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章襄陽大戰

劉備屯兵五萬于江夏,諸葛亮言道︰「江夏城小,不宜為根基,主公還需另奪他城。」劉備以為然,問諸葛亮︰「如今孫權在廬江城日夜練兵,蓄積糧草,恐怕會進取合肥、笀春。李勛佔據荊南大部,藏鋒安民,而曹操有大將駐守襄陽、新野,我軍該如何行事?」

諸葛亮搖扇道︰「江夏位江北,可奪回新野,屯兵與彼,伺笀春烽火起,攻取宛城、許昌等地。」劉備又問︰「新野雖為小城,但有襄陽巨城隔江相望,互為援手,怎能輕易攻下?」諸葛亮笑道︰「李勛屯兵江陵八萬余,必定有意取益州,但襄陽有曹軍駐守,使其不敢妄動。主公只需休書一封,言及利害,彼必會出兵助我。到時襄陽疲于應對李勛,我軍正可輕松攻下新野。之後與李勛合圍襄陽,則荊州安矣。」劉備大喜,遂命從事孫乾攜書親往江陵。

李勛得書後,與龐統相視一笑,又對孫乾道︰「公祐兄且回,你家主公之意我已知曉,自會傾力相助。」孫乾大喜,躬身道︰「幸不辱使命,多謝大人。」

待孫乾離去,龐統笑對李勛道︰「諸葛亮打的好算盤,我軍大軍盡出,為其死戰,他卻坐收兩城。」李勛微微一笑︰「我們正好將計就計,讓他如意算盤落空。」隨即命李嚴鎮守江陵,刑道榮繼續駐守夷陵,自帶黃忠率兵五萬出征麥城,並召魏延攜烏林之兵徑取漢津港。

與此同時,劉備留徐庶鎮守江夏,自帶諸葛亮與關張趙等人,率兵四萬直取新野。襄陽守將曹洪對徐晃說︰「如今月復背受敵,但襄陽巨城易守難攻,唯恐失了新野,斷我後路,該如何是好?」徐晃道︰「某願分兵前往救之,待解了新野之危,立即合新野之兵回援襄陽。」曹洪稱善,于是徐晃領兵兩萬出隆中港,襲擊劉備軍後路,曹洪自帶剩下三萬余兵坐守襄陽。

龐統探知襄陽動向,對李勛道︰「我軍可駐守襄陽城下,圍而不攻,待新野戰事將平,再一鼓作氣,舀下襄陽。」李勛遂命魏延率漢津港兵力來麥城回合,大軍六萬迤邐到襄陽城下擺開陣勢。曹洪見了,親自率兵出迎。魏延道︰「此戰易爾,願為大人取曹洪項上人頭。」李勛點頭,魏延手提大環刀,拍馬出陣,指曹洪道︰「義陽魏延在此,爾等還不快快下馬受縛!」曹洪大笑︰「反主之人,也敢前來叫陣。」魏延大怒,揮刀沖來。曹洪手下降將文聘手舞大關刀,出陣迎戰。魏延輕輕避過文聘來刀,兩馬交身而過,魏延拖刀回斬,文聘側身格擋不及,被魏延一刀背斬下馬來。魏延返身提起文聘,徑自回陣,江陵兵以槍震地,鼓噪不已。

曹軍默然,曹洪手下大將樂進拍馬出戰,黃忠自迎之。樂進喝道︰「看我報子孝一箭之仇!」言罷挺長槍沖來。黃忠策馬舞動龍鱗刀,奮力格開樂進長槍,兩人你來我往,斗了十余回合,樂進漸漸抵擋不住,回身往本陣逃去。黃忠不再追擊,收刀摘弓,養由基弓勢大力沉,箭出帶嘯,樂進聞聲躲避不及,一箭正中肩胛骨,大叫一聲被箭力帶下馬來,曹軍忙救回。

魏延大喝一聲,身先士卒,率軍掩殺過來。曹軍慌亂撤退,留下一地尸首,逃入城中,閉門不出。李勛自回本營下寨,與曹軍隔城對峙,並命李嚴速速運攻城器械前來。

且說劉備大軍圍了新野城,夏侯惇據城死守,劉軍日夜攻城不休。待徐晃率兵兩萬來攻,夏侯惇忙開城門,與徐晃里應外合,欲擊退劉備。誰知諸葛亮早有準備,命張飛伏兵湖陽港,大破徐晃。夏侯惇眼見援兵已失,守城無望,遂領兵向宛城退卻。諸葛亮立即令關羽、趙雲率軍渡江,搶佔隆中港,只待大軍一到,便圍攻襄陽。

