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虎踞東北 第四章 蘇張條約

5月30日,陳獨秀坐上張學良為他安排的飛機,前往莫斯科,準備與蘇聯就東北當局以糧食換取工業設備以及武器彈藥的問題進行協商。畢竟陳獨秀是中共總書記,想來蘇聯人是要給他些面子和支持的。

臨走前,陳獨秀拉著李大釗和張學良的手,反復叮囑兩人要盡快壯大黨的隊伍,早日在東北建立共產黨的體系。

望著直沖雲霄的飛機,李大釗看了看身邊的張學良。今年才20歲的張學良看上去非常精神,外表俊朗確實很容易給人好感。可是李大釗卻嘆了口氣「唉,漢卿,搞搞理論,宣傳,我還比較熟悉。可是現在我實在是不知道從哪里開始工作了。」

張學良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你從北京叫些學生來,以他們為骨干盡快宣傳黨的政策,壯大黨的隊伍,怎麼樣?」李大釗苦笑道「是啊,我這一下子沒反應過來,確實應該如此。」「嗯,」張學良應了一聲,隨即說道「至于我嘛,就要準備為我黨組建第一支武裝力量了。不過在此之前,我們還有另外一件大事要做。」

李大釗奇道「好有什麼比編練新軍更急的嗎?」張學良笑道「自然是盡量集資準備和蘇聯做買賣了。」

張學良10多日沒有回家,但家人早已習以為常。張作霖更是覺得兒子大了,自然不該管教的太嚴格。至于張作霖在奉天城的眼線,自然是知道張學良這幾日的行跡。只是,少帥行事,大家都以為是大帥屬意的。哪有人吃飽了撐的向大帥打少帥的小報告,這不是找大帥罵嘛。

所以張作霖並不知道張學良這幾日的作為。而外界就更不知道了。此時的共產黨在全國不過50多黨員,自然不會有太對人注意。至于陳獨秀等名人來奉,事前早已商量好,自然是低調,低調,再低調。

張學良回家後顧不上休息就來到了老爺子房間門口,大聲道「報告,張學良求見。」只听里面一個溫和的聲音道「哦,大帥,是小六子來了。」就听老爺子那熟悉的聲音道「進來吧。」張學良推門進去,看見老爺子和一位40多歲的將軍在沙發上並肩而坐,想來是關系極好了。仔細回憶了一翻,方想起來,這位想必就是父親的把兄弟,奉系軍閥的二號人物——張作相了。

張作霖也不吩咐他坐下,就問道「這幾日又跑到哪野去了?」張學良辯解道「哪有玩,我辦的是正事。」張作霖就笑罵道「來,來,來,把你的正事說給我听听。」「是,」張學良應了一聲隨即說道「今日結識了幾位南方的朋友,讓我得了個發大財的機會。」「哦?」張作霖和張作相對望一眼,都有些不信「說說,什麼發大才的機會?」

「是,」張學良看到老爺子揮了揮手,就坐在了打橫的沙發上繼續說「蘇聯今年不是鬧糧荒嗎?可是我們有糧食啊,而且今年年景好,新政實施又讓墾地增加了不少,到時候收獲的糧食我們可以賣給蘇聯人,也可以從蘇聯人那換取武器彈藥或者工業設備。而我這些朋友在蘇聯很有些辦法,這筆生意自然是正事吧。」

張作霖听了點點頭,也沒有說話。張作相倒是問道「小六子,這事可靠得準嗎?」張學良答道「叔父放心,靠的準的。我的朋友今天早上已經坐飛機去蘇聯了。應該很快會有消息傳回來。」「嗯,」張作相點點頭,對張作霖說道「大帥,此事要是做成了,那可是有天大的好處啊。」張學良又說「只是單靠我們政府手里的存糧,這筆生意也做不大啊。我覺得咱們應該再拿一些錢收購糧食,日本人問起來就說備戰準備南下入關。」

張作霖听了,終于說道「這些事,我也不太懂,這樣你去找王永江,這次的事就你們兩個來弄。」張學良對這位理財能手的大名可是如雷貫耳啊。張作霖也是個如火的性子,當下就打電話叫王永金過來。

三人扯了一會閑篇,王永江就在門外高聲打報告。張作霖喊他進來之後,張學良又將情況跟他說了說。王永江低頭默算一會,抬頭對三人說,「大帥,輔帥,少帥,現在能拿出來的還有300萬大洋,加上咱們的存糧,我們大約手里可以掌握大概6000萬噸的糧食。如果少帥的朋友辦事妥當,蘇聯人又能給我們一個比較公道的價格,多的不說,賺個150萬大洋不是難事。」

張作霖聞言大笑道「好,好。」張作相就說「那,大帥,這筆買賣咱們就做了?」張作霖把手在茶幾上一拍「自然做了,岷源,這次的事你來主持,讓小六子從旁幫忙,你也教教我這個不成器的兒子。」王永江自然听的出大帥對這個兒子的喜愛,況且蘇聯糧荒,東北今年冬小麥眼看著就要豐收,王永江也看得到這份商機,只是奉系一直依靠日本,跟蘇聯人實在是搭不上話啊,想不到如今卻有這樣的機會。當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遞枕頭啊。

這幾日,張學良就與王永江就籌糧的事細細商討了一邊。張學良知道他是老爺子面前的紅人,又是長輩。所以說話很是恭敬。同時,又不停的用後世經濟學的觀點來糾正王永江一些因為時代限制的錯誤。讓王永江感嘆這位少帥的才華的同時,也因為張學良恭敬的態度。對這位少帥高看了一眼。

6月5日,陳獨秀從蘇聯發回密電。詢問張學良大約可籌糧多少?

