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一頂小轎從梨香院進去,因另有院門開在後頭的大街上,倒是方便寶釵進出。往宮里去了兩回,竟是不知不覺的,賈家眾人也都只當她又是頑疾犯了,並不在意。

難得一身粉色宮裝的寶釵扶著鶯兒的手下轎,臉上帶著一貫淡然的笑容。鶯兒瞧自家姑娘的樣子怕是十有八|九成了,忙歡喜道,「姑娘,奴婢先給姑娘道喜了。」

寶釵一邊往里走,一邊說,「說的什麼話,哪來的喜事。母親呢?」

鶯兒回道,「太太等了許久也不見姑娘回來,心里著急,就去二太太那里說話了。奴婢這就去叫人請太太回來。」

寶釵忙攔住她,「急什麼,媽去說話,咱們又沒有什麼正經事,眼巴巴的把人叫了來,姨媽那里怎麼說呢。橫豎也不急在這一時,一會兒也該用晚膳了,媽說話間就回來了,沒得多跑這一趟。我這半天也沒喝口水,肚子也餓得慌,趕緊去給我準備些吃的來才是正經。」

鶯兒回道,「太太早就吩咐了,廚房溫著燕窩粥呢,奴婢這就讓人去拿。」說完又招呼了站在台階下的文杏,讓她去端了粥過來。

寶釵進了屋子,在鶯兒的伺候下洗手淨面,仍換了家常穿得半舊衣裳,從剛才一身粉紅的嬌媚瞬時就變得端莊不少。看了一眼燕窩粥,寶釵眉頭微蹙,問道,「怎麼這樣稠,我自來不喜歡吃這樣的,難不成沒人知道嗎。」

鶯兒瞅了一眼,說道,「想來是今兒溫的時間久了,我這就去跟廚房說,讓她們重新做了來。」

寶釵攔住她,「算了,也別再忙了,一熬粥就是一兩個時辰,我還空著肚子等不成,今兒就將就著吧。你去告訴廚房,往後多盡心著些。我倒是沒什麼,若是一時親戚來了,錯了個人口味,豈不是不好,這些些末小事,原不用說才對。」

鶯兒笑著答道,「姑娘總這樣體恤下人,奴婢可要好好跟她們說說去。總這樣不上心,那日還把姑娘的菜做錯了,姑娘也說了兩句就罷了,越發的縱了她們。整日除了三餐,也就只準備些點心罷了,喝酒賭錢倒是來勁兒,偏把本職忘了,豈不該罰該罵。」

寶釵已經嘗了一口,徑自扔下勺子,「罷了,果然該敲打敲打了,這樣的甜膩,我何曾吃過這個,快把人綁了來,越發的沒王法了。」

鶯兒听了,立馬掀簾子出去,喊了兩個婆子,命人將廚房的管事綁了來。婆子們瞧姑娘發怒,都不敢吱聲,徑直去了。他們家的姑娘平日里雖然體恤下人又是菩薩心腸,可一旦動怒連太太和大爺也不敢去惹,沒得找不自在。

不一會兒兩個婆子就把廚房管事綁了來,壓在地上。寶釵盤腿坐在炕上,一旁的炕桌上放的就是那晚燕窩粥。見人來了也不急著問話,反倒優哉游哉的喝了口茶,又拈了一塊糕點,細細的嚼著。

那管事的被綁時已經嚇得不輕,又不知自己所犯何罪,如今見姑娘也不問話只顧自己吃喝,倒是壯著膽子問道,「姑娘,不知奴才犯了什麼事,值得這樣興師動眾,奴才糊涂,還請姑娘明示。」

寶釵放下茶碗,輕笑著說道,「你到問起我來了,也罷,我先問問這位媽媽,在廚房做了多久了?」

管事的略一思忖便回道,「四年了,奴才在金陵時就在廚房做事,一直到了京里也沒挪過位子。」

寶釵道,「也算是老人了,何況還是跟著進京的,想必對一家子老小的口味忌諱都爛熟于心了吧。那你說說,我可有什麼忌諱。」

管事的雖不明白為何姑娘問這樣的話,卻仍舊老實回答,「姑娘不食蔥姜,不喜辣,不喜甜膩之物……」

寶釵示意她停下,把燕窩粥往前一推,「既然知道我不喜甜膩之物,這碗燕窩粥又是怎麼回事。煮成這樣,難不成是誠心來惡心我的。」

那管事的心知必定是燕窩粥出了岔子,忙磕頭道,「姑娘明鑒,奴才真不知道啊。今兒太太吩咐煮燕窩粥,可不巧廚房里熬粥的小爐子壞了,來不及換,因此奴才便往那邊府里找了相熟的嫂子,接了個爐子。奴才因還要準備午膳,就讓一個丫頭守在那里,樣樣都交代清楚了,只等熬好了就拿過來放在廚房溫著。想必是小丫頭偷懶,並未按照奴才吩咐的做。」

