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進了十一月,京城的天氣越發寒冷,隔三差五的就要飄起鵝毛大雪。太上皇和皇太後都上了年紀,頗有些受不住。皇上素來孝順,自然不會不體諒二老,因照例往湯泉行宮過冬。因每年冬天都是如此,許多王公貴族也在行宮周圍建起了自家的別院,如此也免卻了每日奔波于行宮和城里。

北靜王妃帶著小女兒水沁在太妃跟前逗趣,太妃看這一屋子的人,卻都是些丫鬟,深覺家里人口太少,因嘆道,「到底是賈家的老太君有福氣,成天介這麼多孩子一塊兒湊趣。咱們沁兒雖好,到底只有一個,沒這麼熱鬧。」

北靜王妃笑道,「可不是,說來也怪,偏就他們家這樣多的女孩兒,一個個還水靈的很。前些日子听說寧國府又得了一位千金,那位夫人也是個絕色,難得性子也好,怎麼好女孩兒都到他們家去了呢。我原想著咱們四王家湊在一起也熱鬧,只可惜東府里沒有姑娘,南府里那位又太鬧騰些,倒是西府里兩位,沁兒也願意跟她們玩兒的,偏又不來。」

太妃道,「可不是,賈府也好生奇怪,偏就不來,這樣大冷的天,在這里住著多舒服。依我說,竟是看看有哪幾家來了,請了相熟的來,一則給沁兒作伴,二來嘛,溶兒的事可不能就這樣耽擱下去。我原說今年把人挑了,先定下,待溶兒弱冠之後再成婚,誰成想皇後偏又去了。好在也不用太久,如今先把人挑好了,兩家通個氣,日後辦起來也便宜一些。」

王妃答道,「還是母妃想得周到,我跟王爺提了幾回,也不知道他這個當爹的是怎麼想的,非說太早了。京城里頭合適的人家咱們也相看的差不多了,不知道來了多少。只是媳婦兒想著這樣請了來是不是太唐突了,這里雖寬敞,到底不如家里各色齊備,若把人都請了來,豈不更亂了。」

太妃一想正是這個理,又問道,「即這樣就等回京再說吧,橫豎也不急在這一時。只是你去看看林家來人沒有,前兩年都來的,今年也該來了吧。」

王妃道,「昨兒就來了,我想他們才到,怕是要忙上兩天,因想著今日再派人過去。」

「嗨,來前肯定吩咐人打掃出來了,有什麼好忙的。如今那老婆子只一味的讓玉兒去管,這會兒定是舒舒服服的抱著手爐窩在房里呢。你去打發四個人去請,一定把玉兒帶了來。」

水沁在一旁听了,也拉著她母妃的手,「對呀對呀,母妃千萬把林姐姐叫來,我都好久沒見著她了。」

王妃笑她,「當日剛啟程的時候左右看不順眼,如今一口一個林姐姐倒是叫得歡,你這臭脾氣,竟是怎麼被制住的。」

水沁往太妃身後一躲,再不說話,母妃就愛提她的糗事。

一時將人請了來,太妃一看卻又不高興了,「玉兒呢,怎麼沒同你一塊兒來。」

唐氏冷笑道,「我說呢,昨兒才來,今兒就巴巴的讓人去請,太妃什麼時候對我這個老太婆這樣上心了,竟是想見玉兒才對。我就不該來,沒得討人厭煩。」

太妃笑罵道,「你呀你,多大的人了,怎麼還跟孩子似的。我不過問了一句,竟這樣編排起我來了。」

唐氏回道,「若是過一時問也就罷了,我這客人才進來,您劈頭蓋臉的就問了,可不是讓我寒心嗎。再者,回回都是如此,您自己的孫女也在這兒呢,怎麼就抓著我們家玉兒不放了。要我說還是沁兒好,沁兒,是不是呀。」

