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7章 抱怨︰抱怨滿腹苦,改變爭氣甜(1)

§§§第一節抱怨是人生的毒瘤

你或許已對大街上形形色色的人們的抱怨已經見怪不怪了。司機也許正因交通堵塞而滿臉怒色;公共汽車上也許兩人正在為搶佔座位而大打出手……此種情形,舉不勝舉。那麼你呢?是否動輒就開始抱怨?是否讓抱怨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你是否知道︰抱怨根本無濟于事,也許你會為自己的暴躁脾氣大加辯護︰「人嘛,總都有抱怨生氣的時候在這種借口之下,你不時地自我抱怨,也沖著他人抱怨。

你不得不承認,人人都會不時地表露出自己的抱怨,抱怨這一習慣行為可能連你自己也不喜歡,更不用問他人感覺如何了。因此,你大可不必對它留戀不舍,它不能幫助你解決任何問題。任何一個精神愉快、有所作為的人都不會讓它跟隨自己。抱怨是一個誤區,是一種心理病毒;它同其他病毒一樣,可以使你重病纏身,一蹶不振。

抱怨使人陷入惰性,其起因往往是不切實際地期望大千世界要與自己的意願相吻合。當事與願違時,便會怒不可遏。同其他所有情感一樣,抱怨是大腦思維後產生的一種結果。它不會無緣無故地產生。當你遇到不合意願的事情時,就告訴自己︰事情不應該這樣或那樣,于是你感到沮喪、灰心;然後,你便會抱怨,因為你認為這樣會解決問題。只要你認為抱怨是人的本性之一部分,就總有理由抱怨。抱怨是你經歷挫折的一種後天性反應。你以自己所不欣賞的方式消極地對待與你的願望不相一致的現實。

在你心里,有這樣一句話︰「要是你和我一樣就好了你以為,別人要是和你一樣,你就不會抱怨了。這是一個錯誤的推理,只有消除這一推理,你才能消除心中的怨恨。每當你以抱怨來對他人的行為作出反饋時,你會在心里說,「你為什麼不跟我一樣呢?這樣我就不會動怒,而且會喜歡你然而,別人不會永遠像你希望的那樣說話、辦事;實際上,他們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會按照你的意願行事。世界就是如此,你不可能期望別人永遠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這一現實永遠不會改變。所以,每當你因為自己不喜歡的人或事抱怨時,你其實是不敢正視現實,讓自己經受感情的折磨,從而使自己陷入一種情性。為根本不可能改變的事物自尋煩惱真是太愚蠢了。

許多人對自己思想上的種種苦悶和煩惱,沒有方法來消除,因為他不知道心靈上的化學原理。任何人都會面臨心靈上的苦悶,不過到了一個時期,人應該以理性的力量來指導自己,用適當的消毒藥來解除心靈上的各種苦悶。真正偉大的人往往能主宰自己的性情,統治自己的心靈。富有化學性心靈的人,也就是善于管理自己情緒的人,能消滅憂慮,解除煩悶,正如同化學家以堿性來中和酸性一樣。

不懂化學的人就不知道中和的道理,錯溶在別的酸性液體里,非但不能獲得中和,反使藥性更劇。化學家們都知道各種酸性的作用,以及與其他化合物溶解後的效用。因此,一個具有化學性心靈的人,他知道用快樂的解毒藥來消除沮喪的神志、憂郁的思想。他知道用樂觀的思想可以消滅悲觀的思想。用和諧的思想可以解除偏激的思想;用友愛的思想可以淘汰仇恨的思想。由于他懂得種種管理自己情緒的方法,他心靈上便不會受種種痛苦。人應該像能調節水溫一樣調整自己的思想,在水太熱的時候就要把冷水管的龍頭打開。心中充滿了悲觀、偏激、仇恨的思想時,只要立刻轉到相反的思想上,便會產生樂觀、和諧、友愛的思想,這就好像把冷水管的龍頭一開,沸水便會立刻降低溫度一樣。如果在怒氣填膺的時候,要立刻轉到友愛和平的思想上,這樣抱怨的心思自然就消除了。有了友愛的思想,仇恨便不會存在。有了愛人如己的思想,便會消除惡念。

人們無法驅逐屋里的黑暗,然而,只要讓光亮進來,黑暗便自然消失了。正如大部分人不知道以善良的思想來替代抱怨的惡念,他們認為只要把抱怨的惡念驅逐了就可以了,他們不知道,用善良的思想來驅逐抱怨的惡念將更有效。對于水來說,沒有一種污染不能經由化學的方法來提淨。同樣,沒有一種污濁、鄙陋的思想不能由健康的思想、正確的思想來肅清。偏激、悲觀、不和諧都是思想的病癥,而只有真實、美滿、樂觀的思想,才會提高人生的價值。一旦一個人有了健康的思想,那不健康的思想,便無存在的余地,因為健康的思想和不健康的思想是勢不兩立、水火不容的。

