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302 洪武十五年(中)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除了擔心馬皇後的病情,所以耽擱了一些事情,甚至是想讓太子朱標親自前往陝西巡邊的事情也耽擱了下來之外。

一直還都算是處在春風得意的心情之中,他還在想著,如果馬皇後的病稍微有些起色,就會立刻讓太子朱標北上,去西安去看一看,這件事已經糾結在他心中很久了。

不過這是朱元璋心中的秘密,秘密到除了太子朱標之外,誰也不知道讓朱標去陝西巡邊到底是為了什麼。

那就是朱元璋心里的那一絲絲的遷都情結在作祟,當年在應天建都,本來就是權宜之計,他想將都城建在自己的老家鳳陽,那樣就可以完成他錦衣還鄉的夢想,這本來就是每個人最想做的事情,就連作為皇帝也不能例外。

但是鳳陽地勢實在太平,易攻難守,不是一個久居之地還是一個原因,最重要的是鳳陽作為一個小地方,基礎建設太差,想要將其建設成一個都城,那簡直就是從頭開始,一般來說,一個大城市的行程,其中需要發展數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時間,朱元璋等不及啊,他害怕就算自己駕崩了,也等不到鳳陽建成。

朱元璋又真的不想將應天,也就是現在的南京作為都城,這個地方實在是太不祥了。之前龐煌也有調查,三國孫吳定都于此國祚五十二年,東晉稍微長了一點也不過是百年左右,劉裕篡晉建立宋朝五十九後權臣蕭道成篡位建南齊,但是二十三年後。蕭衍篡齊建梁,五十六年後陳霸先滅梁朝建陳。不過只是三十二年後,隋軍南下滅陳然後就沒有人敢在這里建都了。

好不容易過了幾百年。有個膽大的南唐改建康為江寧,在此建都,國祚也不過三十九年而已。

這實在不是一個吉利的地方啊!!

朱元璋要的是朱家大明前年的延續,萬年的長存。所以對于選擇南京作為國都的決心,實在是難以定論。

所以眼光轉來轉去,排除了開封水患太多,洛陽曾經有過女皇帝之外,他又將眼楮盯在了西安城的方向,秦始皇、李世民都是在這里起家。而且這兩個人都是朱元璋的偶像啊,能在西安城建都也不錯啊。

所以他想要派遣太子朱標看看情況,是否有這個可能呢?

就在這個時候,馬皇後突然病了,作為太子朱標要承擔起一部分的國事,分擔父皇的負擔,讓父皇能多見母親幾面,而且作為長子,馬皇後的親生兒子。在母親病重的期間,實在不宜遠行。

大明建國時,朱元璋就一再強調孝道,這種有違孝道的事情。在皇室之內絕對不能出現,所以朱標的行程就被無限期的擱置起來,馬皇後病情好轉。他有可能重啟西安之行,而馬皇後要是有個三長兩短的話。估計他的這次巡邊,會被擱置很久很久。

就讓西安城內的官員們猜測吧。同時也讓彭普貴和他的三個弟子也慢慢猜測吧,京師中這種風聲漸漸的淡薄了下來。

就在這個時候,龐煌帶著一份《大明周報》來到了朱元璋的御書房中,《大明周報》頭版頭條的公布了一個驚天的消息,日本國王自稱為天皇,文章是一個黃子澄親自寫的,從隋書中所記錄倭國給隋帝的國書的紀錄為「日出處天子致日落處天子」開始講起,歷數日本的狂妄自大,擅自稱皇。

將矛頭直接對準了日本國內的不軌,自古以來,在中國人的言辭之中,就有國無二君之說。本來,日本有天皇的存在,在沿海一些商賈的心中已經不算是件奇怪的事情,但是從來沒有人放在桌面上認真去探討過。不過認為那是一個笑話而已。

