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崔顥更具專業色彩性的評價,無疑比盧象那略帶激動的評點更具說服力。他雖然也算是背井離鄉,但正值年少,尚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時候,最喜流連花叢,哪會去思念什麼家鄉。

不帶感彩的分析,往往顯得客觀有力。

李持盈低著頭,臉上浮現出一片紅暈,身子微微,簡直羞憤到了極點,她恨恨的瞪了王維一眼,冷聲道︰「別忘了賭約!」

然後拂袖而去,她實在是沒臉再待下去了,她甚至覺得自己好似成了那位被王維打臉的李念,想抓住一個機會狠狠的奚落王維一下,結果這首平平無奇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下子就成了「大巧不工」的妙詩了……

這不是坑爹嘛,雖然李持盈心里已經相信了盧象、崔顥二人的評價,但依舊有些憤憤不平,她覺得這幫詩人實在太可恨了,這詩的好壞,一般人還真的不能貿然評價,否則就會被打臉……

李持盈最恨的還是王維,覺得他根本不是什麼「發自肺腑」寫的,而是精心構思了一個陷阱,用來釣魚的陷阱!他故意把整首詩寫得那麼「平凡」,實則卻藏了一手,結果就把她給坑了!

這個陰險狡詐的王摩詰,簡直可恨!一定要把他狠狠的踩在腳底!李持盈咬牙切齒的想著。

李持盈的拂袖而去,讓崔顥、盧象二人面面相覷,不知哪里得罪了公主殿下,不過他們倒也沒什麼心虛的地方,畢竟確實是客觀評價,而且傳聞中玉真公主可是有名的優待文人,每次舉辦的「文學沙龍」,他們也有參加,所以他們並不害怕玉真公主報復。

也許王維覺得玉真公主心眼小是個錯覺,因為看起來她好像只對王維一個人心眼小,而對其余的人都很大度,看她離去時,只是恨恨的瞪了王維一眼,而沒有怪罪崔、盧二人,就可見一斑。

果然王維在玉真公主的心中是最特別的,就是因為越在意某人,才會越恨某人,而且還是無緣無故的恨,在虐某人時還會產生愉悅……這到底是怎樣復雜的感情啊?

崔宗之見玉真公主拂袖而去,不由苦笑道︰「你們兩個啊,還真不給公主殿下面子。」

盧象渾然不介意的說道︰「無妨,公主殿下乃是大度的人,我對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評價又不是違心的亂評,而是真的認為這首詩很好。」

崔顥也異常耿直的大大咧咧道︰「沒錯,十三郎這構思算是越來越精巧了,若是不細細品賞,還真的沒辦法看出來,這種構思到極致,達到返璞歸真的境界,一般人還真的很難看出來,不過這一點都不會影響這首詩的傳播,反而會因為它的樸實易懂,而流傳甚廣,這大概也是緯卿斷定它為不朽之作的原因了。」

崔宗之故作「深以為然」的樣子點了點頭,好似本來就看出了這首詩的妙處,但他心中卻有如幾萬頭草泥馬飛過——我就說王維這廝陰得很,不可能這麼平靜的被公主殿下奚落,原來他又在釣魚啊!這家伙該有多喜歡陰人吶……還好我剛剛選擇了沉默。

韋陟那冷酷的臉上也微微抽搐,心有戚戚然,因為他剛剛也覺得自家好友這次怕是要在公主殿下面前狠狠的落面子了,結果呢?居然是公主殿下被羞辱的沒臉待下去了,而王維這廝卻依舊從容的穩坐釣魚台!還一臉無辜的樣子!你到底得多會裝啊……

韋陟這時也有理由相信,王維與公主殿下的賭約,肯定也是個坑!之前的擔心完全沒有必要!

他的腦中忽然劃過一道閃電,想起了王維與宋璟一老一少兩人相談甚歡的畫面,好像當今首相真的很看好王維來著……

悲劇了……這位號稱「大唐第一美人」的公主殿下絕對悲劇了!

因為你玉真公主再怎麼潛規則,也潛不過首相啊,這不是說宋璟會給王維泄題作弊開後門之類,而是說宋璟會替王維排除一切除考試以外的干擾因素,而這樣的話,幾乎就能夠保證王維通過省試了。

王維的才華,那可不是虛的。有才華,名氣大,出身高,人脈廣,不用說了,王維絕對有十成的把握通過省試。

韋陟在陡然間發現,好像這位心思縝密的友人,在回到長安後,就開始運作了,到現在,他下的每一步棋冷靜得讓人絕望,而運氣也是在他那一邊的……

不作死就不會死……公主殿下,這個道理你怎麼就不懂呢?

