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十五章 蛄豆腐

四個人走到大門口,小龍從里面迎了出來,「好多蛄啊,能做蛄豆腐了,這幾天,大人到地里干活,我都好久沒吃到蛄了。」

孟明霞模模他的頭,說︰「好,就給你做蛄豆腐,你可要多吃點,!」

現在去地里干活的人還沒有回來,家里只有姥姥、大舅媽,兩個人正在摘豆角,旁邊還有土豆,孟明霞對大舅媽說︰「我到地上去,你把蛄先處理好,等一會我回來再做。」

李雪峰已經玩了一天了,這時候當然不好意思呆在家里,「明霞,我跟你一起去!」

孟明霞說︰「算了吧,沒干多少活,倒累得夠嗆,還是在家歇著吧!」

「瞧不起你哥是吧?一會兒,比一比,看誰干的多!」

大舅媽也勸李雪峰︰「你還是在家吧,幫我壓點水!」

小敏說︰「讓我哥去吧,我來壓水。他那麼胖,也該減減肥了。去吧,就算干不了多,還干不了少嗎?總能起點作用!」

李雪峰抱怨︰「小敏看來,你也覺得我干不了活啊?昨天,我是沒順過勁,今天你再看看,我肯定比小明霞強。」他說到最後簡直是咬牙切齒了,還故意在明霞前加了一個「小」字。

孟明霞倒不生氣,只是好笑地說︰「還叫我‘小明霞’,也不想想,你才比我大多少,說是一歲,其實,連兩個月也不到。」

「那時我會生,就是比你大一天,你也得管我叫大哥。」

「好大的大哥啊,我一會就看看你能干多少活,可別累哭你啊!」

姥姥說︰「別斗嘴了,要去就趕緊去吧!雪峰沒干過農活,一會別逞能。」

兩個人趕緊拿起工具上地去干活了。

大舅媽把蛄倒進一個非常大的泥瓦盆中,洗了幾次,撈出來,再放進一個盆里。這個時候。李小靈和小敏姐妹和姥姥把剩下的豆角掐完,還把土豆皮刮完了。

小敏看到大舅媽倒進盆里一瓶米醋,還攪拌幾下。好奇地問︰「為什麼倒米醋啊?」

「倒進去米醋,是為了讓蛄把它們肚子里吃的亂七八糟的東西給吐出來,否則不干淨吃了會壞肚子的。」

這招還真好使,不一會,蛄開始往外吐沫子,那些污穢的東西給吐得是一干二淨的。小龍看得很高興。

姥姥說︰「小靈、小敏,你們把蛄身上的殼揭掉。」接著交待大舅媽︰「這些蛄很多,留下來一些煮著吃。」

不干不知道。蛄身上的殼難揭,還扎手。看來吃上蛄豆腐也真不容易啊。把蛄身上所有的殼都揭掉了,小敏的手也被劃出好幾道口子。

大舅媽把揭掉殼的蛄肚子里的黃子剜出來,放到一個大碗中,捏住蛄尾部往橫里一拽,它身上的蛄腸子就被拽出來了。

李小靈和小敏也照著做,用了很長的時間,終于把蛄都收拾得利利索索了。

望著盆里的蛄。大舅媽瞅了一會,問姥姥,︰「媽,是用石磨推還是用刀剁?」

「用手搖的小磨吧,我已經刷干淨了。用大石磨推起來倒是容易,推完之後收拾起來太費事了。用刀剁太累人了。」

說著,姥姥將小石磨拿出來,把蛄放到磨眼里,轉動磨桿。磨碎成肉泥,是褐色的。小敏趕緊接過來,繼續磨。蛄是真不出數。一大盆蛄,磨碎以後成了一小盆。

接下來還要過濾,大舅媽說︰「小敏,你去給我老一瓢水。」

小敏來到水缸前,背對著正在干活的眾人,把小河水加到水瓢里,水瓢是一個葫蘆直接剖成兩半做成的。

「水來了,大舅媽,給你。」

「你直接倒到肉泥里就行了,全倒里去,小敏和李小靈,你們兩個扯著屜布。」小敏將水倒進去,大舅媽攪拌幾下,肉泥變成了蛄湯子,把它慢慢地往屜布上倒,去除殘余的甲殼和渣子。