自古以來國無二君,誰能容忍在自己身側又出現一個皇帝呢?而且還有「日出處天子致日落處天子」之說,這已經不能當做一個笑話去看待了。匹夫之怒,血流五步,天之子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

朱元璋很好奇的看著龐煌,又看了看自己手中的那份《大明周報》,眼中露出疑惑的神色,他甚至有些不明白龐煌為什麼讓他看這些文字。

只是剛才看到天皇的字樣時,稍微的感到有些不適而已,但是從心里還是不太相信到了現在,海外的日本還是敢自稱天皇,還有這樣的事情存在。

那些周圍的文臣們總是告訴他大明這片土地是世界的中心,自古就是四夷來朝。在他的思維中,蒙古人的元朝就是前一個朝代,雖然對漢人狠了些,但仍然是一個國家。宋亡于蒙古,不過是國運衰落,改朝換代而已。南宋稱臣于金,也不過是權宜之計,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唐還向突厥人稱過臣呢。

猛然間出了一個天皇,心里雖然有些不舒服,但畢竟是那麼遙遠的事情,隋朝距離大明已經過去了幾百年的時間,那時候隋煬帝荒婬無道,不會治理國家,才有小國寡民欺負到頭上,但是現在大明如此強盛,那些矮子們還敢自稱天皇嗎?

朱元璋不敢相信,而且也從來沒有人對自己這樣說過啊。自己也看過日本的國書,里面極盡謙順之語言,自己沒有看出來有什麼狂妄啊。

他卻是不知道,胡惟庸剛死不到兩年,之前胡惟庸在做丞相時,早就知道朱元璋的脾氣,日本的國書是日文,翻譯的時候,在胡惟庸的授意之下,故意是改的那麼謙順,不讓朱元璋發火的。所以皇帝才什麼事情都不知道。

看出了皇帝的疑惑,龐煌躬身行禮,道︰「有些話兒臣不知道該說不該說,但是有一條,皇上必須要注意的,那就是倭寇之禍。而且,兒臣還有一個消息。是由錦衣衛探知,要稟報給皇上的。」

于是。就將李成桂的對馬島遭遇,又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朱元璋听後冷笑不已。道︰「朕早就听說,高麗有親我大明者,也有親近蒙元者,李成桂對我大明還算恭順,人也算是對高麗忠心,竟然演這苦肉計給朕看,給高麗的國主看。妄想置身事外,這樣可是不行的,兩面討好,兩邊躲避的牆頭草,朕很不喜歡。」

龐煌頓時就猜出了什麼,從老朱的話語中可以听出來,這次對馬島所謂的損失嚴重,竟然是李成桂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而又可以置身于對付大明的事外的一種做法。一種佩服油然而生。

這次李成桂下的血本可不小啊,戰船損失了這麼多,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李成桂此人也並不重視海上。不重視水師的發展,竟然讓水師做了旱鴨子。

朱元璋皺著眉頭苦思了一會,揮手讓龐煌退下去。反正龐煌也找到了自己的答案,知道了該如何對策。所以也就沒有多說什麼話了。

而朱元璋在龐煌走了以後,還是對于剛才看到的「天皇」字眼有些厭煩。于是分別召見了禮部和鴻臚寺的人,分別向琉球、日本和高麗傳達了聖諭,讓這三個國家分別派遣使節前來覲見。

他主要是想看看高麗的親近蒙元的力量到底要做什麼,還有就是要看看日本到底如何反應,而琉球純屬配角,要見就連東邊的幾個國家一起見見吧。

朱元璋的這個決定,很快的就被三個國家知道了,引起了一片的慌亂,到底大明的那個皇帝想做什麼,誰都猜不到,于是又陷入到一陣陣的疑惑之中,但是誰也不敢遲疑,紛紛派遣自己所謂最為得力的助手前來大明出使。

由于事情來得太突然了,日本人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直接導致了朱元璋的怒火,那就是日本派來的使節,竟然是打著幕府的旗號過來的,大明讓你們國家派人來,沒有人理會,卻讓一個將軍的手下過來,那不是明擺著看不起大明嗎?