張學良回電,約6000萬噸上下。

6月8日,俄國特使在陳獨秀的陪同下抵達奉天。東北當局代表張學良.王永江和俄國特使開始秘密會談。俄國緊缺糧食,而且對于遠東的控制每況愈下,也希望張作霖壯大實力可以在遠東牽制日本。再加上蘇共對中共的支持。雙方很快就敲定了條約內容。

而在談判期間,王永江也開始在東北組織收購糧食。同時,李大釗也發動他的學生積極響應,要知道民國時期念得起大學的委實沒有幾個家貧的。竟從關內也收購了500萬噸糧食。

6月15日,雙方正式簽訂條約。

條約內容如下,1,東北當局以歐美市場價格將6500萬噸糧食出售給蘇聯。其中2000萬噸收現金,以美元結算。

2,3000萬噸,以蘇聯重工業設備充抵,其中包括在鞍山建設一座完整的鋼鐵廠,年產量在5萬噸左右。以及一個機械制造廠

3,1500萬噸,換取蘇聯武器彈藥,其中三八式步槍2萬五千支,馬克沁姆重機槍300挺,捷克式輕機槍1200挺,野戰炮60門,加農炮40門,火炮40門。迫擊炮120門。子彈不要,各式炮彈共計1萬5千發。

4,東北當局接受蘇聯工人如東北工作,但不將其編入中國國籍。所有蘇聯工人由東北當局提供食宿,但工資全部交給蘇聯當局。

5,東北當局承諾,擊敗日本關東軍即恢復蘇聯沙皇時期在東北的一切特權。

張作霖簽署條約之前,對前三天還是很滿意的,可後面這兩條,一條是看不懂,另外一條則是差點指著張學良破口大罵了。

張學良倒是坦然的很,對老爺子解說道「蘇聯現在愁得是沒糧食,咱們替他們養這些工人,又把工錢給他們政府,還不能留人,蘇聯隨時是可以撤人的。所以他們肯定沒什麼不願意的。至于咱們,咱們缺的就是技術,由這些蘇聯工人帶一帶,多則1年,少則6個月,咱們就會有自己的熟練工人了。」

張作霖把桌子一拍,吼道「這都是小事,就這最後一條,簡直是喪權辱國,難道我張家要出個漢奸不成。」張學良平靜的說「父親多慮了,是,這條約是簽的喪權辱國。可等咱們有實力打敗日本,自然也就不怕蘇聯了。到時候不承認就是了,一紙條約而已。」

張作霖又一拍桌子,「好,好小子,條約嘛,撕了簽,簽了撕,不過一張紙罷了。你換回來這些武器彈藥才是真實惠。」張學良立即起立,神情嚴肅的說「父親,我想編練新軍。就用這批武器。」張作霖也不猶豫,「好,不過你小子可要給我帶出個樣子來。」張學良一敬禮「請父親放心,我不但練軍,而且不再花父親一分錢,就用上次父親給我的10萬大洋編練新軍。」

而早在張學良還在和俄國特使談判時,李大釗已經帶著一些北大的學生來到了奉天。

張學良從蘇聯獲得的裝備是足夠武裝一個甲種步兵師,以及一個重炮旅的。張學良深知陸地戰爭,坦克為王。但是現在的條件下,坦克實在不好搞。那麼就用戰爭之王—火炮。而且是足夠數量,足夠密集的火炮的話,其威力之大可以僅憑炮擊就打夸一支軍隊的戰斗意志。

而一支軍隊如何掌控在自己手中呢?張學良自然想起來後世共產黨的政委制度。所以這批學生一來東北,張學良就把其中的男生全部投入東北講武堂學習。他不僅希望這些人可以成為優秀的政委,要是出一兩個指揮官,那就更加高興了。

一個甲種師再加一個重炮旅,作戰部隊加輜重部隊大約要5萬人,10萬大洋自然是坐吃山空。也幸好那位俄國商人終于再一次來到了奉天。

因為蘇張條約的必須隱秘,所以這位大鼻子並未听到什麼風聲。按時運來了張學良列好的清單上的機器設備。

其實這種設備非常簡單,要不然也不會那麼容易就能出口到中國。張學良又從老爺子那要來了自家的土地。自從簽訂蘇張條約之後,老爺子對他是徹底放心了。也不問他要土地用來做什麼。大手一揮,準了。

要做什麼生意呢?其實非常簡單,種煙葉,賣香煙。當時的中國除了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外,是沒有大規模的煙草公司的。而禁煙令(鴉片)是勢在必行的,所以煙草是有很大的市場空間的,而且張學良自然要講煙草作為國家壟斷行業的。雖然現在只能在東三省實行壟斷,但這已經是一筆相當客觀的收入了。

而煙草的成長期只有30天,這無疑是非常容易賺錢的財路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