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就在紅牡丹以靈魂即興所唱的歌曲,讓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沉浸其中時,不起眼的角落,那位女扮男裝的絕色麗人,在听著這場靈魂歌唱的同時,那雙魅惑人心的眼眸,卻也仔細地觀察著導演這一切的男人——王維。♀她之前眼中的無聊已經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濃厚的興趣。

卻見王維依舊神色從容,卻低著頭,嘴角掛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仿佛是整件事的發展過程之美妙,似乎超越了他的計劃一般。

至于紅牡丹那靈魂般的歌聲中包含的濃烈情感,那笑著流淚的模樣,卻連一絲痕跡都沒在王維的心中留下。

大概讓王維開心得意的,便是此次宴會之後,意料之中,自己的名聲將會傳揚得多麼迅速,甚至或許連他先前的布置都沒有這次宴會的收獲大,他之前是想暗中派人買通一些長安的說書先生,將自己英勇救人後拂衣而去的故事宣揚出去,成為一個傳奇故事,而當時那些在場的圍觀眾,顯然會替他證明這個故事並非虛言。

這是其中一個計劃,其二便是讓人抄小報傳揚自己的名聲,小報則側重于對此次宴會的「報道」,不過這兩個計劃當然也有瑕疵,因為這樣的名聲,往往只會在底層傳揚,不像這次宴會,來得都是緯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這個舞台夠大,足以讓王維一步登天。

至于讓誰去執行這個計劃,王維自然也已經考慮妥當,他的那位青梅竹馬幼馴染兼表妹兼妻崔瓔珞,想來是很願意幫他的,當然啦,這種錦上添花的東西,成不成是無所謂的,正好借此看一看自己在她心中有多重要……

女扮男裝的絕色麗人,見王維眼眸幽深,神色清明,連看都沒有看舞台上的紅牡丹一眼,那原本閃爍著異彩的眼眸,卻變得若有所思,她的眉頭微蹙,愈發讓她那張不施粉黛的臉頰嬌媚動人,她用皓腕支起那圓潤的下巴,微微噘著那誘人的紅唇,若是將這個畫面拍下來,定然是極美的風景。

那個男人究竟在想什麼呢?明明有如此佳人垂青,還唱出這般動人的歌曲,可他卻對此無動于衷,也許他從一開始就徹徹底底在利用這位佳人?

絕色麗人在思索著,本能的對王維的欣賞,卻因為王維那般淡漠的表現而迷惑不解,繼而有些不喜,畢竟女人都是感性動物,她希望王維能為那位紅牡丹做些什麼,便如同在場的許多男人都沒發現紅牡丹背後的愁緒,而獨獨細膩的王維發現一樣。

但絕色麗人可以確認的一點是,王維的眼眸深處,閃動著野心的光芒,想到此,她不由嘴角微翹,便計上心頭,她卻是想要看看,這個男人在面對天大的時,會表現得如何。

在演唱的紅牡丹,她自然也不由自主的將目光瞟向王維,畢竟她如此賣力演唱的目的,還是為了王維,她覺得王維是自己的知己,在听了這自己都覺得超常發揮的演奏,想必也會無比動容吧……

王維的表現,無疑讓紅牡丹極其失望,因為他實在太過淡然從容,嘴角那若有若無的笑意,卻讓紅牡丹有種如墜深淵的寒意。

原來,他竟是這般無動于衷,自己的所作所為,在他的面前,會不會就像一個有趣的小丑?

文人用來表達感情的詩詞歌賦,便是讓人感慨品味稱贊或是嘩眾取寵的,但真正深厚的感情,卻是難言難寫。

所以歷史上寫了那些大名鼎鼎的悼亡詩的文人,例如蘇軾、元稹之類,卻都是風流之人,可他們的悼亡詩「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卻能讓無數讀者認為,他們對那位悼亡的女人感情是多麼深厚。

這無疑是件又好笑又諷刺的事情。

便如此時笑著將淚流干的紅牡丹一樣。

終于將此曲結束,結尾時她的水準無疑降低了很多,顯然再也無法用靈魂唱出這首曲子了,這首妙詩雖然叫做《紅牡丹》,但它的靈魂卻應該叫做——敲門磚。

沒錯,這是王維用來傳揚自己名聲之路的敲門磚,紅牡丹可以唱,其他藝伎也可以唱,對王維來說,唱的人是誰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唱的歌姬名氣越大越好,唱的名伎越多越好,在傳揚時,最好還帶上此詩創作的經過。