寶釵看了她許久,才道,「去把那個小丫頭叫來。」

待小丫頭也被傳來,戰戰兢兢的說了,果然同管事的所說一致,卻抵死不認自己弄錯了,只說都是按照管事的吩咐來的,不能太稠,不能太甜,都沒錯呀。

寶釵也不再問,只讓她二人自己去分辨,總該有個人認錯才行,不然今兒這樣大動干戈的就成了笑話了。

二人爭論一番,小丫頭被管事的罵的厲害,卻忽然想起一件事,「姑娘,奴婢守在那里的時候見那邊老太太房里的鴛鴦姐姐親自去吩咐了老太太今兒也要喝燕窩粥,只說熬得稠稠的,又讓多放兩塊冰糖。後來燕窩粥快好時,奴婢一時內急就出去了一趟,再回來時只看到一個爐子上還有砂鍋,便想著是咱們家的,就給拿來了。想來是和那邊老太太的弄錯了。」

寶釵早就被她二人吵的有些頭暈,如今听她這樣說,也不再分辨,只說,「既然這樣,便是你玩忽職守,連個粥都看不好,今兒起就去做雜役吧。把她松綁,御下不力,革一個月的銀米,都下去吧。」

鶯兒早就見寶釵揉了太陽穴,知道她是累了,忙讓人把她們趕出去,「還不快照著姑娘說的辦,你這個賤蹄子還嫌罰的不夠重是不是,多早晚趕出去了就如意了。都是死人們,還不快堵上她的嘴,快叉了出去。」

院子里雞飛狗跳一陣,好容易平息了,寶釵也早沒了食欲,身上又有些不舒服,服了一顆冷香丸便躺下了。

薛姨媽回來後也不叫她,听鶯兒之話便知道八成是選上了,因此高高興興的獨自用了飯,也早早的歇下了,只等第二日喜報上門。

只可惜第二日午時,還未等到報喜的上門,就見一隊官差開道,一個身著四品補服的官員騎著高頭大馬往梨香院而來。薛姨媽從未見過傳旨,哪里知道這是干什麼的,還以為是報喜的來了,立馬吩咐開門,又讓下人把鞭炮掛上,只等著有了準信兒便開始慶賀。

傳旨之人見這戶人家一臉喜氣,心中納悶不已,遇上這樣的事還能高興成這樣,真不知道是戶什麼人家。只是現下他公務在身,也沒閑工夫搭理這些,徑自下馬進門,讓官差去傳話,只說薛家一干人等速速接旨。

薛姨媽一听接旨,心里七上八下,還想著是不是寶釵太出挑了,超拔為秀女,被皇上選為妃子了,因忙拉了寶釵一道去前頭接旨。

因都是女眷,那官員只隔著屏風宣旨,「經查︰秀女金陵薛氏,謊報家世,欺君罔上。其兄薛蟠曾犯殺人重罪,假死月兌身,罪在不赦。特命有司即刻將薛蟠捉拿歸案,依法嚴懲。薛氏革去秀女名號,永不得參選。」說畢,也來不及等薛家人反應,依舊乘馬而去。

薛姨媽和薛寶釵在屏風後頭早已經是如遭雷擊,六神無主,嚇得不知如何是好。寶釵平日雖然穩重,可到底只是個閨閣女子,這樣人命關天的事,又是聖上親下的旨意,哪里還有什麼主意。因見她母親嚇得連站起都不能了,也來不及替自己抱屈,忙讓旁邊的丫頭將薛姨媽攙起來,一疊聲的叫她。見她許久都不回應,一邊掐人中,一邊又讓人去叫大夫。

薛姨媽正被這飛來橫禍震得迷了心智,一陣劇痛後才清醒過來,一見著寶釵就哭開了,好不淒厲,「我的兒喲,我苦命的兒啊,怎麼偏就遇見了這樣的事。我的蟠兒啊,你可讓為娘怎麼活啊。」

寶釵原想安慰兩句,卻不想母親只一味的喊著哥哥,也不管她如何,心里不禁唏噓。不過薛蟠正是生死攸關的時候,寶釵也不計較這些,忙道,「媽,現在可不是哭的時候,咱們還得趕緊想辦法才是。這事皇上都下了旨意了,必定不能像前次那樣遮掩過去,若想要哥哥活命,還得要找個靠得住又有本事的人去疏通。您先別忙著傷心,趕緊求了姨娘、舅舅,想想辦法才最要緊啊。」

