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04章 南北君臣(三)

大清朝的文武官員,只要你夠品級的,手上都接到了皇父攝政王發出的一道旨意,大概其意思就是說,把你們知道的那個南蠻子李守漢的情形都給朕寫成文字報上來!不拘泥形式,有內容就行!

至于說那些品級不夠的,也從自己的上司那里听到了上級精神,不由得打起了主意,誰讓攝政王的旨意里有這樣的話,但有可用之處,朕當不吝封賞!

于是,大批有的沒的,親眼見過的,听朋友同學說的,從村頭廁所隔壁傳來的,道听途說的各種信息,像沙塵暴一樣飛奔北京城,飛奔內閣。

內閣的執事們手忙腳亂的收集整理這些信息,不免一遍收拾一遍心中咒罵那個此時在暖閣內得意洋洋品茶的馮某人。「若不是你這個奸佞兔兒爺,咱們何必忙成這樣?!」

不錯,就是馮銓的一番話引起的。

「陛下,臣乞陛下命人取來皇輿一覽圖來,容臣為陛下解說。」

養心殿內,太監們將擺設清開,把碩大無匹的皇輿一覽圖攤開在地上,讓多爾袞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臣從前明崇禎十一年李守漢上奏朝廷的實力當中了解到,彼時此人已經控制了廣東、廣西全境,福建,雲南各一部,將勢力擴展到了內地。至于說三宣六慰舊地和舊港宣慰使司早在這之前便已經被他拿下。」

口中一面說,手上不閑著,用金黃色的小米在地圖上撒著,權當是填充了顏色。

「這邊廂便是南中,前明永樂、宣德年間的所謂三宣六慰、暹羅、安南等處便是。如今已經盡數成了李家的疆域。陛下,這里沃野萬里,氣候濕熱溫潤,最是適合種植水稻。李守漢自出世領兵以來,兵事、農桑、工場、商貿,四件事便抓得很緊。每每兵馬征討下一塊地域,立刻便將他在老巢河靜那套農田水利章程推廣到這里,不消數年,荊棘之地便成了稻米飄香所在。有了農田便有移民,有移民便要吃飯穿衣。耕種便要農具,這些需要便是他的那些工場的財源。工場多了,這生產出來的東西便自己消受不了,于是,南中的商隊便走遍天下。」

「馮先生這話說得極是。本王在遼東時便對南中商品種類之多,價格之低廉嘆為觀止,只可惜,李守漢不肯出售糧食與我大清。不然,先帝的錦州廣寧之戰也不會打得那般艱難。」多爾袞不曾開口,听著弟弟多鐸的話,也是微微點頭表示同意。其實,在他們兄弟看來,當年黃太吉的仗打得再艱難三分才好呢!若不是李沛霖給黃太吉間接的送去了大批的糧食,只怕黃太吉就算是打下了廣寧,也是自身元氣大傷。

「豫親王既然說到了糧食,那咱們便說說南中的糧食。臣有同窗當年在兩廣為官,曾經到南中游歷過,當然,也是李守漢執掌兩廣軍務之初,為了震懾官吏,收攏人心,炫耀實力的舉動。臣這同年耕讀傳家,對于農桑之事頗為熟稔。他到了南中月復地,對于那些繁華富麗的所在印象不深,但是,對于各處的水稻種植倒是十分留意。據他在書信之中與臣所說,南中種植水稻,采取育秧法。秧田並不像以前那樣往田里撒種,而是先把塘泥捏成稀糊,倒進早就排在田里的育秧盤里,然後撒上稻種,用掃把小心的掃,確保每一粒種子都埋入稀泥之中,然後再插上竹條,蓋上稻草編成的簾子。竹條兩端都插進田里,呈拱形,用于保溫。這草簾子不跟育秧盤直接接觸,制造出一個拱形的空間,讓秧苗在里面生長。這一點,有點像豐台的菜農、花農搞的暖洞子。」