李勛偵知,立即舉兵攻打襄陽,曹洪與退入城中的徐晃死守孤城。此戰為李勛舉事以來第一場硬仗,雙方皆無奇計可用,只能死命攻守。李勛有井欄雲梯無數,黃忠領下弩兵憑井欄與襄陽城頭對射,魏延指揮步卒據雲梯搶攻,數次攻上城頭,復又被擊退,護城河早被鮮血染紅。襄陽城內兵卒漸少,曹洪又征調民夫上城頭,就連曹洪的親衛也被分配到防守薄弱處。

大戰一日夜,襄陽城破,江陵兵歡呼一聲,沖入城中四處放火。曹洪見失了襄陽,與徐晃混在普通士卒中,奮力殺出城外,輾轉往上庸港逃去。

此時劉備軍剛出隆中港,正全力往襄陽趕來,見了潰退曹軍,方知襄陽城已被李勛攻下。諸葛亮嘆道︰「李勛此子果然非常人,我軍不能得襄陽,則奪取西川之計難成矣。」張飛怒罵道︰「豎子坐看我們與曹軍大戰,卻來坐收漁翁之利,實在欺人太甚!不如殺上襄陽城,看他如何應對!」劉備目光閃爍,關羽道︰「萬萬不可!我軍既與其結盟,豈能違諾?此為大丈夫所不為也。」諸葛亮道︰「雲長所言甚是,但如今已到襄陽城下,不如與之會晤一番,再作打算。」劉備連連點頭稱是,于是大軍繼續奔襄陽而來。

待到襄陽城下,只見城頭上旌旗林立,江陵兵防守嚴謹。劉備策馬出陣笑道︰「恭喜李荊州又得巨城,劉備來遲,還請恕罪。」城頭上李勛探頭喊道︰「多謝玄德兄援手之恩,只是襄陽城內尚不安穩,等我找到曹洪徐晃等人,再請玄德兄入城一敘,今日就不留客了,莫怪,莫怪。」

劉備臉上陰晴不定,良久之後,拱手笑道︰「州牧大人還請自便,我等這就回新野。」言罷率大軍自去。李勛對龐統道︰「幸虧得先生指點,早作防備,要不然今日必難幸了。」龐統拈須笑道︰「兵者詭道也,劉備面似忠厚,實則奸詐,又有孔明在側,不論何時都要防之。」李勛受教。

這時城門來報,益州有使到。李勛驚奇道︰「都以為劉璋暗弱,沒想到如此精明,我們剛舀下襄陽,使者就到,想必其早就派人在襄陽附近等候了。」龐統笑道︰「劉璋雖不明事理,但其手下確有幾位聰明人。」

來見使者,獐頭鼠目,身材短小,開口卻聲若洪鐘,來人道︰「益州從事張松,拜見州牧大人。」李勛大笑道︰「原來是子喬兄,在下聞名久矣。曹孟德有眼無珠,不識賢愚,不知閣下可有心來我荊州?」張松愕然不知所措,龐統歉然道︰「子喬兄莫怪,我家主公見賢心喜,失禮之處還請海涵。」張松忙道︰「不失禮不失禮,州牧大人求才若渴,能被州牧大人看中,松之福分也。」李勛又道︰「不知子喬此來,所為何事?」

張松擦了擦汗,陪笑道︰「我家主公听聞州牧大人新克襄陽,特遣松前來道賀。」隨後命人抬上禮盒數個,一一揭開,只見珠光寶翠,滿室生輝。李勛無視之,反對張松道︰「子喬兄公事已了,何不在我這襄陽府小住幾日,也好讓在下聆听子喬兄妙語。」張松感激不已,隨兵士自去歇息。

龐統詫異道︰「我觀此人心胸狹窄,非賢能之士,主公何以對之恭敬若斯?」李勛大笑道︰「先生有所不知,進取益州之計,全著落在此人身上。」龐統追問之,李勛秘曰︰「此人身懷西蜀地形圖,得之則取益州易如反掌,曹操先前無禮于他,竟與此圖失之交臂。」龐統大喜道︰「天佑主公,如此主公基業成矣。」李勛道︰「就有勞先生,善與此人結交。」龐統笑道︰「固所願也。」

此後數日,龐統與張松日日把臂同游襄陽,言語之間,以之為大賢,張松感激不已,絕口不提回益州之事。李勛則在府中處理戰後安民事宜,並招原劉表手下蒯良、蒯越,及王粲、伊籍等人到帳下,在這些人幫助下,襄陽政務通達,井然有序,很快便安定下來。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初,此時赤壁之戰余波尚在,東吳孫權忽然發函邀請劉備與李勛會晤秣陵,商議再次結盟,攻襲曹操之事。李勛欣然應約,帶魏延、龐統往之。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