不這樣,怎能顯得他王維才華橫溢,精于詩賦呢?不過比起文采,他應該是更精于算計吧……

即便紅牡丹心如刀絞,但她還是隨意將臉上的淚抹去,那化的濃妝卻花了,愈發使她的臉色顯得蒼白,其容貌也愈發不對王維的胃口,不過她還是用極其悅耳的聲音說道︰「此詩甚妙,演奏起來也極合音律,能在短時間內能寫出這樣的詩,奴真的是非常佩服。」

紅牡丹在剛剛品味出這首詩的精妙之時,認為王維是她的知己之時,心里想了無數溢美之詞,但現在話到嘴邊,卻只是淡淡的說了幾句。

這時,大多數人都從紅牡丹的歌聲中回味過來,岐王李範卻說道︰「牡丹小娘子最好的評價,應該是剛剛所唱的歌曲,後面的話說與不說都無所謂了。」

岐王李範的話,無疑引來諸多文人的附和︰

「殿下說得太對,若不是王公子這首詩這麼妙,這妓女也不會這麼激動得迫不及待的演唱……」

「對啊對啊,尤其是她唱時居然還落淚了,果然王公子這首詩寫到她心坎里去了啊,真不愧是太學最優秀的學子之一,想來日後金榜題名不成問題!」

……

眾人第二波的稱贊由于紅牡丹的靈魂一曲紛紛道來,許多文人倒也盡顯古代男性本色,大肆夸贊王維的詩好,對紅牡丹的演唱卻只是輕描淡寫的略過。

王維在有些飄然時,自然也稍有感慨,這一個王朝的覆滅往往會讓某個女人被人稱作「紅顏禍水」,將過錯歸于女人,例如本朝的楊玉環楊貴妃,當然她還有兩年才出生,而做成某件事幾乎全靠一個女人,其榮耀卻往往被男人理所當然的竊取,如「信陵君竊符救趙」,若沒有如姬,他根本無法竊符成功,結果是信陵君以此聲名遠揚,如姬之後被打入冷宮,寫了《史記》的司馬遷,也根本沒替如姬單獨作傳。

想到此,王維忍不住說道︰「各位的贊揚實在讓王某承受不起,若沒有紅牡丹如此佳人,王某也不會有靈感寫出這樣的詩,而之前牡丹小娘子所歌所唱,才讓此詩更具感染力。」

听到王維明顯偏袒紅牡丹的話,讓在場的文人都不由一愣,只覺得有些意義不明,且不論紅牡丹唱的多麼好,前提是詩好才對,如《春江花月夜》與《紅牡丹》這樣的,這紅牡丹唱的好,那是她的本分,稍稍夸她一下已經非常給面子了,難道我們這群「春天」般的文人,還真的要捧名伎的臭腳?

需要捧名伎臭腳的,大都是落魄而名聲不顯的文人,而在場的諸位中,少有這樣的存在,便是連王維,若不是想要急功近利的揚名的話,也無需算計那麼多。

所以可以想象的是,紅牡丹在這群人眼里,地位那是很低的,其美色也只會讓崔顥這種把持不住的少年人心動,有格調品味的文人,誰家里沒有個頗具才情的美婢侍妾啊?

中上品的美女,對這些文人來說,並非稀有資源。

在大家都一愣的同時,紅牡丹也怔了怔,她也是極會察言觀色的藝伎,知道對哪種人可以拿喬,對哪種人則需小心侍奉,無疑在場的大多數都屬于後者,她必須折腰的存在。

原本她已經對王維心灰意冷,再也不敢多想什麼,但王維心血來潮的一句話,卻讓她有種「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她輕咬著豐潤的唇,面露迷茫之色,心里卻想,難道剛剛這位公子,確實是在認真听我歌唱,只是因為喜怒不形于色,才讓我判斷錯誤的嗎?

一個人在往壞的方面思考時,總是越想越壞,反之亦然,僅僅因為王維的一番話,紅牡丹仿佛重新煥發了生機,便是連蒼白的臉頰,都紅潤了起來……

除了紅牡丹以外,剛剛那個對王維微微不喜的女扮男裝的絕色麗人,此時也一臉驚愕,本來心目中那個才華橫溢,汲汲于名利,野心頗大的政客形象,頓時又變得模糊不清,她微微開心的想著,看來這個王摩詰,卻也是個憐香惜玉之人啊……

這個時候,岐王李範故作灑然的說道︰「摩詰你倒是個憐香惜玉之人,只是你需要明白的是,首先要有詩有曲,供人歌唱,才會讓妓女揚名。」

雖然岐王語氣故作瀟灑,但王維仍能听出其中的一絲告誡之意。

賀知章也用長輩對待晚輩的語氣說道︰「十三郎你今年不過十七,正是讀書進學的關鍵時候,可不能太過沉迷。」

=================

求收藏票票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