「嘶!」

在場的人們仿佛是集體牙疼一樣,抽了一口冷氣。從多爾袞以下,到陳板大,都吃過見過豐台的農民用暖洞子培植出的蔬菜,比如是三九天的黃瓜,臘月里的花卉,不論是蔬菜還是花卉,個個都是價值不菲之物。沒辦法,保持溫度是個花錢的過程。可如果要是將水稻秧苗也用這樣的法子來培育,那麼,花費的錢糧可就不是一星半點兒了。

「海內皆說梁國公富庶,卻不想豪富到了如此地步。這比石崇用蠟燭煮飯還要奢侈,便是要重視農桑,也不至于如此吧?!」洪承疇喃喃自語。

「投入的人力物力固然巨大,」馮銓其實也不知道水稻育秧到底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但是,這個時候必須要順著大家的思路去說,這是官場慣例了。

「但是,收入更是令人咋舌。臣同年曾經向隨行的南中官員詢問,這種做法,可以增產幾許。南中官員對曰,在主公治下,大抵每畝水田一年下來,包括各種肥料、良種、農藥、工具、農田水利、農業技術等諸多因素在內,年產可在十石稻谷上下。陛下,這是平均值,高產田不在此列。采取水稻育秧技術之後,每畝田可以增加一成半,也就是至少一石!這還不算他們在這段時間搞什麼稻田輪作、間作所出產的菜油等物。」

一石米?!听著數量並不大,但是,在場的人們都很清楚南中的耕地數量。按照晉商傳來的信息,在南中,動輒便是一望千里的糧田,村莊、鄉鎮、縣州府城星星點點的錯落在糧田之中。「怕不是有億萬畝糧田?」

「若是這些田土,每畝都能增產一石,那便是至少有數千萬石。這數千萬石糧食,不消說全部運到中原,便是有兩成運到,梁國公的軍糧便是躺著吃,也吃不完!」多年來每次在與明軍主力展開大戰時,清軍上層都會為軍糧供應問題發愁,所以,對于糧食問題,多爾袞異常的敏感。

「陛下,您熟知魏晉三國之事,須知,當年諸葛丞相可謂百戰百勝,卻為何面對司馬懿卻是始終不能打開北上道路?」

「這還不簡單!天亡漢室!」多鐸又放了一炮。

多爾袞橫了他一眼,沒有說什麼,只是示意馮銓繼續。

「陛下,天下九州,曹魏已經佔據了六州,余下的則是由孫劉兩家分據。蜀漢所佔據的漢中、巴蜀,糧食人口遠不如曹魏多,又有劍閣、蜀道天險,糧食轉運困難,所以,司馬懿便是堅守不出,每每用糧食兵丁,耗也耗到了蜀漢兵馬糧盡退兵。這……」

這個情景,頓時讓多爾袞心中那個隱憂徹底暴露了出來!他頓時如同撥開雲霧一般,「怪不得朕每每听到前線的捷報卻怎麼樣也高興不起來!原因就在于此!」

怪不得方才馮銓說眼下的局勢就和諸葛亮六出祁山時一樣,李守漢完全可以用糧食物資來消耗,耗得大清油盡燈枯,不得不進行戰略收縮。

「馮先生,糧餉等物,梁國公自然不缺,然兵馬戰陣所需物資種類繁雜,又豈能是以糧草一言蔽之?」洪承疇將問題具體到了軍用物資,特別是作戰物資上來。

「對對對!什麼火藥,盔甲,鋼鐵等……」話已出口,多鐸突然發現自己說錯了,南中的鋼鐵產量之多,質量之精,價格之低,已經讓北方的冶鐵場吃夠了苦頭。便是他自己,也是費盡心思的給部下的巴牙喇兵和家奴四處搜羅南中的甲冑器械。

