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潛伏與發展 第四十五章 論道(下)

客廳內一片寂靜,四個人不停的喝茶,榮三爺和潘三元眼神露出不解的疑問,而高崇民內心確實震撼不已……高崇民知道孫晉從潘三元那里了解自己的一些行為和主張。但沒有想到眼前這位實業家竟然如此關心時政和洞悉當前國內各派思想與主張。

高崇民頓了頓︰「孫少爺不愧是個胸懷天下濟世救民的大實業家啊。現在國內正在討論各種救國之路,敝人所創辦的‘民治俱進會’、‘啟明學社’也是一種。敝人只是宣傳如何開啟‘民智’,然後才是‘民治’,強調的是‘民治’重要性!延伸了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中‘民權’內涵,這一點中山先生也表示認同。敝人現在要做的是喚醒民眾,推翻壓在中國民眾身上兩座大山---西方列強及其在中國的代理人封建軍閥,收回權力回歸大部分民眾所認可的政府,民眾才有享有真正作主的權利。」

高崇民慷慨激昂地表達自己政治主張,臉色因激動而漲紅,眼神閃爍著燃燒的火焰。不過當他說完後發現現場氣氛尷尬︰潘三元急得坐立不安,榮三爺臉色陰沉,坐在首位的孫家少爺臉色平靜,僅是緊縮眉頭沉思不已,仿佛正在咀嚼剛才自己的主張。

孫晉沉思一會兒,見場面尷尬,笑笑道︰「高先生不必緊張什麼,不必顧及我是孫烈臣督軍的兒子或者權勢,我們今天就是交流大家的想法。芳志雖是一身銅臭的商人,但是這顆愛國之心還是有得。前段時間日本人勾結胡子頭子葛天霸,陰謀害我,被我抓住把柄,可小日本就是不承認,要不是張大帥阻擾,我真的想槍斃這幫家伙,以泄民憤啊,這就是國力嬴弱的表現。說實話我們也痛恨欺壓中國民眾的帝國主義和那些個為虎作倀的勢力,我們也希望有人站起來推翻您所說的兩座大山,建立起真正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和社會,這樣我們這些經商之人也就輕松許多。這點榮三爺和潘掌櫃經商多年,感同身受!不知兩位是不是認同芳志的說法?哈哈。」

潘三元和榮三爺點點頭表示認同。潘三元不明白孫家少爺的心思︰今天不是跟高先生商談合作之事,而與高崇民煮酒論英雄。嗯,記得孫家少爺很少涉及政治主張,畢竟是商人,回避政治是當然的了,怎麼今兒個對此興趣盎然起來了,難道他不擔心高崇民‘民治’會民治到他老子上來嗎?他是督軍的兒子啊。現在看來孫晉沒有怪罪高崇民,否則會遷怒于自己,這個高崇民是至交好友的兒子啊!

榮三爺臉色漸漸的緩和,知道剛才心急了點,自己畢竟是奉天省的官員,維護的是張作霖的權益,這也是身不由己啊!高崇民有指桑罵槐之嫌!其實高崇民的政治主張還是有道理的,再想想這幾年經商所遭遇,不正如高崇民所分析的嗎?自己剛好是阜新市的行政首長,具備實現‘民治’條件,榮三爺笑一笑︰「听完高先生之論,頗有感同。敝人不才,恬為阜新市行政首長,為阜新家鄉父老謀福祉!高先生即是東北人,心中一腔熱血與抱負,何不到阜新市任職,爭取實現先生‘民治’,實現您心中的政治藍圖呢!」

孫晉心中一樂,心說我這位大哥就開始籠絡人才了,笑道︰「對對,我跟榮三爺非常欣賞高先生的才華,這次借著潘掌櫃的名義相邀高先生您來也是這個道理!不過先生不要急著答復,這幾天就不要回去,跟潘掌櫃好好敘敘舊,順便在阜新市看看走走,了解一下民情政風。您看如何?」

高崇民對阜新這幾年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甚是奇怪,也想進一步了解,就點點頭,拱手施禮道︰「那就打擾了孫少爺和各位前輩了!」

「孫少爺這個提議好,我們叔佷是該敘敘舊了,自從你父親去世後,我們兩家好久沒有聯系了。等下我讓勇軍回來,明天帶著你到阜新街上走走,哈哈!」潘三元見孫晉喜歡高崇民,內心也是挺高興的。這幾年與高家來往不多,一是自己生意之事沒法顧及,二是這幾年高崇民活躍在北京等地,組建政治團體,讓潘三元有所顧及。今兒個見孫晉籠絡高崇民,想留下高崇民在阜新為其效命,這是好事,至少高崇民不用東奔西跑,風吹雨打,而且還可以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也對得起死去的好友高晉芳啊!

