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千古興亡觀氣數 第六十一節 先鋒營選兵

趙衡獨特的訓練方法,目前已成了先鋒營的一景,亦成為南苑中軍各營指指點點的焦點所在,因為從沒有人練兵是像趙衡這樣的。更不必說,身為一營管帶,趙衡居然還和大頭兵一般一起在土里吃灰。讓其他各營的官長很是譏諷了一番。

趙衡卻不理會這些風言風語,他只管按照自己制定的進度進行操練。每天清晨,他便帶著隊伍開始往返越野跑,听說有銀子的刺激和淘汰的危險,一開始營中士兵就是撒開丫子大跑。乖乖,排前十每天一兩,排前一百每天一錢,這要是一個月下來都能名列前茅,該能拿多少銀子?

頭兩天大家都是爭先恐後地搶跑、生怕落後,倒是趙衡控制著步伐,不緊不慢地在後面吊著。吳佩孚相信趙衡的實力,但不明白他為何不跑在前面,只能也如影如隨地跟著。

看吳佩孚憋著話想問而又不敢問的神情,趙衡笑了︰「子玉,北方有句老話,先胖不是胖,後胖壓塌炕,跑步也是這樣,他們開頭跑這麼快有用?過不了三里地就得停下來歇腳……不信你看好了。」

果然不出趙衡所料,別看前面跑得很凶,才跑出一里多地便有人開始上氣不接下氣,只能放慢腳步。倒是趙衡等幾個每次開始總吊在最後,不等跑出二里地就能趕上大部隊,再往前就是陸續超越了。跑著跑著,吳佩孚發現自己跟不上趙衡的步伐了,趙衡還是不緊不慢地勻速跑,他卻時不時來幾個小沖刺才能跟上,結果可想而知,沖刺的時間越來越短,速度越來越慢,最後只能眼睜睜看著趙衡揚長而去,末了還拋下一句話︰「吳秀才,你這身子骨太弱了,可要好好練練啊。」

等到了半程時,一多半人已經停下來喘粗氣了,個別甚至就地往草叢中一躺,說什麼也不願意起來再跑。這個時候,郭廣隆帶著手下就出現了,悉數佩戴袖標,手持木棍與皮鞭,看到躺在地上不肯跑的就是一鞭子過去——沒什麼道理好講,管帶大人事前已經說了,可以跑慢,但不允許不跑。

等單程到了南苑大營,趙衡已悄然躍居第一梯隊了,而且更令人詫異的是,他神情輕松自若,與旁邊人喘著粗氣、臉漲得通紅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再往回跑一趟的話,鬼都知道誰能夠堅持下去。

為防止有人乘機作弊,不僅沿路由郭廣隆率領隊伍維持秩序,在南苑附近還有梁士詒帶著一干文案在登記。每個人開始跑時都可以拿到一個青色的竹牌,上面寫著獨一無二的號碼,等到了登記點,又換另一塊紅色的竹牌給他,號碼還是不重樣的,等返回大營後上交,以上交的先後順序確定名次。

曾經有人耍小聰明,不到登記點就試圖折返回去,結果交不出紅色竹牌,狠狠抽了幾鞭子之後就老實了,全軍上下再也沒有人敢弄這些招數。

跑步只是一天的開始,跑步完成之後,前十名的當場受獎,前百名的登記注冊,獎勵累計到一兩就可以發放,而最後來的不僅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別人受獎,自己還得額外加做一百個俯臥撐。

俯臥撐也是趙衡倡導出來的新鮮玩意,開頭大家做著還不覺得怎麼樣,等熬過三十個就發現不是那麼輕松了,非使出吃女乃的力氣不可。若是想偷懶不做,老大的鞭子可就抽過來了。趙衡有一句名言,可以不會、可以減低標準與要求,但絕不能偷懶。做不到是能力問題,做不好是水平問題,但不肯做絕對是態度問題。態度不端正,就是皮鞭和棍子伺候,辦不到就給老子滾,先鋒營不要軟蛋。

早飯畢,便是隊列訓練,趙衡將第一批任命的棚目、排長抽出來,單獨加以訓練,等他們練成了,再由他們將分解動作交給下面個人。

相對于前後兩世練兵,趙衡深有感觸,論領悟能力與身體素質,自然是穿越前的兵員要強得多,論服從性與吃苦耐勞,現在的兵員將他們甩出去幾條街都不止。像他這樣動不動訴諸于皮鞭于木棍,若是在穿越前,早就能將天捅破個窟窿了,但現在全營上下習以為常、渾然不覺這是對「人權」的侵犯。

大家的眼楮是雪亮的,管帶大人雖然凶狠、嚴酷,但卻賞罰分明,有功必獎,有過必懲,毫無徇私之處。更難得是處處以身作則,要跑步,趙大人必定一起跑,要列隊,趙大人一定先做示範,甚至于很多動作他一個人反復做上幾十遍,就為了能讓這批大頭兵看懂。

更絕的是,趙衡在營里公開宣布從上到下官兵一致「三同」。所謂三同,是指「同訓」、「同吃」、「同住」,從他開始,不管什麼級別,一律住在軍營,和士兵用一樣的伙食,完成一樣的訓練強度。這一點其他各營投奔而來的人都深有體會,這可不是花架子,這是實實在在的真功夫。

而不克扣軍餉,保證優厚伙食更成了凝聚人心的砝碼。部隊的凝聚力不是一天建成的,趙衡亦深知空喊口號的無益,他所堅持的,就是在日常操練中潛移默化地改變別人,用點點滴滴來彰顯全局與整體。這種情況下,趙衡的權威不知不覺地豎立起來。

除了白天對訓練嚴格要求,趙衡晚上還四處查營,關注士兵飲食起居。吳佩孚跟著身後看得一清二楚,趙衡對普通士兵的關心和愛護絕非作偽,送食送藥、噓寒問暖,處處體現了脈脈溫情,將人感動地無以復加,說是名將遺風亦毫不為過。他吳秀才可是在營頭中呆過的,別說是管帶,就是隊官都不可能來親自過問大頭兵的飲食起居,更不必說親自給傷患上藥端水,或許這是收買人心,但誰都吃這一套。白天在場上咬咬切齒怒罵「趙閻王」的士兵,到了此時也不由得地涕淚交加,恨不得肝腦涂地以報之。

轉過臉去,趙衡還是要板著臉孔教訓吳秀才︰「慈不掌兵,義不掌財,我是練精兵來著,不如此不行,將來你總也要帶兵的,一定要切記。」

一個月下來,眾多身體不適應部隊,或者在精神意志上不適應當兵的人陸續被趙衡裁汰,最後精選出了七百多人。

這七百余人馬讓趙衡編成了五個隊,分別是兩個步兵隊、騎兵隊、輜重隊、工程隊各一個,隊與隊之間編制各不相同。步兵每隊各有一百五十人,騎兵隊、輜重隊各一百人,工程隊八十人,除此之外全都是配屬給各隊的輔兵和役兵,趙衡自己兼任兩個步兵隊的隊官,騎兵隊隊官由張作相擔任,輜重隊隊官由郭廣隆擔任,工程隊隊官則由吳佩孚擔任。,

夕陽西下,武衛中軍先鋒隊的大旗在風中獵獵飄揚,站在瞭望台上的趙衡卻把思緒投向遠方︰這便是自己的武力了?要在亂世中殺出一條血路來,目前能仰仗的,似乎也只有這個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