薛姨媽一听正是此理,忙擦干了眼淚,收拾一番準備去寧國府。別管平日里怎麼說女兒的好,兒子的不是,她往後還得靠兒子養老不是。女兒再好早晚也是別人家的,她又能指望著女兒、女婿替她養老送終。這回不管話多少銀子,求多人情,總歸要把蟠兒保住了才行。

薛姨媽一路慌張的走到了王夫人的院子,正巧她也沒什麼事,因此把丫頭一趕就說起來。王夫人看她眼眶發紅就知道是剛哭過,還以為是出了什麼大事,及至听聞是薛蟠之前的舊賬被翻出來了,便不在意道,「妹妹有什麼可擔心的,橫豎上回已經解決了,哪里有秋後算賬的道理。再說應天府的人我家老爺都熟悉的,回頭讓他再修書一封也就是了。」

薛姨媽好容易平復了些心情,穩住心神說道,「哪有這樣簡單,我的好姐姐,這回可是皇上下的旨意,若是金陵那邊的人倒容易了。也不知蟠兒犯了什麼太歲,好端端的竟被捅到上面去了,我是沒主意了,只盼著姐姐替我想想轍,求了姐夫,千萬保住蟠兒一命,就是傾家蕩產我也願意的。我就這麼一個兒子,他爹去的又早,姐姐你可一定要幫幫我呀。」

王夫人听說是皇上的旨意,也唬了一跳,忙問道,「不過是一件尋常官司,怎麼在皇上那里掛了號,這可如何是好,我卻也不知了。你先別急,待老爺回來我幫你問問。」

只是這樣的事豈是賈政這個小小的工部員外郎可以左右的,當初也是金陵知府看在榮國府的面子上才把這事輕輕揭過去了。此次听說是皇上親自下旨,賈政是再不敢管了,也嚴命王夫人不得幫著他們疏通,萬不可連累自家。王夫人雖不聰明,卻是個謹遵三從四德的,有了賈政的話哪里還敢幫著,只提點了薛姨媽幾句也就撩開手了。

薛姨媽一見連賈家都不幫忙了,更加慌亂無章,手足無措,不過一天就病得不能起身。還是寶釵心思細,一邊讓人去給身在江南的舅舅王子騰去信,一邊又派家人日日到刑部守著打探消息,更派人日夜兼程往金陵送信,好歹讓薛蟠先躲過這一陣再說。只是日日都要操心這許多事,她的頑疾又發作起來,又要照顧母親,只得每日多服幾丸冷香丸頂著。

不過十日,刑部那邊還沒有任何消息,薛寶釵派往金陵的人卻並原先跟薛蟠出行的幾個家僕都回來了,一身縞素。言道一行人在路上遇到了土匪,錢財被洗劫一空,又被痛打了一頓。薛蟠慌不擇路,一個不小心就從懸崖墜了下去,尸骨無存。

薛姨媽一听這話,直接昏死過去,醒來後也是痛哭不止,不敢置信,竟有些精神恍惚的樣子。薛寶釵強忍著悲痛,整日安慰母親,這邊又料理起哥哥的後事。如今這樣,也只能做個衣冠冢,但這喪禮卻是不能少,不然也太可憐了。只是必定不能在梨香院辦的,不說賈家忌不忌諱,薛家的人沒道理要在賈府出殯。因此還得連夜派人去布置薛家在京城的老宅子。好在雖然久不住人,卻也因主人家就在京城而打掃勤快,不至于蛛網密布。其間還是王夫人見寶釵實在忙不過來,又是個小孩家家的哪里操持過這樣的事,況且也不適合,無奈自己月兌不開身,也只能指了周瑞家的等幾個媳婦兒去幫忙。

且不說薛蟠的死訊攪得薛賈兩家很是慌亂了一陣,君祁卻是意外的心情大好,感嘆總算除了一家。他把這張牌留到這個時候用,可不是早就打算好的,只是沒想到薛家的心這麼大,卻這樣沒腦子。這麼大的把柄落在別人手里,竟還敢讓女兒參選,真真是自己送上門來的。

只有水溶听說了這件事,笑得一臉詭異,從此閉口不談這個曾經讓他顏面掃地的家伙。

作者有話要說︰繼續手機中,早知道山區是這樣的無趣我就晚點過來了,都怪姐姐騙我(ㄒoㄒ)

那啥,薛家什麼的還是要速戰速決才對!然後關于薛蟠預計有一個番外,到時候看還有沒有興趣寫吧o(∩_∩)o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