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三百二十三章 報復

許悅當時就是一愣,立即就明白過來安逸是什麼意思,小小的俏臉頓時一片酡紅,修長的雙腿糾纏幾下,都有些邁不開步。

安逸就站在休息室的門口,看到許悅進來,打量一番。

隨著進入到六月,天氣開始變得有些火熱。今天許悅就穿著一身清涼的粉色短袖連衣裙,露出白生生的兩只胳膊和大半修長美腿,走動之間小巧玲瓏的腳丫在細絲銀色高跟涼鞋里面挪動,讓人看得精神都為一振。

許悅看到安逸眼神之中灼熱的光芒,身子就是一陣的發軟,幾乎就是一步步挪進休息室,坐到床上開始月兌裙子。

安逸看著眼前的許悅,無論是長相還是身段,還真有幾分和張寧想象,不過就是比張寧身子結實一些而已。想到這里安逸心里積聚和火焰越發高昂,示意許悅不用月兌裙子。

許悅有些發愣,只是听話地隨著安逸的指示轉身趴伏到床上。

安逸看著眼前溫順如綿羊般的許悅,腦海中都是張寧的那個俏臉以及青澀的身段,心頭的火氣越發旺盛。嘴里低吼一聲,邁出兩步就來到許悅的身後。

隨著許悅一聲低叫,休息里面的頓時響起安逸粗重的呼吸聲,而許悅卻只敢發出陣陣壓抑著低叫……

良久之後安逸才停止,吩咐許悅收拾干淨,感覺全身都放松下來,精神方面的壓力也為之一空。

許悅默默地听從安逸的指揮給他清理干淨身子,心里對安逸近乎粗暴的對待,並沒有絲毫的不滿。

安逸走出休息室坐到大班桌前開始處理公務,經過剛才的放松,腦筋似乎變得更清楚,處理公務也更加地得心應手。

他的心里對于許悅的表現也是特別的滿意,本來都已經安排她去泉都,可是最近因為臨前廣場項目,就推遲了這個決定。再說現在安逸也覺得有這麼一個可人放在身邊解決心理上的壓力,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對于許悅,還有將來的李琦其實都一樣,如果她們樂意跟隨在安逸的身邊,那麼最多只能做為一個邊緣女人存在,除去豐厚的物質生活,是不可能有更高地位的。

這一點許悅自己也清楚,安逸也問過她的意見,她自己也很樂意如此。反正只要能夠跟隨在安逸的身邊,無論讓她做任何事情都會願意。

接下來所發生的事情就和安逸預想的一樣。首先就是京都的一分媒體開始發難,首頁頭版上面發表文章,全面抨擊安自軍的文章觀點。

文章聲稱羅斯國的改開並沒有問題,安自軍這完全就是要走老路,要開倒車,對于華夏改開是一種影射和污蔑,完全就是一種路線錯誤。

對于這種觀點自然也會有人發表文章進行駁斥,聲稱羅斯國的改開太過于激進,完全不顧及國家現實條件,全盤接受對立國家的所謂先進觀點,一心想走另一條道路,對國家根本制度進行激烈地否定,是一種自掘墳墓的行為。

如此全國性的大辯論隨即展開,無論是從規模還是影響力上面,都要比上次安自軍所引發出來的國企改制都要強烈得多。

無數的觀點在各種媒體上面進行著交鋒,程度之激烈,甚至往往一整版報紙上面都是這種文章。而做為火力最集中的安自軍,自然就是承受壓力的焦點人物。

也就是在安自軍發表文章的第五天,臨前市這邊已經齊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記者,足足都有近二十多人。

這些記者可是和安逸重生前的那些記者不同,都是各個地方官方媒體的正式記者,基本上還都帶有各種官方頭餃的,可以說基本上會代表著官方的態度和立場。

這些記者全部都要求對安自軍進行采訪,並且還要求安自軍對自己的觀點進行進一步地說明,要表明最根本的立場。

當然這些采訪安自軍是一律進行回避,並不參與進去,最多只是發表一個聲明,那就是文章里面的內容已經完全闡明了他的觀點。

對于目前全國性的改開路線的大辯論,安自軍強調所發表的文章完全是依據改開總設計師所說‘實事求是’的原則所作,對于羅斯國的局勢的判斷,也是依據現實資料研究出來的結果,他自己將會為結果負責。