這件事先不用提,反正也是好幾個月之後的事情了。朱元璋趁著這個機會,也做了不少的事情,大明沒有了丞相,一切藍圖將以皇帝的意志為轉移,可以說是百廢待興,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啊。

大明算是平定雲南所謂的全境,設置了雲南布政司。置貴州都指揮使司,又置雲南都指揮使司。

然後又命令禮部尚書劉仲質與儒臣定釋奠禮,頒天下學校。立學規十二條,合欽定九條,頒賜師法。又奉命頒劉向《說苑》、《新序》于學校,令生員講讀。在國子監頒學規,又頒禁例十二條于天下,鐫立臥碑,置明倫堂旁。詔令恢復科舉取士之制。

洪武十五年五月,新建太學成。其規制為;廟、學皆南向,廟在太學東,中為大成殿,殿左右兩廡,前為大成門,門左右列戟二十四,門外東為犧牲廚,西為祭器庫,又前為靈星門。太學正堂稱彝倫堂、中為祭酒、司業公署,左為祭酒、司業講授之所,右西列席東向,為博士課試之所︰前為太學門,又前為集賢門。彝倫堂之後為六堂(率性、修道、誠心、正義、崇志、廣業),為諸生肄業居處;六堂之東,皆列二館,為助教、學正、學錄居處。丞、簿有署,會饌有堂。廚庫井湢,依次而列。學之旁有號房,是諸生住宿之處,有妻子的諸生居外,月給米贍養。

五月二十二日,朱元璋命禮部頒學規于國子監,令師生遵守。學規規定;祭酒每旦升堂,學官序進,行揖禮,祭酒坐受,屬官分列東西,相向對揖畢,六堂諸生進,行禮與上同,惟無分揖禮。官升堂,稟議事務,或質問經史,須拱立听命,不得違越禮法。監丞之職︰凡教官怠于訓誨,生員有戾規矩,課業不精,廩饌房舍不潔,並從糾舉懲治。博士、助教、學正、學錄職專訓教生員,講讀經史,明體適用,以待任使,有不遵師教廢業的予以懲罰。典簿、掌饌,務致廩食豐潔,錢谷出入明白及課業進呈以時,他無所預。

八月,朱元璋命禮部頒學校禁例十二條于天下︰一、生員事非干己。勿輕訴于官;二、生員父母有過必懇告至于再三,勿致陷父母于危辱;三、軍國政事。生員勿出位妄言;四、生員有學優才贍,深明治體、年及三十。願出仕作官的,許敷陳王道、講論治化、述為文辭,先由教官考較,果有可取,以名上于有司,然後赴闕以聞;五、為學之道,必尊敬其師,凡講說,須誠心听受。勿恃己長妄為辨難;六、為師者當體先賢竭忠教訓,以導愚蒙;七、生員勤惰,有司嚴加考較,獎其勤敏,斥其頑惰,斯為稱職;八、在野賢人君子,果能練達治體、敷陳王道,許其赴京面奏;九、民間冤抑等事,自下而上陳訴。不許驀越;十、江西、兩浙、江東之民多有代人訴狀的,自今不許;十一、有罪充軍安置之人,勿妄建言;十二、十惡之事,有干朝政。實跡可驗的,許密以聞。其有不遵的以違制論。同時命以所頒禁例,鐫勒臥碑。置于明倫堂之左。

頒布了學規之後三天後,禮部奉命議定分六科考核天下所舉秀才。以任其職。其一,宜選用才識的文武之臣。于公事間暇,延問所取秀才。以經明行修為一科,工習文詞為一科,通曉《四書》為一科,人品俊秀為一科,言有條理為一科,曉通治道為一科。

