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封王江淮 第三十八章 誰為棋子

席間有了李從嘉精彩的即興詞作,晚宴的氣氛就更為熱烈,二皇子也得到了最多的贊賞,最後當然盡歡而散,宋承憲猶自念念不舍,定要與李從嘉定下再見之期,好一起談論詩詞之道,幸好威國公言道二皇子近日就要大婚,諸事繁雜,過後相邀不遲,宋承憲這才作罷,看著威國公對自己的笑容,李從嘉第一次有了感激之意!

其間鍾皇後為了讓周娥皇看清李從嘉,還特地把他叫到廊前,這里都是女眷,又是母後面前,李從嘉就算明知周家小姐身在其間也只能是低目垂首,彬彬有禮!眼光不敢有絲毫亂轉。這下不光周娥皇看得清楚,不少小姐們也是芳心暗動,雖然周家小姐的正妻之位讓他們嫉妒,不過如此人物,又是皇子,就算為妾也不會委屈。

待到散席之時,鍾皇後更是相送周娥皇走在最後,小聲問著她對兒子的印象,周小姐雖是嬌羞不已,未曾明言,可鍾皇後乃是過來之人,閱人無數,看著她的神情便知其心思,不由心懷歡暢。

自那日街中一會,周娥皇心里對李從嘉已經有了好感,再加上今日他沉穩灑月兌的表現與不凡的才情,更為重要的是她認定了這首詞是李從嘉意有所指的,未來夫君的形象已經完全佔據了她的芳心,回府之後更是立刻將此詞抄寫,輕聲誦讀,越讀越覺其間必有深意,這花季少女一旦動情,就沒有什麼道理可言!

李從嘉自然不會知道自己拿來充數的一首詞作會讓周娥皇情動不已,送完賓客之後便想拜別父皇回院,可此時李璟卻叫住了他,父子二人來到養心閣的書房之中,李璟也揮退了左右,李從嘉心中一動,父皇如此定是有事要與自己相商,不由精神大振。

「從嘉,朕今日與你所言出得朕口,入得你耳,若有他人得知你便是欺君之罪,即或你母後那里也不可多言。」李璟入座之後面容難得一見的嚴肅,到底是九五之尊,那種惟我獨尊的氣勢是後世再大的人物也難以擁有的,便以李從嘉的沉穩看見父皇目光也是有點心慌。

「父皇有言,兒臣自當恭听,不敢有違!」李璟第一句話出口,李從嘉就是心中一凜,在他的印象中,父皇還從未在這個場合自稱過朕,在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既如此他便不能僅僅把眼前的李璟當做父親看待,現在的他就是掌握天下生殺大權的君王!因此並不敢落座,而是肅手恭立,正色應道,心中也只此事必是重大。

見李從嘉如此,李璟眼中欣慰之色一閃而過,又復沉聲言道︰「朕繼先皇之志,一心為我大唐基業,對你疏加管教!無論你從前風流也罷,頑劣也罷,自今日起已是成年之身,不日即將外封為王,此後一舉一動都要牢記自己大唐皇子的身份,不可再有輕浮之舉。

「父皇教誨,兒臣必當銘于肺腑,每日自省其身!」李從嘉聞言心中略微一松,總算是在父皇口中听到這外封之言了。

「你若真能如此,倒不失為我大唐之幸,也不枉你母後疼你一場,且坐下說話。」李璟的語氣依舊不變,揮手示意李從嘉坐在面前。

李從嘉坐在椅上,上身卻是挺得筆直,天子一怒,天下俱顫。後世只在書上看到過天子之威如何如何,可身臨其境才能真正感受到那種威壓,既使以李從嘉後世的經歷無數,如今在李璟面前也不由自主的戰戰兢兢,而他的父親在華夏的君王之中還並不以威勢見稱,可見天威難測這句話的確是至理名言,同時心中也有激動之意,男兒大丈夫就是要做到這萬人之上的位置方才是過癮之至!

