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蘇很快就平靜了下來,他給了王維這份答案很高的評價,並準備親自將這份試卷推薦給首相宋璟與皇帝陛下評鑒。《》

由于時代的局限性,他無法想象「紙」可以當作貨幣用,他對王維最後「畫蛇添足」的東西也不贊同,既然王維認為信用是維持貨幣的最重要的因素,那又怎能鑄造價值不足的貨幣,硬說它超過本身的價值呢?

蘇將這些「畫蛇添足」的東西歸類于年輕人的狂想,所以並沒有太過追究,若是王維的答案真的完美無缺,老辣無比,他還真的懷疑是不是王維作弊了。

畢竟年輕人的答案雖然讓人驚喜,卻免不了有些毛躁,這才符合常態。

不過王維給他帶來的驚喜已經足夠了,蘇最看中的還是王維如何讓官幣快速流入市場的辦法,他覺得自己再查漏補缺一下,簡直完美。

想到此,蘇不由一愣,隨即有些自嘲的搖了搖頭,怎麼覺得自己天生就是當副相的料啊,總是為人查漏補缺。

這個王摩詰,日後必定前途遠大,蘇有些感慨的想著,他覺得自己之前對貢士們下的定論太過武斷了,王維這名年輕的貢士還真不能以常理度之。

蘇不由又起了興致,準備一口氣將剩下的卷子閱完,希望能夠發現與王維媲美的人,結果卻讓蘇大失所望。

人就怕有對比,若是沒有王維這個珠玉在前,也許蘇放低標準,還能從後面貢士的卷子中找到亮點,但看了王維的答案之後,後面貢士們的答案簡直就是味同嚼蠟,若不是他煩躁的心境已經平靜下來,說不得還要像一開始那樣寫一些差評。

差評歸差評,蘇卻不會特意去做那惡人,他向來是個非常善于處理人際關系的人,才不會去故意破壞這些貢士們的前程,若試卷中有像王維那麼出色的話,他反而會大力推薦。《》

匆匆將後面的卷子翻完,他便決定馬上將王維的卷子拿去給宋璟看,畢竟王維的卷子上確實有解決當前麻煩的方法,雖然尚不完備,但這已經有了大體的框架,然後與首相以及其余官員討論之後,再呈給皇帝陛下,得到聖裁之後,便能實施下去,盡快解決長安交易停止的問題。

蘇見到宋璟時,這位首相也恰巧在閱卷,宋璟起初還特意翻了翻自己負責的卷子,看看有沒有王維的,如果有的話,他當然不會特意照顧,而是會用更加挑剔的目光看待王維的卷子。

可惜宋璟並沒有看到王維的卷子,讓他松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有些遺憾,他對王維越嚴苛,意味著他越期待王維這個人。

當蘇將王維的卷子拿到宋璟面前時,他腦袋還有些轉不過彎來,以為蘇知道了他與王維之間的關系,難不成是因為王維這廝平日里用他的名頭招搖,然後傳出了這樣的風聲?

想到此,宋璟心里略微慍怒,他可是最討厭這種仗著有後台而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了。

只是蘇的下一句話便打消了宋璟的憤怒︰「廣平,快來看看這個王摩詰的卷子,他所寫的策問答案真的非常精妙,我覺得他之前能在省試中拿下第一,確實是真才實學!」

听到這話,宋璟頓時起了好奇心,不由訝然道︰「哦?這個王摩詰真的有你說的那麼出色,莫不是他走了你的門路?」

听宋璟的語氣,就知道他是在開玩笑的,他與蘇私下里的關系確實不錯,不過在別人面前,兩人卻總是表現得十分疏遠與冷淡,這就是做給別人看的,包括皇帝陛下在內,可都不希望首相與副相的關系太好,表現得鐵板一塊,讓人忌憚。《》

蘇笑著搖了搖頭,他的笑容總是讓人覺得親切,像個慈祥的老爺爺,他感慨道︰「我倒是希望這王摩詰走我的門路,這可是一塊良材美玉,不僅有詩文之才,還是個精通實務、有急才的年輕人,日後前途不可限量啊。」

蘇這無心的話,卻又讓宋璟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因為王維走得就是他的門路,還寫了一首非常不錯的自薦詩《獻廣平公》。

宋璟自然沒有想到,王維的這一份試卷居然能夠打動蘇,雖說蘇為人寬厚,但卻很少推崇什麼人,宋璟還是第一次見到蘇這麼贊賞一個年輕人。

接過試卷,宋璟倒是暫時放下了思緒,既然蘇這麼看重這份試卷,那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可不能像審閱其他貢士試卷時那樣漫不經心。

