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潛伏與發展 第六十九章 漢冶萍公司與報紙(下)

鋼鐵號稱工業的糧食,它是人類使用最多的金屬材料,其強度高,機械性能好,資源豐富,成本低,適合于大規模生產,在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是不可或缺的戰略性基礎工業品……幾乎所有的工業化歐美列強的工業進程都是從大煉鋼鐵開始的,沒有鋼鐵就沒有其它工業產品,就沒有高樓大廈,就沒有槍炮車船,在國民經濟中鋼鐵工業如同一切工業之母直接決定了整個國家的工業化基礎,即便是在已經經歷了工業化過程正在向新型工業化方面發展的發達國家,鋼鐵工業尤其高端鋼鐵工業仍然是其工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產業。

鋼鐵對國家實力的重要性的特點決定了誰掌控了漢冶萍公司誰的背後力量增強,孫晉知道北洋政府包括張作霖和吳佩孚的野心,為了權勢不惜變賣國家戰略資源。為了將漢冶萍公司掌控在自己手中,孫晉認為花再多的力氣也得拿下了,因為孫晉自己可以保證︰漢冶萍公司只要掌控在自己手中,卻不會被日本人重新奪回去,也為中國工業留下一絲血脈。

待潘三元代表阜新商會希望投資漢冶萍公司後,兩人分頭行動,潘三元聯系阜新有意願入股的商家並加強與農商部聯系,多通通消息;孫晉緊急聯系華西商行的格威爾,協商對策!然後孫晉驅車直接到匯豐、渣打、花旗三家銀行的負責人,希望得到英美財團的支持,甚至可以合作組成股份公司共同經營漢冶萍公司。孫晉承諾︰若能得到英美政府支持,一旦收購成功,威廉、馬汀和貝格爾將獲得重組後漢冶萍公司股份各百分之五。意思很明顯︰三位能夠成為駐華銀行總代表,必定可以利用銀行去影響政府或者直系軍閥,一旦孫晉收購漢冶萍公司,你們各人將獲得股份百分之五;別看百分之五比較小,但是乘以漢冶萍公司這個鋼鐵煤礦聯合企業就是一個大數字了。

潘三元現在成了阜新乃至奉天的工商界標志性人物,潘家名下大恆通錢莊遍布大江南北,全國大中城市都有其分號,截止1921年末總資產達到1300多萬現洋,這才過了二年就翻了三倍,在中國金融界算是神奇人物了。可潘三元心里最清楚,大恆通這兩年是怎麼發展起來的,除了自己勤勞努力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兩年前認識東北藥業的大掌櫃、‘人民公社基金會’發起人孫晉;要不是孫晉利用了前世金融知識和經驗,拉著潘三元在倫敦和華爾街金融市場上走了幾次,利潤是看到往上漲,能有今天的成就?特別是這次‘信交風潮’,緊跟孫晉買空賣空匯豐、正金、花旗、渣打四家銀行股票和證,20天就獲利300多萬現洋。所以孫晉決定收購漢冶萍公司,他是第一個站起來支持的,與孫晉合作組建公司---人民投資集團,積極發動自己多年經商的人脈,到上海、天津、北京等地為人民集團找人緣支持。

1922年農歷二月二‘龍抬頭’,春風拂面,農商部已經和日本駐華公使小幡就漢冶萍公司轉交中國達致協議,就等著農商部確定國內哪家財團來經營了。上午九時許,西班牙公使格威爾致電農商部,支持人民集團收購漢冶萍公司;下午匯豐、花旗、渣打三家駐華銀行也致電農商部,希望人民集團收購成功,三家銀行將在財力上予以支援;北方商業領袖周學熙寫了一封推薦信給農商部︰在同等條件下,希望農商部予以人民投資集團關照。

農商部自公布漢冶萍公司後,接到全國各大實業精英的意願書,有山陝商家、廣東粵海商團、江浙滬一帶財團、東北實業家、也有漢冶萍公司所在地的鄂贛商家。這些意願書中,東北阜新人民投資集團的意向書最詳實,輔助材料清晰,數字計算最準確;從專業角度來說,說明人民投資集團準備充分,專業性強,最關鍵一點財力充足,有保證︰有匯豐、花旗、渣打、華西商行做擔保材料。雖然人民投資集團是不很有名,給辦事員印象深刻,辦事員負責任的把人民投資集團連同幾個國內有名氣的企業向農商部部長推薦。部長正在認真審核這些意向書和辦事員書寫的建議,秘書悄悄地遞給部長幾張電文和一封信函就推出去了。隨著部長閱讀完信函和電文,也是驚訝不已,信函是前內政部長、商界前輩周學熙寫來的,推薦人民投資集團經營漢冶萍公司。部長曾經跟周老爺子共過事,知曉老爺子的脾氣,像這樣的信函周老爺子一般不會出面的。部長帶著驚訝的心情認真閱讀了人民集團意向書及辦事員的意見,心中也是辦事員的意見—認可人民投資集團,又有周老爺子的舉薦,他老人家的眼光自然不會看走眼了,他的面子不能不給啊!那就選中人民投資集團了。紛紛擾擾的爭奪漢冶萍公司經營權以‘人民公社基金會’下轄的人民投資集團順利拿下而結束。

