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走了一圈天色漸漸暗下,見攤主們一個個收鋪離開,曲文和梁山回到了落腳的酒店,看了看時間竟然已是晚上近七點鐘。浪客中文網寒冬全國各地的日照時間相對減少,一般五點多鐘天色就會變暗,而[西]藏地處高原是世界上日照時間最長的地方,所以天黑得比較晚,因此就有了「日光城」的別稱。

在布達拉宮旁的市場轉了兩個小時,曲文還有些意猶未盡,點菜的時候順便向服務員問道︰「請問你們這有大一些的舊物交易市場嗎?」

被問到的服務員長年接觸各種各樣的游客,听曲文的話便知道他說的意思,像他這類進藏尋寶的游客不在少數,因此促進了拉[薩]市及周邊的藝術品交易市場。不過也有人真的在這里尋到寶貝,听說幾百塊錢的東西帶回去後轉手就能賣到十幾萬甚至是幾十萬。

笑著友善的回答道︰「倆位先生是來尋寶的吧,在布達拉宮山下有一條繞山而建的轉經路,到了白天很多商人會集中到那里,除了賣藏香、哈達、念珠、經幡、佛像外,還有一部份是賣小吃的商人。在[西]藏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條路上的小販都是賺轉經人的錢,因此他們賣的商品,大都物美價廉,適用性強,假冒偽劣商品在那幾乎看不到。」

「除此之外在布達拉宮南側的廣場,每逢星期天還會有一個星期天市場,到了星期天攤販們便都雲集到那里,還有少數上班族也會拿自己不用的東西出來賣,至于能買到什麼那就要看你們自己的運氣。」

曲文一听興奮的笑起︰「太謝謝你了,隨便麻煩你幫我們上這幾道菜……」

曲文用手在菜單不斷的指著,隨著所點的數量不斷增加,服務員臉上的驚異神色越來越重。

「先生你確定要點這麼多菜嗎?」服務員定定的望著曲文,他點的量足以頂得四個藏族壯漢的食量。

「差不多了吧,不夠我們還會再要的。」

「還要……」

服務員呆愣了會,這究竟是在喂豬還是在喂人。不過酒店有錢賺總是一件好事。

沒過多久曲文所點的菜一樣樣接著上到桌面,兩人吃東西的速度非常快,酒店服務員用不著特意多開張桌子放菜,基本上是每上一盤就撤掉一盤,當然撤下的全都是空盤子。

一個小時後兄弟倆人終于把滿滿的一桌菜清干淨。梁山滿足的拍著肚子喊著幸福。可是當曲文結賬的時候,這家伙發現這種幸福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是一餐就花掉了一千多塊錢。

「就一餐飯快頂得上家里養的一頭豬了。」

鄉下養一頭豬到出欄能拿到市場賣,肉豬一般在一千五到兩千左右,種母豬大約在兩千以上。種公豬是四千,所以這一餐飯錢讓梁山大吃了一驚。

「累了一天總要吃些好的,如果想繼續吃好喝好,我們就得努力賺錢,這錢啊不好賺呢。」曲文輕輕的拍著梁山肩膀。他可不敢天天這麼吃,否則光倆人的飯錢足以把金山吃崩。

剛到**很多人都要些時間適應,因為高原氧氣相對稀少,身體一時適應不了海拔高度造成的氣壓差,空氣干燥,紫外線增強等因素,便會產生高反應。不過曲文倆人的身體素質極好,飽食一頓好好的睡了一晚就完全適應過來。

吃過早餐曲文先買了張地圖,一路問人來到了服務員所說的轉經路。沿路能看到很多信教群眾搖著轉經輪,手捻佛珠,口誦六字真言,不斷叩拜前行。

曲文原以為轉經路上的小販攤位只是很短的一節路,當他來到這里才發現要比自己想的長出太多太多。足足走了大半個小時仍沒到頭,後來問了下當地的藏民才知道整條轉經路上的商鋪足有六七公里長。

曲文听見暗暗咋舌,如此長的距離不知道會有多少個攤位,以他現在的靈覺能力不足以釋放開來走完全程。甚至連一半都走不到。

無奈之下曲文只好略過了販賣藏香、哈達、小吃之類的攤位,把重心放到販賣念珠。經幡、唐卡,佛像之類的攤位。

沿著山路走了近一個小時,曲文也發現不少清末民初的東西,上前詢問老板開出的價也非常公道,而且不光是一攤,幾乎所有的攤位都是這樣。

曲文說不清是民風淳樸還是神靈威力所致,在這條朝佛的轉經路上,竟然成為了不法商販遺忘的角落,成為國內商潮中的一片淨土。

梁山不懂得古玩鑒賞,一路跟著總是不停的問東問西,被問得煩了曲文干脆給他一筆錢,讓他自個去買吃的。于是就出現了這麼一個情景,一個俊逸的年輕人在前邊認真的選購商品,一個肌肉異常夸張的年輕人則扛著一大堆吃的跟在後頭。

