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章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一)

潭水深深,瀑布飛逝。

三千尺潭位于草廬後山的山腳下,水潭頗大,有一條小小的瀑布從山上落入潭中。山上瀑布萬練穿空,崩玉飛珠;山下水潭幽寂深邃,暗流起伏。興許是因為冷的緣故,潭面飄渺著一層薄薄的白氣,如仙境般。

三千尺潭的名字是清朝時的一位秀才取的。這位秀才住在大山外的一個村落,小時淘氣,經常與伙伴進山游玩,常流連于此處。成年後為了考取一功半名,便在三千尺潭旁結廬而居,每r 在此與山為伴,與水為鄰,深讀聖賢書。

一r 暴雨過後,山上洪水傾瀉入潭,氣勢雄偉壯觀,如同千軍萬馬呼嘯而下,秀才大為驚嘆,月兌口吟出李白一句名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後來,秀才考取功名、衣錦還鄉之時,鄉民們為了稱頌他為家鄉贏得的莫大榮譽,故將此潭命名為︰三千尺潭。

潭影空人心。

三千尺潭旁邊的雪地上有三個人,一個老人拄著龍頭拐杖,一個老人坐在輪椅上,還有一個長得極漂亮的小男孩畢恭畢敬地站在他倆跟前。三人不遠處還有幾個j ng衛,穿著厚厚的軍大衣,j ng惕地望向四周。

燕老揚了揚枯老的手掌,看向小蕭雲道︰「孩子,今天就先教你梅花拳。」

小蕭雲一臉興奮,搖著兩只小胳膊,笑道︰「太好了。」

燕老輕聲道︰「梅花拳歷史悠久,極負盛名,知道清末的義和團運動吧?」

小蕭雲點點頭,恭敬道︰「知道,媽媽跟我講過。」

燕老嗯了一聲,繼續道︰「義和團剛起義的時候叫義和拳,義和拳就是梅花拳的別稱,義和團首領趙三多是梅花拳的傳人。梅花拳是用梅花的五個梅瓣象征著五個基本拳勢大勢、順勢、拗勢、小勢、敗勢,故也稱五勢梅花拳。」

小蕭雲似懂非懂地點著頭,忽然想起了什麼,問道︰「燕老,為什麼要叫這五勢啊?」

燕老枯枝般的手指輕輕叩著大腿,緩緩道︰「五勢梅花拳起源于一個古老的傳說。古佛法王老祖分定天地之後,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宇宙萬物定五行,五行的生克制化,維持天、地、人三才的平衡之時,差遣五方佛祖各管一方。」

燕老頓了頓,繼續道︰「五方佛排定五方。古佛世尊為了渡化眾生,在世間開展文武大道,按五行之法,命五方佛祖創下了梅花五勢拳法。五方佛各創一勢。太素佛居西方,創下大勢;太乙佛居北方,創下順勢;太始佛居東方,創下拗勢;太初佛居南方,創下小勢;太極佛居中方,創下敗勢。五勢即有各勢的d l x ng,自成一套法理;又有生克制化整體理法。其理法奧妙無窮。」

拳滲玄機,悟透不易。

老爺子右手緊握拐杖龍頭,在一旁插科打諢道︰「小七,這五勢具體的奧妙呆會兒你听著拳譜自己去領悟,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自己好好想想。」

小蕭雲肅然點頭,聆听思索著燕老的每一句話。

他有著非同一般的領悟能力,這讓他學什麼都易上三分。

燕老拿起剛才在路上撿的一根枯枝,在雪地上一邊畫著一邊道︰「梅花拳深受佛道儒三家的影響,這五勢就是以道家的y n陽五行學說為理論指導的;又根據佛家禪宗靜守合一之理,在五勢靜中求空無,回歸虛而又合于實;受儒家的‘尊師重道’、‘仁者對之仁也’的影響,積極對待生命。」

