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鐵血根據地 第六十三章 李覺的能力

去讀吧看最新章節1934年12月24日,天色比前幾天要好些,雖然仍舊是有些冷,但,但至少不再是灰蒙蒙、陰沉沉的,還能見到太陽。國民革命軍第28軍第19師師長李覺正率部往前搜索前進。

今天一大早,28軍軍長劉建緒就來電,告之通過電報與章亮基1師、陶光2師聯系,知悉兩部均已到達指定位置,詢問該部目前狀況。其時,李覺部正經駕馬、小水一線向臨口方向搜索紅軍殘部,便按實通報了已部情況。

李覺,1900年生,湖南長沙人,是湖南軍閥唐生智的老部下,又是湖南省主席何健的長婿。據說何健有三女,長女何玫,外中內秀。何健嫁女時,男的騎馬,女的坐「生花轎」;另外,男家送了很多聘禮,女家打發了很多嫁妝,在省城長沙轟動一時。而眼下,這位何主席的女婿兼19師師長李覺,從電報中得知已部前面是1師和2師,北面是中央軍周渾元部,南面是桂軍夏威部第15軍,便很是放心,只是催動部隊前進。很快,前頭報告,已經進入小水。

小水只是通道杉木橋鄉的一個小山村,卻是他的湘19師前進的必經之路。這是李覺第二次率大部隊經過這個地方。第一次是三個多月前的1934年9月。當時,湘鄂川黔根據地的賀龍、肖克所部的紅六軍團,于9月在此周旋,並與李覺的湘19師展開過激戰。當時,紅六軍團進至綏寧高工山地區,遭到桂軍堵擊。此時,湘桂兩省敵軍主力已進至綏寧、靖縣地區。在此情況下,紅六軍團首長當機立斷,轉兵南下。當天,紅軍從綏寧黃桑坪地區進入通道杉木橋地區。15日,紅軍後衛部隊在杉木橋的小水與李覺部第五十五旅發生遭遇戰。本來雙方打得難解難分、不相上下。這個時候,李覺部有一個當地土生土長的上等兵主動站出來提供了信息。李覺當即讓這個上等兵帶一部分部隊,憑著對地形的熟悉,抄近路從小水大坡界對紅軍發動突然襲擊。當下就將正從這里通過的紅軍大部隊截為兩段。李覺部的另一支力量則從大坡界兩翼迂回包抄,兩面夾擊紅軍。為了掩護主力部隊沖出包圍,紅軍派出一個排的兵力殺出一條血路,搶佔了大坡界的另一高地,然後以密集的火力向敵人發起猛烈攻擊。這讓李覺部誤認為是紅軍的增援部隊到了,便集中火力對準紅軍掩護部隊。李覺部仗著人多,向紅軍掩護部隊輪番攻擊,前前後後有30多位紅軍戰士英勇犧牲。最後只剩下了8名勇士。在敵眾我寡、彈盡糧絕的情況下,8名勇士誓死不當俘虜,集體跳下50多米高的懸崖,壯烈犧牲,譜寫了一曲英雄壯歌。由于他們的掩護牽制了敵人的火力,真正的主力部隊利用機會強攻突圍成功,奪路揮師南下,于17日佔領通道縣城。

讓人感嘆的是,紅軍戰士跳下懸崖後,由于主力部隊已經奪路前行,而老百姓又久久不敢走進懸崖下那片陰森森的樹林里,因此,8位紅軍的遺骸一直沒有找到,甚至連一個墳墓都沒有。直到1991年,通道縣委、縣zf才專門修建了小水戰斗紀念碑和門樓,以紀念紅軍八勇士的壯舉。小水戰斗紀念碑及門樓就建在大坡界下的馬路邊。肖克將軍的題詞「紅軍精神永存」刻在紀念碑上。刻在碑底座的碑文,記載了小水之戰的情況。每年,都有人來到小水戰斗紀念碑前,凝望這片懸崖,緬懷8位紅軍舍身跳崖的壯舉。

而眼下,李覺所部卻是第二次經過小水。與第一次任務相同的是,這一次他們又是追殺紅軍;第一次任務不同的是,上一次是追殺紅軍的紅六軍團,而這一次是追殺中央紅軍。

李覺所轄的第19師算是湘軍中最精銳的部隊,又因為有了上次的勝利,所以李覺眼下很相信,自己能夠在這一帶再建一次奇世功勛。當然,他為人知兵善用、謹慎多謀,因此盡管部隊取得了連續勝利,他卻絲毫不敢大意,只是讓部隊有條不紊地前行。各路偵查兵不斷地放出去探看敵情。

最近李覺的心情很好。前一向剛率部參加了湘江戰役,在腳山鋪與紅軍主力紅一軍團打了個難解難分,雖然紅一軍團完成了掩護紅軍過江任務,但湘19師也打出了自己的威風,給紅1軍團造成慘重傷亡。自己的一支穿插部隊甚至攻到了紅一軍團指揮部附近,要不是士兵們上刺刀時候刺刀的反光驚動了紅一軍團警衛戰士,咱幾乎活捉他們紅一軍團長林彪、紅一軍團政委聶榮臻,那樣的話,湘江戰役的結果可能就要重寫!

