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三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

僧格林沁自從嘗到西北生產的步槍的甜頭以後,幾次上書請求再調撥一些裝備他的蒙古騎兵,咸豐皇帝對他非常喜愛,僧格林沁也是此時難得的猛將,正好此時祁楓送來了一萬五千支步槍,從中抽出了兩千支運到山東交給他,得到這些武器後僧格林沁開始加緊向林鳳祥、李開芳控制的地方進攻,不過蒙古騎兵不適合作為攻城部隊,加上手中沒有火炮,在毫無外援的情況下這支深入北方的孤軍爆發出了自己的潛力,雖然只有不到五千人,但是牢牢守住了茌平縣城,僧格林沁發揮自己的優勢,在城外掘河以封鎖城里與外界的交流,想困死這些頑固不化的人。持續了四個多月的僵持,終于快要打破了,西北的國防軍十天後就要到達這里。

阿爾多彥親自帶隊,咸豐四年七月二日,一個師四個旅40000余人快馬兼程從潼關沿著黃河向東,半個月後渡過京杭運河折向南,于七月二十日與僧格林沁的騎兵部隊匯合,雙方共計77000多兵力,很快兩方軍隊的差距就體現出來了,僧格林沁的騎兵部隊在城外四處扎營,而且營帳散落在各個地方,雜亂無章,如果不是城里的發匪人數不多而且長時間被圍困物資可能不多了,這些蒙古騎兵可以已經被人突破了,不過兩方不屬于同一系統,阿爾多彥不好說什麼,因為都是蒙古族人,阿爾多彥不著痕跡地給僧格林沁一點提示,隨後國防軍開始在地勢較高的地方扎下帳蓬,安排士兵小心地在四周巡視。而蒙古騎兵則開始打量這些遠道而來的西北國防軍戰士,對著他們的軍服、頭盔……一切都讓他們好奇。

阿爾多彥與僧格林沁在中軍帳蓬中談話,主要是了解城中的太平軍人數和戰斗力如何。僧格林沁說︰「縣城里只有不到五千人了,而且三個多月來城里的物資應該已經消耗完了,如果你們不來,我也要發動攻擊了。」心里對于這些國防這來搶戰功有些不高興。「王爺是國之重臣,我們西北軍總司令也對王爺佩服不已,所以此次大戰戰果全部歸王爺所有。」阿爾多彥撿好听地說,他已經听出僧格林沁對自己的部隊現在來參戰有相法。「哦?本王的名氣已經傳到西北了嗎?到時一定要見見你們的總司令。「僧格林沁听到自己的名聲連打敗俄國人的祁楓都听說過,非常高興,對阿爾多彥態度好了很多。兩人聊了一會,阿爾多彥了解了城里的情況,想著自己手下的武力完全可以拿下,不過祁楓曾經交待過,如果能夠俘虜了這些造反在太平軍最好俘虜他們,西北剛剛佔領的地區人口還有很大的缺口,將他們全部安置到新佔領地區,讓他們看著這些地盤也是個不錯的主意。加上阿爾多彥的部隊需要速度,並沒有攜帶重型火炮,不過把山炮作為攻城火炮足以炸開土石結構的城牆,這次一同前來的炮兵只有一個團,一共攜帶了三百門這種便攜火炮,不過听僧格林沁介紹的情況這些已經足夠了。

