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三百二十二章 風波

現在華夏全國都還在實行單位的福利分房政策,房產的價格也一直都處于低位,看起來並沒有多大的前途。

根據安逸的記憶,華夏房地產的發展其實開始得很早。就在七八年的時候,華夏的理論界就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產權等觀點。

而直到八零年京都市住房統建辦公室掛牌,成立京都市城市開發總公司,才由此拉開了房地產綜合開發的真正序幕。

八二年的時候華夏的國務院開始在四個城市進行售房試點,八四年南方省和雙喜市開始征收土地使用費。

由八七年到九一年,也就是今年,應該算是華夏房地產市場的起步階段。

安逸就是想抓住這個機遇,一開始就確立在華夏房地產業的領軍地位,今後才會有一定的話語權,能夠對今後的一些房地產政策產生影響。

當然這種想法有些天真和虛幻,可是安逸還是想試一試。反正只要努力一些,能夠把房地產熱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內,都算是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去年的時候星海市已經出台房改方案,開始建立住房公積金的制度。這些你們都知道吧?別告訴我,你們都還沒有看過這個方案。」安逸想了想,緩和一下語氣說道。

看到李毅他們三人都在點頭,安逸這才感覺稍有些滿意,又開口說道︰「還有,就在今年,國務院已經先後批復了總計二十四個省市的房改總體方案。這里面意味著什麼,相信你們也都知道。」

這意味著華夏房地產業的正式全面啟動,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當然安逸心里還有些話沒有說出來。

就在今年的十一月份,華夏國務院將會發布《關于全面推進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規範華夏房改的分階段及總目標、基本原則、有關政策等。李毅他們所說的政策規範也就有了重要依據。

華夏隨著住房公積金制度全面推行,就在九二年之後房地產業就進入到急劇快速增長期,月投資最高增幅曾高達百分之一百六。

如此房地產市場在局部地區一度呈現混亂局面,甚至在個別地區出現較為明顯的房地產泡沫,局面一度失控。

給安逸印象最為深刻的當然就是南海省的房地產泡沫現象,當時的九二年,南海全省房地產投資達八十七億元,佔固定資產總投資的一半。

當然南海省房價的飆升幅度更是觸目驚心,九一年的時候,南海省房地產平均價格為一千四每平方米,僅僅一年就猛增至五千元每平方米,九三年上半年最高峰的時候更高達七千五百元每平方米。

這種現象一直到九三年經過那位鐵腕總理治理,進行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之後,房地產業的投資增長率才開始大幅回落。

在往後隨著住房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成為新的消費熱點。九八年以後,隨著住房實物分配制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實施,房地產投資進入平穩快速發展時期,房地產業由此成為華夏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當然這些目前並沒有發生,李毅他們是根本不可能知道房地產會有這樣的發展軌跡。而且現在安逸也不能告訴李毅他們會有這麼一個‘意見’出台,只能想辦法鞭策他們先做好準備,好去迎接這次重大的機遇。

安逸最近不斷研究國家關于房地產業政策,所以才會知道得如此詳細。除非之外,也是因為他重生前有幾位從事房地產業的朋友,互相交流之後得到不少這方面的信息。

「好了,李毅你和薛瑞平負責重新進行項目計劃書的擬定,重點要放到前期拆遷項目上面,工作要做得細致一點,我不希望看到任何有違公司聲譽的現象發生。李彤,你去聯系一下市府和行署的宣傳部門,請他們協助現在就開始對這片區域內的住家進行拆遷宣傳。」安逸干脆直接下命令。

好似這樣對于李毅他們來說,更顯得輕松一些,具體需要做什麼工作不會顯得寬泛,可以有重點可以抓,也就用不擔心會因為計劃書做得過于簡略被安逸給訓斥了。

安逸一整天就留在公司里面,和李毅還有薛瑞平一起制訂臨前廣場項目前期拆遷工程的計劃書。當然這個前期工程最重要的還是資金到位問題。

安逸打電話聯系羅剛和齊國棟,中午一起吃的飯,敲定好關于資金到位的事情,也得到他們兩人的承諾,絕不會讓資金拖安逸的後腿。

下午的時候,安逸又約見了正處于整合狀態的建築公司負責人。準確地說,現在這個建築公司也是安逸的產業。

為了幫助他們進行更快更好的整合,盛達公司注資二千萬元,佔據總股本的百分之五十六,新成立華達建築公司。原先的那些小型建築公司,多是用人員設備以及技術入股,加入到新建築公司當中。