對于紅軍,李覺的想法是兩重天的。一方面,他認為紅軍的戰力十分強悍,是他生平所僅見。自1924年畢業于保定軍校第9期、192年參加北伐戰爭以來,他是頭一次遇到這樣難打的軍隊。對付這些人啦,必須一萬個謹慎,稍一個失誤,那些紅軍就可能見縫插針給自己來個猛擊。不便這些紅軍指揮員的指揮素養很高,紅軍戰士的戰斗力也非同一般,往往能完成一些看起來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且,無論是紅軍戰士還是紅軍指揮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怕死!作戰異常英勇。這一點最是讓他傷腦筋。因為每每攻克一個紅軍佔領的高地,他必須花出數倍的力量!當然,另一方面,李覺又認為,紅軍再強,卻弱于武器和給養,每每能讓他最終獲得勝利。早在1931年2月3日,他李覺所部就與當時的紅七軍交過戰。其時紅七軍軍委書記兼政治委員為鄧小平,總指揮為李明瑞,軍長張雲逸,參謀長為龔楚。其余幾個主官李謙、章健、袁振武、李顯等,皆為百戰勇將。當時由李覺任師長的唐伯寅團及陳龍團,于1月31日達坪石,即與粵軍鄧輝團、譚團、郭團聯合進剿在梅花休整的紅七軍,發動了這起著名的梅花戰役。是役大敗經全州改編後的紅七軍。經過五小時的激烈作戰,紅七軍此次作戰的損失為前所未有,重要的干部如李謙、章鍵等都戰死,鶴村、振武、李顯等則受傷,全軍干部損失過半。

對于李覺,李劍生還是有所了解的。在他的印象中,李覺曾先後讓自己心目中的幾位巨人受到損失,這既包括前面的所說的幾位,也包括紅二方面軍的賀龍、蕭克等幾位首長。比如,按正史,1935年1月,敵軍向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進攻,紅軍主力班師大庸休整。2月上旬,紅軍在慈利設防正面阻擊郭汝棟縱隊失利,在大庸被李覺部乘機侵佔。紅軍回師在大庸後坪雞公埡設伏再打李覺部縱隊失利,郭汝棟縱隊乘機佔領桑植。兩個月的反「圍剿」作戰,由于對中央軍委指示的「實行運動戰,選擇敵人弱點,在運動中各個擊破之」的作戰方針理解不深,而是從正面迎擊敵人,以至一再受挫,根據地不斷縮小,紅軍處境日益困難,二、六軍團領導決定向北轉移。另外,在紅軍長征的過程中,李覺縱隊也曾尾追堵截,深入貴州雲南,造成紅軍的損失。

當然,這也不是說李覺所部對紅軍和共產人員一直是勝利的。他後來就敗于粟裕手中。其時已是1945年了。時年四月,在擊退日軍一連串對湘粵贛邊區攻勢後,第三戰區局面較穩。顧祝同決定一舉肅清當時南下建立政權的新四軍蘇浙軍區的十個支隊﹝二萬余人﹞,于是命令時任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的李覺指揮第一突擊隊、第二突擊隊、第五十二師、第一四六師、第七十九師獨三十三旅發起孝豐戰役。以第五十二師、第一四六師一部及獨三十三旅為左兵團,第七十九師及突擊隊為右兵團,兩翼夾擊孝豐一帶共軍。1945年月19日,左右兵團相隔二十公里,尚未到達指定攻擊發起線。粟裕以六個支隊進攻左兵團,將第五十二師與獨三十三旅擊退。21日,新四軍主力全部抵達右兵團當面,當夜即發起主力攻擊,將第一突擊隊壓入孝豐東南一個峽谷之中,第一突擊隊激戰兩晝夜後全軍覆沒,擊斃突擊隊司令官胡旭,突三營營長熊壯猷、突五營營長陳士瀛被俘。攻勢失利。

當然,李劍生對李覺了解甚多,並不是因為他曾連續戰勝自己心目中的幾位巨人,而是因為他在抗日戰場上的英勇表現和最後的歸宿。

要知道,李覺並非蔣委員長的嫡系,但作戰勇猛,為蔣介石所喜愛,最終升任第二十五集團軍總司令和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職位。這在非嫡系的湘軍將領中,算是一個異數。在抗日戰爭時期,他先後任國民革命軍第七十軍軍長、第二十五集團軍中將總司令,參加過「八一三」戰役、武漢保衛戰、長沙會戰,屢挫辭鋒。而八年抗戰中,他也一直在前線,後人稱其「八年未下火線」!1938年,李覺主持的金官橋一仗,與日軍一寸寸土地爭奪,結果數千名來自大阪的曰本官兵損兵折將慘重。幾次補充兵員,已使大阪的商販、職員所剩寥寥。後人由此譏諷,這個10師團,師團長淞浦中將從此再也不必為「商販師團」這個不雅的綽號而自慚了。

去讀吧看最新章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