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朝鮮風雲 第三十六章 開辦銀行建藥廠

看到書沖到了首頁,小蟲很激動,兄弟們太強大!小蟲拜謝了。

……………………………………

歷時三個月之久的中日戰爭終于緩緩落下帷幕,期間包括豐島海戰、成歡之戰、白龍谷之戰、黃海海戰、平壤攻防戰以及其他小戰無數,升官的升官,降職的降職,期間幾人歡樂幾人愁,又有誰能明了呢!

中日兩國軍隊約定分三批依次撤出朝鮮,葉之魁虎勇軍作為精銳部隊理所當然是最後一批撤退的了,朝鮮國王李熙被日軍釋放,朝鮮朝政重新由閔妃集團把持,攝政王李應從那來回那去,唯一變化的是朝鮮政治中心由漢城轉向平壤。

平壤,李鴻章忙完撤兵事宜剛剛安歇下來,便有下人通報葉之魁求見,李鴻章對于這位北洋年輕俊杰很是看重,馬上召見。

之所以如此,與李鴻章的用人觀念不無聯系,一是因為葉之魁是安徽合肥人,從後世的李鴻章用人之術我們可以看出,他特別看重鄉誼,甚至到了有點曲法徇情,公私不明的程度,這從原來歷史上葉志超兵敗之後能安度晚年就可以看出,要不是有李鴻章的一力擔保,怎麼會有如此輕松之結果。二是葉之魁這個年輕人本身讓他很看重,就說當日巡閱各部吧,葉之魁的虎勇軍軍紀就讓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認為葉之魁是個干將。

葉之魁走進屋的時候,看見李鴻章已經穿著一件常見的長袍馬褂坐在了位子上了,李鴻章這個打扮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那里的富家翁,想不到會是權傾朝野的李中堂。

葉之魁先向李鴻章行了禮叫了聲中堂大人,在李鴻章的示意之下才坐了下來,李鴻章仔細打量了他一番,並不作聲,只是品了半響的茶,葉之魁低眉順耳的安坐在一邊,並無任何煩躁之情,看到葉之魁不驕不躁,李鴻章暗道了一聲年輕人不錯,才開口說道︰「這日子啊,過得可真快,當年你伯父和你父親隨我李鴻章在鎮壓捻軍中都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惜的是你父親卻不幸戰死,不過如今你能有如此成績,相信他在下面也會開心。」

葉之魁認真的回道︰「這都是我父和伯父有慧眼,識得明主,而且沒有老中堂的提攜,小子今天哪有如此成績!」這話也沒錯,李鴻章確實是任人唯親。

李鴻章微微一笑,說道︰「你啊,這張嘴就是會說,拐著彎拍我馬屁,小崽子是不是有事要來求老夫呀?平日也不見你嘴巴多甜。」

都說求李鴻章辦事,只要他故意加以粗言惡語,這事便十有八九也就成了。

葉之魁心中一喜,呵呵傻笑兩下,覺得還是直說的好,便回道︰「老中堂還真個是天上的菩薩,算到了小輩有事相求。有這麼兩件事,小子想听听中堂大人的意見,一是小子前些日子在平壤開了一家藥廠,一種新發明的藥物將作為藥廠的主要銷售對象,這種藥物能止咳、止痛和治療其他一些疾患,可是這種藥物的原料卻是鴉片,所以想請中堂大人允許小子從國內運送鴉片到朝鮮,以便制藥之用。」