孫晉見這樣安排潘三元比較滿意,喜形于色,比較認可。對于高崇民的安排,孫晉還有自己的打算︰本來是聘請高崇民來做總掌櫃,通過剛才聊天,臨時改變注意,希望高崇民輔佐榮三爺,料理政務,這樣既可以發揮年輕人的沖勁與熱血,又可為以後鋪路著想。孫晉思索一會兒︰「高先生,今天您也無需顧及我的身份,我們只是作為朋友之間的交流,暢談天下。芳志記得‘民有、民治、民享’是美國前總統林肯先生提出的,與中山先生‘三民主義’是不是類似?」

「哦!孫少爺對此有何見教,高某洗耳恭听!」高崇民見孫晉興致很高,也很高興地想與孫晉他們討論。

孫晉不好意思的笑道︰「讓高先生見笑了,芳志不才,不敢與您這個高材生論政爭理啊!只是覺得您們革命黨人將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所承擔的任務偏離原來的社會基礎!」

高崇民不理解的眼神看見孫晉;榮三爺和潘三元則一臉的茫然,他倆也是第一次看見孫晉談論南方的孫中山及‘三民主義’。

「何謂‘三民主義’,簡單的說就是指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民族主義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反滿’。‘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不僅由于清王朝是一個由滿族貴族「宰制于上」的封建**政權,還因為它已經成為‘洋人的朝廷’。‘反滿’口號所以具有廣泛的動員意義,原因就在于此。避免中國被瓜分、共管的厄運,爭取民族的獨立和解放,是民族主義的另一主要內容。

民權主義是三民主義的核心。它反映了近代中國社會的又一個主要矛盾,即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民權主義的基本內容是︰揭露和批判封建**主義,指出封建的社會政治制度剝奪了人權,因而,決非‘平等的國民所堪受’;必須經由‘國民革命’的途徑推翻封建帝制,代之以‘民主立憲’的共和制度,結束‘以千年**之毒而不解’的嚴重狀態。與這種‘國體’的‘變革’相適應,關于政體的擘劃也構成民權主義的重要內容。

民生主義是孫中山的‘社會革命’綱領,它希望解決的課題是中國的近代化,即發展資本主義經濟,使中國由貧弱至富強;同時還包含著關懷勞動人民生活福利的內容,以及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潰瘍的批判和由此產生的‘對社會主義的同情’。孫中山把民生主義的主要內容歸結為土地與資本兩大問題。‘平均地權’——‘土地國有’是孫中山的土地方案。主要內容為「當改良社會經濟組織,核定天下地價。其現有之地價仍歸原主所有,其革命後社會改良進步之增價,則歸于國家,為國民所共享」。孫中山認為這一方案的實施可以防止壟斷,也能使‘公家愈富’,從而促進‘社會發達’。在有關資本的課題上,孫中山確認「實業主義為中國所必須」。他認為中國的近代化是歷史的必然趨勢,《實業計劃》一書就是發展社會經濟的宏偉藍圖。他把發展社會經濟的途徑歸結為‘節制資本’和發展‘國家社會主義’,即將‘不能委諸個人及有獨佔性質’的‘大實業’(如鐵路、電氣和水利等)‘皆歸國有’,因為這既可‘防資本家壟斷之流弊’,又得以‘合全國之資力’。民生主義實質上是最大限度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孫晉款款而談,抿了抿有點干澀的嘴唇,與猶未盡說道︰「高先生,芳志對‘三民主義’理解沒有偏離太大吧?」

「孫少爺對中山先生政治理念理解如此清晰,令人敬佩。沒錯,現在滿清王朝覆滅,完成了‘民族主義’大部分;關鍵的是現在‘民權主義’,民眾沒有享受到權力,被少數大封建買辦階級所佔領,所以高某要不斷呼吁全國廣大民眾,組建政治團體—‘民治俱進會’等,以喚醒民眾覺悟。」高崇明內心吃驚,心說這個孫家大少爺到底是什麼人物,對‘三民主義’知曉甚深,說道︰「剛才孫少爺說出‘三民主義’偏離社會基礎這是何意?」

孫晉端起香茗,覺得心中清爽,心說我肯定知道‘三民主義’含義了,而且不足之處在後世任何一個中學生都可以指出來。微微一笑︰「高先生,我國農民佔了全國人口大多數,在這些人當中知道‘三民主義’真正意義的人幾乎沒有,因為他們認為‘三民主義’對他們來說還不如吃飯穿衣重要,得不到大多數民眾支持,這也是您這幾年奔走相告而效果不大的根本原因。所以本人個人主張,現階段的中國不是來來往往的爭斗甚至不惜發動戰爭武力,來解決‘民治’問題。‘三民主義’現階段所要關注是‘民生’,若民生不張,則民若芻狗,惶惶苟活終日以果月復,則乏論民族,民權之主張。芳志認為發動民眾,就應該解決民眾經濟問題,也就是穿衣吃飯問題,只有這樣,‘三民主義’社會基礎就擴大了,牢靠了,大部分民眾支持,還需要您這樣辛辛苦苦奔走相告嘛?」

高崇民被孫晉這番論斷打擊不知怎麼辦,只是下意識的問道︰「那您認為怎麼辦?」

「全國各種政治勢力停止爭斗,發展經濟,維護社會穩定,哪個黨派能否代表了社會最大多數人的利益,代表了最先進的生產力,民眾就推舉誰執政。」孫晉快速的回答︰「敝人也想據以此想法,開辦東北藥業,讓廣大的藥農增加收入,又維護廣大民眾的健康。您看我是藥品商人惠及藥農,那棉紗呢就惠及棉農,依次類推,我們民眾有經濟實力了,那麼自然而然社會財富增多,國力增強,民權也就普及了。」

孫晉這番驚世駭俗的謬論讓高崇民有點措手不及,心中堅定信念突然被被人推翻,覺得心里難受,但是又覺得孫晉說的有道理。

潘三元見高崇民疲憊不堪,建議下次再來討論。孫晉點點頭,目送著高崇民出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