六科備者為上,三科以上為中,三科以下為下,六科俱無為不堪。其二,觀其言貌,只知大略,觀其行事,乃見實能。宜會京官于秀才內各舉所知,舉中者量加擢升,不當者罰及舉主。其三,以前犯罪官員,皆以怠惰無能,遂以廢事。今宜精選可用之才留任,老疾不堪的遣還,仍命布、按二司具其善惡實跡,參其所言得失,以為黜陟。其四,秀才多系郡縣一時選送,其堪于錄用的,不定練習政務,況又用非其才,不僅速于獲戾,而且民受其害。凡堪用之人,只宜量才授職,未可立即委以重任;遣還鄉里的,可令其為社師,明經老疾的,授以教官。其五,對現任官員中的才學之士、歷任老成、有績可稱而無過的,留用或升擢,與初任秀才參署政務。而孝弟力田、聰明正直的,多非其人,宜悉罷舉。其六,刑罰未省,賦役未均,皆因所司不得其人,今以秀才充任,必能興學校,教民有方,均平賦役,使民無訟。其七,內六部、察院,外布、按二司及府縣令均系任重之職,得其人則政舉,非其人則職廢。必選通儒達吏,練事老成,明于治體,可以任重者居之,不可泛用非人。朱元璋批準施行。

朱元璋詔令制定官員相遇及公參禮儀︰凡五軍都督府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駙馬都尉遇公、侯于路,引馬側立;都督僉事、六部尚書遇公、侯,引馬卻避;品級相等的,分路而行。金吾等衛遇公、侯,引馬卻避;遇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駙馬都尉,引馬側立;遇都督僉事、六部尚書,分路而行。

六部侍郎、各衛指揮使及同知、通政使、太常卿、光祿卿、太僕卿、京府尹三品官遇公、侯、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駙馬都尉,引馬卻避;遇都督僉事、六部尚書,引馬側立;品級相等的,分路而行。各衛指揮僉事、左右通政、太常少卿、國子祭酒四品官遇公、侯、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附馬都尉、都督僉事、六部尚書,引馬卻避;遇六部侍郎、通政使、太常卿、光祿卿、太僕卿,引馬側立;品級相等,分路而行。六部郎中、員外郎、欽天監令、太醫院令、都府經歷、斷事官、大理寺卿、通政司參議、左右春坊庶子、諭德五品官遇公、侯以至三品官,引馬卻避;遇四品官引馬側立;品級相當,分路而行。

六品以下官仿此。翰林學士、尚室司卿、少卿遇公侯、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駙馬都尉,引馬卻避;遇二品官引馬側立;遇三、四品官分路而行。尚室司丞、侍講以下官,照品級仿此。承敕郎、給事中、中書舍人、監察御史遇公、侯以下至二品官,引馬卻避;遇三品官引馬側立;遇四品以下官分路而行。殿廷儀禮司正、副遇公、侯以下至三品官,引馬卻避;遇四品官引馬側立;遇五品以下官,分路而行。凡所屬見上司官,引馬卻避;所屬官員高者遇上司官品卑者,分路而行。

凡未授職任的遇有職官員,皆須引馬卻避。凡官員應合避而路狹不可避的,下馬拱立;應行路不得中道佔行依次分左右。

凡被宣召及祠祭官詣祠祭所並有所捕逐者在道,雖遇應避之官,不避。凡官員公參,都督府同知、僉事參左右都督,指揮同知參指揮使,六部侍郎參尚書,各衛指揮參都督拜于堂下,千百戶參指揮亦同;京縣知縣參京府尹拜于堂下,各府州縣亦同。

諸司佐貳官、幕職官參本司長官,皆答拜;所屬卑官參見者,不答,品級相等,答拜;所屬官員品級高的,與上司官卑的同禮。

但是這些都和龐煌沒有太大的關系了,他弄明白了李成桂的想法之後,就開始了自己的籌劃,首先,他派遣了自己最放心的屬下劉彪,前往高麗去見李成桂,商談一些事情。(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