§§§第二節人際交往時不抱怨

人際交往常常讓我們力不從心,下班後倒在沙發里發出的一聲長嘆總是伴隨著這句話︰「唉,做人真累!」還有人認為自己天生內向,在經歷了太多的挫折之後干脆把自己封閉起來,放棄了人際溝通的嘗試和努力。實際上,人際交往是有規律可循的,通過學習其中的技巧和訣竅,人人都可以成為交際型人才。

「煩死了,煩死了!」一大早就听王寧不停地抱怨,一位同事皺皺眉頭,不高興地嘀咕著︰「本來心情好好的,被你一吵也煩了

王寧現在是公司的行政助理,事務繁雜,是有些煩,可誰叫她是公司的管家呢,事無巨細,不找她找誰?

其實,王寧性格開朗,工作認真負責,雖說牢騷滿月復,但該做的事情,一點也不曾拖延。設備維護、購買辦公用品、交電話費、買機票、訂客房……王寧整天忙得暈頭轉向,恨不得長出8只手來。再加上她為人熱情,中午懶得下樓吃飯的人還請她幫忙叫外賣。

剛交完電話費,財務部的小李來領膠水,王寧不高興地說︰「昨天不是來過了嗎?怎麼就你事情多,今兒這個,明兒那個的?」抽屜開得 里啪啦,翻出一個膠棒,往桌子上一扔,說︰「以後東西一起領!」小李有些尷尬,又不好說什麼,忙陪著笑臉說︰「你看你,每次找人家報銷都叫親愛的,一有點事求你,臉馬上就長了

大家正笑著呢,銷售部的王娜風風火火地沖進來,原來復印機卡紙了。王寧臉上立刻晴轉多雲,不耐煩地揮揮手︰「知道了。煩死了!和你說一百遍了,先填保修單單子一甩︰「填一下,我去看看王寧邊往外走邊嘟囔︰「綜合部的人都死光了,什麼事情都找我!」對桌的小張氣壞了︰「這叫什麼話啊,我招你惹你了?」

態度雖然不好,可整個公司的正常運轉還真離不開王寧。雖然有時候被她搶白得下不來台,但也沒有人說什麼。怎麼說呢?她不是應該做的都盡心盡力做好了嗎?可是,那些「討厭」,「煩死了」,「不是說過了嗎」……實在讓人听了不舒服。特別是同辦公室的人,王寧一叫,他們頭都大了。「拜托,你不知道什麼叫情緒污染嗎?」這是大家的一致反應。

年末的時候公司民主選舉先進工作者,大家雖然覺得這種活動老套可笑,暗地里卻都希望自己能榜上有名。獎金倒是小事,誰不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肯定呢?領導們認為先進非王寧莫屬,可一看投票結果,50多張選票,王寧只得了12張。

有人私下說︰「王寧是不錯,就是太喜歡抱怨了

王寧很委屈︰「我累死累活的,卻沒有人體諒……」

有時,抱怨的確可以讓人的情緒得到舒解,有益健康,但如果抱怨太多,就會使人厭煩。所以,要記住,抱怨絕對不是好事,它不會為你帶來絲毫正面的效益。

§§§第三節受到嘲弄時不抱怨

人生在世,難免會受到他人的嘲諷甚至侮辱,多數人受到嘲弄之後,免不了抱怨不斷,但是也有人能夠坦然面對。

魯迅先生年輕時,因為「知道了日本維新大半發端于西方醫學的事實」,于1902年赴日本留學,「預備卒業回來,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病人的疾苦,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一面又促進了國人對于維新的信仰」。然而,幾年後,魯迅卻毅然決然地棄醫從文了。是因為在日本學習期間,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改變了魯迅的一生。一天,學生看電影,銀幕上出現了這樣一個鏡頭︰當一個被綁著的中國人,正要被日軍砍頭示眾時,他的左右圍著許多來看熱鬧的中國人。觀者雖然體格健壯,但神情麻木。演到這里,日本學生中響起了一陣掌聲。這掌聲強烈地刺痛了魯迅的心。作為一個中國人,他覺得受了莫大的污辱,內心感到十分痛苦,意識到「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從此,他毅然棄醫從文,用戰斗的筆來抨擊邪惡,喚起民眾。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也說︰「恥辱是從我們感覺羞恥的行為產生的一種痛苦這種恥辱產生的痛苦便是魯迅棄醫學文的動力,便是魯迅對拯救國民的吶喊。

榮譽可以成為一個人進步的動力,在一定條件下,恥辱也能達到榮譽的這種功效。

法國化學家維克多格林尼亞,獲得過諾貝爾化學獎,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就是這樣一位偉人,原先竟是一個浪蕩公子。

