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74章 不同的文化

「就這兩個吧,其實還有些在我家里,你要是不喜歡可以到我家去挑。」斯郎擁忠說道,在轉經路上的商人大多都是這樣,熱情誠實,他們信奉佛祖,相信在通往佛祖的道路上誠心去做每一件事必然會得到佛祖的關愛。

曲文頭一回知道有‘擦擦’這種東西,放出靈覺探察上邊的靈氣,在斯郎擁忠挑出的兩件‘擦擦’上都凝聚著一股淡淡的青色氣霧,也就是說這兩件都是清末的東西,就年代來說確實是攤位上最好的兩件‘擦擦’。

而那件泥制擦擦不單有青色氣霧還有喜人的精光閃現,這讓曲文禁不住心頭大喜。

可是按世俗分類,就材質來說銅制擦擦應該會好一些,至于另外一件泥制擦擦……,曲文看不出好壞,在攤上還有另外幾件清末的銅制‘擦擦’,為何斯郎擁忠會說這件泥擦更好?

「擁忠大哥為什麼這個泥擦會比旁邊那幾件銅擦好呢?」曲文接過斯郎擁忠挑出的泥擦問道。

「你把這件泥擦轉過來看看。」斯郎擁忠笑道,抬手對曲文做了個翻轉的手勢。

曲文隨即把手上的泥擦轉了過來,只見泥擦的後邊刻著一行字,可惜寫的是藏文,曲文一個也看不懂。

「擁忠大哥,這上邊寫的是什麼?」

斯郎擁忠笑道︰「這上邊寫的是**甘丹赤巴制。」

藏族佛教的僧侶等級一般分為六等,從最頂級的達[賴]喇嘛和班禪,然後到第一級的薩迦法王、章嘉大師、哲布尊丹巴,再到二級的甘丹赤巴、大寶法王,接下來是三至四級的如多札夏仲等等,還有第五級的各大寺院住持。

而甘丹赤巴像征藏族佛教里黃教祖師宗喀巴的法統傳繼,據有關文獻記載達[賴]及班禪在**會上見他都要鞠躬。由于可見甘丹赤巴的地位有多高。

上邊刻著甘丹赤巴制的款,按斯郎擁忠之前所說,這件擦擦應該屬于名擦類。難怪會說這是他攤位上最好的擦擦之一。

曲文學習古玩鑒賞的時間並不長,雖然有靈覺在身但不表代他應該什麼都懂。就算你熟知中原佛教,對藏傳佛教也可能只是一知半解。當中涉及的文化背景,人物政治,都是要花時間去慢慢了解。

不過僅憑這兩件擦擦的制作年代和特殊工藝,曲文覺得確實值得收藏。又微笑問道︰「擁忠大哥。你給個價這兩件擦擦我都想要。」

斯郎擁忠想了下︰「這件泥擦是我從朋友那得來的珍品,別說在市面上,就算整個藏區也是難得一見,我想應該能值得了這個價。」

斯郎擁忠伸出五個手指。

「五萬嗎?」曲文愣了下。這個價錢足以買一個品相極佳的藏傳銅琉金佛像,除非這件泥擦的制作人真的很有名。想著又看了眼斯郎擁忠,看來在聖潔的轉經路上,一樣會有唯利是圖的商人。

誰知斯郎擁忠笑著擺了擺手︰「不用那麼多,我從朋友那收來才只花了兩千塊錢。加上這件銅擦我想五千差不多了,我還足足賺了一倍呢。再多些佛祖會懲罰我的。」

曲文听見一陣汗顏,自己真是小人之月復,在沒弄清價格之前就亂判定對方的為人。斯郎擁忠不但給出了個合理的價格,還將他的底價一起說出,這種行為在國內古玩行極少得見。要知道對方的底價,除非倆人的關系非常的要好。