安自軍十分聰明地避開和記者的糾纏,把自己發表的文章定性為學術研究,並不牽扯到任何方針路線上面。

這也是安逸和蕭光宇共同幫他出的主意。安逸和蕭光宇可都明白,華夏對于路線要求之嚴格,只要牽扯到這方面,那怕你有天大的理由,也是一律逃月兌不掉被拉下水的危險。

而安自軍如此一強調,這些記者至少在他這里想制造關于路線方針的問題,就根本不能成功,安自軍也就避開了最大的困擾,壓力也會減輕許多。

只是記者也不是容易糊弄得,既然主要人物安自軍沒有辦法采訪,得不到第一手的資料,那麼就從其他方面進行迂回,這也是常識。于是安家可就成為第二個重點。由此安逸的盛達公司也就暴露在記者們面前。

短短的兩天時間,盛達公司就迎來四五波的記者,都是要求采訪安逸的。對于安逸如此年輕就能夠做出這樣的業績,都是特別地感興趣,並且有的記者甚至還要求對盛達公司做一個專題。

其實關于盛達公司的報道,以前就有過,比如在呼啦圈的時候,安逸就讓郭勇找過不少媒體的記者發過軟文。可是現在事過境遷,現在這些記者的重心可沒有放在盛達公司經營上面,而是為了另外的目的。

對于這些記者的目的,安逸自然了解得清清楚楚,根本不接受這些記者的采訪,全部都推到李毅身上。

這些記者也是真是‘神通廣大’,對盛達公司的調查一直到前些日子收購三家國企,和目前正在推動臨前廣場項目上面。

這樣一來,記者們的精神頭可就提上來了。誰也沒有想到居然在臨前這麼一個小地方,竟然隱藏著盛達這樣一家強盛的公司。

而且又想到安自軍主管臨前國企改制的事情,並且再加上蕭光宇的關系,如此只要一聯系,這些記者們頓時就象是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般,死死盯上了安逸的公司。

記者們當然不會如此‘神通廣大’,他們又不是臨前本地人,而且就算是臨前本地人,要想對盛達公司如此了解都不太可能。

安逸心里明白得很,這些記者對自己的事情之所以會知道如此清楚,完全就是某些有心人報料的結果。

至于這些有心歸屬于那一方的,其實根本不用猜測,肯定是余作同那一派系的人馬出手。這些人就是挑選在這麼一個敏感時期,找到這樣的一個好機會,想趁機把安家,還有包括蕭光宇的勢頭給打壓下去,直到最後達成他們的目標。

對此安逸的反應就很淡然,除去不會答應記者的直接采訪之外,只要是記者想要了解的公司信息,就由李毅負責提供。

有些記者經過某些有心人的提醒,想把注意力集中到安逸的身上來,可惜的就是安逸根本不會見他們。

並且現在盛達公司的經理是李毅,安逸早就從公司里面抽身,再想聯系到他的身上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至于對待記者是采訪調查,反正身正不怕影子斜,就由他們折騰就是。

當初安逸開始推出呼啦圈的時候,安自軍還是紅光廠的廠長,而紅光廠之所以能夠被救活,還就是安家父子的功勞。

而且紅光廠以後所生產的噴霧器和健身器材,也都是替盛達公司做代工。要不是如此,紅光廠還是會一直都半死不活,直到最後倒閉,根本不可能有現在的局面。

當然隨著記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盛達公司上面,跟隨而來的就是某些職能部門的上門檢查。