目前這個整合工作正在緊張的進行,進展相當順利,特別是在盛達公司請來省建築工程方面的專家來幫忙指導之後,整合的進度更快,估計再有一個月的時候就能夠全部完成。

這個新成立的華達建設公司總經理,名字叫華曉為,年紀在四十歲出頭,是郭勇父親郭正罡當年的戰友,甚至還能算得上是師兄弟的關系。這麼說來,也算是和安逸的關系非常近。

安逸經過接觸之後,對華曉為的性格脾氣比較認同。這人除去脾氣有些急躁,還保持著嚴謹自律和勤奮進取的軍人作風。

安逸最欣賞的就是他這一點,所以請他出任華達建築公司的總經理。

晚上的時間,安逸去拜訪蕭光宇,順便把由羅斯國帶回來的伏特加酒給送過去。

這次在蕭光宇行署大院的家里,正好見到李旭陽。最近這些日子,安逸少在臨前,見到李旭陽的機會不多。這次在蕭光宇家里遇到,兩人也都挺開心,晚上正好一起吃飯。

安逸听李旭陽介紹說不久就會改變工作,還想請安逸多多指教,就有些驚異。

蕭光宇地卻笑著告訴安逸,李旭陽跟著他工作有三四年了,按照規定需要調整工作。市里準備成立一個廣場項目的辦公室,所以就安排李旭陽過去擔當副主任。

安逸一听大喜,急忙向李旭陽賀喜。

這可真是一件好事情,市里為廣場項目成立新的部門,本身就說明重視程度。再加上有李旭陽在其中擔當重要職務,今後協調工作就會好辦得多。

現在安逸最擔心的就是拆遷過程當中會出問題,這樣好事兒也會變成壞事兒。現在有李旭陽代表官方的立場,安逸就可以隨時和他進行溝通,一起商量好對拆遷工作的具體指導方案,如此就能夠把出問題的機率降到最低。

晚飯結束之後,安逸又和李旭陽說過一會兒話,李旭陽告辭離開。安逸就和蕭光宇一起來到書房繼續談話。

「前期的拆遷工作當然是重點,不過只要資金到位的話,應該問題不大。」蕭光宇對安逸的憂慮有些不以為然,也對拆遷工作相當樂觀。

安逸卻是完全不同,記憶里面幾乎每次拆遷都會有一個問題出現,也伴隨著種種斗爭存在,那就‘釘子戶’現象。

這里面當然有開發商吝嗇小氣,不舍得給予更多補償款的原因,也有住家自身貪婪想要尋求更多利益的原因,總之都會很復雜,也很難處理。

總之處理不好拆遷中的釘子戶問題,直接就會關系到一個房地產開發項目能否順利進行,也關系到工期進展情況。如果嚴重的話,還關系到一個項目能否最終如期完成的問題。

蕭光宇看到安逸如此重視拆遷的問題,也是有些驚訝。不過他為人一向嚴謹,考慮問題全面,也不會覺得安逸是小題大做,答應會重視這個問題,督促相關的工作人員加大宣傳力度,做好住家的搬遷工作。

由蕭光宇家里出來,安逸開車回家,忙碌一整天,也感覺有些疲憊,不過這些工作必須要做到前頭,才不會在項目正式開始的時候出現問題。

回到家里已經是晚上八點半多,老爸安自軍正在客廳里面喝茶,看到安逸回來,問了吃過飯之後,讓安逸也坐到一邊喝茶聊天。

「我的那篇文章已經遞交上去了,估計再過兩天就會在省報發表。」安自軍喝著茶,隨口說道。

安逸當時就是一愣︰「什麼文章?是關于羅斯國形勢和未來走向的分析文章?會由省報進行發表?」

安自軍點點頭,繼續喝茶。看他的模樣,這事情就好象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一般,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總覺得急了一些,而且由省報發表,影響力也太大了……」安逸喃喃地說道,對這個消息一時間有些接受不了。

安自軍笑笑說道︰「這都是馬衛東的功勞,就是臨前日報的主編。前些天我的文章寫好之後,想請他指正一下,結果被他投到省報,說是明後天就會發表。」

安逸撓了撓頭,不知道說什麼好。這篇文章只要一發表,將會引起的怎樣的風潮,安逸心里有數。

「貌似現在不少媒體還在吹噓羅斯國改開成就的吧?這篇文章一發表,直接就是在打他們的臉哪,肯定會引起瘋狂反撲的。」

「不要緊,我已經準備好了,反正我說得都是實話,也是根據現實情況分析出來的,不怕任何的指責。」安自軍保持著淡然神情,顯得很是無所謂。

既然是這樣,安逸也就無話可說了,又陪著安自軍說一會兒話,了解一下老爸最近工作的情況。

安自軍的工作一切都很順利,隨著第一批國企改制試點企業的順利招標出售,安自軍做好總結遞交給市里,工作隨之就清閑下來。

關于最新一批國企改制企業的名單,準備工作早就作好了,需要等待省里批復,估計還需要一個來月的時間,這批企業里面就包括紅光機械廠。

安逸回到自己房間之後,拿出大哥大就給張朝年教練打電話。雖然現在時間已經有些晚了,也許會打擾到張教授休息,可是老爸的事情最要緊,也就是顧不上了。

張朝年教授听到安逸說的話,也是有些驚訝,思忖好一會兒才開口說道︰「其實也不要緊,那篇文章我也看了,寫得很好,有理有據,你不用多擔心什麼。」

「可是……張教授,這和現在的風頭不對路啊,我擔心老爸會被批得很慘的。」安逸最擔心的還是這個,如果被扣上開倒車的帽子,那壓力可就不一般的大。

電話里面張教授輕笑出聲︰「你不用在我面前演戲了,這文章你不可能沒有參與,有什麼後果也早就應該知道才是,現在又跑我這里來訴苦。行了,明天我會再研究一下,會有辦法的。」

