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千古興亡觀氣數 第二十五節 馬屁大忽悠

在出獄這件事上,榮祿可謂出了大力氣,沒有他的保舉折子,趙衡雖不至于牢底坐穿,但要釋放卻沒這麼快。這是典型的榮祿風格,一經認準便猛力一擊,躊躇、猶豫、拖泥帶水絕不是他的性格,戊戌年便是最好的證明。更何況,榮祿已隱約猜到李鴻章的用意,要爭奪青年俊秀,非得給朝野留下深刻印象不可。他相信,見了這份折子,老李是會知難而退的。

何況,榮祿在折子里還格外給趙衡安排好了職位,連帶著捐納程序都不必走,只要光緒給吏部「著準榮祿所請,該部知道」的批示一下,他趙衡就是大清國正經吃皇糧的公務員了,不僅上來就是從五品的頭餃,連帶還有武衛中軍營務處營務委員兼武衛中軍先鋒隊步兵營管帶的實缺。這是多麼難得的重用!不僅有實缺,而且安排在營務處這樣令人眼紅的去處,還能直接帶兵。這個所謂的先鋒隊目前還是空架子,雖只定了一個營頭的編制,誰知道將來會擴充到多少?只要能擴充,他趙衡的地位還不水漲船高?

這等重用之意,便是樊增祥看了都暗暗吃驚︰他可是在陝西煎熬了十年,才入了時任西安將軍的榮祿的法眼。趙衡際遇之好、命格之硬、路數之廣頗讓他有些動容。

也難怪那天有這麼多人前來「探監」,大家都是聰明人,這個任用一下,誰都知道眼前這位馬上就是炙手可熱的官場新秀了,雖然趙衡的名字早已如雷貫耳,但既然榮中堂都如此看重,說明前途必不止于此,還不巴巴著過來拉交情套近乎?

照梁士詒的說法︰保舉候補同知是給了位子,出任營務委員是給了銀子,委任步營管帶是給了帽子,榮中堂可是下了大本錢啊。言語間很是心動羨慕,頗為趙衡當日在榮府那一番驚天動地的話感覺慶幸。

趙衡著實驚訝不已,這個任命比他原來能想到的還要好︰給了文官出身,卻能以文統武,直接掌兵;給了武官實缺,卻又另起爐灶,直接對榮祿負責,無人掣肘……更要緊的是,從上到下都透著榮祿的信任,這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榮祿不至于廣而告之地宣傳說我看好這個年輕人,趙衡也不能拿著大喇叭說我深得榮中堂重用,但凡還有眼力價的,只一看這個任命便能了然于心。

按理說應該直接去榮府謝恩的,不過趙衡卻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先去樊增祥府上,隨同而至的是一張一萬兩的銀票。

樊增祥先是一愣,見了銀票又是一笑,心底暗夸趙衡上道,嘴上卻要板著臉訓斥︰「這是何意?」

趙衡卻一本正經︰「此番得月兌牢獄,又得重用,全虧大人周全,今後在底下效力,還望大人多多提攜。」

「那也不必如此。」樊增祥搖搖手,意思一萬兩有些多。

趙衡笑道︰「此番任用雖出自于中堂手筆,但亦是大人建言玉成之功。只是衡起于微末,驟得大用,難免為同僚不服,他們不敢攻訐中堂,必對大人有所不滿,大人為我受如此委屈,衡豈無報之?」

這番話當真是冠冕堂皇,理由和借口都再貼切不過,樊增祥听後一笑,心安理得地收下了,笑稱︰「不必多慮,不必顧忌,只要用心辦事,中堂必不會虧待于你。」

當下便是一同去榮祿府上拜見,阿四已知趙衡今非昔比,老遠就笑迎上來,趙衡依然還是不動聲色地遞上門包,神態和第一次來一樣謙恭︰「敢問,中堂在府否?」

「在,在。大人請隨我來。」阿四也是前恭後倨的人看得多了,眼看趙衡一如既往地客氣,愈發熱切起來,偷偷一看銀票,見是五十兩後更為高興,甚至比上次拿了五百兩還要高興,「小的先恭喜大人。」

「同喜同喜。」

見了榮祿,趙衡依然大禮參拜︰「屬下見過中堂。」

「你來了,很好,坐。」

「稟中堂,這是屬下最新修訂的版本,較前作有所增補,請中堂賜教。」趙衡甫一坐定,便恭恭敬敬地遞上了新刊印的禮品書。

榮祿接過去後剛翻開第一頁,一張三萬兩的銀票便已映入眼簾,他嘴角微微動了一下,對趙衡如此明白亦是嘉許,但高興的神情稍一流露,又剎那陰沉下來。他很隨意的將書放在一邊,板著臉訓道︰「趙衡,你勾連外人、上下其手,該當何罪?」

這種突如其來的變故連樊增祥也有些模不著頭腦︰中堂用人是要搓揉一下,但見面之後,勉勵的話還沒多說,中堂臉色已沉了下來,這卻是為何?難道嫌銀子太少?從趙衡送自己銀票的架勢來看,應該不是小氣之人,中堂這般惱怒又是那般?