在一次上流社會的午宴上,他發現了一個初次會面的美人,便傲然地邀其為舞伴,不料卻遭到她的斷然拒絕。當格林尼亞得知她是巴黎的一位女伯爵時,立即上前致歉,女伯爵更加冷漠地對他說︰「請站遠點,我最討厭你這種公子擋住我的視線這是格林尼亞從來沒有領教過的羞辱。

可是,這令人無地自容的恥辱,並沒有使格林尼亞失去理智。他像一個昏睡的人被猛擊一掌後突然清醒過來一樣,開始對自己的過去產生了悔恨之情。他留下一封家信,悄悄地離開了家鄉。信中寫道︰「請不要探詢我的下落,容我刻苦努力地學習。我相信將來會創造出一些成績來的果然,8年以後他成了著名的化學家,不久又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受一時之辱並不可怕,關鍵看你如何對待恥辱。一個人蒙受恥辱,往往會有兩種態度︰一是不以為恥,更不願意從自己身上去尋找蒙受恥辱的原因。這種人只能是永遠蒙受恥辱,永遠不會前進。而另一種是產生羞愧之心,于是從自己身上去尋找蒙受恥辱的原因,並由羞愧而產生一股巨大的向上的力量,去戰勝和洗刷恥辱,從而獲得成功。

當你處在逆境中時,別人的冷嘲熱諷似乎對你打擊很大,但是仔細思考,也許會帶來意外的收獲。你最應該做的不是捶胸頓足,而是發奮努力,做出點成績來,讓那些諷刺你的人看看。林卜三司建立的一個鮮為人知的小小化學實驗室經過多年的發展,成為現在的林卜三司公司,是世界最著名的科技研究公司之一。

1942年的一天,許多企業家在一次集會上,談論科學和生產的關系。一位大亨高談闊論,藐視科學,認為科學只是一些所謂的「科學家」騙飯的手段,並且否定科學的作用。

崇拜科學,並且稍有作為的林卜三司帶著微笑,平靜地向這位大亨解釋科學對企業生產的重要作用。這位大亨對此不屑一顧,還嘲諷了林卜三司一番。最後他挑釁地說︰「我的錢太多了,現有的錢袋已經放不下,想找豬耳朵做的絲錢袋來裝。如果你所說的科學能幫這個忙,做成這樣的錢袋,大家都會把你當科學家的,大家也都會相信你所說的科學的

聰明的林卜三司听出了大亨弦外之音,氣得嘴唇直抖,但還是抑制自己,表面仍舊非常謙虛地說︰「謝謝你的指點,我會努力的

林卜三司回去之後,暗中將市場上的豬耳朵收購一空。購回的豬耳朵被林卜三司公司的化學家分解成膠質和縴維組織,然後又把這些物質制成可紡縴維,再紡成絲線,並染上各種不同的美麗顏色,最後編織成五光十色的絲錢袋。這種錢袋投放市場後,頓時被一搶而空。

「用豬耳朵制絲錢袋」,這一看來荒誕不經的惡毒挑釁被粉碎了。那些不相信科學是企業的翅膀,同時也看不起林卜三司的人,不得不對林卜三司刮目相看。尤其是那位大亨親自登門表示歉意,並且希望能與他合作。

林卜三司面對挑釁,不露聲色,暗地里卻做好準備,收購豬耳朵,並通過科學的方法將豬耳朵制成絲錢袋,從而粉碎了大亨的惡毒挑釁,一舉成名。

這說明,當一個人處在逆境中,受到別人的冷嘲熱諷時,情緒上的對立和反擊甚至報復,是無濟于事的,你並不會因此而得到一點好處、一絲長進,也不會因此就一下子令人折服。最好的做法就是,情緒退,事業進。以事業的成功來洗刷侮辱,讓人對你刮目相看。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外交家愛爾博德開始從事小說創作時失敗了,後來從事詩歌創作又失敗了,他那稚氣未月兌的演講也幾乎成了對手的笑柄。然而他卻頂住了所有的譏笑,努力奮斗,最終向社會、向大家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他的人生又是怎樣一條不受命運擺布、奮起抗爭的道路啊!

我們有理由相信,情緒上的反抗無濟于事,只有把時間和精力花在事業上,才能走向成功。把別人的蔑視當做一種動力,要學會感謝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煉了你的心志;感激羈絆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雙腿;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感激藐視你的人,因為他提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會了你**。

§§§第四節工作無聊時不抱怨

如果你去問剛剛畢業的學生,工作好不好找,相當一部分人會說不好找;如果你去問一些公司的人事經理,人才是不是很難得,同樣也會有相當的一部分人會說找個合適人才真的很難。其中的原因,絕不是「信息不對稱」所能解釋的。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