馮銓也不多說,將目光投向了陳板大,「陳大人,我大清八旗甲仗軍械,多出自您手,我想請問一句,我大清造火藥,大抵工序是什麼,費用幾何?」

「這個?」事關軍中機密,陳板大自然不會隨便說出來。他躊躇了一小會兒,正在措辭該如何答復馮銓的問話,但是,馮銓卻已經自己自問自答了。

「火藥造價昂貴這是世人皆知之事。所謂的一硝二硫三木炭,硝,無論是何種火藥,都要佔據大頭。依照前明《神器譜》、《武備志》、《天工開物》諸冊中的提硝法,很多地方都是將田間硝土挖來,進行提純,需要加入大量的灰水、明膠、雞蛋清、蘿卜等物,才能吸附與去除內中的雜質。陳大人,不知道我大清是不是也這般操作?」

「正是。」

「可是南中卻另闢蹊徑。據說有硝土田,專門用來生產硝,所產硝十分精純。但是卻是軍國利器,外人不得窺見。另外,據臣听聞,海外頗有些島嶼,天生便出產硝石、硫磺等物,十分精純。梁國公有此兩個來路,硝石的成本便是極低。至于說硫磺,倭國日本,每每便以山間所出之硫磺作為壓艙物,用來與南中進行貿易。一石硫磺,換一石白米。倭人對此事趨之若鶩。在彼看來,山間俯拾皆是之物,只需動動鋤頭便能換來上好白米,如何不歡喜?」

「再就是木炭。內地造火藥,大多數都是用柳木炭。不論是兵部還是內廷各局廠都是如此。如今正值用兵之際,火藥消耗巨大,每每將柳木炭價格抬高。」

「馮老先兒,你便不用說咱們大清這邊了,只管說說梁國公如何操辦的。」多鐸有些不耐煩了。他只想知道為什麼對面的火藥可以不要錢似的隨意發射,這里面的奧妙,馮銓已經說了三分之二了,這最後一點,讓他心癢難熬。

「王爺,我們用柳木炭,人家用玉米秫秸。這便是其中的差距所在了!」馮銓這個時候自然不敢賣關子了,立刻直奔主題。

「玉米秫秸?」

洪承疇皺起了眉頭,「臣在家鄉時也曾見過農人種植此物,用來在山坡荒地上聊以補充,但是卻不想還有這樣的用處。」

「洪大人,您卻有所不知,除了水稻之外,這玉米在南中也是大行其道,往往山間百姓種植。梁國公命人將給價秫秸收購來,用來加工成炭,配制成火藥。這玉米一季下來,便是漫山遍野,這秫秸的成本又豈是柳樹所能比擬的?所以,硝石、硫磺、炭,三樣主料都來源低廉,自然南軍可以任意揮霍了。」

「娘的!驢球子的!當年賣給咱們一桶火藥兩個銀元,咱們還覺得便宜得很,現在看來,這群南蠻不曉得在這里面賺了多少!」

至于說南中的生鐵、鋼鐵、兵器甲仗產量,自然就不用馮銓說了。在場的這些人,多爾袞兄弟,洪承疇範文程寧完我和陳板大等人,或是生長于軍中出入于戰陣,或是久歷兵事,或是本身就從事鋼鐵冶煉兵器制造,對南中在這個領域的成就頗為熟悉。

「朕手中若是有梁國公一半的鋼鐵糧食,這天下早就是我大清的了!」

多爾袞在心中咆哮了一聲。

「可若是在大清境內大肆開采煤窯開挖鐵礦,是否擾民?是否有奸小聚集行不軌之事的隱患?」寧完我發聲了,他是不太願意大肆開采冶煉的。書中代言,他是八旗滿洲高層當中紅藍花黨的代言人,主張凡是能買的,那就想辦法買,軍情緊急,買到了就能立刻用。為了籌措購買物資的費用,自然是能賣的都趕緊賣,只要打了勝仗,財貨自然有的是。

寧完我的話,也得到了多鐸的贊許,「就是!若是咱們允許開礦,到那時,各地方漢人可以名正言順的數千人數萬人聚集到一處,再以兵法編制起來,不要說咱們在開出礦產來,冶煉出鋼鐵來之前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有這些人和錢糧,本王還不如去平定南方的亂賊。何必開礦設場冶煉鋼鐵?一旦有人趁機倡亂,咱們可是得不償失。」