這個時候順理成章的回答是︰「知罪知罪,感謝中堂寬宏大量,謝中堂不殺之恩……」然後才能就坡下驢,皆大歡喜。

但趙衡的套路讓樊增祥又看不懂了,居然大大咧咧地拱手道︰「中堂所言,並非毫無依據。只是,單就此事而言,若無衡,則不能成就中堂。」

這話怎麼听上去有點顛倒的模樣?榮祿也愣了,問道︰「此話何解?」

「中堂為趙衡所上的折子用意深遠、老成謀國,將來史書必大書而特書,其間維護之意,天下共聞。」

樊增祥暗笑,中堂不過就是一份保舉折子,再是尋常不過,這些年來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如何就成了潑天的大事?年輕人拍馬屁不是錯,但拍得太大便成了過猶不及,反而不美。

榮祿的臉色有點陰沉不定︰「即便如此,也是老夫成就與你,而不是相反。」

趙衡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答道︰「外界指責卑職勾連外人,欲行不軌,雖是欲加之罪,但並非無中生有。中堂明著是器重我趙衡,實則維護了國家體面,有大功于社稷。只是,若無趙衡與洋人牽連,中堂有何處可放矢呢?」

「老夫怎麼就沒看出來?」

「不知中堂以為,若無中堂保舉,單憑竇納樂公使抗議,刑部會釋放我不?」

「不錯……」榮祿點點頭,「老夫即便不出手,最後當然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是你小子免不了還要多吃幾天牢飯。」

「正是此理。」趙衡抓住機會道,「如果那樣,便是我大清迫于洋人壓力而不得不放。洋人此舉,實屬干涉我國內政,與國際公法大為背道而馳。中堂出手,變不得不放為主動釋放且放後重用。同樣是放,一個是因洋人干涉而不得不為的被動之舉,一個是因國家樞臣識才用才而行的主動之舉。如此維護體制,保全體面,衡竊為中堂賀,中堂高風亮節,天下共仰,威望愈進一步矣!」

樊增祥百感交集︰這話真是說的絕了!只差能把黑的說成白的,死的說成活的。剛才那局,明明是個死局,卻偏偏讓他走活了,海外子民怎麼就能生出這一號人物呢?

榮祿起先也是迷惑,明白過來後哈哈大笑︰「文遠啊文遠,汝上次以康黨戲弄老夫,這次又在面前逞口舌之快,堪稱犀利,不讓你去總理衙門辦理對外交涉,真是可惜了。」

「不去!」趙衡斬釘截鐵,「衡一身本事,他人既不能用也不敢用,唯在中堂麾下,才能有展露身手的余地。若中堂不用,天下何人能用?難不成宇內之臣還有及得上中堂的?」

這番忠心真是表白得梆梆響,連樊增祥都忍不住要拍案叫好——這真是年方二十六歲的年輕人?這份馬屁功夫不管放到哪都是一等一的,單就說話辦事間這股與年齡不相配的老成,更是讓人贊賞。

「好了好了,不必再吹捧老夫了。」榮祿的老臉居然也有了一絲難得的潮紅,笑道,「你既有此心,老夫也大感欣慰,不枉我一番拔擢之意。樊大人今後是你直屬上官,你務必謙虛謹慎,萬不可恃寵而驕,否則我也保你不得。」

樊增祥知道是自己出來打圓場的時候了,忙道︰「中堂言重了,文遠為人謹慎、年輕有為,對中堂最是忠心不過。萬一有什麼疏忽,我也會及時提醒他,不至于誤了中堂大事。」

既然是當成心月復,榮祿很有幾句心里話要說︰「實不相瞞,老夫最近頗有一樁棘手之事,想來想去,找不到好辦法,今日既然嘉父、文遠俱在,不妨幫老夫參謀一番。」

「軍機之中,剛子良咄咄逼人,每日揪老夫細微短處不放,大肆聒噪,太後雖然聖明,但話听多了,未免亦會疑心,如何是好?」榮祿將問題全盤托出,靜靜听著兩人的回話。

這是樊增祥早幾天便接到的任務,他回去想了好幾天,隱隱約約有個思路,但沒有完全定型,他此刻也不說,單憑趙衡表態。

剛毅在政治上未有缺點,立場極穩,為人亦是清廉,無貪腐污點好抓,就像一只渾身是刺的豪豬,令人無從下口。要扳倒此人著實不易,不過既然榮祿第一次考校,無論如何都不能顯得自己無能,更何況此次下獄也有剛毅的影子,此仇不報非君子,趙衡腦筋急轉,尋求良策。

「有了。」他一拍大腿,「衡有上中下三策,願為中堂謀之。」

「細細道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