自己的用心被張教授給揭破,安逸也只能嘿嘿直笑,又請教幾個問題之後,把電話掛斷。這樣和張教授進行的電話交流,安逸其實一直都沒有間斷過,平時也都會努力進行著自學,如果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就會給張教授打電話請教,所以到目前為止學業也並沒有落下。

只是安逸也知道,電話交流雖然方便,卻和正經坐在課堂里面听教授講解完全不同。所以如果以後有時間的話,還是得多多到學校里面上課,只有這樣學習的效果才會更好。

隨後的兩天,安逸都很注意《東山日報》上的文章,果然就在六月十四號這天的《東山日報》上面,發現了署名安自軍的文章。

居然還在第一版正中的位置,文章名字是《羅斯國的旗幟還能打多久?》,副標題更令人驚悚,直接就是《對于羅斯國改開當中出現問題的反思》。

這個標題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來是為的什麼,明明就是針對目前華夏改開所產生的一些問題進行‘反思’嗎,只不過是借用羅斯國的名義而已。

文章的內容安逸不用看都知道,恐怕最令人無法接受就是文章的結論——斷言羅斯國局勢如此持續下去,將會面臨分崩離析的危險,必將出現無法挽回的惡果。

看來主張發表這篇文章的《東山日報》編輯,就是一個保守派,對于目前華夏改開出現的一些問題比較悲觀,所以才會選擇這樣的一個副標題,並且還把這篇文章排版到如此顯著的位置。

安逸看完之後把報紙放到一邊,陷入到沉思之中。無論如何這篇文章已經發表出來,一切已經無可挽回,只能想辦法頂過肯定會到來的攻擊浪潮。

安自軍的這篇文章發表出來,必將把原本還在暗處較量的改開保守派和激進派的斗爭表面化,安自軍就是那個暴風眼。無論是保守派還是激進派,都會以他的這篇文章為中心進行斗爭,如此最大的壓力自然就得安自軍來承受。

安逸還在思忖當中,大班桌上的電話突然響起來,接起來一听,居然是蕭光宇打過來的。

電話里面蕭光宇的語氣也帶有幾分罕見的焦急︰「安逸,你爸的文章看過了吧?」

安逸明白蕭光宇這是關心安家,心里也有幾分感動,急忙說道︰「是的,文章內容我也有參與,覺得都是有切實有效的論據,並非危言聳听。」

蕭光宇也看過這篇文章,對于安逸的話比較贊同︰「嗯,文章內容是不錯,只是壓力肯定會很大……不過讓你爸也不用過于擔心,我想過段時間就好了。」

安逸感激地說道︰「謝謝蕭伯伯關心,我想現在對我爸最好的支持,就是讓他正常的工作……」

蕭光宇在電話里面笑了笑︰「我知道。就這樣吧,我掛了。」

安逸放下電話,想了想,又給老爸安自軍的辦公室打電話。听安自軍的語氣,似乎根本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反過來勸安逸不用多操心,管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安逸那里會放心?現在才六月份,羅斯國那邊出現結果得到年底,算起來還得有少半年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某些人足夠用各種手段來對付安自軍和安家。

這個世道令人難以提防的就是政爭,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及,各種手段都會出現。而安自軍出問題,安逸也必將無法避免地會卷入進去。

如果再被暴露出安逸現在億萬富翁的身份,估計全國的媒體和一些*的群眾,對于安家的口誅筆伐,也將會出現一個巨大的高峰。這樣的形勢之下,能不能撐到年底的水落石出,都會很成問題。

安逸想了想又給在泉都的郭勇打電話,叮囑他注意媒體風向的一些問題。當然並不是想用某些手段來影響媒體,在目前這種形勢之下,再想用手段去影響媒體一是不可能,再就是容易弄巧成拙,引起更大的麻煩。

安逸想到的辦法還是多聯系一些專家教授,讓他們在學術領域對安自軍的文章進行剖析,如此自然能夠幫忙分擔一些壓力。

這其中張朝年教授自然是最主要的人物,所以安逸叮囑郭勇要多去找一下張教授,平時他自己也會多和張教授進行聯系。有張教授出面進行學術探討,肯定效果絕對不一樣。

打完這些電話之後,安逸腦海中不斷思忖著這件事情,所會引發出來的種種後果,陷入到沉思之中。

許悅看到安逸自從來到公司之後,臉色就不太好,特別是在打完電話又在思考當中,更是不敢弄出動靜來打擾,只能站在一邊小心翼翼伺候。

時間過去好一會兒,安逸突然起身對許悅說了一聲︰「許悅,你跟我進來一趟。」轉身就往休息室里走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