙或日志上,就你的觀察發現以及它帶給你的感受做一個記錄。

花點時間,一個上午、一個下午或者下周的幾個小時,收起那些把我們引向過去的卡片、信件、紀念冊、年鑒以及其他紀念物。你可以把它們放進新紙盒或舊皮箱里,它們可以安全、妥善地保存著,以便在你想沿著記憶的小路做一次旅行的時候,可以隨時找到它們。但是,現在,一定要清理干淨,以便你輕松無礙地迎接每個時刻。

關于過去你會有很多故事,它們或者並不真實,或者經過了你的夸張、刪減。列一個關于這樣故事的單子,在每個故事的旁邊寫一兩個句子,描述一下你在講這個故事的時候,你自己想說的話。比如,其中的一個故事是關于一個老朋友的,你講它的原因是,你和這個朋友的關系曾有特殊的性質,它對你很重要。或者,在你的生命中有這樣一件事,它標志著一個成功的重要時刻,你講它的原因是,它讓你充滿希望和驕傲。用一些時間,把那些你每次見到新朋友就一遍又一遍講的過去的故事列個單子。

在一張白紙上列這麼一些項目︰你真正想要別人了解你什麼,你最喜歡的自己的品質是什麼,你需要的東西、你關注的人和事是什麼,對于「現在」,什麼最牽動你的情緒。在單子的每一項旁邊記錄,寫上你所相信的價值,它會把這些事情向你和你周圍的人們揭示出來。

與自己達成協議,每當你發現自己又在講那些老故事的時候,就停下來,問自己你到底想通過那個故事和那個人說什麼,然後就把你想說的直接告訴他。講那些與他們有關的,與你現在生活有關的事情。

要胸懷天下,破除私心雜念,淡泊名利,寧靜致遠。要經常進行自我心理調節,遇事要想大一點,想遠一點,想開一點,從名利得失、個人恩怨中解月兌出來,對已經過去的無關緊要的事物,要糊涂一點,淡化一點,寬容一點,朦朧一點,及時將這些東西從大腦這個倉庫中「清除」出去,不讓它們在記憶中佔有一席之地。一個學會了遺忘的人,就是一個健康的人,成熟的人,就能放下過去沉重的包袱,輕裝上陣,精力充沛地面對現實,信心百倍地去迎接未來,面臨新挑戰,創造生命亮麗的風景線。

品茶話人生

俄國作家、政治家赫爾岑也說過,有的人總想保存一切,要薔薇,也要雪;他們希望在一串串成熟的葡萄旁邊開放著五月的鮮花。然而這是不可能的。事實也正是這樣,根據培根的科學分類思想,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狄法羅達爾貝等百科全書派,制定過一張「人類知識圖表」。這張圖表把大大小小的知識類型分為80種。在科學發達的今天,知識的類型就更多了。隨著人類對科學文化需求量的增加,知識集聚的速度也愈來愈快。如果我們以有生之年去學習無限的知識,試圖記住所有知識,事事通曉,不僅累壞了身體,而且也必將一事無成。由此可見,記憶固然重要,而遺忘也斷不可少。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