此時的中國,早在二十年前李鴻章就上奏言︰「奏請弛禁,以抵制洋煙的涌入」,而使得罌粟種植在全國各地泛濫開來,所以即使沒有李鴻章的允許,葉之魁也能很輕易的得到鴉片,但如果能得到李鴻章的支持,則事情要好辦很多,至少價格方面就便宜很多了。「從雲啊,你這個新發明的藥物用鴉片制成,會不會有害處呢?」李鴻章考慮片刻,出聲問道。倒不是他李鴻章多麼的悲天憫人,至少鴉片生意在大清國那是由官面上都承認了的,只要你交稅,管你發活人財還是死人財。這是李鴻章怕葉之魁年少不懂事,好高騖遠,做生意別不賺還虧了,到時候同意他開廠的李鴻章自己也會覺得臉上無光。葉之魁回道︰「中堂大人請放心,西洋諸國已經開始銷售,也證實了它的功效,其實小子可以先將此藥銷往日本,以作驗證,萬一出事,小子也不怕朝廷官員攻擊,何況這只是個小生意,到時候抽身也來得及。」李鴻章想了想便同意了,說道︰「你是從西洋諸國留學歸來的,比我這等老古董知道的要多,老夫也不勸你了,我讓四川、甘肅兩省的鴉片優先供應與你。」听到李鴻章這話,葉之魁只有汗顏,不敢接話。等到李鴻章說到鴉片優先供應的時候,葉之魁才大喜,溢于言表,開心的說道︰「如此,則多謝老中堂了,只是這第二件事有些麻煩,那就是小子想學習西洋諸國,在這朝鮮國開辦一家銀行。」

「辦銀行?」李鴻章眼中精光一閃,說道︰「這可是一件大事呀,可是和香港的匯豐差不多。」

葉之魁回道︰「正是,小子所辦之銀行與香港的匯豐銀行業務類似,而又略有些不同,若中堂大人允許,小子將會聯合朝鮮政府,共同持股,來取得朝鮮國授予發行銀元、銀兩兩種鈔票的特權,使之成為整理朝鮮幣制之樞紐。以便與外商銀行之紙幣分庭抗禮,使金融大權,不復為外商銀行所把持。」

李鴻章听到葉之魁說完不由倒吸一口冷氣,他想不到葉之魁會有如此豪氣,有這麼一句話思想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李鴻章身為洋務運動的領袖級人物,早就有心辦銀行,但是在大清國那個地方,很多事即使是他李中堂也要掂量掂量才行。可是如果在朝鮮這邊開辦銀行,借助朝鮮政府的名義,那麼很多事情也就好辦多了。到時等時機成熟,便可在大清國辦銀行,而且也有了經驗和先例。

李鴻章心思轉了幾圈,打起了小九九,說道︰「從雲啊,你這個想法是好的,可這是個大事,沒有一定實力是很難辦成的,這些你都想好了嗎?」

葉之魁連忙回道︰「這就是小子特意來求見中堂大人您的原因了,老中堂門生遍天下,哪方面的人才沒有呢?還請老中堂多幫幫小子吧。」

李鴻章微微一笑,葉之魁這小伙子很不錯,懂得利益均沾,對葉之魁找不到專業人才這種鬼話,他嗤之以鼻,現在這個年代,什麼人沒有,四條腿的蛤蟆難找,兩條腿的人還找不著嗎?

兩人又談了一會話,說了個大概,便把這事情給確定下來了。

次日,葉之魁又知會了閔妃和朝鮮政府一聲,詳細解釋了一遍辦銀行的好處,取得了他們的同意。

不久這朝鮮銀行就風風火火的辦起來了,銀行創立時,招商股1000萬兩,先收半數,並商借朝鮮政府500萬兩,分5年還清,到最後純留商股。

股份中,葉之魁和葉志超投資一百二十萬兩,閔妃外戚集團等朝鮮人投資一百萬兩,李鴻章父子投資一百萬兩,另外一些如見仁時吾、馮國璋等在劫掠黃金中發了財的葉之魁部下也紛紛將錢投了進來,他們的理念是連中堂大人和葉少帥都投資了的事,能虧嗎?

等到這些消息被另外一些北洋大臣听到的時候,最後的股份也被瓜分得一干二淨,動作快得也只喝了一點湯。

葉之魁本人獨佔五分之一的股份,若加上那些和他有關系的,則高達五分之三之多。李鴻章手下確實有很多經商人才,物以類聚,不久就找到了一些銀行方面的金融人才。因為是首創,皆參照外商銀行,所以設總董張振勛、劉學詢、葉成忠、楊文駿等九人,訂立章程,奏明權歸總董等專業人才,利則歸葉之魁等股商。葉之魁又聘任德國人為顧問,以此融通中外金融。

葉之魁又制定分紅制度,對這些管理人員進行利誘,讓他們死心塌地的辦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