水沁跑到唐氏身邊,糯糯的問道,「林女乃女乃,林姐姐哪里去了。」

這下子眾人都笑開了,合著一老一小都等著黛玉呢。王妃忙過來請唐氏在一旁坐下,「林太君這里坐,還是您會調|教人,要不怎麼一個個的都盼著玉兒來呢,就是我也愛呢。太妃原是想著讓她們小姐妹一處作伴,難不成玉兒不曾來。」

唐氏也不再掰扯,直言道,「來了,哪里能不帶了來,不然你家太妃還不急死。只是不巧的很,她和珩兒出去逛去了,外頭集市上正熱鬧,那兩個猴兒哪里還忍得住。」

太妃听了直皺眉,「玉兒這樣大了,你怎麼還是一味如此,若是傳出去怕不好听,還是多拘束著些吧。」

唐氏回道,「我如何不知,只是這里同城里頭又是兩個樣子,孩子願意就讓他們出去轉轉也不妨事,橫豎換了裝扮,又有這麼多人跟著,出不了岔子。原本玉兒也不想去,只是珩兒鬧她,這才陪著一塊兒去了。」

說話間又有一個婦女來報,「東平王太妃攜東平王妃來訪。」

太妃對著唐氏笑道,「必定是听說你過來了才來的,來了這些天都還沒見過她們呢。」

那邊北靜王妃早就迎了出去,寒暄幾句,依次坐下。

哪知道東平王太妃一開口也是問黛玉,只見她拉了唐氏的手問道,「才遣了人過去,就說在這兒呢,怎麼沒見著黛玉?」

北靜王太妃就笑起來,「瞧瞧,可不是人人都喜歡玉兒。」

唐氏一臉無奈,「我倒情願她不要這樣,如今已經夠惹眼的了,何苦讓孩子受這份罪。」

東平王太妃听她話里有話,便問,「怎麼了,你這話可有深意啊。難不成,還有人打玉兒的主意?」

她這樣一說,幾個人都以為有人向林家提親了呢,北靜王太妃又急忙道,「玉兒還這麼小,你可別現在就急著定下。」

唐氏一揮手,「嗨,哪兒跟哪兒啊,並不是這麼回事。我是說樹大招風,玉兒往別人家去,不是有人來聒噪,便是有人說些不陰不陽的話,讓人好生厭惡。這孩子心又細,看著像是驕縱壞了的,嘴上也不饒人,豈知是玻璃做的心肝兒,稍一踫就要碎。前次也不知受了誰家小姐的氣,好生哭了一回才罷休。」

東平王妃自己沒能得一個女兒,因此對這個干女兒可是心疼的很,忙道,「就是這話,去年來我們家住了幾天,不知听了什麼閑言碎語,登時就有些不好,卻只憋在心里也不說。別人家的孩子若是像玉兒這樣,千恩萬寵的,還不驕縱的無法無天了,偏她看著這樣清高,于這些事上卻是看不開。我也同她說過幾回,雖說只是義母,可自來就是把她當做自己女兒一樣的寵著,讓她有什麼自管對我說,總這樣憋在心里卻傷身體。每每說到這里她便低頭不語,真真是要急死我。」

北靜王太妃奇道,「往常看這孩子很是外向,又時常往外頭去的,怎麼這樣的多愁善感?我倒是覺著她進退有度,動靜咸宜,難不成是我看走眼了?」

唐氏答說,「也不是,平日都好好的,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作起來,便是怎麼勸也勸不好的,若是她父親的話還肯听兩句,別人任憑說上一車子的話也不頂用。在家時也不常這樣,多半是從外頭回來就要鬧一回。」

北靜王妃道,「想來是她小小年紀便沒了母親的緣故,因別人都有母親,兩下里一比就覺得自己與別人不同。女孩嘛,又嬌弱又怕羞,因此也不說,只自己胡思亂想,愈發的顯得可憐了。」