燕老在雪地上畫了幾個符號,指著符號對小蕭雲道︰「五勢求靜,從中以生化出氣,講**,即手與腳合、膝與肘合、肩與胯合,心與意合、氣與力合,在此基礎上再練習練j ng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五氣朝源,諸法無形,諸勢無象,諸象又均合于法度。這樣打出的梅花拳才能招無空去,藝無空回,進退騰挪,瀟灑自如。」

小蕭雲一邊思忖著,一邊比劃著,稚女敕的少年臉龐凝滿冷峻的執著與專注,仿佛與這個外界徹底隔絕一般。

燕老凝視著全神貫注的小男孩,浮起一個欣慰的微笑,他似乎只有在看著小男孩的時候才會隱去其中的孤獨,輕聲道︰「開始吧。」

「是。」

于是,在這片冰天雪地中,一個只有八歲的小男孩**著上身,揮拳舞步,現學苦練,丁是丁,卯是卯,一招一式絲毫不含糊,地上的雪花也被濺起不少,形成一陣雪霧,遠遠望去,美不可言。

雪地空曠寂野,小男孩揮拳呼喝之聲勢如奔雷,回蕩于山中。

只是時不時地響起一把尖銳的老人聲音,有些恐怖駭人︰

「一枝動則萬葉不寧,一心散則萬慮皆空。全身放松,松而不懈,安神靜氣,外靜而內動,排除雜念,意守丹田。再來!」

「步法要穩,梅花拳的步法為八方步,又名群步,有大八方、中八方、小八方之分,你看你走的這個步,簡直就是死步。再來!」

「走好八方步,必須要看敵何方來,然後以何方應之。小八方落三點,中八方落五點,大八方為亂點。八方步可進可退,可攻可守,動若鵠鷹撲兔,靜如處女守身,腳隨手出,步里藏拳。再來!」

「不行,步法不穩,拳法無力,速度慢如蝸牛。再來!」

……

《馬丁?伊登》︰一個人只要有意志力,就能超越他的環境。

小蕭雲剛來雲浮山時,身體羸弱,不經捶打。

老爺子每天晚上都替他按摩筋骨,用各種藥材煎出來的藥汁為小男孩固體培元、強化身體,打下練武的好根基。

四年來,煮掉的藥材都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了。

有了如此根基的小男孩練起武來雖然是進度飛快,但深知武道一途惟有勤奮二字的小男孩仍是不肯松懈半刻,老爺子所教的武功他每r 勤練不綴,往往又從其中悟出新的招式,令老爺子驚喜不已。

為了鍛煉抗擊打能力,小蕭雲每天都被老爺子逼著站到瀑布底下,一站就是兩三個小時,每次都是嘴唇發黑、兩眼發昏地從水里出來。流水的沖擊對于一個小孩的承載能力是常人無法想象的,每一下砸到身上都會讓他鑽心疼痛,仿佛死去還比這個更容易接受,可他從來都沒有退卻過,甚至連眉頭也不皺一下。

小蕭雲就這樣過了四年,直到他可以輕松地從瀑布底下出來。

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

小蕭雲除了練抗擊打能力之外,還必須練速度。

速度由無生有,耐x ng也是重要一環。

因此,在雲浮山頂草廬前,往往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

烈r 之下,一個小男孩扎著馬步已經快有一個時辰了,略顯瘦弱的身軀微微顫抖著,尤其是兩條腿,抖動的幅度更大,但是不管怎麼樣抖,擱在頭頂上的那只茶杯和腿上的兩個水碗依舊穩如泰山,一滴水都沒灑出來。

老爺子握著拐杖龍頭靜靜而立,微微眯起雙眼,看著咬牙堅持的小男孩,臉上沒有任何表情。時間一點點的流逝,不知過了多久,終于,老爺子點了點頭,語氣不帶絲毫感情,低聲道︰「小七,時間到了。」

此話就像將軍的令旗,小男孩這時才顫悠悠的將那一杯茶和兩碗水取下,慢慢地站直了身子,開始原地活動起僵硬如鐵的脖子和麻木不覺的雙腿來。

不及片刻,老爺子冰冷的聲音再次響起︰「開始吧。」

身後的幾個j ng衛聞言向老爺子行了個軍禮,雖然他們已經退伍多年了,但還是忘不了這軍中禮節,這是深深扎根在他們內心的軍隊情懷。他們一字排開,臉上是軍人特有的冷酷無情,手中拿著幾個用粗布包裹著的沙礫石,從不同的角度向剛剛站起來不久的小男孩全力丟了過去。