李秀兒這個時候臉上也是一片紅暈,她有些不好意思說道︰「請不要介意我家小姨的無禮,她只是一時間沒想開而已。」

王維這時又一臉無(賤)奈(樣)的說道︰「哪里哪里,秀兒,你替我向公主殿下道個歉吧,順便告訴她,我絕對會遵守賭約的。」

王維露出了溫(月復)柔(黑)和(陰)善(險)的笑容,簡直無比暖人心房,李秀兒自然紅著臉答應了,心中撲通撲通的直跳,只覺得這人笑起來的樣子,還真是英俊呢。

隨即,李秀兒似乎想到了什麼,又十分坦誠的說道︰「剛剛其實我也挺贊同小姨的看法,認為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很平淡無奇,倒是沒想到在平淡之下,有如此深沉、精彩的地方,真是太失禮了……」

李秀兒在心中做了深刻的反省,她覺得自己作為腦殘粉實在太失職了,居然理智的懷疑王公子的水準,不行,還是應該盲目的相信王公子才對,如果做不到一粉頂十黑,那還算什麼腦殘粉?

李秀兒的話,讓崔宗之、韋陟二人都有些不自然,他們還真的沒臉像這個小女孩這樣承認自己看走眼了。

王維當然沒有介意,實際上在盧象、崔顥二人,根據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說出那麼多精彩唬人的解析時,他心中只是大吼一聲,臥槽!

這兩家伙絕壁是天朝的語文出卷老師附體了吧,因為他們的通過「閱讀理解」解讀出來的東西,連他這個作者都沒有想到!

不過王維也不會傻得跳出來謙虛的說自己其實真的只是寫了一首「平淡無奇」的詩,這詩就是他用來宣泄一下多日的思鄉之情而已,根本沒那麼多唬人的玩意。

反而自始至終都是一臉從容淡定的微笑,仿佛智珠在握,一切盡在掌控之中,嘖,作為一政客,不會裝逼作秀還當毛個政客!

今日有崔顥、盧象兩位神一樣的隊友在身旁,一切都是妥妥的!

這時,李秀兒又用佩服的眼神望向了一直處于安靜狀態的李騰空,十分善良的她心中早已經沒了起初的芥蒂,而是用柔柔的語氣贊嘆道︰「沒想到小娘子你才是真正的懂詩的人,居然可以一眼就看出王公子是不是在‘敷衍’。」

李騰空在確定李秀兒不是在諷刺她後,頓時也就變得友善起來,畢竟兩人都是少女,年紀相仿。

而李騰空也是個典型的吃軟不吃硬的女孩,所以她也收斂起自己的傲氣,說道︰「我不過是大膽猜的而已,對詩歌的專業理解,那是一竅不通,如果有時間的話,倒想向你請教請教。」

李秀兒眼楮都亮了起來,作為一個私生女,她沒有一個閨蜜,那些知曉她身份的女孩,那是不願與她交往,怕低了自己的身份,而不知道她身份的人,又把她想得太高,攝于玉真公主的婬威,根本就不敢接近李秀兒。

這就導致李秀兒處于一種非常尷尬的狀態,作為一個柔弱善良的女孩,她是真的非常有一個同齡好友來傾訴自己的感情的。

其實李秀兒形成她那種害羞怯弱的性格,也因為她與別人交流太少,活了這麼多年,與她真正親密的人只有兩個,一個是小姨,還有一個是母親。

不過母親對她的親密還要打個折扣,畢竟以前母親對她雖然有求必應,但在感情上的關懷實在太少,還是從上次偶遇王維的事過後,才好像真正成了一個好母親,這大概也是李秀兒崇拜王維的原因之一了。

李秀兒柔婉一笑,道︰「隨時歡迎。」

李騰空見李秀兒如此溫婉可人的模樣,心中稍稍有些自慚形穢,她因為李林甫的嬌縱,可從來沒有養成一個傳統好女孩的性格,而是極其自我、強勢,其「潑辣」「不賢淑」的名聲已經在圈子中初露崢嶸。

雖然李騰空表面上對這樣的偏見不屑一顧,心說你們這些二世祖看不上我,我還看不上你們這群廢物呢,但人就怕有對比,看到李秀兒這種我見猶憐的姿態,她還是潛意識覺得自己不如對方。

不過李騰空還是很願意與李秀兒成為好友的,其實有時候性格截然相反的人挺容易成為好友,這大概源于性格互補。

就這樣,這次農歷九月九的重陽佳節登高活動,圓滿結束了。

===========

求收藏票票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