無論是工商手續,稅務登記和繳納,甚至衛生檢驗檢疫,進出口管理,外匯管制部門,全都一一上門來指導工作。

這就是體制的威力,平時也許你根本感受不到這種壓力,甚至還會陶醉其中,享受種種便利。可是一旦你站到對立面上,就立刻就能夠體會出無所不及的壓力。

到現在就能夠看出安逸一直強調依法經營的重要性,反正盛達公司無論是經營手續還是稅務繳納,全都做到最好。

甚至盛達公司還是出口創匯先進創業,對于國家出口創匯有突出貢獻,就這半年多以來,盛達公司和明珠港合資的樂達電子,已經為國家出口創匯達到一百萬美元。

這可是一筆不小的外匯數目,也是整個臨前唯一能夠達到這樣成就的合資公司。嚴格來說,應該給予相應的表彰才對,並且還得根據國家政策給予樂達電子一些稅收上面的優惠措施。

至于記者們最感興趣的國企改制試點的事情,盛達公司是收購了三家國企工廠,可都是經過正規招投標手續的。並且最重要的是,投標額還超出那三家工廠價值將近兩倍。這完全就是用自己的錢為國家解決困難的行為,更是不可能讓人抓到把柄。

最後一項就是關于臨前廣場項目的事情,不少記者也都對這個項目特別感興趣。畢竟總投資額達到十幾億的城市建設項目,在目前整個華夏來說都很少見,更不用說這樣的一個項目居然是由一家私人公司進行推動的。

可是隨著記者們的調查,這個項目的內情也是讓他們相當地失望。

臨前廣場項目沒有任何值得挑剔的地方,不僅項目所做的計劃完美無缺,還有華夏十幾位權威專家所做的論證規劃,並且最重要的前期啟動資金甚至都已經募集到二個多億。

現在這筆錢就存在臨前市建設銀行里面,只要省里關于廣場建設的報告批復下來,這個項目就能夠立刻啟動。

調查進行到這里,有許多記者的注意力就開始發生轉移,更有不少記者重新認識到安家的貢獻,對于原先猜測全部打翻。

到此只有少數記者深信這其中肯定會有內幕,還在不依不饒地進行調查,結果後面就又調查出來樂達電子,光達太陽能熱水器,安達陶瓷廠……

面對這樣的調查結果,這些有著‘良好’職業態度的記者也是哭笑不得,對于盛達公司居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能夠發展到如此地步,除去滿心的佩服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詞匯來形容。

這其實也是安逸所沒有想到的地方,轉眼前盛達公司居然就成為一個明星企業。無論是公司的發展還是經營理念,都被這些記者給翻了個底朝天。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對于臨前廣場項目的宣傳,在這些記者們看來,臨前廣場項目所提出來的運用城市基礎建設帶動地價升值,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城市發展的理念,先進性不必多說,關鍵是可以形成一個好的經驗向全國進行推廣。這可是一個極具可宣傳性的經驗,如果能夠搶先一步得到這個經驗的發布權,對于這些記者們來說是很有誘惑力的事情。

于是臨前這邊就形成了這樣的一個奇怪現象,有記者還在不停發布著關于安家所謂的內幕消息,有記者卻是在關心盛達公司發展過程當中種種先進理念,更有的記者根據臨前廣場項目總結出一整套的先進經驗,要向全國進行推廣。

同一個地方,同一個公司,甚至是同樣事情,卻由不同的視角就發揮出來不同的故事,這就是記者的能力,也是安逸不想和記者們打交道的直接原因。

這天下午安逸處理完公司的事情回到家,卻看到老爸安自軍正坐在客廳里面喝茶,媽媽李慧卻低沉著臉坐在旁邊。

「老爸,今天怎麼回來得這麼早?」安逸有些好奇地問道。

安自軍的工作一直都很忙,晚飯回來吃的時間一般都得在晚上七點以後,現在才不到五點就已經在家里坐著了。

安自軍悠閑地喝了口茶,說道︰「領導說我最近工作太累,要注意休息,所以我就回家歇著了。」

安逸心里就是一沉,本來覺得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些日子,也並沒有太大的風波,還以為能夠慢慢沉靜下來,沒想到有人就又出手了。

這明顯是看到無法抓到安家把柄,所以直接又把目標對準安自軍。說是讓安自軍休息,其實就是停止工作等待調查的代名詞嗎。

「領導?那位領導?蕭伯伯不是保證你的工作不會耽誤的嗎?」安逸有些不滿地說道。

安自軍擺擺手︰「這是行署會議討論出來的結果,和你蕭伯伯並沒有關系。其實這樣正好,我也可以休息一下,最近實在是太忙太累了。」

安自軍和蕭光宇性情比較相投,本身工作就多有交集,再加上安逸和蕭如君的關系,兩人早就成為要好的朋友,平時只要有時間安自軍就會和蕭光宇討論一些問題,現在听到安逸對蕭光宇有些不滿,自然會替蕭光宇解釋兩句。