三個人在這邊過濾著,那邊姥姥在大鐵鍋里燒水。水開始沸騰了,這時燒開的水必須是清水,不能放油。

大舅媽把過濾好的蛄湯子慢慢往鍋里倒,一邊倒,一邊輕輕地用筷子攪合著,然後把蛄黃子也倒進鍋里。

頓時,小敏看到,鐵鍋里翻出大朵大朵粉紅色的氣泡,像牡丹花一樣,原來鍋里褐色的湯子也變成了乳白色。「小敏,別看了,把灶坑里的火就得往下撤一些。」

火變成了小火,鍋里的蛄湯慢慢咕嘟著。這時候,在地里干活的人早回來了,已經洗漱完了。

過了幾分鐘,再把切好小蔥白、鹽等佐料放進鍋里。蛄豆腐就可以出鍋了,把蛄豆腐盛到每個人的碗里,剩下的盛到一個小盆里。

桌上有一個小盤子,里面有切好的韭菜葉、香菜葉,願意吃的話可以撒在上面。

桌上香氣撲鼻,熱氣騰騰的蛄豆腐煞是好看,一朵一朵的,粉紅色的是蛄肉,金黃色的是蛄黃,翠綠的菜葉點綴其中,還有女乃白色的湯。真可謂奇花異彩,鮮艷奪目,色香味俱全。

小龍叫道︰「吃蛄豆腐了。太女乃女乃快吃!」等小敏姥姥動筷之後,大家也開始吃了起來。

小敏用勺子舀一下在嘴里細品,鮮女敕可口,回味無窮。小敏已經將近20年沒吃過了,吃完了一碗又盛了一碗,真是讓人停不下來。不過小敏還是克制住了,蛄豆腐做起來這麼麻煩,姥姥家的人也是不常做的,得給別人留點。李雪峰和李小靈也是,再盛一次就吃其他的菜了。

姥姥顯然看出來了,「來,再給你們添點。」

小敏兄妹齊聲表示︰「不用了,姥姥,我們已經吃飽了,你快吃吧!」姥姥還是堅持給每個人盛了半碗,「快吃吧,我們想吃了隨時能抓到。」

晚飯後,大舅媽又把剩下的蛄用鹽煮上,蛄很快就變成了紅色,煮了十多分鐘。撈出來放到盆子里當零食吃,滿滿地一大盆。

大家把盆子拿到院子里,一邊吃一邊聊天。吃蛄時,拽掉尾巴可以帶出內髒,在頭部把殼掰開,可以去掉寄生在蛄體內的寄生蟲。蛄那兩個大甲里的肉比較好扒,但是是死肉,有點硬,最好吃的是尾巴上的肉。

姥姥講起了關于蛄的故事︰「我給你們講個老把頭蛄充饑的故事吧!」

小敏問︰「就是挖人參的老把頭孫良嗎?」

「是啊,就是他,傳說幾百年前,山東萊陽有個窮漢叫孫良,母親不幸得了重病,一位老中醫說這種病只有關外的長白山人參才能醫治。孫良是孝子,告別了年輕的妻子王氏,只身翻山越海闖了關東。他在關東的原始森林里,遇到了山東老鄉張祿,二人結拜為兄弟。」

小龍問︰「結拜是干什麼?」

孟明達給他解釋︰「結拜,就是沒有血緣關系的人結為兄弟姐妹,然後就像親兄弟一樣了,就像是我和你二叔一樣親了。別打岔,好好听。」

「兄弟二人一起放山,經過千辛萬苦終于挖到了人參。孫良惦記著重病的母親,歸心似箭,張祿跟孫良約定分頭放最後一天山,傍晚在地戧子口會合,第二天便回山東老家。可是傍晚時,孫良回到地戧子,卻不見張祿回來。」

「孫良等了幾天,便沿山路去尋找。走了7天7夜,干糧吃光了,也沒找到張祿,走到現在的蛄河和渾江匯合處,就是你姑女乃家不遠的地方,由于饑餓和勞累而昏倒昏倒在小河旁。蘇醒後,爬到河邊喝水,見水中有只蛄,便捉來充饑。用最後的力氣在一塊大石頭上刻了幾行字︰

家住萊陽本姓孫,漂洋過海來挖參,路上丟了親兄弟,找不到兄弟不甘心。三天吃個蛄,你說傷心不傷心,家中有人來找我,順著古河往上尋,再有入山迷路者,我當做為引路神。

然後又往河上游繼續尋找張祿,但走不了多遠,跌倒在河旁,永遠閉上了眼楮。

不久以後,一位石匠路過此地,發現了大石頭上的絕命詩,深受感動,用鑿子把絕命詩刻在了石頭上,並把孫良的故事講給了山里人听。

一傳十,十傳百,孫良演化為保佑放山人的神,人們修建了多處山神老把頭廟,把農歷三月十六日作為「老把頭」孫良的生日來祭奠他。

據許多放山人講,山神老把頭真能保佑他們挖到人參,就是在深山老林迷了路,也能得到山神老把頭的保佑。數百年來,長白山放山人和參農,還有其他各行各業依靠長白山吃飯的人,每到山神爺生日都自發地來祭祀。

小龍問︰「為什麼要到山上挖人參,不去買呢?」

大表嫂說︰「以前人參很貴的,他家窮,買不起。現在野山參也是很貴的,要是我病了,你能給我去挖野山參嗎?」

「一定能的,還有媽媽不生病。」接著吵著要听放山的故事。「太女乃女乃,再給我講一個放山的故事吧!」

接著,小敏姥姥有講起放山的故事。

孟岩听完山神爺的故事,想起了心事,這會兒,對小敏說︰「小敏,你家不是在農村包了山嗎,回去告訴你爸,記得修一座山神廟,明年別忘了祭山神。」

小敏正听著放山的故事,看到孟岩這麼信神,想到了勸他的辦法。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