第二天《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的新聞報道了漢冶萍公司被近幾年崛起的東北實業家拿下,並祝賀人民投資集團,希望人民投資集團把漢冶萍公司建成中國的‘魯爾區’。報道還配發編者語︰經營企業不容易,經營鋼鐵產業更是需要耐心和愛國心。希望漢冶萍公司新的掌門人不是下一個‘盛宣懷’,不要辜負全國人民的期望,為中國實業家爭口氣,為中國鋼鐵工業開創新血液吧!上海各大報紙都報道此事,問了同樣一個問題︰突然冒出的‘人民投資集團’是何方神聖?倒是德國人報紙提出中肯的建議︰希望漢冶萍公司新掌門人和管理者到德國魯爾工業區學習參觀,相互交流,洽談商務!只有日本人的報紙酸溜溜表示,日本商界對漢冶萍公司很有‘感情’,若人民集團需要幫助,我們大日本帝國會竭盡所能提供幫助。

孫晉沒有理會外界對此的評介和議論,他現在一門心思做好漢冶萍公司重建準備工作︰公司組織結構、資金籌劃、人才選聘和儲備及漢冶萍公司定位與規劃等等。這些可比開藥廠難多了,畢竟是鋼煤連企的綜合性大工業基地企業。現在孫晉面臨著兩個問題︰一是漢冶萍公司長遠規劃;二是人才特別是高素質的專業人才相當奇缺。

鋼鐵工業的主要特點是大規模、高耗能、高污染,鋼鐵的主要原料為煤和鐵礦石,鋼鐵產量越大,對這兩種資源的消耗就越大,而要保證足夠低的生產成本,只有走向規模化,如今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將生產的各個環節集中于一起,焦化、燒結、煉鐵、煉鋼、軋鋼環環相扣,原料從一端進入,最終產品便從另一端輸出,大規模高效率的運轉成為鋼鐵工業的主要特點,在國外許多地方,一家鋼鐵企業就能支撐起一個城市。這就是鋼鐵工業的特點和性質。

在後世鋼鐵工業規劃理論非常成熟和完善,各種關于工業園區的知識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生產力的提高逐步更新。可在這個時代這方面的理論相當匱乏,無論是西洋還是國內,資本家設立工業只是為了多賺的金錢,哪管那麼多。政府想管卻限于理論知識時代局限性和生產力條件不全面而無能為力。不過雖然理論知識不完善,但是社會實踐卻有條不紊的不斷模索著,鋼鐵工業區域在建設中不斷調整,在調整中合理修正與完善,然後再建設再完善,如此循環往復,形成了一整套鋼鐵工業區規劃的實踐經驗,這就等待著經濟學家歸納總結而後形成理論。這方面德國人走在時代的前列,並在實踐中模索出世界有名鋼鐵工業的典範---‘魯爾區’。德國經濟學家A.韋伯于1914年發表《工業區位理論︰區位的一般理論及資本主義的理論》中率先提出科學合理的工業規劃布局對一個國家及城市的重要性,這就是傳統工業區理論的形成。韋伯指出鋼鐵工業規劃有幾大要素︰原料、水源、土地、科技、勞動力、動力、政府、交通及市場。這九大要素是必須的,缺一不可,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工程。

在孫晉心目中最理想化的宏偉規劃藍圖---以武昌三鎮為中心,以漢冶萍鋼鐵工業為支點,打造一個采鐵礦、采煤、煉鋼鐵、電力、化工、機械制造為重工聯合體能夠帶動農業、輕工業、服務業協調發展的輻射川、鄂、贛、皖、豫五省華中經濟圈。華中經濟圈即是國家工業生產中心,亦是經濟重心,也是未來國家安全重心。有了這個華中經濟圈,扭轉中國經濟重心在沿海一帶遭破壞或者淪陷導致戰爭力量不足的局面。這個宏偉藍圖既考慮現實又規劃了未來,現在關鍵點就是漢冶萍公司。若這個華中經濟圈的支點沒有做好,所有的藍圖全部都是水中月鏡中花,或者只能停留在紙面上,不能轉化為現實。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