多鐸的話,也代表了一大批清軍高層的態度,開礦山、開高爐冶煉鋼鐵,都是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大量的投入。當真有人要利用這個機會在清軍月復地搞點什麼事情出來,他們當真是不好處理。

要知道,老朱家的江山可就是從石人一只眼的治河工程上來的。倘若這些狂徒作亂,清軍要投入多少兵力消耗多少錢糧去平定?若是他們與梁國公里應外合互相呼應,那咱們八旗的麻煩可就大了!

「奴才等附議!開礦山設工場之事,還是要從長計議,至少要等到戰事稍稍平緩了再行開辦。」

面對著眼前數位心月復大臣的意見,多爾袞將視線投入到了沒有說話的兩個人身上,一個馮銓,他還準備繼續剖析南北兩家的態勢。而另一個則是多爾袞倚重的心月復,陳板大。不用他說,多爾袞心中早已了然,這個家伙肯定是主張多開礦山多辦工場的。

「馮先生,您不妨說說您的看法。十五弟,諸臣工,暫且稍稍歇息一二,听听馮先生的。」一席之間,馮銓在多爾袞心目中的地位已經到了和洪承疇範文程等人比肩的地步。

多爾袞示意在一旁侍候的侍衛傳話下去,給各位大人先生們換來滾熱的茶水,讓大家稍事休息一會。借著這個空兒,馮銓也小步走到正要外出傳旨的侍衛面前,含笑開口。

「這位大人,下官煩請您一件事。」

當值侍衛都是在多爾袞身邊多年的心月復包衣,最是眉眼通透靈性不過,知道眼前這位馮先生此刻起便是自家主子眼中的紅人,這樣的人物當然要好生伺候了。

「馮先生,您這樣說話便是折煞奴才們的草料了。您有什麼事只管吩咐便是,可是想要用些什麼點心,或是有別的什麼差遣?奴才定然給您辦妥當。」

「攝政王面前,咱們怎麼敢造次如何敢妄自尊大?這樣,您到外面尋一下我的長隨,把下官的皮護書拿進來,那里面有些東西是要給攝政王看的。」

既然是要給主子看的,侍衛更是不敢怠慢。一路小跑的將馮銓的皮護書取了交到他手中。

「陛下請看。」馮銓將幾張印刷的花花綠綠的紙張雙手捧起,舉過頭頂。

「這是何物?莫非馮先生從梁國公處刺探了什麼機密大事來不成?」多爾袞順口開了一句玩笑,頓時在殿內引起了一陣輕笑。

「陛下面前,不敢妄言。雖然不是什麼機密軍情,但也可以做管中一窺,求得全貌。」馮銓卻是一本正經。

馮銓這話,卻是引起了在場眾人的好奇心。等多爾袞將那幾頁紙看完,一臉迷惑的抬起頭來,「馮先生,你給朕看這個,是何意?」口中說著,手一揚,將那幾張紙遞給了多鐸,他都忘記了多鐸並不識字了。倒是範文程洪承疇等人在一旁窺見,似乎是江西袁州府某地發現了煤礦和鐵礦,已經在大將軍行轅備案取得了執照。目前正在籌辦,大將軍允準,這個礦山和即將開辦的鐵場會參考河靜的河靜礦場等煤鐵聯合企業一樣,在上海招募商股,每一股一百銀元,目前準備在市面上招募一萬股。

「這是臣的朋友半年前在上海商貿區給臣書信中寄來的。」馮銓語氣平靜,就好像他一點也沒有買這個股票一樣。「起初這招股書上的名字叫袁州礦務總局公司,後來據說梁國公听說了,就給改成了安源礦務總局公司。他這一改名不要緊,交易所里安源礦務總局的股票價格立刻漲了一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