走了許久,曲文突然在一個賣泥制工藝品的攤位面前停了下來,上邊所擺的泥制工藝品大多都是藏傳佛像的造像,有些是單面有些是雙面,不論大小都做得非常的精細。

「這位先生,你也喜歡擦擦嗎?」曲文剛蹲下來,攤主便熱情的向他問道,國語雖然有些生硬,但曲文還能听得懂。

「擦擦??」

曲文滿臉的茫然,他見過金佛,銀佛,銅佛,瓷佛還有木佛,甚至是各種貴重寶石雕琢而成的石佛,可是從來沒見過這種用泥塑成的泥佛。在中原一代的諺語中,有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的說法,所以泥佛極少有人會做,做出來也是好玩而以。像這類精細的泥佛像,曲文真是頭一次得見。

「哦,看來也是頭一次遇見,要不要我給你講講我們藏傳泥佛,‘擦擦’的來源?」攤主年紀不大,大約三十出頭,見攤位上暫時就曲文一個客人便聊了起來。

遇到新奇的事物換成是誰都想弄明白為止,曲文猛點著頭說道︰「要要,還請問大哥的名字。」曲文說著遞過了一只煙,仍是大中華牌,這種煙知道的人多也拿得出手。

「我叫斯郎擁忠,漢語的意思就是富祿匯聚。」斯郎擁忠接過煙直接抽了起來,也不怕陌生人在煙里下藥。

「‘擦擦’一詞據說源于古印度北部方言,是藏語對梵語的音譯,也有人叫作‘薩擦’或‘洽擦’,意思大概是漢語中復制的意思。再說得具體一些,就是一種模制的泥佛或泥塔。我們藏民絕大多數信仰佛祖,有很多人會隨便攜帶一尊小佛像和佛塔之類的東西在身上。不過在古代和舊社會,普通老百姓很少能用得起金屬制成的佛像,所以便有人想出了用泥來制成佛像方便隨身攜帶。」

「為了防止泥佛軟化碎裂,古人們在制做‘擦擦’的時候會在土里加入些阿嘎土,煉泥、香泥、紙漿之類的東西。然後用金屬或木制模具壓制出,再放到陰涼干燥處存放,等里邊的水份全部蒸發,一件經久耐用的‘擦擦’便做好了。」

「隨著‘擦擦’的不斷普及,後來又開始有人用其它材料制做‘擦擦’,最多見的便是泥擦,然後還有用骨頭做成的骨擦,用布做成的布擦,加了藥物的藥擦,和達[賴]、班禪、活佛、高僧制做的名擦。當然也有各類貴重金屬做成的‘擦擦’。

斯郎擁忠抽煙的速度很快,當他把話說完的時候一只煙也抽到了頭。曲文見狀立即遞上第二只,又問道︰「擁忠大哥,這‘擦擦’怎麼鑒別好壞。」

如果是按古玩方類,必然是年代、材質、名家、存世量、保存完好度來判定,但這類泥佛曲文頭回得見,心怕另有些特殊的地方。

斯郎擁忠也不客氣的笑著接過第二只中華煙又抽了起來︰「‘擦擦’的鑒別方法和你們說的古玩差不多,不過有些‘擦擦’里邊會裝有東西,比如佛經,寶石,舍利,活佛信物等等。有些原來里邊有東西,可是後來被人拿了出來,也就不值什麼錢,所以在買‘擦擦’的時候要注意上邊是否有逢和洞,里邊的東西是否還在。」

斯郎擁忠說著從自己的攤位上挑出一個銅制‘擦擦’,把底部翻了過來。

「你看這個原來應該是有東西的,可惜被人拿了出去,所以就值不了多少錢,不過只要是佛,藏民大多都不會在意,他們若是買回去後同樣會好好的保存供奉。」

曲文輕「哦」一聲,在古玩界買到佛像,別人問起時一般不會說多少錢買的,而是說多少錢請回來的,如此表示對佛主的敬意。

「擁忠大哥你能給我推薦一兩個好的‘擦擦’不,我想買回去給我家人,他們都是佛祖的信徒。」曲文實話實說,他的父母親都是佛教徒,雖然然供奉的是中原的佛,但自己買兩尊小佛像回去,一定會非常高興。

「行。」斯郎擁忠在自己的攤位上掃了一圈,最後選出兩個‘擦擦’來,一個是銅制的‘擦擦’,一個是純泥制的‘擦擦’。(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ps︰今天又晚了些,晚些還有一章,蠻民加班也要寫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