下午四點多,運送物資的飛艇飛抵,阿爾多彥已經向僧格林沁說過會有運送物資的飛艇過來,但是當僧格林沁親眼看到這種可以在天上飛行,而且體積巨在的飛艇時還是張大了嘴巴,降落到地上時感覺自己就如同一只螞蟻站在大象身邊,三百艘直徑三十米、最長二百八十三米、載重三百噸的巨型飛艇靜靜地臥在地上,很快里面出來了一些飛行兵,來到阿爾多彥身邊說︰「飛艇第五大隊奉命運送物資,請將軍查收,我是第五大隊大隊長劉伯齊少校。」並將一份三張固定在一起的收貨單遞給他。阿爾多彥接過來看了看,簽下自己的名字,將最後一張保留下來。讓7旅旅長巴洛將飛艇上的物資運下來,向說︰「劉少校,真是多謝了,這位是僧格林沁將軍,先到帳蓬里休息一下,今天的天色已晚,你們是怎麼打算的?」劉伯齊向僧格林沁行了一個軍禮,說︰「見過將軍。」僧格林沁拱手行禮說︰「兄弟客氣了。」「將軍,我們這次運來的物資足夠十萬大軍兩月之用,考慮到當地還有其他軍隊,所以這次來了三百艘飛艇,上頭命令我們對你們進行一部分的空中支援。」劉伯齊與阿爾多彥、僧格林沁邊走邊說。「好呀,不過我想首先還是對這些發匪進行招降,如果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用兵之最高境界。」阿爾多彥听到劉伯齊的話接道。「這不好吧,這些發匪身為亂臣賊子,不必招降,一舉消滅才好。」僧格林沁咬牙切齒地說。「呵呵,大家都是同文同種,伊犁將軍來時也曾說過,對于這些人能夠招降的話還是招降,將他們全部安置到西北去,那里如今還是需要大量人口的,這些太平軍也是活不下去的窮苦百姓,向皇上上奏的時候可以說他們感謝皇上的恩澤,願意重新回到皇上治下,然後請皇上將這些人全部遷到西北交給伊犁將軍處理,這樣功勞有了,也少造一些殺孽,王爺認為如何?」「好吧,不過他們要是拒絕了,那就不要客氣了,一舉消滅他們。」僧格林沁想了想,這樣也不錯,省得再讓自己族中勇士再流血。

當天夜里無話,第二天一大早,所有的士兵吃過豐盛的早餐,開始在縣城外列隊,三百門山炮排成三列,分布在城外一千米遠的平地上,這時十艘飛艇從後方飛過來,向縣城上方飛去,城里在城牆上的觀察人員昨天就已經看到了這些飛艇,不過由于距離較遠,而且手里沒有望遠鏡,只能通過肉眼觀察,加上方向正對著太陽看得不太清楚,以為是城外清軍準備的攻城武器呢,此時看到天上飛過來的飛艇,一個個都仰著頭向天上看,有人開始說這是上帝派來的神物,接著有人開始跪在地上磕頭。

洪秀全起義時利用宗教,說自己是天帝的兒子,將自己徹底地神化了,而且太平軍中統治階級等級森嚴,下層太平軍戰士就真的信以為真,把各個王當作神來崇拜,看到這處沒有任何工具牽引的飛行物,認為是天帝派來拯救他們的。城中被圍困三月有余,各種物資消耗殆盡,已經開始有人餓死了,此時出現的飛艇無形中被他們當作唯一生存下去的希望,畢竟誰也不希望自自己死去,求生的此刻是那麼地強烈。接著止面開始說話了︰「城里的太平軍兄弟听著,我們是國防軍,相信你們的物資已經不多了,如果你們投降,我們保證你們的生命安全,我們是有誠意的,請你們的將軍在兩個小時內出來進行談判,太平軍兄弟們,你們的抵抗是沒有意義的,想想吧,你們戰死了,你們家人怎麼辦?孩子怎麼辦?如果你們投降,我們將給你們食物,以後分給你們土地,我們在西北地區有很多良田無人耕種,想想你們的家人,以後美好的生活。」一直喊了一個多小時才慢慢飛走了。

林鳳祥、李開芳同樣听到了這些話,此時他們正處于焦慮之中,長期缺糧,軍士羸餓至不能舉戈矛,又陷于清軍重生包圍中,本來打算最近幾天開始突圍,沒有想到城外又來了數萬軍隊,這下再也沒有辦法突圍了,「大哥,我們怎麼辦?如果再不突圍的話所有的士兵就算清軍沒有打進來也要餓死了。」李開芳臉上愁苦地問道。林鳳祥想了一下說︰「你看能不能先按他們說的和他們談判,先弄點糧食吃,到時再做決定。」「大哥的意思是投降,這不行,我們與他們交戰兩年有余,大小戰近百,雙方死傷數萬,這個仇恨不可能解開,再說,清廷腐敗,我們就是為了手下的兄弟們過上富足的生活才造反的。」「這樣吧,先談判,讓他們送給我們一些糧食糊口,吃飽之後今晚就突圍,向南走,天王應該已經派出支援的人馬了。」林鳳祥說。「好吧,那我去安排,大哥你去和他們談判。」李開芳說著離開了屋子,看著他瘦弱的身體,林鳳祥心里一陣難受,天王的部隊為何如此長的時間還沒有來到?