陽光耀眼,沙包橫飛。

硬沙包夾雜著呼呼風聲,朝著小男孩毫不留情地飛了過去。

凝視著飛過來的硬沙包,小男孩清亮雙眸一眨不眨,稚女敕的臉上有著一種銳氣在閃動,沉穩異常。

就在幾個硬沙包快要打到身上的時候,小男孩終于動了,身體微側,左腿在瞬間踢出了連環三腳,將偏左的三個沙包逐一踢飛,旋即小男孩整個身子向後傾去,憑借腰力在左腿落下的一瞬間,雙手撐地,右腿閃電一樣地向上劃了開去,在空中蜻蜓點水般地點了兩點,將掠過的余下兩個沙包也踢飛了。

很漂亮的防守,很驚人的速度。

然小男孩還沒來得及喘息和調整,第二撥的沙包攻勢又到了。

就這樣,在等同沒有間隙的情況下,小男孩一次又一次地以驚人的速度將襲來的沙包一一踢飛。

沙包來勢愈凶,小男孩反應愈快,然體力消耗得也愈快。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男孩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動作也越來越慢,仿佛腿上纏上了千斤負重,抬都抬不起來,再也無力踢飛沙包,只能被動的閃躲,可還是躲不過幾個退伍軍人的速度,躲哪打哪,不通人x ng的沙包如雨打沙灘萬點坑般的落在他小小的身軀上。

小男孩嘴角流著淡淡鮮血,無力移動,卻仍孤傲地站著,掛起一抹不屑的微笑。

幾個j ng衛雖然是在軍隊里模爬滾打出來的,而且華**隊的訓練在全世界可謂是最嚴格最辛苦的,任何痛苦對于他們來說都不值得一談,但鐵打的漢子看到眼前的小孩也會于心不忍。

他們臉上漸漸地變得y n沉,小少主的毅力他們是心中有數的,你可以打死他,卻永遠不能打敗他。小少主曾被老爺子罰從三千尺潭里提水一百桶,兩只小手都磨出了血,卻仍咬著牙堅持了下來,然後躺在床上休息了三天又開始練習武功。而且他對人和藹可親,又勤奮好學,博聞強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就連武功也是獨領風s o。

幾個j ng衛再也不忍心看下去,紛紛閉上雙眼,他們的內心也在不斷地滴血。

小男孩也無力支撐,癱軟在地,眼神卻仍帶著一絲冷傲地執拗。

「停下吧。」老爺子輕聲道。

j ng衛們終于听到了解月兌的聲音,如蒙大赦一般頹然地松了下來,看著雙肘撐在地上的小少主,布滿握槍老繭的雙手微微顫抖,是可憐,同時也是被他的那種氣勢所震懾。

老爺子緊了緊握住拐杖龍頭的手,臉上依舊沒有半點表情,冷冷看向小男孩,輕聲道︰「小七,給我站起來。」

小男孩聞言,吃力地掙扎,跌倒,又掙扎,又跌倒。

由于整個身體緊繃到一種不能負荷的程度,不禁咳嗽一聲,吐出一口帶有血跡的濃痰。

老爺子閉上了眼楮,兩道劍眉斜蹙,睫毛微微地顫動著,他不想讓那淚水留出來。

一個軍中的傳奇大將是不能流淚的。

掙扎在地的小男孩抿著嘴唇,那道淺淺的弧線寫滿了不服輸,俊臉蒼白得宛如死人一般,豆大的汗珠不斷滴落。縱然如此,他還是一點點地從地上站了起來,由于無力的緣故,整個人松松垮垮的,像一座臨時壘起來的石屋子,看上去仿佛隨時要倒下一般。

小男孩就以這樣的姿勢站立著,一種不屈的氣勢在他身上隱隱升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