「擁忠大哥給你。」曲文臉上一片尷尬之色,連價也沒殺直接拿出五千塊錢遞了過去,當然五千塊錢收一件名擦和一件清末的老器物都是很劃算的。

正好這時梁山從遠處走了過來。手上竟然又多了個烤羊腿,像頭豬似的站在曲文旁邊好奇的問道︰「哥,你買什麼要花這麼多錢?」

「一個泥佛和一個銅佛。」曲文高興的把剛買到的泥擦和銅擦拿給他看。

看著曲文手中的兩個擦擦,梁山愕然叫道︰「就這兩件小玩藝要五千塊錢,頂得上我買二十頭小豬仔了!」

「……」

這家伙怎麼什麼事都喜歡和豬掛上關系。敢情他這幾年宰豬宰多了,人都開始變成人頭豬腦。

「走走走,到一邊啃你的羊腿去。」

曲文懶得跟他解釋,讓斯郎擁忠幫忙把兩件擦擦裝好。問他要了個電話號話說是有空會到他家挑選別的擦擦。

斯郎擁忠听見拿了張紙在上邊寫下自己家的電話號碼︰「我白天基本上都在這擺攤,晚上會在家。你如果要去,先打個電話給我。」

曲文收好電話號碼,跟斯郎擁忠多聊了幾句又向下一個攤位走去。

不得不說整條轉經路上的好東西還真不少,在很多攤位上能發現清朝和民國的東西,其中以唐卡、藏族民俗用品居多,還有少量的轉經輪和佛珠。

不過這些東西在全國各大古玩市場都能看到,價值並不怎麼高,曲文要開的是精品店,珍品店,所以這些東西還入不了他的法眼。

把整條轉經路市場走完,足足花了一天的時間,由于過度使用靈覺,不免覺得有些勞累,曲文回到酒店吃過晚飯便早早上床休息。第二天早上那也沒去,只是呆在客房里研究剛買回來的泥擦。

記得斯郎擁忠曾說過,這尊泥擦很可能是某位藏教活佛親手做出的物品,恰巧上邊有難得的精光閃現,于是在曲文腦中生出個特別的想法,是否只有名家做出或用過的東西才會有精光出現。

從最早的金廷標畫卷,清將軍翡翠扳指,胡開文老墨到黃公望畫卷,疑似某位活佛做出的泥制佛像,這些東西都很巧合的會含有濃郁的靈氣並伴有喜人的精光。如果自己的這個想法不完全正確,相信也和這些名人名家月兌不了干系。

可惜眼前沒有第二件東西做比對,想了半天只好將這個想法暫時擱置,放出靈覺將泥擦上的靈氣吸盡。

下午閑著沒事倆人又到布達拉宮旁邊的商鋪轉了轉,等吃過晚飯,曲文撥通了斯郎擁忠家的電話。接電話的人正好是他,于是雙方約定晚些在他家踫面。

斯郎擁忠的家要比曲文想像中的要大,白色的米石牆加入了極具藏族特色的風格繪畫,就連門窗亦是如此,將屋檐周圍和窗頂涂成了金黃色,使得整個房子華貴氣派,富麗無比。

斯郎擁忠有兩個兒子一個在上小學,一個在上幼兒園,見到外人也不害養羞,好奇的打量著人,紅撲撲的臉蛋笑起來顯得特別的健康。

「擁忠大哥,你家可真大啊,這房子得花不少錢吧。」曲文進屋先客套了句。

「沒花多少錢,材料是自己買的,房子都是自家兄弟幫起的,總共也就是七八萬這樣。」

「才七八萬……」曲文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如果到[北]京[上]海這樣的房子不得上千萬才怪。」

其實建一棟二層小型公寓花不了多少錢,又免了人工費,可以再省下相當一大筆。和大城市相比,藏民和全國各地許多農村人多了這麼一條好處,就是地皮不用花錢買。而各大城市的房價居高不下,地皮費用佔了最大一塊。

倆人說著斯郎擁忠從屋外走了進來,手上捧著個盤子,盤子里放著熱乎乎的女乃茶。藏家的女乃茶和其它地方不同,把純牛女乃倒入茶水後再加入一點鹽而不是糖,初一喝會有些不習慣。

斯郎擁忠的妻子只是打了聲招呼把女乃茶放下便領著兩個兒子離開,在藏族男人談論事情的時候,一般情況下女人都會自覺避讓。

又聊了會曲文把話題轉到了‘擦擦’上。

「擁忠大哥,能讓我看看你收藏的‘擦擦’不?」

「行,都在旁邊的櫃子里。」

斯郎擁忠起身領著曲文來到了牆邊擺放的四面大壁櫃,在里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擦擦’,除了金制和銀制的,還有少量瓷制‘擦擦’,更有甚者在上邊瓖滿了寶石。

曲文能理解為什麼斯郎擁忠不把這些精品‘擦擦’拿到轉經路上販賣,因為其中的每一件都價值不匪,萬一有什麼磕踫,那損失可就大了。如果遇到喜歡的賣主再介紹到家中也不無不可。

看著滿牆的‘擦擦’,曲文好奇的問道︰「擁忠大哥,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收藏‘擦擦’的?」

斯郎擁忠想了下答道︰「我嘛應該是從兒時開始,就和我大兒子這麼大的時候,其實收藏‘擦擦’是我們家的習慣,在我祖爺爺那輩都是窮人,所以賣不起銅佛只能用‘擦擦’替代。後來隨著全國解放,我們家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漸漸變得富裕起來,可是收藏‘擦擦’的習慣卻一直沒改變。」

一句話道出藏族人民的生活變化。

而‘擦擦’這種特殊的佛像制品也變成了藏族人民極喜愛的收藏品,不再是窮人用于供拜佛祖時的廉價代替品。

************************

這章是補的,希望今天能順利更新完,總是欠著一章蠻民心里也不踏實。(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