安逸也是知道這是出自誰的手筆,既然是行署會議,那不用說肯定就是余作同出手了。這樣也的確責怪不到蕭光宇身上。

只是老爸安自軍平時都忙碌習慣了,現在驟然輕閑下來,不會引起胡思亂想吧?不過看到安自軍悠閑的模樣,這一點倒是不用多擔心。

老媽李慧坐在旁邊臉色卻一直都低沉著,听到安家爺倆的對話,再也忍不住有些氣憤地說道︰「不讓干就不干了,這工作有什麼好的,天天人都看不到。現在安逸也有錢了,干脆就辭職得了。」

安逸苦笑不說話,心里明白老媽這只是氣話而已,隨著安自軍職務的提升,恐怕最高興的就是李慧了,出門頭都抬得高高的,說話也能夠大氣幾分,現在安自軍落入到漩渦當中,甚至都回家休息了,自然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李慧。

安自軍大手一揮,斬釘截鐵地說道︰「你不用再說這些,一點用處都沒有,我做的事情不怕任何人攻訐,也不怕被人潑髒水,所謂清者自清,時間會證明這一切。」

李慧被安自軍說了這麼一通,也就只能自己生悶氣,也不會再反駁什麼。過去一會兒,她自己站起來,嘆口氣︰「休息也好,把身體養好比什麼都強,我去給你們做飯。安逸,晚上陪你爸好好喝兩杯。」

老媽的吩咐自然得听,安逸也是連連點頭,正好可以和老爸聊聊天,開解一下他。雖然老爸看起來很淡定的模樣,不過內心恐怕也不會平靜。

不過這事情看來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挨過去,安逸心里暗暗想到,等到羅斯國局勢真的如老爸文章中所說,真的出現最後不可收拾的局面,自然一切都會扭轉。所謂苦盡甘來就是如此,可惜這些都不能和老爸說,目前也就只能先這樣了。

如此熙熙攘攘熱熱鬧鬧地一直過去將近一個月,全國改開的路線方針辯論也一直都在持續,並且隨著華夏學術界的加入讓這場爭論越發的紛亂。

安逸這一邊有張朝年教授支持,另一方卻也有幾位經濟界的知名專家打擂台,雙方就是各大媒體上面戰成一團。

其實安逸知道,這些蹦出來的所謂專家教授們,也將會是未來鼓吹國企需要全盤改制的人物,如此這些專家們背後站立的人物不言自明,可以說這些人互相勾結的局面已經開始浮出水面。

如果歷史不曾發生改變的話,再過幾年就是這些人最為瘋狂的時候,華夏的國企就是這些人最為可口的美食。完全就是一場無比豐盛的饕餮盛宴,讓這些人吃得肚滿腸肥舒暢無比。

安逸現在所做的和將來想要做的,很大一部分也和這場盛宴有關,那當然並不是想著參與進去瓜分,而是想著要盡量減少國家和人民的損失。

當然這一點目前也就有他自己知道,包括張朝年教授在內,還把這些人有些過激觀點當成正常的學術研究進行爭論,卻沒有想到他們早就已經開始布局,把主意打到華夏多少年積攢下來的家底上面了。

羅斯國現在正在進行的所謂改開,其實就是這些人想法的一個最真實體現,包括國企改制的種種措施,也是這些人最想在華夏實行的措施,如此羅斯國改開的成敗自然也關系到這些人能否實行心中想法的關鍵。

就在這個時候,安自軍的這篇文章可以說是一把大錘,直接把這些人的‘美妙’想法砸得粉碎,自然會讓他們為之氣急敗壞。

甚至安自軍在臨前施行的國企改制試點的工作,也是處處針對這些人的想法,本來就已經讓這些人恨得牙疼。現在終于找到機會報復安自軍,當然不可能放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