唐氏嘆息一聲,「怕也只能是因為這個了,只盼她再大些能看開些。哎喲,瞧我,竟是沒頭沒腦的說這些個做什麼。我說二位老姐姐,下半晌兒橫豎沒什麼事做,不如來抹骨牌?」

眾人都贊同,因擺上桌子玩兒起來,一邊聊些家常,不過是京城中各家新聞,並無甚意思,不過取笑一回罷了。

那邊林如海因有些事情耽擱了,遲了一天才往別院中來。好容易到了,卻听聞母親和一雙子女都不在,頓時覺得有些無趣。得知黛玉和林珩是逛集市去了,林如海有些不安,又多派了幾個人去找,讓好生看好兩位小主子。他自換了一身衣服,往行宮去了。

君祁才陪著太上皇和皇太後說了一會兒話回到自己寢宮,堪堪吩咐人準備湯泉,就听說林如海來了,忙歡喜的讓戴權把人請進來。

林如海如今也習以為常,皇帝的臥房也是出入自由。只是今兒一進去,並未見到君祁。因听見里間有動靜,便又往里走,問道,「你在里頭干嘛呢。我才剛從京城過來,薛前些天進京了,我瞧著他有些不好,听他的意思是要告老還鄉。你……」話說到一半就停了下來,林如海暗自後悔,他就知道君祁這家伙每個正經的,大白天的就赤條條的站在那里,也不怕冷。

君祁卻毫不在意,連褻褲都月兌了,一邊還同林如海說話,「他的折子我看到了,看來是該給找個人接替他了。這事兒也不急,你才從京城過來,一路風塵僕僕的,很該泡泡湯,一塊兒下來把。」說著就下到浴池了。

這浴池的水是直接引的溫泉水,兩邊各有一個機關,一邊進水,一邊放水,很是方便。這湯泉行宮自然不缺溫泉,只是皇上寢宮里原先並沒有這樣方便的浴池,卻是前些年君祁讓人特意弄的。林如海也不止一次栽在這浴池里面,因此也不買賬,只站在一邊,目不斜視。

「這薛有一子一女,兒子薛蝌今年十四,雖說打小跟他學習做生意,卻還是太女敕了些,怕是撐不起這麼大的架子。其他人,我知道的卻不多,你那里可有這樣的人才?」

君祁趴在浴池邊上看著他,「嘖嘖嘖,你總這樣,竟不知是好是壞。罷了,這事兒我早就有了安排,這薛家大房一倒,薛大仇得報,日後還能不能忠心如故還兩說著呢,怎麼敢再讓他弄這些事。把薛家原本的幾家鋪子賞給他,日後隨他自家造化吧。」心里卻想著,還是得想個什麼辦法把如海拉下來。

林如海似有所察,又走遠了一些,「我騎馬過來的。」

君祁撇嘴,這麼一路,定是累了,那就暫且繞過他。只是又不甘心,便道,「那你過來給我擦擦背,我不鬧你。這明明都過了明路了,怎麼弄的比從前還淒慘。你算算,咱倆有多久沒在一塊兒了。」

林如海抓起一旁的帕子給他擦,下手卻狠,「什麼明不明路的。」

「還跟我裝傻,自然是你母親那里,我做的這些事為了什麼難道你不知道?」君祁轉身在他臉上親了一口,「今晚就留下來吧,孤枕難眠吶。」

林如海嫌棄的擦掉臉上的水珠,「我這才過來,總該見見孩子們。差不多得了,泡久了對身體也不好,我去外頭等你。」

君祁看著他的背影,明明有反應了,還跟他裝。哎,誰讓他就喜歡這口呢。利落的從浴池里出來,君祁隨意擦了幾下便穿上衣裳,可不敢讓如海久等。他出來時就看到如海端坐在炕上,手中捧著一個手爐,暗道戴權這老小子越發上道了,都不用他吩咐就知道該做什麼。