宋璟很快就被王維的策問答案吸引住了,臉上本來還算線條柔和的表情,漸漸變得嚴肅起來……

看完之後,蘇正想說些什麼,宋璟卻又擺了擺手,再次拿起試卷,又讀了一遍……

旋即宋璟才嘆道︰「後生可畏啊。」

蘇依舊帶著祥和的微笑,不由附和道︰「我就說這王摩詰確實是有真才實學的,雖然某些地方還稍顯稚女敕與毛躁,但再去歷練一下的話,或許可為國之棟梁。」

宋璟卻意味深長的說道︰「還好不是亂世。」

比起蘇看重王維那些屬于正常範疇的答案來,其實宋璟更看重王維那近乎狂想的東西,他隱隱覺得這個王摩詰確實不是池中之物,他的身上,似乎蘊含著一種變革的力量,讓宋璟這個貌似開明實則古板碟相十分忌憚。

蘇被宋璟的話弄得有些模不著頭腦,難不成這王維還真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不過宋璟很快就搖了搖頭,在心里自嘲道,不過是一個弱冠的少年郎君而已,自己怎麼會有忌憚的想法,真是奇怪……

蘇想不出宋璟到底是什麼意思,所以也並沒有將宋璟的話放在心上,而是用詢問的語氣說道︰「廣平,你看這王摩詰第二題的解決辦法如何,我倒是覺得這還是有可行性的。」

宋璟點頭道︰「不錯,可以實行,召集一下政事堂中的官員,把細節完備一下,我們便一起去覲見陛下。」

而後宋璟又讓人將自己的幕僚找來,作為宰相,當然不可能真的一個人處理所有的事情,好比後世的領導人都有自己的智囊團一樣,宋璟與蘇也有自己的幕僚。

看了王維的試卷,蘇都有將王維招到自己手下當幕僚的想法了,只是他知道這種事情不太可能,就憑這樣出色的答案,王維必定是新科進士,只听說過考不上科舉的文人才去當幕僚曲線救國,從沒听說過新科進士去當什麼幕僚的。

很快不少官員幕僚就陸陸續續的來到了這里,他們最近的壓力也比較大,有不少指責聲出現在了中書門下。

宋璟並沒有多說什麼,而蘇則讓大家傳看一下王維的試卷,並完善試卷上的方案。

起初這些官員心中自然小有抵觸,難道那些只會耍筆桿功夫的貢士真的能提出什麼好的方法?

待到看了王維的解決方法後,眾人的神色都比較精彩,甚至都有人激動的議論了起來︰

「這個方法確實不錯,十分具備可行性,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王摩詰?好像是個詩人吧,沒想到年紀輕輕卻有這等實干之才……」

「這下子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照這個方案實施下去,過不了多久長安就能恢復正常了。」

「憑借著這份卷子,王摩詰肯定是一榜進士,若不是上面有些東西寫得太過荒誕,也許能中個狀元,好像他還是省試第一吧,真是後生可畏啊!」

……

見到這麼多人稱贊王維,宋璟有些詫異的模了模自己的須髯,他可真的沒想到王維還沒入官場就會被這些中書門下官員一致稱贊的一天。

雖然當日他與王維之間的交談,就能感受到這個年輕人非常有想法,只是心中依舊沒有太把王維當回事,讓王維為自己送一封信,只是自己動了愛才之心,隨意為之而已。

但宋璟卻沒想到王維就是那種給一絲機會都能牢牢抓住的人,也許沒有宋璟的那封信,王維就沒法通過省試,沒法通過省試,自然也就不可能憑借這殿試的一份答案,引得所有中書門下官員稱贊的這一天。

很快整個方案的細節就被討論了出來,之後還有人說紙幣這事其實也不是不行,關鍵是這紙必須只能朝廷能造,而且需要防偽,可惜以現在的技術根本達不到。

多數官員並沒有將這旁枝末節的小事放在心上,他們將一切細節討論完畢後,便讓專人寫好了一份報告,自然是比較直白易懂的散文,而非駢文。

說起來王維能將這樣的策問答案,用駢文寫得這麼精準,還真的讓人驚嘆,畢竟駢文是講究對仗與押韻的,就憑這樣的文學功底,王維就讓這些官員們刮目相看了。

隨即宋璟、蘇二人便拿著王維的試卷與這封報告,去覲見皇帝陛下了。

=============

求收藏票票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