「自唐末亂起,天下紛爭無數,先皇應時而動,代吳而起,以神武雄才,開創我大唐基業,惜乎天時不與,壯志未酬!朕即位以來便立志掃清天下,一統六合,故伐閩滅楚,開疆僻壤。以先進而言,能得天下者唯有大周與我大唐,古人常言南統北艱,北統南易,朕卻偏偏不信!從嘉,你可知朕向來知你性情,卻為何不把你封王湖州,而是要至江淮?」李璟侃侃而言,似要訴盡心中壯志。

「父皇眼光深遠,兒臣不敢妄加揣測。」李從嘉恭敬的言道,听了李璟之言,他覺得胸中似有一股熱血被其豪情所感。

「威國公之言、鍾太師之意,皇太弟,包括你皇兄在內豈不都是各懷心思?真當朕不知?哼,朕決定的事情何曾要听人言?江淮之地雖較江南貧瘠,卻是兵家必爭之地,郭威此人每懷覬覦之心,朕豈能容他得逞?你大哥有一言不虛,玉不琢不成器,他當年亦是如此,朕將如此要害之地封與你手,便是要你與你大哥一般!」

「兒臣今日得知父皇心意,必竭力為父皇分憂!」李從嘉難以形容自己听聞此語的震撼,他以前將這個父皇看得太簡單了,皇權之爭,江淮之重在他眼中也是清清楚楚,只是不揭破罷了。

「朕即位之初,曾立下詔書,身後皇位將傳與你皇叔,當時乃是一片至誠之心,絕無他想!可如今亂世,以你皇叔的秉性絕難與各國相抗,恐祖宗基業在他手上難保;倒是你大哥之才頗能造就,朕不能坐看大唐毀于一旦,卻也不能自食其言,只得放手讓你大哥為之!這才對他的所為不聞不問!」李璟此時面上卻略有痛苦之色。

李從嘉此時一言不發,他發現李璟在說這一段話的時候根本沒有看向自己,那是一種旁若無人的敘述,也許是掩耳盜鈴。面上驚詫的表情半真半假,幾乎從一開始,李璟的訴說就讓他震驚,但卻不必加以掩飾,以李從嘉的個性听到這些話本就應該是這個表情,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傾听,听听這個最高權力掌握者的心聲。

「退人性情溫和,不致與你大哥爭奪,可那是因為朕還在,一旦朕不在了,就算退人真心如此,他身後的人也絕不會善罷甘休,因為在他們眼中,皇太弟才是皇綱正統。我大唐經不起那樣的內耗,是以朕才會讓你坐鎮江淮,一旦從嘉你手握一方之時,就能成為弘冀的絕大助力,到時必不會有這樣的內耗,大唐若在你皇叔手上,必亡!換了弘冀方才有一線生機!五日之後,朕便會下旨封你為淮王,你要牢牢記住朕今日之言,先下去吧,好生想想,朕累了!」李璟說完緩緩閉上雙眼,竟是不再看李從嘉,面上疲憊之色甚濃!

「父皇安歇,兒臣告退!」李從嘉躬身施禮,緩緩退了出去,從養心閣到自己住處,他一直在想著李璟今日與自己說這番話的目的,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他絕不是在做戲,對著自己的兒子沒有這個必要。從李璟的言語中可以听出他對自己滅掉閩楚二國的自豪,哪怕這兩場戰爭極大損耗大唐的國力,可他也恰恰能看清這點,自己恐怕沒有時間與大周爭雄天下了,損耗掉的國力再恢復起來是需要時間的。

李璟看得很清楚,因此他把希望寄托在了李弘冀身上,為此他不惜在實質上違背自己的諾言,暗中支持長子,甚至小兒子李從嘉都可以作為一顆布局的棋子!皇權之爭無父子,李從嘉此時才真正領悟這句話的含義,但他並不會因此去責怪李璟,在繼承人的選擇上,李弘冀怎麼看都比李從嘉合格!身為天子的李璟沒有看錯,安排的也頗為巧妙,事情很有可能按照他的安排去發展,唯一的缺憾卻也是致命的,現在的李從嘉已經不是他們熟悉的那個皇子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