隨手從一旁的架子上拿了一件披風替如海披上,君祁道,「多早晚改了這毛病,明知自己身體不好,外頭又是風又是雪的,怎麼總不戴披風。」

林如海攏了攏前襟,「穿了的,落了雪面上有些濕,才剛就放在外頭了。我看今年江浙的賦稅怎麼有些不對勁,雖說有天災,也不能一下子少了三成。」

君祁在他對面坐下來,「他們把我當傻子耍呢,也不知是誰借他們的膽兒,看來這富庶之地的確是多生**,吏部的考核該緊著些了。江浙總督也該換人了,王子騰還沒安排去處呢,不如讓他去江南吧。」

林如海一愣,「王子騰?你不是……哦,也行,只是若原本就是一路的,這樣是不是太冒險了。」

君祁道,「王家每年都有人往江南去,卻不是跟當地官員聯絡往來,而是在尋一個什麼人。甄家一倒,他們在江浙一帶更沒有了勢力,恐怕並不是一路的。」

這下子林如海更加疑惑了,「尋人?」

「嗯,听傳來的消息,怕是當年那位蘇明安的後人。」

「蘇明安,可是義忠親王老千歲的舊部?不是當日事敗之時就被賜了個滿門抄斬,還有漏網之魚不成。」

君祁嘆道,「誰知道了,似乎是他的女兒被女乃娘救出來了,也有說不是的。不過你可還記得當年你在揚州的時候,曾見過一個花盆,還畫了畫像給我。我讓人去查了,正是當年父皇賜給大哥的,大約是後來大哥又賜給了蘇明安也未可知。」

這個林如海自然記得,「當時你並沒說什麼,我還以為不礙事,竟是連著蘇家。只是蘇明安都已經伏法了,就算他的女兒逃出去了,當年也只是一介嬰孩兒,便是要找也是朝廷的事,王家怎麼這麼上心。」

君祁道,「這卻有個緣故。當日大哥事敗後,拉扯出一連串的人,我就不信沒有四大家族什麼事,可偏偏他們還真就摘得一干二淨。大哥做事一向謹慎,若要用人,必定要拿些把柄在手上,可偏偏當時查出來沒有這樣的東西。我當時就猜測是不是藏起來了,現在想來,蘇明安是他最信任的謀士,說不得東西是在他那里。可他如今也死了,蘇家只剩下他女兒,他們自然就盯上了。」

林如海道,「果真如此,若是咱們快一步找到那人,拿到東西,要除掉四大家族豈不是易如反掌?」

君祁笑道,「我怎麼不知這個道理,正讓人找著呢。只是也不知道他們用了什麼法子,按說一個女乃娘帶著一個女娃能躲到哪里去,偏生就是找不到。」

林如海忖了一會兒,「我當年把花盆的圖樣送回來難道沒告訴你嗎?」

君祁詫異道,「告訴我什麼?」

林如海回道,「那花盆,原是從一個小尼姑那里來的,送給了一戶莊稼人,後來才輾轉到了當鋪里。」

君祁一拍桌子,「哎呦喂,竟是出家了,難怪找不著。若早知道這樣,還用繞這麼大的冤枉路,我這就吩咐他們去找。你可還記得是哪一家庵堂?」

「確實有些記不清了,橫豎是揚州城外的,不過我記得說是一對師徒,卻是雲游而來,怕是早就已經不在揚州了。」

君祁笑道,「這就已經足夠,比之前強多了,還多虧了你,不然還不知要費多少功夫。」

林如海赧然一笑,「若是當日一並報給你知曉,說不得早就找到人了。要是讓他們的人早一步找到,我就是罪人了。」

君祁怕他多心,又安慰了一番,扯了幾句閑話。才要動手動腳的時候,戴權在外頭高聲道,「皇上,林大人家有人求見,說是家里出了事兒,老太太讓林大人趕緊家去。」

林如海登時慌了心神,不知到底出了何事,請听下回分解。

作者有話要說︰哦吼吼,今晚不用睡了,一萬多字的材料,手寫的,明天九點鐘之前寫得好嗎?我反正是不信的┬┬﹏┬┬

微博上寫了幾個掉節操的小段子→_→指路新浪id金家小瑤瑤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