林鳳祥帶著身體強壯的二十人出城,在城外見到了阿爾多彥、僧格林沁兩人,只見兩人坐在一張桌子後面,桌子上放著四只大碗,里面是肉食,還有一壇酒放在旁邊,不過阿爾多彥他並不認識,只是對他身上穿的衣服多看了兩眼,不同于清軍的衣服,而是非常整齊貼身。阿爾多彥看到一個30來歲的人走出城,站起來說︰「不知將軍如何稱呼?在下西北軍防軍師長阿爾多彥。」「本帥林鳳祥,不知要談什麼?」林鳳祥朗聲道。「林將軍,請坐,喝點酒水吃點東西,我們邊吃邊談。」「本帥不餓,不話請說吧。」阿爾我彥看了看他身後的人,只見他們緊盯著桌子上的肉,喉嚨嚅動,呵呵一笑,「將軍何必自欺欺人呢,我想城中糧食早已沒有一粒了,將軍倒是沒有饑餓的樣子,不過你手下的士兵應該已經很久沒有吃東西了吧。」林鳳祥一看,只好默認了,「這次請將軍來,就是想請將軍棄暗投明的,朝廷大軍數十萬,旦夕可將南京打破,將軍再為那個洪秀全效力不值得呀。」「胡說,天王是天帝之子,帶領我們一起建立這麼大的功業,為天五的子民謀福,是我們追求的理想。」林鳳祥雙眼圓睜怒視著阿爾多彥反駁道,「也不盡然吧,據我所知,你們的天王定都天京後大肆修建華麗的府邸,納美女為妻為妾,完全忘記了初衷,而且在你你們被圍困的三個月里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前來支援你們,他已經拋棄了你們,所以說你所做的一切都已經失去了意義,不信的話你可以向周圍數里的百姓進行詢問,看他們是否听說過有第二支太平軍部隊向北而來。如果你們來投的話,我可以答應保證你們的安全,將你們全部安置到西北去生活。」阿爾多彥說,「我要考慮考慮,不過城中已經沒有糧食了,能否先送給百姓一些糧食,明天我給你答復。」林鳳祥說。「好吧,請將軍好好考慮一下我說的話,我是非常有誠意的,畢竟我們是同文同種的。」

阿爾多彥問了城中的人數,將可以信用兩天的糧食運到城門外,表面上在等著林鳳祥的回復,實際上回到大營立刻派了四個團的士兵在城外各個道路上埋伏,他已經感覺到了林鳳祥的意圖,想突圍沒有可能的。果然不出所料,夜里東城門大開,四千多人從東門悄悄出來折向南,剛走不到十里來到一片樹林,忽然四周火把出現,將整個地方照得通明,「林將軍,這就是你給我的答復是嗎?」阿爾多彥的聲音傳來,林鳳祥輕輕嘆了一聲沒有說話,李開芳說︰「大哥,怎麼辦,要不要下令沖出去。」「不必了,這些士兵全部都是使用的那種連發火槍,我們沒有機會了,為了天王的大業,我們死了也是值得的,不能再讓手下的兄弟們流血了,兩萬多人只剩下這不到四千人了。」「阿爾多彥將軍,我們敗了,請放過手下的兄弟們,他們也是苦命人。」「好,只要你束手就擒,我保證不殺一個人,還有,如果你們這些人反抗,我就殺掉你們的將軍。」還快,國防軍將四千人全部關進了準備好的帳蓬里,因為對雙方都有威脅,所以沒有過個人反抗,只是眼楮里的神色透露著他們對未來的迷茫。

很快,太平軍北上大軍全部被俘的消息隨著奏折傳到北京,朝堂上「皇上聖明」的話一陣接著一陣地響起,而僧格林沁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果讓咸豐直接加封他博多勒噶台親王,一時僧格林沁被整個朝野稱道。而對這些被俘的太平軍開始了討論如何處置,幾方又開始爭吵了起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