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鐵血根據地 第一三0章 開始長征(一)

身處湘粵桂贛邊的李劍生是從三個方面獲知中央紅軍開始突圍的。

第一點,便是李劍生依據後世的記憶,推知中央紅軍將于10月18日前後西征的。其時稱西征,後來才被稱為長征。第二點,卻是最開始由何長明建立、眼下由他親自掌握的地下情報系統傳過來的。第三點,也是最快的,卻是中央紅軍明確以電文形勢,告之他的。

這份以周偉人、朱老總聯名發出的電報,卻是告訴他,讓他的部隊向東運動,以接應西征的中央紅軍!

這一回,確是讓李劍生看不懂。因為歷史上的中央紅軍之所以西征,一方面是因為蔣委員長的那份鐵桶計劃,另一方面原因則是賀、任、肖三位領導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就在中央蘇區的西部,中央紅軍打算與之會師的。但眼下看這電文,貌視中央紅軍這一回不是往湘鄂川黔一帶西征,以與賀老總等幾個領導的紅二、六軍事團會師,而是往咱這湘粵桂贛根據地來,與自己領導的紅三方面軍會師!

靠!這回玩大了!

而且,這也與歷史不對啊!

不過,眼下管不得對不對了,因為中央紅軍的確是往西而來,而且這份電文上明確是朱、周二人的簽名!

想到這里,熟知歷史的李劍生知道中央紅軍這一回將遇到多大的困難,一接到命令,二話不說,立即下達作戰命令︰紅十八軍團和方面軍直屬部隊,立即東征,殺開一條血路,想盡一切辦法與中央紅軍會師。眼下,他手頭的三個軍團另方面軍的直屬部隊,在經過前期的整訓後,分別外出抵抗敵人的進攻︰紅十六軍團由季振同率領,在湘南一帶抵抗湘敵的圍困;紅十七軍團由曾中生等率領,在桂北抵抗廣西敵人的圍困;方面軍直屬近衛師、炮兵一旅、教導旅在黃蘇的率領下,在粵北與廣東方向敵人周旋。至于紅十八軍團和炮兵二旅、警衛旅,則由李劍生親率,在贛西南一帶運動,既解根據地之圍、又解中央紅軍之壓。後勤輜重旅、工兵旅,以下由王漢英和許正方率領,在後方做好一些準備工作。

李劍生親自守這一方,原計劃是側應中央紅軍的,主要目的只是鬧出一些動靜、吸引敵人的注意力。但著實讓他料不得,這個方面的敵人實力為四個方向之最強!

事實上,國黨最高當局對中央蘇區的第五次聯合圍剿,動用兵力100萬人;同期,尚有約120萬人在攻擊其他根據地。當然,正史上,最高當局並沒有出動這麼多人,但這一個時代因為李劍生的原因、也因為湘粵桂贛根據地強大的原因,出動的兵力多多了。這120萬人中,李劍生的湘粵桂贛根據地就有超過55萬敵人的圍困。只是,他這個根據地比中央蘇區少面臨一次圍剿。敵人對中央蘇區進行的第五次圍剿,對他這個根據地而言,是在進行第四次圍剿。當然,蔣委員長一次性把55萬人來圍他這個根據地,如果再加上隔阻在贛東南、湘東南、粵東北一帶的敵人主力——這些敵人目的並不是對他的湘粵桂贛根據地、而是對中央蘇區,自從知道李劍生連殲已部後,蔣委員長已經把他當作了心頭大患,也下定決心不讓他這個根據地與中央蘇區聯成一片,因此在這里是屯積了重兵——這些重兵總兵力達到40萬人!

還好,這些敵人主攻方向是中央蘇區、是瑞金,如若都面向湘粵桂贛根據地,那李劍生根據地的壓力為至少95萬人!事實上,就李劍生所部而言,眼下面對的敵人主要來自于東、西兩部。東部聚敵55萬人以上,包括圍李劍生部的15萬人、圍中央蘇區的40萬人,目的就是防止他的根據地與中央蘇區聯成一片;西部、西北部聚敵20萬人以上,主要了阻隔李劍生部與賀龍、任弼時、肖克部會合。至于湘南、粵北兩地,兵力相對較少,各只10萬人。

聞知中央紅軍向西突圍、而且是向他所創建的湘粵桂贛邊革命根據地突圍,李劍生手頭眼下盡管只有一個軍團另兩旅一警衛團共3萬多人,但仍舊集中力量向敵人發動猛攻,以側應中央紅軍。

卻說中央紅軍,在行動之前,幾位高層還是踫了一下頭,並確定西征的主方向。其時,經朱、周等幾位的提議,決定實行兩套方案︰第一套,與李劍生所領導的紅三方面軍在湘粵桂贛邊革命根據地會師。這個距離比較近,但敵人的重兵也是最多的,不說直接阻隔在其中的近100萬人,如果再加上兩側可以短時間內調動過來的,總量估計在150萬人以上,這個難度非常大。第二套方案,如果中央紅軍與紅三方面軍會師不利,則改道,繼續向西突進,與賀龍、任弼時、肖克領導的紅二、六軍團會師,擴大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正因為有了這個既定方針,這才有了朱、周二位簽署的命令。

歷史在按原來軌跡前進。1934年10月21日,中央紅軍從贛縣王母渡至信豐縣新田間突破國黨部隊第一道封鎖線,沿粵贛邊、湘粵邊、湘桂邊西行。其時,李劍生率紅十八軍團和方面軍一些直屬部隊在湘粵邊向中央紅軍靠攏。不過,敵人的得兵實在難得突破。與歷史上有些不同的是,歷史上蔣委員長共設了8道封鎖線阻隔中央紅軍往湘西去;這一回,只是變本加厲,不但同樣由圍攻中央蘇區的各部在路上設了8道封鎖線,以阻隔中央紅軍與李劍生所部紅三方面軍會師;原來圍攻李劍生湘粵桂贛邊革命根據地、並同樣阻隔在湘粵桂贛邊革命根據地與中央蘇區之間的15萬多人,又另設了4道封鎖線。兩者相加,共計12道封鎖線強行阻隔在中央紅軍與李劍生所部紅三方面軍之間。這還不加從各地往這邊集結的另100萬大軍。

在10月21日中央紅軍突破敵人第一道封鎖線的第二天,即10月22日,李劍生部便全力發動攻擊,在相反的方向突破敵人第一道封鎖線。

這一仗,李劍生打得倒不是太困難。僅僅一個三個小時,便全線突破敵人。是役,殲敵5000余人。余敵退走。李劍生雖然打得比較順手,但心底卻有著強烈的不安︰一者,這第一道封鎖線,敵人實力不是太強大,整個封鎖線大約3萬人;二者,已部供給充足,兵力和火力還稍強于敵人,因此打得較容易。不過,盡管如此,李劍生所部仍有不小的戰損減員。當然,李劍生並不是為自己部隊的戰損感到不安,而是他認定,敵人這第一道封鎖線,怕只是為鞏固、強化後幾道封鎖線爭取時間!

前途的敵人,那強大,可能是史無前例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